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课堂是师生提升、课程推进的舞台,是老师、学生和课程融合的阵地,课堂因呈现了多元化的快乐而显得勃勃生机。快乐课堂,真的应由“老师”而生,“老师”的所思所感、所言所行,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魅力老师定能张力课堂,培育活力学生。所有课堂都充满理性与思辨,但不是冰冷的,应该是理性与激情的智慧碰撞,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火热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张力与师生个性魅力的课堂。让课堂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关键词:六力;课堂回归学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67-1
引言:从圣人的杏坛讲学想到的
追溯到孔子的时代,当时他和学生们对答式的学习方式,正是孔圣人让课堂以生为本,教师积极引导的典范,这与往后儒教对四书五经的教条式的灌输就有很大的差别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越来越体会到了教与学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有教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当然也不是教学。当然孔子论语式的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实现的,原因在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为了提高知识传授的速度和数量而牺牲知识获得的质量,这已越来越显得突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单位和空间单位里,强调整体的、侧重于静态的活动,在偏重于集体活动的同时,必然忽视对素质发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学生个体学习活动。那么如何在班级规模不减小的前提下,使得课堂教学能更优化?老师只有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让课堂预设更为精当,才可能让学生的时间更有意义,让课堂生成更为出彩。让课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一、回归学生的课堂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根据教学,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在学习《确定与不确定》这节课时,通过纸牌的游戏:“四张牌方块6、7、8、9。”通过抽牌让学生思考牌的花色,牌的点数是不是8点。回答后继续追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设计问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各种提问层出不穷,听到的是虽然有些是错误的,或者偏离课程的,但是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心灵也与课本“真实沟通”了,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命题的含义,这正是数学作为科学语言所要学的。
二、课堂回归学生有利于教师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
善待、欣赏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来到学校都是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所以有理由为他们打造精美的课堂。上课时微笑着面对每一名学生,投给每一位学生欣赏的眼光,拉近学生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回答问题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学生愿意思考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教师应该投出相信、鼓励的眼神,更应该找出他们回答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思考,让他们能够找出准确的答案。在学习《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通过精彩的故事引入和由此而获得的在格点正方形网格中,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关系填表后,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小结所观察到得表格中各数据的关系。简单板书学生的猜想,虽然所叫到的学生的语言不是教师所要的,甚至因学生多种原因下出现了不正确的表述,但是教师没有强制要学生说出自己想要展示的,而是真实地将学生说的写下来,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最后在提问多个学生的基础上,再用教师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引导学生得出数学语言。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乃至符号语言的过渡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三、课堂回归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在《相反数》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段实录:“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 3, 4,-3分成两组。生1:我将-4、-3分在一组,将 4、 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生2:我将-4, 4分在一组,将-3, 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生3:我把-4与 3分在一组,把 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教师在互动中作适当的补充和提问,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实地反应他所想要表述的,并将学生的回答以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的不断自答和补充作答过程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了课程所要学习的相关概念。看来“课堂回归学生”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学生间相互学习来获得成功的经验过程,这与最终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结束语
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粹,结合现在所倡导的六力之张力课堂。让教师展示魅力,让学生体现活力,让课堂展现张力,在课堂回归学生实践中使教师不断的在反思中促成长。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更多时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实践中使得师生能共同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沈正元.让课堂充满张力[J].江苏教育,2014(10).
[2]吴小平.论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和艺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3]窦如强.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J].初中生数学学习:初一版,2004(12).
关键词:六力;课堂回归学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67-1
引言:从圣人的杏坛讲学想到的
追溯到孔子的时代,当时他和学生们对答式的学习方式,正是孔圣人让课堂以生为本,教师积极引导的典范,这与往后儒教对四书五经的教条式的灌输就有很大的差别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越来越体会到了教与学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有教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当然也不是教学。当然孔子论语式的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实现的,原因在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为了提高知识传授的速度和数量而牺牲知识获得的质量,这已越来越显得突出。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单位和空间单位里,强调整体的、侧重于静态的活动,在偏重于集体活动的同时,必然忽视对素质发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学生个体学习活动。那么如何在班级规模不减小的前提下,使得课堂教学能更优化?老师只有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让课堂预设更为精当,才可能让学生的时间更有意义,让课堂生成更为出彩。让课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氛围中,不断地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一、回归学生的课堂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根据教学,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在学习《确定与不确定》这节课时,通过纸牌的游戏:“四张牌方块6、7、8、9。”通过抽牌让学生思考牌的花色,牌的点数是不是8点。回答后继续追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设计问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各种提问层出不穷,听到的是虽然有些是错误的,或者偏离课程的,但是这些都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心灵也与课本“真实沟通”了,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命题的含义,这正是数学作为科学语言所要学的。
二、课堂回归学生有利于教师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
善待、欣赏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来到学校都是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多方面能力的,所以有理由为他们打造精美的课堂。上课时微笑着面对每一名学生,投给每一位学生欣赏的眼光,拉近学生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回答问题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学生愿意思考问题。不管在什么时候,教师应该投出相信、鼓励的眼神,更应该找出他们回答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思考,让他们能够找出准确的答案。在学习《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通过精彩的故事引入和由此而获得的在格点正方形网格中,对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关系填表后,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小结所观察到得表格中各数据的关系。简单板书学生的猜想,虽然所叫到的学生的语言不是教师所要的,甚至因学生多种原因下出现了不正确的表述,但是教师没有强制要学生说出自己想要展示的,而是真实地将学生说的写下来,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最后在提问多个学生的基础上,再用教师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引导学生得出数学语言。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乃至符号语言的过渡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三、课堂回归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
在《相反数》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一段实录:“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 3, 4,-3分成两组。生1:我将-4、-3分在一组,将 4、 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生2:我将-4, 4分在一组,将-3, 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生3:我把-4与 3分在一组,把 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教师在互动中作适当的补充和提问,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实地反应他所想要表述的,并将学生的回答以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的不断自答和补充作答过程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了课程所要学习的相关概念。看来“课堂回归学生”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学生间相互学习来获得成功的经验过程,这与最终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结束语
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粹,结合现在所倡导的六力之张力课堂。让教师展示魅力,让学生体现活力,让课堂展现张力,在课堂回归学生实践中使教师不断的在反思中促成长。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更多时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实践中使得师生能共同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沈正元.让课堂充满张力[J].江苏教育,2014(10).
[2]吴小平.论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和艺术[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3]窦如强.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J].初中生数学学习:初一版,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