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注重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而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况且培养小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一、生活中认识数学,为学生思维提供可能。
在生活中认识数学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抽象,并不陌生,自己的身边处处存在着数学,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如二(1)班38人,去草坪拔草的女生有16人,男生18人,算一算我们班共去了多少同学,有多少同学没去。这道题既是生活问题又是数学问题,同学们由于亲自参与了这次活动,印象非常深刻,因此,问题的提出并不生硬,非常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衔接起来了,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训练思维语言,理清思维过程。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语言能力的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学生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等等,这样有要求、有顺序地启蒙培养,持之以恒,定有成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从而培养了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组织活动,激活思维。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 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有效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发展。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解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现自主性。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应尽可能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自主地去体验成功。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了买玩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用35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5元得27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5减5再减3得27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了。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想只有老师的教学创新,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拓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索进取精神,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况且培养小学生的初步抽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小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一条捷径,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一、生活中认识数学,为学生思维提供可能。
在生活中认识数学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抽象,并不陌生,自己的身边处处存在着数学,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如二(1)班38人,去草坪拔草的女生有16人,男生18人,算一算我们班共去了多少同学,有多少同学没去。这道题既是生活问题又是数学问题,同学们由于亲自参与了这次活动,印象非常深刻,因此,问题的提出并不生硬,非常自然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衔接起来了,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训练思维语言,理清思维过程。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语言能力的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学生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注意严密规范,等等,这样有要求、有顺序地启蒙培养,持之以恒,定有成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从而培养了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组织活动,激活思维。
数学课堂就是数学 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有效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发展。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解方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现自主性。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应尽可能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自主地去体验成功。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了买玩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用35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5元得27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5减5再减3得27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了。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我想只有老师的教学创新,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拓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索进取精神,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