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运河中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由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三部分构成,绵延3200多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八省,联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0年7月1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水工遗存等重要大运河文物为主体、以沿线地区承载城乡记忆和人民群众乡愁记忆的各类物质载体为支撑的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并将之作为核心内容和目标。这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新提法,也是亟待推进的新任务,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深刻认识推进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的意义
推进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关涉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当下的国家竞争,逐渐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型,国家力量从资本的较量发展到信息的较量,国家间的交锋也变得多样化,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交锋是重点。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每个国家在全球化的文化竞争中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文化要素进行筛选、排除与系统性组合,形塑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文化象征体系,以此参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大运河与长城一样,具有巨大的时空体量,符合国家文化符号的典型特征,其“千年运河”的丰厚历史资源既蕴含代表优良传统的文化遗产,也携带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其打造的国家记忆体系能形成文化“我群”的认同基础,能召唤起个体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
推进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关涉民族国家的集体身份形成。记忆决不能被简单视作人们对过往事物、情感的集合体,它是一个可塑造的、不断改变的过程。打造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事关集体身份与文化认同,是一种跨越历史断层线的神圣“华盖”,是关于民族斗争和生存共用记忆的重要事件。没有这个共用记忆与认同,新媒体时代的对抗性话语将加剧该民族本身集体身份的碎片化,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文化安全。
探索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的多重途径
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形成记忆焦点。继《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印发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再次强调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作为运河河道长、文化遗产点多、活态利用出色的运河段落省份,江苏先行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区7个、遗产点22个、遗产河段325公里,还包含13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形成记忆焦点时,不仅着力建设这些珍珠式的记忆点,还注意它们的连缀与贯通,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当代信息社会中的运河存在不间断地展示出来,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联系,以记忆焦点实现国家认同。
建构区域文化高地,唤起文化记忆。大运河汇聚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蕴藏着大量珍贵的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建构区域文化高地,就是再造文化空间的“故乡”,唤起人们的文化乡愁。在这个“新故乡”,无论是河道、行船、船闸、衙署、码头、蓄水库乃至因河而兴起的历史城镇,还是全国各地的戏曲、文学、美食、园林以及与漕运有关的花会、民谣、习俗等都应有超越时空形态的展示,用它们来承载中华民族具有生命活力的记忆符码和精神特质,最终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以及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打造遗产线路,具象展示中华文明。在1994年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文化线路”概念被首次提出,指其由多种有形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文化上的显著性来自于跨国或跨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多维度的对话。大运河应挖掘具有文化记忆价值的遗产线路,特别突出大运河沟通南北的历史功能。大运河北部连接国家首都,南部连接富庶的江南城市,影响着沿运河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的发展。大运河打造遗产线路,还需聚焦它联通世界的空间功能。大运河包容开放,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往来架设了便利的桥梁,其“北接长城文化带,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联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的交流。这条遗产线路上的景观、故事、传说,以及运河的水、岸、城,都应成为国家记忆体系中的点、线、面。大运河是一条联通世界的文化廊道,展示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怀,彰显中华文明致力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秩序。
重视新媒体对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的推进作用
新媒体带来传承大运河记忆“新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移动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体崛起,当下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新语境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生存图景也被深刻改变。新媒体中的数字技术为运河历史文化提供了一种复现的可能,如腾讯公司与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大运河小程序,借助数字影像作品《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将画中掌故、人文地理用动态视听语言呈现在历史长卷之中,通过3D和流媒体技术生动还原明代通州漕运的繁华景象,展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引发公众对中华文明的文化乡愁。
新媒体带来大运河记忆互动“新体验”。在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中,应积极拓展互动型传播平台,利用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公众提供广泛参与和互动的平台。比如,抖音号“水韵江苏”发起的话题“抖说运河家乡美”,推出抖音网红直播探展,邀请用户晒出自己家乡的运河美景,累计播放量达到1.3億次。再如,苏州《声入姑苏·平江》以姑苏城为背景,将江南街巷、苏州园林、昆曲评弹、市井生活、城墙古建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公众先在社交媒体上获取这个运河边平江历史街区的IP信息,再来到实地,亲身体验园林、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新媒体上同步获得那些实景历史的种种过往以及与著名历史人物在虚拟空间中“相遇”。新媒体技术使运河文化有了当代性,能更完整地走近体验者,具有全景式的“在场”特征。
新媒体可建构一种自由、多元、去中心化的传播渠道,在传播网络中形成“复调传播结构”。利用好新媒体带来的崭新媒介文化环境,打造虚拟景观、虚拟运河社区、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以动画剪辑展示大运河水运景观体系全貌,勾勒出运河沿线的主要文化遗产,使每一个终端用户既是体验者,也是生产者与传播者。个体与运河历史、运河美学一起重生,不同生命体的历史在此交汇,唤醒鲜活的文化记忆与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完成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的真正建构。
(作者分别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秋香
深刻认识推进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的意义
推进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关涉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当下的国家竞争,逐渐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型,国家力量从资本的较量发展到信息的较量,国家间的交锋也变得多样化,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交锋是重点。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每个国家在全球化的文化竞争中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文化要素进行筛选、排除与系统性组合,形塑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文化象征体系,以此参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大运河与长城一样,具有巨大的时空体量,符合国家文化符号的典型特征,其“千年运河”的丰厚历史资源既蕴含代表优良传统的文化遗产,也携带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其打造的国家记忆体系能形成文化“我群”的认同基础,能召唤起个体对国家的强烈归属感。
推进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关涉民族国家的集体身份形成。记忆决不能被简单视作人们对过往事物、情感的集合体,它是一个可塑造的、不断改变的过程。打造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事关集体身份与文化认同,是一种跨越历史断层线的神圣“华盖”,是关于民族斗争和生存共用记忆的重要事件。没有这个共用记忆与认同,新媒体时代的对抗性话语将加剧该民族本身集体身份的碎片化,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文化安全。
探索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的多重途径
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形成记忆焦点。继《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印发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再次强调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作为运河河道长、文化遗产点多、活态利用出色的运河段落省份,江苏先行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区7个、遗产点22个、遗产河段325公里,还包含13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形成记忆焦点时,不仅着力建设这些珍珠式的记忆点,还注意它们的连缀与贯通,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当代信息社会中的运河存在不间断地展示出来,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联系,以记忆焦点实现国家认同。
建构区域文化高地,唤起文化记忆。大运河汇聚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蕴藏着大量珍贵的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建构区域文化高地,就是再造文化空间的“故乡”,唤起人们的文化乡愁。在这个“新故乡”,无论是河道、行船、船闸、衙署、码头、蓄水库乃至因河而兴起的历史城镇,还是全国各地的戏曲、文学、美食、园林以及与漕运有关的花会、民谣、习俗等都应有超越时空形态的展示,用它们来承载中华民族具有生命活力的记忆符码和精神特质,最终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以及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打造遗产线路,具象展示中华文明。在1994年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文化线路”概念被首次提出,指其由多种有形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文化上的显著性来自于跨国或跨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多维度的对话。大运河应挖掘具有文化记忆价值的遗产线路,特别突出大运河沟通南北的历史功能。大运河北部连接国家首都,南部连接富庶的江南城市,影响着沿运河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的发展。大运河打造遗产线路,还需聚焦它联通世界的空间功能。大运河包容开放,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往来架设了便利的桥梁,其“北接长城文化带,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联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的交流。这条遗产线路上的景观、故事、传说,以及运河的水、岸、城,都应成为国家记忆体系中的点、线、面。大运河是一条联通世界的文化廊道,展示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怀,彰显中华文明致力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秩序。
重视新媒体对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的推进作用
新媒体带来传承大运河记忆“新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移动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新媒体崛起,当下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新语境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生存图景也被深刻改变。新媒体中的数字技术为运河历史文化提供了一种复现的可能,如腾讯公司与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大运河小程序,借助数字影像作品《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将画中掌故、人文地理用动态视听语言呈现在历史长卷之中,通过3D和流媒体技术生动还原明代通州漕运的繁华景象,展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引发公众对中华文明的文化乡愁。
新媒体带来大运河记忆互动“新体验”。在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建构中,应积极拓展互动型传播平台,利用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公众提供广泛参与和互动的平台。比如,抖音号“水韵江苏”发起的话题“抖说运河家乡美”,推出抖音网红直播探展,邀请用户晒出自己家乡的运河美景,累计播放量达到1.3億次。再如,苏州《声入姑苏·平江》以姑苏城为背景,将江南街巷、苏州园林、昆曲评弹、市井生活、城墙古建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公众先在社交媒体上获取这个运河边平江历史街区的IP信息,再来到实地,亲身体验园林、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新媒体上同步获得那些实景历史的种种过往以及与著名历史人物在虚拟空间中“相遇”。新媒体技术使运河文化有了当代性,能更完整地走近体验者,具有全景式的“在场”特征。
新媒体可建构一种自由、多元、去中心化的传播渠道,在传播网络中形成“复调传播结构”。利用好新媒体带来的崭新媒介文化环境,打造虚拟景观、虚拟运河社区、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以动画剪辑展示大运河水运景观体系全貌,勾勒出运河沿线的主要文化遗产,使每一个终端用户既是体验者,也是生产者与传播者。个体与运河历史、运河美学一起重生,不同生命体的历史在此交汇,唤醒鲜活的文化记忆与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完成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的真正建构。
(作者分别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