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32-01
现阶段的高中生一律90后,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承载了家族的光荣使命,家长们给予了太多的期望与盼望。高楼大厦阻断了邻里的来往,信息网络省去了见面合作的必要。父母离异,家庭重组等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他们心理比较脆弱,比较忽视亲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等性格特点。
(一)留恋初中时代,无法尽快投入新环境
我们这所学校是本市综合实力排名很靠前的一所高中,考进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他们所在初中的佼佼者。虽有一部分学生来自相对教学质量不是那么过硬的学校,但他们依然是当初自己学校的顶梁柱,是老师的骄傲,学校的光荣。他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但是来到这里,他们就变得什么都不行了,学习垫底导致他们抬不起头来,甚至都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老师也总是对其漠不关心,甚至喊不出他的名字。久而久之,变得自暴自弃,甚至辍学。记得当初有一名我的学生转学后给我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老师:我多想离开这里,回到原来的学校,在那里我有亲爱的伙伴,还有把我捧在手心的可爱的老师们,在这里我感到的只是孤独和冰冷。”看完信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工作存在如此大的漏洞,我竟然没有注意到我的孩子们心理出现问题了。下来之后,我反思若是能早点与这类孩子沟通,告诉他,人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改变,给他一些温暖,让他感到新学校的关怀,也许就不会让他度过那个孤独冰冷的九月了。
(二)不善沟通,但渴求集体合作
调查表明90%的同学会不时或偶尔觉得空虚孤单,“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代,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究其原因,他们往往是因为不善交往,有人自视清高,有人惟恐在交往时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交往。”开学伊始,就有一个孩子跟我提出他要申请走读。(我校是寄宿制学校)但学校明文规定高一新生一律不准走读,我就下来了解情况,竟然发现原因是:他觉得同寝室的同学都嫌弃他,觉得他不爱洗澡,身上有味道。而自己长得又黑又矮,同学们老是拿这个开他的玩笑。我将寝室的成员统统找来教育大家不应该以同学的外貌取消别人,当问到是否都非常讨厌他时,同学们都反映没有啊,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开心果”都还是蛮喜欢他的。他当时听了很吃惊,原来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然后又教育他应该养成勤洗澡换衣服的生活习惯,他也很认可应该勤洗澡换衣。你看,培养高一新生的沟通能力有多么重要。
(三)沉迷网络,导致触犯学校规章制度
现如今是网络时代,是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生长环境导致了他们很多时候唯一的伙伴就是电脑。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许多青少年对网络表现出少有的钟情与痴迷,不会合理利用网络,在网上浪费时间过多,而泛滥的网络色情信息,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90后”诱惑力比较大。有的青少年打着网络学习交流和查找资料的幌子,在网络上游荡闲逛,男孩子玩游戏多,女孩子聊天交友多。有的“90后”青少年在假期里彻底放松放纵自己,整天泡在网络上、网吧里,一个假期过后,已经“网络成瘾”了。
记得那是开学后的下半学期的一天夜里我在家刚刚准备休息,就接到了宿管中心老师的电话,说我们班的两位男同学到现在还没有回到寝室休息,挂掉电话,我立马向学校赶去,到了学校我与我校的值班领导一起在学校周边寻找,直到零点四十接到宿管老师电话说回来了,我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下了。问他们去哪里了,他们居然说以为学校不会发现,决定翻墙出去上网吧过一晚上,明早再回校上课。可见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有多大。
(四)学习焦虑,身心负担很重,导致自闭抑郁
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说起这个例子我至今都感到后怕,我班有一个年纪还不到14岁的孩子,他小学、初中都就读于他父母任教的一所学校,而且他外公还是那所学校的领导。他也很争气,小时候本身就读书早,而且中途还跳了一级,但他一路过关斩将,从没有让第一旁落,就这样来到了我的这个班。来到这里,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等的状态,由于年龄又小,其他孩子都不太愿意跟他玩,小时候由于身体不好,他爸爸就教了他一个“打桩”的功夫,用来强身健体,结果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哄笑,导致他开始自闭抑郁。他爸爸对他的期望值非常高,一到周末就带他做各种理科实验,他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实验室了度过的,他几乎不懂电脑游戏,不会与人交往,学生之间的谈话他也总是插不上嘴,导致他与其他同学越来越疏远。再加上青春期的萌动,他处处又总想表现自己,可是处处都不如那些年龄比他大的孩子,结果导致他思想压力过大,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幸亏发现及时,后休学在家。所以适当减轻他们的压力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长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否则我们就真的成了“拔苗助长”了。
(五)依赖亲情,但又关系紧张
现在的这些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家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围之团团转,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都是温室里的产品,离不开这样的环境了。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他们往往又很自我,很叛逆,最怕听家长的唠叨。和家长的关系又比较紧张。我班的“小围棋”同学(因其是围棋特长生,故得名),在校是老师们心中公认的有礼貌,善沟通,谦虚本分的好学生,但其父母反映在家里和他们之间仿佛是敌人一般,到家就一股脑钻进自己的房间,房门紧闭,直到叫他出来吃饭。了解到这个现象我与其父母进行了沟通,结果发现他父母总是怀疑他不学习,对他总是指责批评。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解决也就有了方案。我告诫他的父母是否可以放下自己的姿态,尝试着保持和孩子在一个高度交谈,不要总是一味的说教,有时言传身教才是沟通的关键。试着多给他一点肯定,多一点鼓励,让他感受到的是温暖而不是监视。
总之,高中入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现如今的学生们也有了新的特点,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只有点点面面考虑周详,更多更好的为学生着想,才能立足学生根本,防范于未然,才能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现阶段的高中生一律90后,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承载了家族的光荣使命,家长们给予了太多的期望与盼望。高楼大厦阻断了邻里的来往,信息网络省去了见面合作的必要。父母离异,家庭重组等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他们心理比较脆弱,比较忽视亲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等性格特点。
(一)留恋初中时代,无法尽快投入新环境
我们这所学校是本市综合实力排名很靠前的一所高中,考进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他们所在初中的佼佼者。虽有一部分学生来自相对教学质量不是那么过硬的学校,但他们依然是当初自己学校的顶梁柱,是老师的骄傲,学校的光荣。他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但是来到这里,他们就变得什么都不行了,学习垫底导致他们抬不起头来,甚至都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老师也总是对其漠不关心,甚至喊不出他的名字。久而久之,变得自暴自弃,甚至辍学。记得当初有一名我的学生转学后给我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老师:我多想离开这里,回到原来的学校,在那里我有亲爱的伙伴,还有把我捧在手心的可爱的老师们,在这里我感到的只是孤独和冰冷。”看完信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工作存在如此大的漏洞,我竟然没有注意到我的孩子们心理出现问题了。下来之后,我反思若是能早点与这类孩子沟通,告诉他,人生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改变,给他一些温暖,让他感到新学校的关怀,也许就不会让他度过那个孤独冰冷的九月了。
(二)不善沟通,但渴求集体合作
调查表明90%的同学会不时或偶尔觉得空虚孤单,“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代,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究其原因,他们往往是因为不善交往,有人自视清高,有人惟恐在交往时遭到别人的拒绝和耻笑而不敢交往。”开学伊始,就有一个孩子跟我提出他要申请走读。(我校是寄宿制学校)但学校明文规定高一新生一律不准走读,我就下来了解情况,竟然发现原因是:他觉得同寝室的同学都嫌弃他,觉得他不爱洗澡,身上有味道。而自己长得又黑又矮,同学们老是拿这个开他的玩笑。我将寝室的成员统统找来教育大家不应该以同学的外貌取消别人,当问到是否都非常讨厌他时,同学们都反映没有啊,大家都觉得他是个“开心果”都还是蛮喜欢他的。他当时听了很吃惊,原来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然后又教育他应该养成勤洗澡换衣服的生活习惯,他也很认可应该勤洗澡换衣。你看,培养高一新生的沟通能力有多么重要。
(三)沉迷网络,导致触犯学校规章制度
现如今是网络时代,是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生长环境导致了他们很多时候唯一的伙伴就是电脑。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许多青少年对网络表现出少有的钟情与痴迷,不会合理利用网络,在网上浪费时间过多,而泛滥的网络色情信息,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90后”诱惑力比较大。有的青少年打着网络学习交流和查找资料的幌子,在网络上游荡闲逛,男孩子玩游戏多,女孩子聊天交友多。有的“90后”青少年在假期里彻底放松放纵自己,整天泡在网络上、网吧里,一个假期过后,已经“网络成瘾”了。
记得那是开学后的下半学期的一天夜里我在家刚刚准备休息,就接到了宿管中心老师的电话,说我们班的两位男同学到现在还没有回到寝室休息,挂掉电话,我立马向学校赶去,到了学校我与我校的值班领导一起在学校周边寻找,直到零点四十接到宿管老师电话说回来了,我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下了。问他们去哪里了,他们居然说以为学校不会发现,决定翻墙出去上网吧过一晚上,明早再回校上课。可见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有多大。
(四)学习焦虑,身心负担很重,导致自闭抑郁
由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学生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说起这个例子我至今都感到后怕,我班有一个年纪还不到14岁的孩子,他小学、初中都就读于他父母任教的一所学校,而且他外公还是那所学校的领导。他也很争气,小时候本身就读书早,而且中途还跳了一级,但他一路过关斩将,从没有让第一旁落,就这样来到了我的这个班。来到这里,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等的状态,由于年龄又小,其他孩子都不太愿意跟他玩,小时候由于身体不好,他爸爸就教了他一个“打桩”的功夫,用来强身健体,结果引发了其他孩子的哄笑,导致他开始自闭抑郁。他爸爸对他的期望值非常高,一到周末就带他做各种理科实验,他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实验室了度过的,他几乎不懂电脑游戏,不会与人交往,学生之间的谈话他也总是插不上嘴,导致他与其他同学越来越疏远。再加上青春期的萌动,他处处又总想表现自己,可是处处都不如那些年龄比他大的孩子,结果导致他思想压力过大,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幸亏发现及时,后休学在家。所以适当减轻他们的压力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长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否则我们就真的成了“拔苗助长”了。
(五)依赖亲情,但又关系紧张
现在的这些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家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围之团团转,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都是温室里的产品,离不开这样的环境了。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他们往往又很自我,很叛逆,最怕听家长的唠叨。和家长的关系又比较紧张。我班的“小围棋”同学(因其是围棋特长生,故得名),在校是老师们心中公认的有礼貌,善沟通,谦虚本分的好学生,但其父母反映在家里和他们之间仿佛是敌人一般,到家就一股脑钻进自己的房间,房门紧闭,直到叫他出来吃饭。了解到这个现象我与其父母进行了沟通,结果发现他父母总是怀疑他不学习,对他总是指责批评。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解决也就有了方案。我告诫他的父母是否可以放下自己的姿态,尝试着保持和孩子在一个高度交谈,不要总是一味的说教,有时言传身教才是沟通的关键。试着多给他一点肯定,多一点鼓励,让他感受到的是温暖而不是监视。
总之,高中入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现如今的学生们也有了新的特点,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只有点点面面考虑周详,更多更好的为学生着想,才能立足学生根本,防范于未然,才能做好班主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