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有效性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苗苗两岁半时便会恰当地运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关联词说话。有一天,邻家的小朋友婷婷约她出去玩,她说外面在下雨,不好玩,不如在家做游戏。婷婷说:“已经没有下雨了。”苗苗往外看了看,说道:“虽然没有下雨了,但是地还是湿的。”5岁时,她已经能够准确地用成语表达。例如,吃卤鸡爪时,她冒出一句:“我吃得津津有味。”在幼儿园里,老师也对她回答问题时的反应之迅速和表达之准确感到惊讶。大家都喜欢提各种问题来逗她,她总能很快地回答,而且还头头是道。很多小朋友的妈妈都问我是怎样培养苗苗的,我想,如果说我在培养孩子方面做过什么有意识的努力,那可能就是引导孩子有效地说话。
  
  有效地说话
  


  所谓“有效地说话”,意在说话能达到沟通的目的:既要能清楚、流畅地把话说出来,又要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反之,含糊其词,颠三倒四,只言片语,都是达不到沟通目的的,都不能算作“有效地说话”。当然,每个孩子都有牙牙学语的阶段,作为家长,应尽早地引导孩子学习有效地说话。因为这不仅仅能促进孩子语言和交际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哲学上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表达是思维的结果。这也正是为什么思维敏锐的人,语言反应也迅速的原故。语言的发展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因为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与他人交谈内容的丰富和范围的拓广,孩子大脑得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思维活动便会随之越来越丰富。说话不仅是一个口腔运动过程,还是一个大脑运动过程。
  引导孩子有效地说话,可以从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教给孩子适当的表达方法这两方面入手。
  
  丰富的词汇量
  
  词汇量是清晰、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基础。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例如,和苗苗一起散步时,我们经常轮流说反意词,或用反意词造句。如:“这棵树真粗呀!”,“那棵树真细呀!”,“有灯光的地方很明亮”,“没有灯光的地方很黑暗”等等。这样散步既有乐趣又能促使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并把她观察到的景象清晰、准确地说出来。用水盆洗手时,我会见缝插针地讲个像“刻舟求剑”这样的与水有关的成语故事,一边讲,一边在水里比划。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不用花专门的时间,关键是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抓住时机及时施教,也是丰富孩子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例如,苗苗离园回家的途中,偶尔想尝试独自回家的滋味。于是,我们就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分两条路各自走,到家门口汇合。每逢在家门口见到妈妈了,苗苗就特别高兴,我便趁机告诉她:“这叫‘殊途同归’。”以后,每逢与我走不同的路到同一个地点汇合了,她都会说:“我们殊途同归!”
  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还要对孩子询问的生词耐心地、透彻地解释其含义,并举一反三。例如,孩子经常会问一些她从电视上或他人谈话中听来的生词,如什么叫“否则”、“偶然”,甚至有些难以解答的用语,如什么叫“机关”,什么叫“下基层”。每逢这时,我首先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生词的含义,然后用造句来说明它的用法。例如,解释“否则”是“要不然”的意思,我举例句:“下雨天出门要打伞或穿雨衣,否则会被雨淋湿。”举几个例句以后,我就让孩子自己用“否则”来造句,如果她在造句中,将“否则”用得很恰当,我就表扬她;如果用词不当,我便及时纠正,然后再造几个例句,再让孩子造句,直到她能恰当地运用“否则”这个词。举一反三,能很有效地引导孩子掌握新词汇。孩子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
  
  恰当地表达
  


  适当的表达方法,不仅能提高孩子表达的准确性,还能增强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孩子们一般都长于丰富的想像,感性思维能力强,但是理性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家长可以在引导孩子学习有理有据地表达意见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因为它是孩子在将来要获得良好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能力。例如,教孩子用比较的方法来表达。有时苗苗问:“妈妈,你说这棵树高不高?”我避免简单地回答“高”或“不高”,而是说:“相对于小草和这些比它矮的树而言,它很高;但相对于那棵比它更高的树而言,它不算高。高和矮是相对而言的。”每逢遇到关于“大小”“高矮”“冷热”的问题,我都给孩子一个“相对......而言”的回答,逐渐地在她的头脑中便留下了“要相对地考虑和评价事情”这样一个印象。久而久之,苗苗学会了这种“相对”的思考方法,有时也用这种方法辩得我哑口无言。有一次,她要买一个发卡,我说不买,因为它不好看。这时她振振有词地说:“对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的看法是不同的。你认为它不好看,但是我认为它好看。”说得卖发卡的人和我都笑起来。
  再如,教孩子用推理的方法来表达。有时我们玩游戏,把不同颜色的珠子放在同一个盒子里,随手抓出一个,让对方猜手里握着的是什么颜色的珠子。轮到我猜时,我不是单纯地说出我猜测的结果,而是把我猜测的过程说出来:“因为盒子里装的黑珠子多,所以随手抓到黑珠子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我猜你手上握着的是黑珠子”。这样,苗苗可以从我的猜测过程中学会推理。我曾担心这样说话孩子听不懂,后来我发现,孩子的理解力、想像力和思维发展的空间常常是成人估计不足的,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成人语言的方法,有很强的推理能力。例如,有一次苗苗央求舅奶奶给她讲故事,舅奶奶故意说:“我不会讲,怎么办?”她立即质问:“所有的妈妈都会讲故事,你也是个妈妈,怎么不会讲故事呢?”可见,虽然孩子没有学过“大前提”、“小前提”、“三段论”,但并不等于她不懂“逻辑”。孩子有孩子的逻辑。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孩子不断地向周围的人学习着如何用语言表达。家长的说话方式直接成为孩子说话方式的模仿和参照物。因而,引导孩子清晰地、完整地、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家长首先要在说话中注意自己语言的清晰、完整和确切,在谈话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孩子的思维。
其他文献
女儿点点今年8岁了,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问题了。  那天,她凝思了半晌,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妈妈,什么是爱情?”  这哪是一个8岁小女孩应该触摸的话题哟!顿时我心跳一百下。  “这个问题很重要吗?”  “十分重要!妈妈!”  那满含渴求的目光里,像求解一道难题一样迫切,让你无法回避。  “爱情是成年人的故事,你长大了就会知道。”我想尽量敷衍过去算了。  点点嘴噘得老高,“这是怎么
期刊
小孩打鼾是有病吗?  问:我儿子1岁半。近来入睡后打鼾,改变体位可减轻。是有病吗?  湖北宜昌赵莉丽  答:打鼾可以是病也可以不是病。如有人太困,睡得太熟了就打鼾,平时不打鼾。这种情况是舌根部后倒,把咽部堵住了。你的孩子改变体位时打鼾不明显,可能属于这种情况,所以不是病。引起打鼾的原因是咽部受堵,如扁桃体肥大或鼻后道变窄、鼻窦炎、腺样体增殖等。孩子常打鼾,应检查咽部和鼻后腔的通道是否受堵。    
期刊
照片1展示的是一个上颌小门牙发生了舌(腭)向错位的情况。箭头所指处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牙颌畸形,照片反映的是始发阶段的情景。在7~7.5岁时,不少孩子上颌左右两侧的乳小门牙开始脱落,新的恒小门牙开始萌长出来。由于受现代人咀嚼器官功能退化的影响,不少孩子的上颌上牙床骨骼生长得狭窄偏小。也有的是因为婴幼儿时期使用奶瓶奶嘴的方法不当。孩子娇嫩的上颌上牙床骨骼经常受到压迫,就会影响孩子上牙床骨骼的向前(唇的方
期刊
5岁的点点是个爱美的小姑娘,特别喜欢穿那种薄薄的带花边的裙子。这天,外面刮着风,天有点冷,妈妈找出一身长衫长裤想给点点穿上,可点点说什么也不干。妈妈把衣服给她穿上,她又脱下来。不管妈妈怎么劝说,她总是反复说着一句话:“我不嘛,我要穿花裙子。”  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里面穿厚衣服  我的女儿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有时候天气很冷,她还坚持要穿花裙子,我拗不过她,就在裙子里面给她穿
期刊
铁是什么?  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在微量元素中是含量最多的。成年人体内铁的含量大约是3~4克,如果能提炼出来的话,差不多有一根中等大小的铁钉那么多吧。  铁的形式与功能  铁在体内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具有生理功能的“功能铁”,另一种是“贮存铁”。    铁的需要量  铁在体内可以重复利用,每天损失的铁很少,只有0.5~1毫克,但这部分铁必须从食物中补足。由于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平均只有2
期刊
在婴儿早期,通过母-婴之间的交流,母亲已经将文化的价值传递给婴儿。如正在忙着家务的母亲要求孩子自己去玩,美国的母亲往往会说"你去玩吧",日本的母亲可能会说"你自己在房间里玩吧",中国的母亲则更多地会说"你自己在房间里玩,当心一点,不要弄坏了东西"。相比之下,美国的母亲鼓励孩子独立,而日本和中国的母亲更强调安全。因此,父母通过与孩子点点滴滴的言语交流,不知不觉中传递着各自的价值观念,包括什么是好的,
期刊
愤怒和攻击    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孩子可能会伺机责怪别人--医生、父母,甚至是已经死去的人。  "我恨你,我愿意让你死,而不是爸爸死。" 盛怒时孩子可能会甩出这样的话。无疑,孩子把家人当成了出气筒,使同样哀伤的家人会难以忍受。如果他们自己也感到的确"死错了人",还会感到内疚。  这种愤怒是对亲人亡故的自然反应,是对无能为力感觉的建设性的、主动的反应,至少是精力充沛的表现,是生命力的表现。当我们对
期刊
身心发育及特征    经常发生误吞事故  孩子的动作更加敏捷起来,妈妈一刻也不能走神。因为孩子可以用手指抓起东西来,所以误吞事故经常发生。  断奶期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可以考虑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稍硬一点的东西也能吃得下,几乎没有什么他不能吃的东西。  虽然困了,也不想睡,还要挺着玩,这是孩子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如果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慢慢地,他会养成晚间不睡觉,早晨睡懒觉的习惯,使生活节奏被破坏。因此
期刊
伸手够物    目的:训练孩子伸手够取玩具,锻炼手臂、手腕、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发展触觉及眼手协调能力。  玩法:用鲜艳有趣的玩具在婴儿面前上下移动,逗引婴儿伸手触摸,直到婴儿伸出双手够取捧住玩具。然后再将玩具左右来回慢慢地摇晃,逗引他伸手够取。如果婴儿能够双手捧起玩具,就让他玩,以奖励他的成功。(见图示)  提示:玩具大小要适中,以婴儿小手捧住为宜。    骑坐摇动    目的:锻炼头颈及背部的肌
期刊
宝宝在成长    会用手和足迅速爬行,比手膝爬行速度更快。  宝宝会一手扶物,将身子蹲下用另一只手捡到物体再站起来。  会倚着家具走步;大人牵着双手,宝宝能向前走。  会打开抽屉或容器 的盖子,拿出里面的东西,对各种生活上的用具相当关心,经常会动手去拿。  宝宝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合起来捡很小的东西,并且能有意识地放开手里的东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将带绳的环放在远处,绳子放在近处,宝宝会拉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