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大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招收学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学生出现违纪现象的概率较以往有所提高,给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本研究还提出并论证了构建以社团矫正为导向的学生违纪教育新路径,旨在创新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违纪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社团矫正
伴随着高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高校学生违纪现象日益凸显,这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造成影响,但学校针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略显单一,如何创新和优化违纪学生处理,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调查
1.1 研究对象
为了找到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举措和办法,本研究先后对上海8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学生违纪教育处理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面向8所学校学生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共面向8所学校分管学生违纪处理的老师开展了个案访谈。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主设计的“上海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情况”问卷,内容涵盖“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原因、接受处分违纪学生心态、学生违纪行为处理形式、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效果”等。
(2)访谈调查法。在问卷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面向曾受过处分的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面向分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老师开展个案访谈,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现状、存有问题及改进措施等相关问题,请被调查师生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建议,深入细致的了解实际情况,以其获得客观且全面的详细资料。
1.3 结果与分析
1.3.1 学生出现违纪原因:类型不同。
当问及“您出现违纪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时,52.6%的同学选择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16.1%的同学选择了原生家庭因素影响,17.4%的同学选择了周围同学影响,13.9%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制度执行宽松。通过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出现违纪行为的原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上,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1.3.2 处分违纪学生心态:被动无奈
针对“老师处分违纪学生的心态”,对8所学校8名负责学生违纪处理工作的老师进行个案访谈,21.5%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后,学校应该按章办事,对于违纪学生进行严惩,从而可以发挥以儆效尤的作用,减少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78.5%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出现了违纪行为后,需要按照学校制度对其进行处分时,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犯下的错误并没有上升到违反法律法规层面,所以在处分学生时会于心不忍,但是不按章办事,对其他同学也没法交代,所以心态上实属无奈。
1.3.3 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措施单一。
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方式是什么样?”时,80.3%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处分”,19.7%的学生回答是除了直接处分还有其它措施,通过查看调研数据,19.7%的学生分别来自8所学校中的2所学校,这也就意味着另外6所学校只采取了直接处分措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在针对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措施上较为单一。
1.3.4 传统学生处分处理:效果甚微。
当问及“您认为目前学校针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效果如何?”时,5%的同学认为“效果很好”,73.9%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21.1%的同学认为“没有效果”。由此可以得知,绝大部分同学对于学校采用传统学生处分方法进行处理的效果不甚满意,说明我们急需创新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方法。
2 构建以社团矫正为导向的学生违纪教育新路径
违纪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按照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社团矫正,有效引导违纪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带动违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
2.1 社团矫正的概念界定
在辅导员的建议下,违纪学生自愿参加学生社团进行矫正,并指定社团指导老师为其考察联系人,对其在社团中的工作情况进行帮助和指导,在一定期限内,来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心理,实现学生违纪的教育和预防。
2.2 社团矫正的优点分析
2.2.1 丰富了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置办法
对违纪学生群体开展社团矫正是对当前违纪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种新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一些高校在处理违纪学生行为时所面临的只处罚不教育的困境,丰富了學校2.2.2 解决了教师处置违纪学生的尴尬
社团矫正,首先,可以让违纪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了责任、付出了代价,对其他同学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其次,也给予了违纪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不会对其立马进行处分进而留档对其未来产生影响。这有效将分管学生违纪处理的老师从这一两难境地“解救”了出来。
2.2.3 增强了学生违纪行为教育的效果
(1)自愿参加。违纪学生有权自由选择是否参加社团矫正,任何人不得干涉其意思和自由,也不得强迫其参加社团矫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增强学生违纪行为教育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2)给予机会。面对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社团矫正强调的更多是柔性层面的教育,不是刚性层面的直接给予学生处分,会在对学生进行处分前,给予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会使得做出违纪行为的学生感受到学校及老师的温暖,从而为其接受后期的违纪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
(3)专人帮扶。当违纪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社团矫正后,会安排社团指导老师以及学生负责人共同对其进行帮扶,通过搭建其在社团的工作平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带动和矫正疏导,增强了学生违纪行为教育的良好效果。 2.3 社团矫正的制度设计
社团矫正是在传统学生违纪行为处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举措,需要从学生自愿申请、确定矫正社团、确定矫正期限、确定矫正内容、参加社团矫正、社团矫正终止、矫正处理决定等多个维度进行制度设计。
2.3.1 学生自愿申请
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当告知违纪学生所面临的两种选择:一是按照学生手册规定進行处置;二是选择参加社团矫正,根据社团矫正表现,再确定是否处分以及何种处分。
2.3.2 确定矫正社团
负责学生违纪教育与管理的老师,根据违纪学生所在的学院、所学的专业、所在的年级、性别、兴趣、爱好、特长等,筛选出符合违纪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利于违纪学生完成矫正任务的社团,提供给违纪学生自由选择。
2.3.3 确定矫正期限
根据学生违纪行为的性质、内容、带来的恶劣影响以及出现违纪情况的原因和学生平时的表现来综合确定矫正期限。一般情况下,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违纪学生,矫正工作量为30小时到60小时之间,并应当在3至6个月内完成矫正工作;受记过以上处分的违纪学生,矫正工作量为60小时到120小时之间,并应当在6至12个月内完成矫正工作。
2.3.4 确定矫正内容
由违纪学生与社团指导老师以及社团学生负责人共同商定,违纪学生加入社团以后,具体需要参与和完成的工作内容,可以是社团的日常工作,也可以是社团的专题任务。
(1)参加社团矫正。确定社团的指导老师和学生负责人作为违纪学生参加矫正的考察联系人,帮助指导其积极主动参加社团的各类工作,并考察、监督其在社团的综合表现。
(2)社团矫正终止。社团矫正期间,若违纪学生不服从管理教育、故意逃避监督管理、多次无故不参加社团矫正活动、矫正期间又发生违纪行为,取消其矫正资格。
(3)矫正处理决定。矫正期限届满,违纪学生作自我鉴定,分管学生违纪教育与管理的老师根据考察联系人对矫正学生的综合评价对该学生矫正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上报至学生所在学院党总支最终作出“不予处分、提前解除处分、从轻处分、从重处分”等相应处理决定,并报学生处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社团矫正坚持教育与惩罚并举,采用亲和性的方式对违纪学生进行矫治惩处和帮扶感化,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而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惠玲.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
[2] 董适.中国城市社区矫正社团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社团矫正
伴随着高教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高校学生违纪现象日益凸显,这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造成影响,但学校针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略显单一,如何创新和优化违纪学生处理,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调查
1.1 研究对象
为了找到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举措和办法,本研究先后对上海8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在校师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学生违纪教育处理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面向8所学校学生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共面向8所学校分管学生违纪处理的老师开展了个案访谈。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主设计的“上海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情况”问卷,内容涵盖“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原因、接受处分违纪学生心态、学生违纪行为处理形式、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效果”等。
(2)访谈调查法。在问卷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面向曾受过处分的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面向分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老师开展个案访谈,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现状、存有问题及改进措施等相关问题,请被调查师生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建议,深入细致的了解实际情况,以其获得客观且全面的详细资料。
1.3 结果与分析
1.3.1 学生出现违纪原因:类型不同。
当问及“您出现违纪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时,52.6%的同学选择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16.1%的同学选择了原生家庭因素影响,17.4%的同学选择了周围同学影响,13.9%的同学选择了学校制度执行宽松。通过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出现违纪行为的原因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上,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1.3.2 处分违纪学生心态:被动无奈
针对“老师处分违纪学生的心态”,对8所学校8名负责学生违纪处理工作的老师进行个案访谈,21.5%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后,学校应该按章办事,对于违纪学生进行严惩,从而可以发挥以儆效尤的作用,减少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78.5%的老师认为:当学生出现了违纪行为后,需要按照学校制度对其进行处分时,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犯下的错误并没有上升到违反法律法规层面,所以在处分学生时会于心不忍,但是不按章办事,对其他同学也没法交代,所以心态上实属无奈。
1.3.3 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措施单一。
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方式是什么样?”时,80.3%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处分”,19.7%的学生回答是除了直接处分还有其它措施,通过查看调研数据,19.7%的学生分别来自8所学校中的2所学校,这也就意味着另外6所学校只采取了直接处分措施。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在针对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措施上较为单一。
1.3.4 传统学生处分处理:效果甚微。
当问及“您认为目前学校针对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效果如何?”时,5%的同学认为“效果很好”,73.9%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21.1%的同学认为“没有效果”。由此可以得知,绝大部分同学对于学校采用传统学生处分方法进行处理的效果不甚满意,说明我们急需创新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方法。
2 构建以社团矫正为导向的学生违纪教育新路径
违纪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按照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社团矫正,有效引导违纪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带动违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优良的校风学风。
2.1 社团矫正的概念界定
在辅导员的建议下,违纪学生自愿参加学生社团进行矫正,并指定社团指导老师为其考察联系人,对其在社团中的工作情况进行帮助和指导,在一定期限内,来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心理,实现学生违纪的教育和预防。
2.2 社团矫正的优点分析
2.2.1 丰富了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置办法
对违纪学生群体开展社团矫正是对当前违纪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种新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一些高校在处理违纪学生行为时所面临的只处罚不教育的困境,丰富了學校2.2.2 解决了教师处置违纪学生的尴尬
社团矫正,首先,可以让违纪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了责任、付出了代价,对其他同学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其次,也给予了违纪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不会对其立马进行处分进而留档对其未来产生影响。这有效将分管学生违纪处理的老师从这一两难境地“解救”了出来。
2.2.3 增强了学生违纪行为教育的效果
(1)自愿参加。违纪学生有权自由选择是否参加社团矫正,任何人不得干涉其意思和自由,也不得强迫其参加社团矫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增强学生违纪行为教育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2)给予机会。面对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社团矫正强调的更多是柔性层面的教育,不是刚性层面的直接给予学生处分,会在对学生进行处分前,给予其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会使得做出违纪行为的学生感受到学校及老师的温暖,从而为其接受后期的违纪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
(3)专人帮扶。当违纪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社团矫正后,会安排社团指导老师以及学生负责人共同对其进行帮扶,通过搭建其在社团的工作平台,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带动和矫正疏导,增强了学生违纪行为教育的良好效果。 2.3 社团矫正的制度设计
社团矫正是在传统学生违纪行为处分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举措,需要从学生自愿申请、确定矫正社团、确定矫正期限、确定矫正内容、参加社团矫正、社团矫正终止、矫正处理决定等多个维度进行制度设计。
2.3.1 学生自愿申请
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当告知违纪学生所面临的两种选择:一是按照学生手册规定進行处置;二是选择参加社团矫正,根据社团矫正表现,再确定是否处分以及何种处分。
2.3.2 确定矫正社团
负责学生违纪教育与管理的老师,根据违纪学生所在的学院、所学的专业、所在的年级、性别、兴趣、爱好、特长等,筛选出符合违纪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利于违纪学生完成矫正任务的社团,提供给违纪学生自由选择。
2.3.3 确定矫正期限
根据学生违纪行为的性质、内容、带来的恶劣影响以及出现违纪情况的原因和学生平时的表现来综合确定矫正期限。一般情况下,受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违纪学生,矫正工作量为30小时到60小时之间,并应当在3至6个月内完成矫正工作;受记过以上处分的违纪学生,矫正工作量为60小时到120小时之间,并应当在6至12个月内完成矫正工作。
2.3.4 确定矫正内容
由违纪学生与社团指导老师以及社团学生负责人共同商定,违纪学生加入社团以后,具体需要参与和完成的工作内容,可以是社团的日常工作,也可以是社团的专题任务。
(1)参加社团矫正。确定社团的指导老师和学生负责人作为违纪学生参加矫正的考察联系人,帮助指导其积极主动参加社团的各类工作,并考察、监督其在社团的综合表现。
(2)社团矫正终止。社团矫正期间,若违纪学生不服从管理教育、故意逃避监督管理、多次无故不参加社团矫正活动、矫正期间又发生违纪行为,取消其矫正资格。
(3)矫正处理决定。矫正期限届满,违纪学生作自我鉴定,分管学生违纪教育与管理的老师根据考察联系人对矫正学生的综合评价对该学生矫正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上报至学生所在学院党总支最终作出“不予处分、提前解除处分、从轻处分、从重处分”等相应处理决定,并报学生处进行备案。
综上所述,社团矫正坚持教育与惩罚并举,采用亲和性的方式对违纪学生进行矫治惩处和帮扶感化,体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而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惠玲.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
[2] 董适.中国城市社区矫正社团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