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旨在通过课堂学习并通过学生的认识的直观原理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及翻译教学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出发,提出了在教学中对待差异的客观态度。
关键词:翻译 翻译理论 学习模式 学习实践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思维模式的差异、言语交际习惯的差异使作为英语学习者的我们要注意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而英语教育在当今已经不单是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而是具备了社会化、政策化的特点。教学中,翻译在二语习得中仍有着其它教学法不可取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日常交流罕见的西部,翻译在英语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追溯教育历史,1862年8月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同时也是我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开端。京师同文馆虽然没有专门的翻译教学记载,但开创了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相结合的新局面。
一、英语课堂翻译教学运用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听,说,读,写四种常用教学培养方法外,我们还会使用到“译“。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课堂上运用翻译法不只是那种逐词逐句的语法翻译(grammar-translate),而是指通过难字难句的翻译,英汉互译,情景写作,语篇翻译等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拓宽言外知识等。在课堂上恰当的使用翻译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一些难字难句,从而对理解整个篇章大有帮助。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有很的大帮助,由于母语的负迁移(Lado,1957)害怕母语对目的语产生干扰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不敢大胆使用翻译法,教师即便用了也觉得有愧于心。汉语作为母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一味地主张让学生抛开母语进行外语学习,这是不现实的。当然,除了翻译在教学中有一些不利,其实,母语的翻译使用在外语学习中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是可以利用母语来帮助教学,而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翻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会采用听说口译和读写笔译课的方式,如进行简单的单词记忆,教师给出中文意思让学生进行单词记忆,或有时给出中文句子让学生翻译为恰当的英语句子。这些都是教师以口笔译的开放形式为学生创造语言运用和翻译实践的环境,并以相应的测试手段监控翻译能力。
二、怎样优化翻译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作为基础的初级英语教学需要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而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实際教学中可以积极创建“双项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即可以从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达到资源的优化,也可以缩短培养时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一、在有关翻译教学方法上,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方式。先让学生翻译一段,继而又由教师讲评,最后教师再给出标准译文。这样的教学是使学生独立地完成翻译,得到训练,使翻译水平有所提高。
第二、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等理论和技巧,使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总结。既然教学中单一方向的翻译教学存在着问题,不妨将这种单项翻译教学模式改为双向翻译教学模式,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该交际翻译法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热情,敢于“百家争鸣”,激发学生的翻译潜能,同时,也为枯燥乏味的英语翻译注入了活力,为教师的翻译教学活动注入了生机。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因此,在每天的作业中适当布置翻译作业,内容由短到长、由易到难。实际的翻译能力只能在不断的、经常的、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获得。在实际翻译中,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多练精讲“润物细无声”, 方可达到翻译教学较好收效。
2)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学生课前作业的问题点,以多种答案对比为主。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能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指导下,借鉴前人的经验,迅速掌握翻译要领,举一反三,较快地提高翻译水平。
3)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到底怎样,能否运用,还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检验。安排学生再次进行练习是翻译课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练习最好当堂限时完成,以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在中学教学中这多体现在阅读理解的训练中,只不过这种检验不是以中文的方式表现的,而是通过对文章的正确理解选择选项为检验标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4)在实际翻译技巧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论,各抒己见,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掌握得牢。 翻译绝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变换,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翻译理论的又是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容易生动活泼,易于接受,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三、结束语
以直观性、实用性和双项互动性的翻译教学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突出了翻译的实用性。该双向翻译教学模式从教学开始就将学生摆在了中心位置,跨学科展开,把学习心理学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调成就满足感教学,拉近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当然一切教学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也是为我国英语基础教育打基础。翻译教学,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模式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外语教育,牵涉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和周边环境以及国际上语言的使用情况等,在推行英语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育为我们的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应反思历史,在改革中求生存,在继承中求发展,客观评价当前的英语教育现状,对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与研究做出点滴贡献,推动我国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小青.《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6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
[4]刘再起.《专业外语翻译课教学之我见》.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6]李振华.《试谈英语翻译法教学》《社科纵横》第5期2006
关键词:翻译 翻译理论 学习模式 学习实践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思维模式的差异、言语交际习惯的差异使作为英语学习者的我们要注意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而英语教育在当今已经不单是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而是具备了社会化、政策化的特点。教学中,翻译在二语习得中仍有着其它教学法不可取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日常交流罕见的西部,翻译在英语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追溯教育历史,1862年8月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同时也是我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开端。京师同文馆虽然没有专门的翻译教学记载,但开创了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相结合的新局面。
一、英语课堂翻译教学运用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听,说,读,写四种常用教学培养方法外,我们还会使用到“译“。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课堂上运用翻译法不只是那种逐词逐句的语法翻译(grammar-translate),而是指通过难字难句的翻译,英汉互译,情景写作,语篇翻译等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拓宽言外知识等。在课堂上恰当的使用翻译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一些难字难句,从而对理解整个篇章大有帮助。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有很的大帮助,由于母语的负迁移(Lado,1957)害怕母语对目的语产生干扰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不敢大胆使用翻译法,教师即便用了也觉得有愧于心。汉语作为母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一味地主张让学生抛开母语进行外语学习,这是不现实的。当然,除了翻译在教学中有一些不利,其实,母语的翻译使用在外语学习中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是可以利用母语来帮助教学,而用母语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就是翻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会采用听说口译和读写笔译课的方式,如进行简单的单词记忆,教师给出中文意思让学生进行单词记忆,或有时给出中文句子让学生翻译为恰当的英语句子。这些都是教师以口笔译的开放形式为学生创造语言运用和翻译实践的环境,并以相应的测试手段监控翻译能力。
二、怎样优化翻译教学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作为基础的初级英语教学需要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而有限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实際教学中可以积极创建“双项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即可以从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达到资源的优化,也可以缩短培养时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一、在有关翻译教学方法上,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方式。先让学生翻译一段,继而又由教师讲评,最后教师再给出标准译文。这样的教学是使学生独立地完成翻译,得到训练,使翻译水平有所提高。
第二、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等理论和技巧,使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总结。既然教学中单一方向的翻译教学存在着问题,不妨将这种单项翻译教学模式改为双向翻译教学模式,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该交际翻译法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热情,敢于“百家争鸣”,激发学生的翻译潜能,同时,也为枯燥乏味的英语翻译注入了活力,为教师的翻译教学活动注入了生机。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因此,在每天的作业中适当布置翻译作业,内容由短到长、由易到难。实际的翻译能力只能在不断的、经常的、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获得。在实际翻译中,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多练精讲“润物细无声”, 方可达到翻译教学较好收效。
2)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学生课前作业的问题点,以多种答案对比为主。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能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指导下,借鉴前人的经验,迅速掌握翻译要领,举一反三,较快地提高翻译水平。
3)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到底怎样,能否运用,还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检验。安排学生再次进行练习是翻译课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练习最好当堂限时完成,以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在中学教学中这多体现在阅读理解的训练中,只不过这种检验不是以中文的方式表现的,而是通过对文章的正确理解选择选项为检验标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4)在实际翻译技巧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论,各抒己见,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掌握得牢。 翻译绝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变换,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翻译理论的又是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容易生动活泼,易于接受,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三、结束语
以直观性、实用性和双项互动性的翻译教学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突出了翻译的实用性。该双向翻译教学模式从教学开始就将学生摆在了中心位置,跨学科展开,把学习心理学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调成就满足感教学,拉近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当然一切教学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也是为我国英语基础教育打基础。翻译教学,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模式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外语教育,牵涉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和周边环境以及国际上语言的使用情况等,在推行英语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育为我们的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交流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应反思历史,在改革中求生存,在继承中求发展,客观评价当前的英语教育现状,对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与研究做出点滴贡献,推动我国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小青.《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6
[2]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
[4]刘再起.《专业外语翻译课教学之我见》.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6]李振华.《试谈英语翻译法教学》《社科纵横》第5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