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语文课不难,这是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体会;真正上好一节语文课,却并非易事,这也是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体会。上好一节语文课,不但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开阔的视野和胸襟,做得到对文本的挖掘深入而不深奥,对学生的启发准确而不啰嗦,对课堂的调控新颖而不老套。而这些,最难做到的则是“新颖”二字。
如何才能做到语文课堂的新颖呢?面对千篇一律的教案集和教学参考书,要做到新,笔者认为,教师还要从以下几点下真功夫。
一、巧寻导入点,开篇创新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能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恰当切中文章的要害(文眼),那么,这节课也便成功了一半。
高一语文必修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是大家都熟知的课文,这一课的文眼在于一个“爱”字。如果导入时,教师能着眼于对这一文眼的理解,这节课也便切入了正题。听课教师在评课时,就会说,这个教师会教。下面看一个课例: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给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然后设计导语:“上行下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给予爱的同时,也传递着爱,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到底是什么呢?”假如这则导语到此结束,笔者认为,这样的导语设计是不成功的。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则公益广告大家太熟悉了,触动不了学生的灵魂;二是导语的切入点虽着眼于“爱”字,但用语老套,人云亦云,谈不上创新。但優秀的教师自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招。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设计陷入老套的窠臼之后,立刻话锋一转,说道:“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个成熟的人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作者会得出这一观点呢?这和文章题目又有什么关系?”如此一转折,一语中的,切中文章要害,唤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把学生的目光及时引导到对课文的研读之中,学生带着期待去阅读,自然兴致盎然,效率大大提高。这样的导入,巧妙地寻找到了文章的切入点,可谓新颖别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导语的设计在直击文章文眼的同时,更在于一个“巧”字,力求别人用过的我不模仿,别人说过的我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别人直接关注的,我迂回关注。若能如此,课堂的导入还会不新吗?
二、关注课堂生成,过程求新
备课时,每个教师都会预先设计一些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努力地抓住这些问题来调控和驾驭课堂,并且力求按自己的设计一步步将课堂教学进行下去。好像只有自己设计的问题全部顺利解决了,教学任务才算完成了。须知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教师的课堂,这样的过程也只能称作预设的过程,谈不上创新和生成,与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还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课为例。本文的设计目的是:教育学生在被爱的同时,要有爱别人的意识和能力,懂得回报,懂得感恩。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对父母的爱有何感悟?请写一段简短的文字,不超过100字,以表达你的心声。”这个问题设计很好,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明确,体现了课标中“以语言运用为根本”的教学理念。5分钟后,教师开始让学生展示,教师做着“很好”“不错”“很深刻”之类的点评。当一位女同学展示自己的感悟时,她用深情的语言读道:“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知什么是时尚,不懂什么叫高档,她只知默默地干活,把语言融入到可口的饭菜中;有这样一个男人,他不懂什么是粗犷,不解什么是豪放,他只知埋头工作,把爱镶嵌在微弯的脊梁上。”该生展示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被感动了,他们用澄澈的目光注视着老师,显然在期待更多精彩的点评。但没有,教师认为这个问题的展示已经很充分了,只一句“很好”,就结束了这一问题,然后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讲解之中。
课堂中不期而至的高潮就这样与我们失之交臂了。这位学生的感悟是多么的精彩而富有特色,她不仅做到了用语的文雅,而且关注到了修辞,联系到了生活中的小事,体会真切。在整个课堂都充满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呼告时,这无疑是一颗有分量的石头,轻轻抛出,便激起了课堂上的层层浪花。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教师的备课所不能“预设”的,这就是教学过程中创新的切入点。恰当而充分地处理好这种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才能为自己的课堂增加亮点,使课堂变得活泼、明亮、新颖而富有特色。
如果我们把预设叫做“顺教”的话,那么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所预设不到的学生的精彩展示就是“逆教”。克服“逆教”才能体现过程的新,一味追求“顺教”,这样的课堂只能是平庸的课堂。
许多语文大家在课堂教学中都有“逆教”的现象。于永正老师、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余应潮老师,细细品味他们的公开课,每一节出彩的课堂无不是迎着“逆教”而上的。在“逆教”“顺教”的交替进行中,达到了课堂教学的升华。所以他们的语文课即使是同一课也能常讲常新。
愿广大的语文教师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细微的变化中去准确捕捉“逆教”的火光,不规避、不退缩,为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努力。
三、巧妙寻找落脚点,结尾出新
走一步,再走一步,步步都应该落到实处,课堂的结尾也应如此。许多语文教师都形成了惯性思维模式,如果课堂结尾不落脚到教学参考书指明的地方,就像犯了莫大的错误。例如《散步》一课,结尾一定要落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句话的理解上。《荷叶 母亲》一文,如果结束时不落脚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上,就不算把文章读透、读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所谓教参,教学参考也。若把它奉为圭臬,岂不有墨守成规之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若能在教材的解读上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课堂结尾的出彩和出新自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2011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都温中老师的课就是最好的印证。他讲《乡愁》一诗,别开生面地把落脚点放在了诗的第三小节上(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习惯性地第四小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种落脚点的改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以母亲形象的具体可感为情感的突破口,以生离死别为情感升华的切入点,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把课堂教学自然地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情感的氤氲中,教师适时点到:祖国不统一,人生终有憾。整个课堂收束自然,新颖别致。既兼顾了教参中本文的主题解读,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这种结尾,难道不是成功的典范吗?
常言道:“激趣创新”。笔者以为莫若“创新激趣”为佳。没有创新,学生听得乏味,趣从何来。当然,这种创新,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开阔视野,不断增长知识,不以参考书为标准,不以教案集为准绳,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生活体验,敢于尝试,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任你“年年岁岁课相似”,我自“岁岁年年法不同”,若能达到此种境界,这样的语文课还愁不新吗?
如何才能做到语文课堂的新颖呢?面对千篇一律的教案集和教学参考书,要做到新,笔者认为,教师还要从以下几点下真功夫。
一、巧寻导入点,开篇创新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能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恰当切中文章的要害(文眼),那么,这节课也便成功了一半。
高一语文必修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是大家都熟知的课文,这一课的文眼在于一个“爱”字。如果导入时,教师能着眼于对这一文眼的理解,这节课也便切入了正题。听课教师在评课时,就会说,这个教师会教。下面看一个课例: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给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然后设计导语:“上行下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给予爱的同时,也传递着爱,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到底是什么呢?”假如这则导语到此结束,笔者认为,这样的导语设计是不成功的。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则公益广告大家太熟悉了,触动不了学生的灵魂;二是导语的切入点虽着眼于“爱”字,但用语老套,人云亦云,谈不上创新。但優秀的教师自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招。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设计陷入老套的窠臼之后,立刻话锋一转,说道:“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个成熟的人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作者会得出这一观点呢?这和文章题目又有什么关系?”如此一转折,一语中的,切中文章要害,唤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教师把学生的目光及时引导到对课文的研读之中,学生带着期待去阅读,自然兴致盎然,效率大大提高。这样的导入,巧妙地寻找到了文章的切入点,可谓新颖别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导语的设计在直击文章文眼的同时,更在于一个“巧”字,力求别人用过的我不模仿,别人说过的我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别人直接关注的,我迂回关注。若能如此,课堂的导入还会不新吗?
二、关注课堂生成,过程求新
备课时,每个教师都会预先设计一些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努力地抓住这些问题来调控和驾驭课堂,并且力求按自己的设计一步步将课堂教学进行下去。好像只有自己设计的问题全部顺利解决了,教学任务才算完成了。须知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教师的课堂,这样的过程也只能称作预设的过程,谈不上创新和生成,与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还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课为例。本文的设计目的是:教育学生在被爱的同时,要有爱别人的意识和能力,懂得回报,懂得感恩。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对父母的爱有何感悟?请写一段简短的文字,不超过100字,以表达你的心声。”这个问题设计很好,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明确,体现了课标中“以语言运用为根本”的教学理念。5分钟后,教师开始让学生展示,教师做着“很好”“不错”“很深刻”之类的点评。当一位女同学展示自己的感悟时,她用深情的语言读道:“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知什么是时尚,不懂什么叫高档,她只知默默地干活,把语言融入到可口的饭菜中;有这样一个男人,他不懂什么是粗犷,不解什么是豪放,他只知埋头工作,把爱镶嵌在微弯的脊梁上。”该生展示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被感动了,他们用澄澈的目光注视着老师,显然在期待更多精彩的点评。但没有,教师认为这个问题的展示已经很充分了,只一句“很好”,就结束了这一问题,然后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讲解之中。
课堂中不期而至的高潮就这样与我们失之交臂了。这位学生的感悟是多么的精彩而富有特色,她不仅做到了用语的文雅,而且关注到了修辞,联系到了生活中的小事,体会真切。在整个课堂都充满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的呼告时,这无疑是一颗有分量的石头,轻轻抛出,便激起了课堂上的层层浪花。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教师的备课所不能“预设”的,这就是教学过程中创新的切入点。恰当而充分地处理好这种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才能为自己的课堂增加亮点,使课堂变得活泼、明亮、新颖而富有特色。
如果我们把预设叫做“顺教”的话,那么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所预设不到的学生的精彩展示就是“逆教”。克服“逆教”才能体现过程的新,一味追求“顺教”,这样的课堂只能是平庸的课堂。
许多语文大家在课堂教学中都有“逆教”的现象。于永正老师、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余应潮老师,细细品味他们的公开课,每一节出彩的课堂无不是迎着“逆教”而上的。在“逆教”“顺教”的交替进行中,达到了课堂教学的升华。所以他们的语文课即使是同一课也能常讲常新。
愿广大的语文教师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细微的变化中去准确捕捉“逆教”的火光,不规避、不退缩,为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而努力。
三、巧妙寻找落脚点,结尾出新
走一步,再走一步,步步都应该落到实处,课堂的结尾也应如此。许多语文教师都形成了惯性思维模式,如果课堂结尾不落脚到教学参考书指明的地方,就像犯了莫大的错误。例如《散步》一课,结尾一定要落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句话的理解上。《荷叶 母亲》一文,如果结束时不落脚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上,就不算把文章读透、读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所谓教参,教学参考也。若把它奉为圭臬,岂不有墨守成规之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若能在教材的解读上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课堂结尾的出彩和出新自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2011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中,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都温中老师的课就是最好的印证。他讲《乡愁》一诗,别开生面地把落脚点放在了诗的第三小节上(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习惯性地第四小节(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种落脚点的改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以母亲形象的具体可感为情感的突破口,以生离死别为情感升华的切入点,一下子就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把课堂教学自然地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情感的氤氲中,教师适时点到:祖国不统一,人生终有憾。整个课堂收束自然,新颖别致。既兼顾了教参中本文的主题解读,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这种结尾,难道不是成功的典范吗?
常言道:“激趣创新”。笔者以为莫若“创新激趣”为佳。没有创新,学生听得乏味,趣从何来。当然,这种创新,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开阔视野,不断增长知识,不以参考书为标准,不以教案集为准绳,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生活体验,敢于尝试,善于总结,勇于创新。
任你“年年岁岁课相似”,我自“岁岁年年法不同”,若能达到此种境界,这样的语文课还愁不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