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艺术品,其中蕴含了一种深层的民族精神,本课题希望通过系统的规范性整理,来对佛教寺庙里面的佛造像做以完整、系统的梳理,对目前一些寺庙修建完全按照各自理解的方式进行寺庙重建所造成的乱象提供依据。
关键词:佛造像;布局;规矩
一、國外佛造像特征
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遍布于印度大部分地区,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实现了佛教艺术的大变革,具有历史意义。其很大一部分被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艺术气息所同化并得以发扬,外国人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造像的研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上世纪90年代,阮荣春先生指出佛教艺术最早由印度传入中国,近年来的考古陆续出土的佛像也为佛教造像的起源点和佛教艺术的传播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印度是盛行佛教的国家之一,也是佛教的重要据点,早期印度佛教经过一系列演变逐渐传入中国,也对中国佛造像带来了直接启示。印度造像以犍陀罗式菩萨像居多,从装束上看,大多数看上去都是帝王奢华的造型,一般头发束高髻以及其他奢华首饰,身上佩戴华丽,脚上佩戴脚环、腕轮等,身躯伫立,神态威严,显示出形态的美感;而相比印度的佛造像而言,佛像造型整体比较朴素,不佩戴雍容华贵的服饰和饰品,大多数是端居式坐姿,表情大多慈祥亲切或严肃,特别是那一双手,象征着接纳和仁慈,它能够忍受一切,固守着大地并保持着内心的真。印度佛经中有严格规定:人定坐式、头顶高起的肉髻,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目的就是为了渲染一种超自然的状态。
二、国内南北寺庙佛造像特点及空间布局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寺院建筑也经历了一些演化,有供奉舍利的塔,也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佛塔,另一种是由石窟演变的佛教代表性石窟建筑,还有就是中国民居式的佛教寺院。
释迦摩尼也是一个能忍能仁的象征,造型一般结跏跌坐或是立像或是卧像,坐像左手置于左膝,右手掌心向下,表达一种大地万物作证,为了解救众生的精神。释迦摩尼佛像一般每个寺院都会供奉,大多坐落于大雄宝殿之中,神态安静,表情安祥,大雄宝殿多坐落于地势高的地方,以此来体现雄伟庄重感。虽然不同的姿势的佛像手势姿势不同,但表达的意愿是一致的。经过时间的演变,佛教寺庙布局形成了灵活的样式,佛殿相对规矩化,佛造像的形态神态更加具象化。修建寺庙应注重因地适宜,根据山脉高低顺势而走,梯形布局和“凹”字布局是多数寺庙建筑的主要选择,并且寺院的建筑坐落于群山环绕之中,即可塑造佛教的意蕴。
1、北方龙门石窟及白马寺佛造像之表现特征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形成了一种士族的生活方式追求,这种反映在洛阳龙门石窟中,主要特点是头顶的发髻多数为磨光式,面相略瘦,多为圆脸型,额头较宽,大眼睛,袒右肩式大衣,佛像或坐或立,眉目清秀,有着极其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形象。龙门石窟分为大、中型洞窟50多个,洞窟中中间为主佛阿弥陀佛,两侧分别会有一个菩萨,四周为两个佛弟子两个天王和两个力士,洞中佛像特点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佛像服饰丰富多彩,本尊服饰多以袈裟为主,菩萨服饰以披帛和长裙为主,天王力士服饰以铠甲为主,弟子的服饰以僧袛为主。其中佛造像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整体及其动人。河南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寺庙形成一种七堂制度,主要包括:山门、讲堂、方丈、斋堂、佛殿、东司和浴室组成。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主要分布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白马寺是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寺院,迄今为止还能够依稀看到汉朝时的台和井。天王殿主要供明代时期的夹纻弥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和韦驮天将像等一些神像,大佛殿主要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观音菩萨等塑像,大雄殿一般供释迦、阿弥陀、药师"三世佛",韦驮、韦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23尊造像,接引殿主要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毗卢阁供毗卢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
2、南京栖霞寺之佛造像之表现特征
南京近年来发现的佛造像大多以金桐佛教造像和泥塑佛教造像两类,宿白对栖霞山个别石窟做了一定的考察,认为栖霞山千佛岩石窟的开凿受到了云冈石窟的造像的影响,而里面的一些造型也影响了北魏迁都后的北方的造像。栖霞寺与白马寺不同是坐东朝西,造像坐落位置一处位于底层环绕无量殿的石窟群,一处位于山顶纱帽峰一带,造型特点表现在:均是穹窿形窟顶,佛像的身躯粗短又呈现出方形,大多数头部为高髻摞发,有后着莲花,菩萨持方形宝冠驻足于莲花宝座之上,左右两侧各坐佛像,身着佛衣,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栖霞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大雄宝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舍利石塔。进入山门就是供奉带着笑容的弥勒佛,背后有天王相衬,跟多数寺庙一样,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形态安详,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三、佛造像规矩化的意义与表现
中国古代佛造像一尊尊生动形象的佛教造像,造型逼真,千姿百态,令我们的心境达到最深处的纯净熏陶。塑造这些佛教造像是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也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用雕塑的形式对佛像进行传播和宣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佛像的本质,举止,表情进行深入研究,加上客观的人性化,人情化,平民化世俗化和理想化,探究佛像造型的发展和规律,同时也促进中西方佛教文化交流以及传播。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越来越发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中国的佛像往往把形似转为神似,提倡“传神”,重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塑造,佛教造像的成功充分体现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总结:
佛造像不像其他雕塑艺术,它与佛教的精神体悟直接关联。我们应该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中汲取精华将其艺术元素和风格提炼出来,并将之融入现代造像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反复琢磨,归纳总结出佛教造像的严密格式并运用在今后的寺庙修建中去,给佛教文化带来巨大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娄飞,【J】
[2]中国四大石窟盛唐时期佛像服饰造型对比研究,王晨琳,【J】
[3]中国佛像造型表情与民族特征,周洋,【J】
作者简介:
崔文豪,女,1993年12月,民族:汉,河南洛阳人,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研究。
注:
江苏省研究生科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KYCX17_1050
关键词:佛造像;布局;规矩
一、國外佛造像特征
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遍布于印度大部分地区,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实现了佛教艺术的大变革,具有历史意义。其很大一部分被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艺术气息所同化并得以发扬,外国人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造像的研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上世纪90年代,阮荣春先生指出佛教艺术最早由印度传入中国,近年来的考古陆续出土的佛像也为佛教造像的起源点和佛教艺术的传播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印度是盛行佛教的国家之一,也是佛教的重要据点,早期印度佛教经过一系列演变逐渐传入中国,也对中国佛造像带来了直接启示。印度造像以犍陀罗式菩萨像居多,从装束上看,大多数看上去都是帝王奢华的造型,一般头发束高髻以及其他奢华首饰,身上佩戴华丽,脚上佩戴脚环、腕轮等,身躯伫立,神态威严,显示出形态的美感;而相比印度的佛造像而言,佛像造型整体比较朴素,不佩戴雍容华贵的服饰和饰品,大多数是端居式坐姿,表情大多慈祥亲切或严肃,特别是那一双手,象征着接纳和仁慈,它能够忍受一切,固守着大地并保持着内心的真。印度佛经中有严格规定:人定坐式、头顶高起的肉髻,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目的就是为了渲染一种超自然的状态。
二、国内南北寺庙佛造像特点及空间布局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寺院建筑也经历了一些演化,有供奉舍利的塔,也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佛塔,另一种是由石窟演变的佛教代表性石窟建筑,还有就是中国民居式的佛教寺院。
释迦摩尼也是一个能忍能仁的象征,造型一般结跏跌坐或是立像或是卧像,坐像左手置于左膝,右手掌心向下,表达一种大地万物作证,为了解救众生的精神。释迦摩尼佛像一般每个寺院都会供奉,大多坐落于大雄宝殿之中,神态安静,表情安祥,大雄宝殿多坐落于地势高的地方,以此来体现雄伟庄重感。虽然不同的姿势的佛像手势姿势不同,但表达的意愿是一致的。经过时间的演变,佛教寺庙布局形成了灵活的样式,佛殿相对规矩化,佛造像的形态神态更加具象化。修建寺庙应注重因地适宜,根据山脉高低顺势而走,梯形布局和“凹”字布局是多数寺庙建筑的主要选择,并且寺院的建筑坐落于群山环绕之中,即可塑造佛教的意蕴。
1、北方龙门石窟及白马寺佛造像之表现特征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形成了一种士族的生活方式追求,这种反映在洛阳龙门石窟中,主要特点是头顶的发髻多数为磨光式,面相略瘦,多为圆脸型,额头较宽,大眼睛,袒右肩式大衣,佛像或坐或立,眉目清秀,有着极其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形象。龙门石窟分为大、中型洞窟50多个,洞窟中中间为主佛阿弥陀佛,两侧分别会有一个菩萨,四周为两个佛弟子两个天王和两个力士,洞中佛像特点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佛像服饰丰富多彩,本尊服饰多以袈裟为主,菩萨服饰以披帛和长裙为主,天王力士服饰以铠甲为主,弟子的服饰以僧袛为主。其中佛造像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整体及其动人。河南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寺庙形成一种七堂制度,主要包括:山门、讲堂、方丈、斋堂、佛殿、东司和浴室组成。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主要分布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白马寺是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寺院,迄今为止还能够依稀看到汉朝时的台和井。天王殿主要供明代时期的夹纻弥勒佛像、泥塑四大天王像和韦驮天将像等一些神像,大佛殿主要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观音菩萨等塑像,大雄殿一般供释迦、阿弥陀、药师"三世佛",韦驮、韦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23尊造像,接引殿主要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毗卢阁供毗卢佛及文殊、普贤二菩萨。
2、南京栖霞寺之佛造像之表现特征
南京近年来发现的佛造像大多以金桐佛教造像和泥塑佛教造像两类,宿白对栖霞山个别石窟做了一定的考察,认为栖霞山千佛岩石窟的开凿受到了云冈石窟的造像的影响,而里面的一些造型也影响了北魏迁都后的北方的造像。栖霞寺与白马寺不同是坐东朝西,造像坐落位置一处位于底层环绕无量殿的石窟群,一处位于山顶纱帽峰一带,造型特点表现在:均是穹窿形窟顶,佛像的身躯粗短又呈现出方形,大多数头部为高髻摞发,有后着莲花,菩萨持方形宝冠驻足于莲花宝座之上,左右两侧各坐佛像,身着佛衣,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栖霞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大雄宝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鉴真纪念堂、舍利石塔。进入山门就是供奉带着笑容的弥勒佛,背后有天王相衬,跟多数寺庙一样,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形态安详,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三、佛造像规矩化的意义与表现
中国古代佛造像一尊尊生动形象的佛教造像,造型逼真,千姿百态,令我们的心境达到最深处的纯净熏陶。塑造这些佛教造像是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也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用雕塑的形式对佛像进行传播和宣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佛像的本质,举止,表情进行深入研究,加上客观的人性化,人情化,平民化世俗化和理想化,探究佛像造型的发展和规律,同时也促进中西方佛教文化交流以及传播。中国佛教艺术的成就越来越发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中国的佛像往往把形似转为神似,提倡“传神”,重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塑造,佛教造像的成功充分体现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总结:
佛造像不像其他雕塑艺术,它与佛教的精神体悟直接关联。我们应该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中汲取精华将其艺术元素和风格提炼出来,并将之融入现代造像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反复琢磨,归纳总结出佛教造像的严密格式并运用在今后的寺庙修建中去,给佛教文化带来巨大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娄飞,【J】
[2]中国四大石窟盛唐时期佛像服饰造型对比研究,王晨琳,【J】
[3]中国佛像造型表情与民族特征,周洋,【J】
作者简介:
崔文豪,女,1993年12月,民族:汉,河南洛阳人,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研究。
注:
江苏省研究生科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KYCX17_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