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农村小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新课程的导向下,如何通过实施校本教研,来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成长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农村学校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针对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一些典型做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建立学习小组,实施小组互助,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融合到常规工作中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为此,我校建立教师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教师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由同年级学科教师组成,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日常性校本教研活动,如开展校本研修“八个一”工程:每课一次教学反思、每天一次说课活动、每周一次网上学习、每月一个典型案例、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期一节有创新的公开课、一篇教学论文、一份新课程测试卷等,也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实施集体备课和开展课堂教学过关、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在集体备课时,学科组长分解备课内容,由每位教师分别负责部分章节或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平时教学中,要提前说课,由主备人承担发育,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详细介绍教学设想,其他教师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在交流讨论后写出个案,实施教学,课堂过关活动,就是用新课程评价标准来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评估。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人人过关,对于部分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未过关教师,要通过组织帮扶、小组促进,力争使他们在下一次过关中达到标准,课堂过关活动,让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合作、交流、讨论和研究中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小组监督、组内互动。共同激励,把校本教研落实在平时的学习、研究、应用和再学习、再研究、再应用的有效循环当中,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依托课题实验,在实验研究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教研立校,科研兴校,新理念下的科研型教学要求更是体现了校本教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采用科研与培训并举、主研与群研结合的方式大力实施校本教研,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中的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立项的课题研究,如我校围绕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读百万书,写十万文”》和省级课题《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攻课题,组织一批业务能力棒、专业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开展立项课题研究,另一种是个人课题。就是让全体教师从个人实践中的困惑出发,结合学校的发展需求,以“小而细”为原则,确定个人课题进行研究,这种课题最具有实用价值,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兴趣、特长,进行设想——实践——再设想——再探索,真正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是教学者、人人是研究者,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研辩论等活动,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见解,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各种自由阐述、辩论中得以展示,从而将教师鲜明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达到提高教师应对新型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以特色学校创建带动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境界
特色学校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培养学生有终生受用的良好习惯和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必须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规划学校的特色创建目标,同时,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阵运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作长期艰苦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可以等待观望、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这需要我们以更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全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境界,也不乏为一种好的校本研修方式,我校根据农村小学生淳朴、诚实,但行为习惯差的特点,确立了“实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的学校特色,并把这些理念同教师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以特色创建带动教师思想素质和工作境界的提高,下面就简单从两方面作以阐述:
首先,在校本教材的编著中,我们让全体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调查、搜集和整理当前小学生的不良习惯特征,确定好习惯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美德、学习习惯、安全法制、卫生环保等方面分章节编写了《好习惯,跟我走》一书,教师从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已对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有了最深刻的理解,这样既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充实了教师的专业知识。
其次。我们把全体教师分配到班级中,配合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年级特色工作的长、短期目标,并要求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加强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力行,示范带动,然后再教育引导、反复实践,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要求教师依据学校特色创建要求,提出对本班学生家长的具体要求,利用家访、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指导和督促家庭形成优良的家规、家训、家风,让父母以身示范,亲子共同遵守,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发展创设一个完整的教育网络。
坚持理念与行为互动,让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参与特色学校创建,那么,随着学校特色的日益彰显,教师在职业道德、人格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总之,课题引领和特色带动,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铺设了一条快车道,也希望我的浅显认识能对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一、建立学习小组,实施小组互助,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融合到常规工作中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为此,我校建立教师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教师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由同年级学科教师组成,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展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日常性校本教研活动,如开展校本研修“八个一”工程:每课一次教学反思、每天一次说课活动、每周一次网上学习、每月一个典型案例、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期一节有创新的公开课、一篇教学论文、一份新课程测试卷等,也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实施集体备课和开展课堂教学过关、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在集体备课时,学科组长分解备课内容,由每位教师分别负责部分章节或一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平时教学中,要提前说课,由主备人承担发育,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详细介绍教学设想,其他教师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在交流讨论后写出个案,实施教学,课堂过关活动,就是用新课程评价标准来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评估。要求学习小组成员全员参与,人人过关,对于部分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未过关教师,要通过组织帮扶、小组促进,力争使他们在下一次过关中达到标准,课堂过关活动,让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合作、交流、讨论和研究中得到整体提高。
通过小组监督、组内互动。共同激励,把校本教研落实在平时的学习、研究、应用和再学习、再研究、再应用的有效循环当中,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依托课题实验,在实验研究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教研立校,科研兴校,新理念下的科研型教学要求更是体现了校本教研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采用科研与培训并举、主研与群研结合的方式大力实施校本教研,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中的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立项的课题研究,如我校围绕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读百万书,写十万文”》和省级课题《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为主攻课题,组织一批业务能力棒、专业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开展立项课题研究,另一种是个人课题。就是让全体教师从个人实践中的困惑出发,结合学校的发展需求,以“小而细”为原则,确定个人课题进行研究,这种课题最具有实用价值,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兴趣、特长,进行设想——实践——再设想——再探索,真正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是教学者、人人是研究者,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研辩论等活动,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见解,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各种自由阐述、辩论中得以展示,从而将教师鲜明的观点和深刻的认识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达到提高教师应对新型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以特色学校创建带动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境界
特色学校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是为了培养学生有终生受用的良好习惯和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必须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规划学校的特色创建目标,同时,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阵运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作长期艰苦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中可以等待观望、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这需要我们以更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全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工作境界,也不乏为一种好的校本研修方式,我校根据农村小学生淳朴、诚实,但行为习惯差的特点,确立了“实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的学校特色,并把这些理念同教师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以特色创建带动教师思想素质和工作境界的提高,下面就简单从两方面作以阐述:
首先,在校本教材的编著中,我们让全体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调查、搜集和整理当前小学生的不良习惯特征,确定好习惯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美德、学习习惯、安全法制、卫生环保等方面分章节编写了《好习惯,跟我走》一书,教师从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已对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有了最深刻的理解,这样既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充实了教师的专业知识。
其次。我们把全体教师分配到班级中,配合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制定年级特色工作的长、短期目标,并要求教师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加强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力行,示范带动,然后再教育引导、反复实践,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要求教师依据学校特色创建要求,提出对本班学生家长的具体要求,利用家访、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指导和督促家庭形成优良的家规、家训、家风,让父母以身示范,亲子共同遵守,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发展创设一个完整的教育网络。
坚持理念与行为互动,让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参与特色学校创建,那么,随着学校特色的日益彰显,教师在职业道德、人格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总之,课题引领和特色带动,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铺设了一条快车道,也希望我的浅显认识能对教育同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