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共同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基础是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前十年、前二十年那种仅仅了满足生存的生活,开始追求更有意义、更加充实丰富的生活,更加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社会在各个方面开始全面进步。随着1994年高校开始扩招,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体验到知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走进了校园。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许多大学生走进了校园,却不会和同学合作,就像马加爵一样;例如许多大学生走出了校园,却找不到或者根本不想找工作,成为“啃老族”中的一员;许多高中学生在校讲排场、搞攀比、谈恋爱等等,对父母只提要求而不管结果……以至许多家长和社会最后都感慨地说:这是我们所要的孩子吗?这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吗?这是我们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吗?
素质教育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更不是换一种提法而已。我们常常只注意到了素质教育的具体的、操作性的意义和内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在于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论,支配教育的实施;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影响教育的行为。
素质教育无疑是针对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和更新,但应试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执行已经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在学校,老师以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好学生是班干部,后进生老是打扫卫生的值日员;在家里,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察言观色,成绩好就有求必应,成绩差就拳脚相向;社会更是以高考上线人数对学校进行考核,人数越多,奖励就越多,人数越少,压力就越大。甚至出现考上清华、北大给予学校和学生多少多少钱的奖励,张榜公布的现象。反过来说,应试教育错了吗?不全错。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在其特定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应试教育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更加注重个人的社会中生存的意义,更加要求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更加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差异和自身实际,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人存大的多样性以及社会的分工,体现到每个人的价值,从根本上尊重每个人的尊重和权利,是根据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提出的一种新的价值观。
一、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应试教育把分数和升学率看作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容器,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灌输和死记硬背;素质教育则是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社会的发展使社会越来越多元,行业越来越多样,生活越来越丰富,选择不再会那么单一,生活不再那么单调同一。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有谁会认为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小孩打台球会有出息?但随着15岁的丁俊辉在亚运会上一举成名、名利双收,谁能说他没有成功呢?什么样的教育可以称之为成功?这就是素质提出的根本出发点。一个人小学学得好,不等于中学学得好,不等于大学学得好,不等于能找个好工作,不等于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更不等于能够幸福地生活。不要生硬地对每个人阶段性的发展进行评价,而要为人的一生服务,把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放在人的一生中来研究和体现其价值;也就是过程评价,而不是阶段性终结评价,使得素质教育必然把每个人的独立性和尊严放在了教育的优先位置上来考虑。
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应试教育因为过于强调统一的标准和筛选淘汰,不可能认真地关心不同学生的个别性发展,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肯定共同性而否定个别性的价值倾向。对于在共同性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则不得不放松甚至放弃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每位学生都受到同样的重视,学生不同的特点都受到尊重,并且主张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每个人只要健康地生活就必须对社会做出贡献,就会促进社会和谐。教育其实只是教给每个人学会生活的方法,认识世界、辨别是非的方法,相互合作的态度,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能力。没有哪一个老师要可以教授给学生一生的知识,只是会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手段,没有哪一个老师可以断定每个学生的未来,只是祝福每个学生生活得更美好。那么,我们有什么权利区别甚至歧视自己所不中意的学生呢?
三、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其根源在于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趋势和新的价值追求,即社会节奏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被打破。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短暂的消极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终身的积极发展过程,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这样一种潮流。它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生活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这就是我们常在教育中所说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说到底就是给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让学生进社会后,能用到想到老师的只有老师所传授的健康生活的手段和方法。
四、素质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近代以来,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一直是不同的教育理想和政策的根本分歧之一。大众教育虽然并不排斥精英教育,并且为精英教育的成长提供了渠道,但在制定教育政策,安排教育财政时,不再将精英教育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而是以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历史发展的主人,一个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看全民素质如何,而不在乎所谓的高精尖领域的发展;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要看其综合国力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这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共识。
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而应试教育却恪守一种评判标准,这怎么能够引领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呢?因此,必须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711700陕西省富平县教学研究室)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前十年、前二十年那种仅仅了满足生存的生活,开始追求更有意义、更加充实丰富的生活,更加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社会在各个方面开始全面进步。随着1994年高校开始扩招,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体验到知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走进了校园。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许多大学生走进了校园,却不会和同学合作,就像马加爵一样;例如许多大学生走出了校园,却找不到或者根本不想找工作,成为“啃老族”中的一员;许多高中学生在校讲排场、搞攀比、谈恋爱等等,对父母只提要求而不管结果……以至许多家长和社会最后都感慨地说:这是我们所要的孩子吗?这是我们想要的教育结果吗?这是我们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吗?
素质教育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更不是换一种提法而已。我们常常只注意到了素质教育的具体的、操作性的意义和内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在于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它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论,支配教育的实施;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影响教育的行为。
素质教育无疑是针对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和更新,但应试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执行已经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在学校,老师以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好学生是班干部,后进生老是打扫卫生的值日员;在家里,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察言观色,成绩好就有求必应,成绩差就拳脚相向;社会更是以高考上线人数对学校进行考核,人数越多,奖励就越多,人数越少,压力就越大。甚至出现考上清华、北大给予学校和学生多少多少钱的奖励,张榜公布的现象。反过来说,应试教育错了吗?不全错。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在其特定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应试教育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更加注重个人的社会中生存的意义,更加要求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更加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差异和自身实际,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人存大的多样性以及社会的分工,体现到每个人的价值,从根本上尊重每个人的尊重和权利,是根据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提出的一种新的价值观。
一、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应试教育把分数和升学率看作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容器,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灌输和死记硬背;素质教育则是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社会的发展使社会越来越多元,行业越来越多样,生活越来越丰富,选择不再会那么单一,生活不再那么单调同一。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有谁会认为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小孩打台球会有出息?但随着15岁的丁俊辉在亚运会上一举成名、名利双收,谁能说他没有成功呢?什么样的教育可以称之为成功?这就是素质提出的根本出发点。一个人小学学得好,不等于中学学得好,不等于大学学得好,不等于能找个好工作,不等于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更不等于能够幸福地生活。不要生硬地对每个人阶段性的发展进行评价,而要为人的一生服务,把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放在人的一生中来研究和体现其价值;也就是过程评价,而不是阶段性终结评价,使得素质教育必然把每个人的独立性和尊严放在了教育的优先位置上来考虑。
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应试教育因为过于强调统一的标准和筛选淘汰,不可能认真地关心不同学生的个别性发展,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肯定共同性而否定个别性的价值倾向。对于在共同性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则不得不放松甚至放弃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每位学生都受到同样的重视,学生不同的特点都受到尊重,并且主张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每个人只要健康地生活就必须对社会做出贡献,就会促进社会和谐。教育其实只是教给每个人学会生活的方法,认识世界、辨别是非的方法,相互合作的态度,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能力。没有哪一个老师要可以教授给学生一生的知识,只是会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手段,没有哪一个老师可以断定每个学生的未来,只是祝福每个学生生活得更美好。那么,我们有什么权利区别甚至歧视自己所不中意的学生呢?
三、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其根源在于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趋势和新的价值追求,即社会节奏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被打破。教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短暂的消极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终身的积极发展过程,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这样一种潮流。它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生活能力的发展;重视接受性的学习,更重视独立的、创造性性格的养成。这就是我们常在教育中所说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独立的人格、健全的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说到底就是给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让学生进社会后,能用到想到老师的只有老师所传授的健康生活的手段和方法。
四、素质教育是大众的教育
近代以来,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一直是不同的教育理想和政策的根本分歧之一。大众教育虽然并不排斥精英教育,并且为精英教育的成长提供了渠道,但在制定教育政策,安排教育财政时,不再将精英教育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而是以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历史发展的主人,一个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看全民素质如何,而不在乎所谓的高精尖领域的发展;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要看其综合国力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这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共识。
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而应试教育却恪守一种评判标准,这怎么能够引领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呢?因此,必须全面进行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711700陕西省富平县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