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一课一课教学为途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要实现转型,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比如《我与地坛》的课堂教学,变一问一答式为情境任务式,创设生活情境,设置具体任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课堂转型;关键;学习方式;改变
新课标、新教材带来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变化,然而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课一课地讲授式教学,一问一答的问答式课堂,依然较为普遍。根据某县(市)教研室问卷调查,在高一年级实际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整合设计的只占5.26%,一篇一篇地教学占24.56%;相比于过去的教学,认为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不明显的占63.16%。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笔者认为,首先是高考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让老师们看不到未来语文考查改革的方向;其次是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不喜欢自我革新;最后,情境任务的创设需要精心策划,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
在一次语文教研会上,笔者观摩了一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我与地坛》,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这位新教师依然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首先介绍了史铁生的残疾经历,然后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研读其中的景物描寫片段,碎片化的问答让学生难以真正自主地开展学习。请看以下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为什么会把地坛当作精神家园?
生1:地坛是一个寂静的地方。
师: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寂静的地方呢?
生1:因为地坛距离我家很近。
师:“我”为什么要去寂静的地方呢?
生1:因为“我”逃避现实。
师:“我”为什么要逃避现实呢?
生1:因为“我”双腿残疾,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
师:地坛为什么可以是避难所?请阅读地坛中写景的文字。
生2:“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地坛的命运也是被抛弃了的,荒芜的,所以和“我”的命运相似。
师:“我”在地坛里做了哪些事情呢?
生2:看书或者想事。
师:“耗”在这园子里,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生2:“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等。
师:这些景物说明了地坛怎么样?
生2: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所以地坛是我的避难所。
应该说,这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较为深刻,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品读地坛的景物描写上,也是把握得十分到位的。但是,不足之处就在于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是典型的问答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容易束缚住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阅读的零散化、浅易化、碎片化,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违背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问答式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课前预设过强,课堂缺乏动态生成,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结论,结果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
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呢?新课标指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以明确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以完成学习任务。“任务”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形成探究性学习的动力。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蔡可教授认为:“从‘问题思考’到‘任务解决’的设计转变,正是教育目标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素养本位转变的过程。”因此,情境任务是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也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比如,《我与地坛》的教学,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任务——再过20天就是史铁生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为表达敬意,我们师生通过文字与他进行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以期靠近他的心灵并从他身上获取精神力量。然后,展示课题“灵魂深处的生命图景——《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这样的情境创设,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史铁生的敬意,并且暗示了本节课的学习核心是从景物描写中汲取关于生命的力量。接着,这位老师通过两个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开展与作者的灵魂对白。
任务一:快速浏览第一部分,你能找出几幅图景,请为这些图景命名,并简要说明命名之由。
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幅图景,反复交流,细细品味,然后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可以从语言形式、景物特点、情感、哲理等角度思考。)
任务一“为这些图景命名”“并简要说明命名之由”,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写景文字的品读、概括、提炼,把握地坛的景物特点,走进史铁生的心灵深处。在这一任务驱动下,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学习的动态过程和个性特征,比如有同学把图景分别命名为“等待”“生机”“永恒”,也有同学分别命名为“时间印记”“岁月新生”“生命沉思”等等。如果说这一具体任务是针对文章中三处写景文字的总体概括,那么,任务二“选取一幅图景”“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就是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景物描写背后的生命哲思、灵魂对白,既可从文字表达上鉴赏,又可从思想内容上领悟。请看以下的课堂实录:
第一处景物
生1:我命名为“时间印记”,是因为地坛与“我”命运相似,都是曾经辉煌过,如今荒芜冷落,被社会遗弃,这是时间留下的生命印记。
生2:“剥蚀……淡褪……坍圮……”从语言形式上看,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凸显了岁月的沧桑感。
生3:地坛就像是情感的寄托,它在那里召唤我、等待我、启示我。
第二处景物
生4:“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这些景物描写很细致,体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生5:“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意味着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启示着作者要重新审视残疾后的人生意义。
师:第三处景物描写与第二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呢?
生6:第三处景物描写有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遥远,启发我思考怎样活的问题。
生7:个体的生命在广袤的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绽放,活出生命的精彩。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途径,在这样的对话交流中,学生获得了精神的启迪,形成了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一问一答的现象消失了,教师的“讲授”变成了“介入”,教师成为课堂的配角,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课堂上情境任务的创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转型。
[作者通联:浙江回浦中学]
关键词 课堂转型;关键;学习方式;改变
新课标、新教材带来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变化,然而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课一课地讲授式教学,一问一答的问答式课堂,依然较为普遍。根据某县(市)教研室问卷调查,在高一年级实际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整合设计的只占5.26%,一篇一篇地教学占24.56%;相比于过去的教学,认为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不明显的占63.16%。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笔者认为,首先是高考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让老师们看不到未来语文考查改革的方向;其次是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师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不喜欢自我革新;最后,情境任务的创设需要精心策划,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
在一次语文教研会上,笔者观摩了一位新教师的公开课——《我与地坛》,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这位新教师依然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首先介绍了史铁生的残疾经历,然后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研读其中的景物描寫片段,碎片化的问答让学生难以真正自主地开展学习。请看以下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为什么会把地坛当作精神家园?
生1:地坛是一个寂静的地方。
师: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寂静的地方呢?
生1:因为地坛距离我家很近。
师:“我”为什么要去寂静的地方呢?
生1:因为“我”逃避现实。
师:“我”为什么要逃避现实呢?
生1:因为“我”双腿残疾,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
师:地坛为什么可以是避难所?请阅读地坛中写景的文字。
生2:“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地坛的命运也是被抛弃了的,荒芜的,所以和“我”的命运相似。
师:“我”在地坛里做了哪些事情呢?
生2:看书或者想事。
师:“耗”在这园子里,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生2:“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等。
师:这些景物说明了地坛怎么样?
生2: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所以地坛是我的避难所。
应该说,这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较为深刻,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品读地坛的景物描写上,也是把握得十分到位的。但是,不足之处就在于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是典型的问答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容易束缚住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阅读的零散化、浅易化、碎片化,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违背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问答式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课前预设过强,课堂缺乏动态生成,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结论,结果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
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呢?新课标指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以明确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以完成学习任务。“任务”是激发学生内驱力、形成探究性学习的动力。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蔡可教授认为:“从‘问题思考’到‘任务解决’的设计转变,正是教育目标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素养本位转变的过程。”因此,情境任务是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也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比如,《我与地坛》的教学,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任务——再过20天就是史铁生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为表达敬意,我们师生通过文字与他进行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以期靠近他的心灵并从他身上获取精神力量。然后,展示课题“灵魂深处的生命图景——《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这样的情境创设,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史铁生的敬意,并且暗示了本节课的学习核心是从景物描写中汲取关于生命的力量。接着,这位老师通过两个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开展与作者的灵魂对白。
任务一:快速浏览第一部分,你能找出几幅图景,请为这些图景命名,并简要说明命名之由。
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幅图景,反复交流,细细品味,然后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可以从语言形式、景物特点、情感、哲理等角度思考。)
任务一“为这些图景命名”“并简要说明命名之由”,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写景文字的品读、概括、提炼,把握地坛的景物特点,走进史铁生的心灵深处。在这一任务驱动下,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学习的动态过程和个性特征,比如有同学把图景分别命名为“等待”“生机”“永恒”,也有同学分别命名为“时间印记”“岁月新生”“生命沉思”等等。如果说这一具体任务是针对文章中三处写景文字的总体概括,那么,任务二“选取一幅图景”“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就是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景物描写背后的生命哲思、灵魂对白,既可从文字表达上鉴赏,又可从思想内容上领悟。请看以下的课堂实录:
第一处景物
生1:我命名为“时间印记”,是因为地坛与“我”命运相似,都是曾经辉煌过,如今荒芜冷落,被社会遗弃,这是时间留下的生命印记。
生2:“剥蚀……淡褪……坍圮……”从语言形式上看,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凸显了岁月的沧桑感。
生3:地坛就像是情感的寄托,它在那里召唤我、等待我、启示我。
第二处景物
生4:“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这些景物描写很细致,体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生5:“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意味着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启示着作者要重新审视残疾后的人生意义。
师:第三处景物描写与第二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呢?
生6:第三处景物描写有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遥远,启发我思考怎样活的问题。
生7:个体的生命在广袤的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绽放,活出生命的精彩。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途径,在这样的对话交流中,学生获得了精神的启迪,形成了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一问一答的现象消失了,教师的“讲授”变成了“介入”,教师成为课堂的配角,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课堂上情境任务的创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了真正的课堂转型。
[作者通联:浙江回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