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 弹花匠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x285306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英是在一天下午见到弹花匠的。那时已是深秋,棉花都已收摘完,大姐春英冬月底就要出嫁,家里便请来弹花匠打新棉絮。乡村女子出嫁也是有讲究的,最差的人家也得四铺四盖,一般人家是六鋪六盖,好一点儿的人家是八铺八盖,富人家就是十二铺十二盖了。秋英家虽然境况不算好,但今年棉花丰收了,爹娘便商议给春英八铺八盖。要说呢,十二床棉絮也是给得起的,关键是没钱买那么多缎子被面。
  那天,秋英和几个姐妹去供销社买针线回来,一进门就看到弹花匠。
  弹花匠是师徒二人。师傅四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黑而结实;徒弟非常年轻,面皮白净,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
  吃晚饭时,娘叫秋英给客人盛饭。年轻的弹花匠在接秋英递过的饭碗时,略显慌张和笨拙。吃完饭,秋英爹给师徒俩敬烟,年轻的弹花匠慌忙站起身,伸出双手阻挡,您别客气别客气,我不会抽烟呢。他羞涩而紧张的神情、笨拙的动作,让秋英觉得特有趣。
  弹花打絮是细致活儿,师徒二人紧赶慢赶连加班一天也只能打两床棉絮,他们在秋英家站了五天。
  一次,秋英问年轻的弹花匠,师傅累不累呀?不累。年轻的弹花匠说,声音很小,一出口就淹没在弹花声中。秋英笑了,看你细胳膊细腿的,弹了半天哪能不累呢,歇一会儿,喝口茶吧。年轻的弹花匠脸红了,也确实累了,两只胳膊似灌了铅,就停下休息。
  其时,秋英正在绣鞋垫。年轻的弹花匠坐下休息,秋英忙放下针线,起身倒了一杯茶,双手递给弹花匠。弹花匠接过茶杯,轻轻说了声谢谢。秋英咯咯笑,又问,师傅姓什么呀?弹花匠说,姓许,就叫我小许好了。秋英说,那我就叫你小许师傅,好不好?小许师傅,我看你文文气气的,像书生呢,怎么学这个?弹花匠脸又红了,低头不语,眼中似有泪光在闪。
  后来,秋英听中年师傅说,小许才十八岁,本来好好的在读书,娘突然生病,住院花了很多钱,借了不少外债,家里就让他出来混口饭吃,要不,是考大学的料呢。
  秋英问弹花匠,小许师傅,学这个憋屈不憋屈呀?年轻的弹花匠淡淡地一笑,憋屈啥呀。秋英说,我知道你心里的苦。那年我爹娘叫我退学,我眼睛都哭肿了,好长一段时间都难受。现在,我看到读书人就羡慕。秋英又说,小许师傅,你挣了钱,还可以回去接着读呢。我呢,这辈子是没机会了。年轻的弹花匠说,我也想回学校接着读,就怕没机会了。秋英说,听你师傅说,你读书可聪明了,你一定要回去接着读,考大学,那才有出息,当弹花匠能有什么出息。年轻的弹花匠听了,轻轻叹了口气。
  师徒俩棉絮打得好,大家都来请他们去家里打棉絮,师徒俩在村里待了二十多天。他们离开村子的头一天晚上,秋英偷偷塞给年轻的弹花匠一双绣花鞋垫,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回去读书,考大学。
  第二年,弹花匠又来了,也是两个人,师傅带着徒弟。师傅还是那个师傅,徒弟却换了人。秋英跑去问师傅,小许师傅咋没有来?师傅说,他读大学去了。秋英听了,既高兴,又有些怅然。
  弹花匠年年来,秋英年年向他打听小许师傅的消息,弹花匠总是说,他还在读大学呢。
  有一年,小许师傅托弹花匠捎来一条红色的丝巾。
  秋英把丝巾围在脖子上,在镜子里左看右看,镜子里她的脸灿若桃花。
  弹花匠告诉秋英,小许师傅大学毕业了,分到机关当干部了。
  秋英把丝巾叠好,放到箱子底下。
  每年的六月初六,按乡俗,是晒衣物的日子,秋英都要把箱子连同丝巾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再收起来。
  这年的六月初六,秋英照例把丝巾拿到太阳下晒。六岁的女儿看见了,吵着要围一下。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丝巾随风飞舞,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女儿问,妈妈,你为什么不去追?秋英望着丝巾飞走的方向说,追也追不上。
其他文献
我已经记不清见了她多少次。  她是这座围龙屋最后一个住户。  第一次见她,我带着一批来自中原的客人,到这里寻访迁徙的脚步。在那个夏日炎炎的午后,阳光越过围龙屋顶的灰瓦,洒在天井的鹅卵石上,碎银一般,也洒在她发白的头发上,如一束光,吸引着我的眼球。她在天井边,坐在一张小椅子上,膝盖上放着一个圆形的簸箕,簸箕里装着豆子,全然不顾周围人来人往,也不看一眼站在她身边的我,要不是她手上还偶有细微的挪动,她和
期刊
很多很多年以后,他成了著名的画家。  这时,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日子平淡舒缓,是自己一直向往的舒适。和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他依旧喜欢春天,喜欢荷花与燕子。曾经画过许多荷花与燕子的画,墨汁一点一点在宣纸上晕开成画,淡雅,高洁。  没有了往日的狂喜与焦灼,他的心境变得十分平和。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她抱着六根莲蓬,对着他浅笑盈盈,小小的梨涡盛满笑意。小手掰开莲子,一个一个取出来,递给他一小把:“莫老师,
期刊
我掉冰窟窿里了。  确切地说,是我的右脚踩进了冰窟窿里。冰水溜进鞋里,刺骨的寒冷向我袭来。  “英子,没事吧?”秀珍过来,伸手把我拽了出来。  “没事。”我打着哆嗦,稍微活动一下右脚,我感到冰水似乎并不满足于浸透我的鞋袜,还想要浸入我脚上的肉和骨头。  “你姑又该训你了吧?”回家路上,秀珍关切地问。  “唉,是啊!”我的忧虑再一次涌上心头。  不知何故,父亲执意将我送到奶家,和奶、后爷爷、姑一起生
期刊
儿时,我最愿去姜庄,到了那儿,姥娘会给我吃很多在我家吃不上的好东西。可娘不愿去。爹说,你娘和你姥娘不对事(当地话:不对脾气,有矛盾),去了光生气。说起姥娘,娘就一个字:憨!还说她要不是我亲娘,早跟她断道儿了!我小但知道“断道儿”,就是再也不上门的意思。  渐渐长大,才知道娘和姥娘的矛盾,是由于姥娘不肯去找政府理舅舅的事。她恨姥娘心太狠,早些年眼睜睁看着我舅舅惨死在自己跟前,现在又眼睁睁看着亲生女儿
期刊
春雾起得早,亥时刚到,好端端的一轮朗月突然潜形匿迹,天地间迷蒙蒙。雾重夜愈静,夜静好读书。王勃端坐桌前,手持书卷,聚精会神地读。  “子安。”声音本来就低而压抑,被重雾一包裹,几乎就听不见。王勃侧脸看一下窗外,以为是错觉,又转回书卷——放浪形骸于山水大半个春天,他不愿再荒废这静夜。  “子安,是我,我。”声音终于冲破浓雾,裹挟着焦急惶恐。  “杜兄!”王勃打开门。  “嘘——”杜少朋示意王勃噤声,
期刊
宋清早上起来,换上了那身只有在重大场合才穿的藏蓝色西服、白衬衣,感觉有点拘束,照镜子一瞧,确实与平日穿工作服判若两人,他笑了笑,走出家门。今天他要去领奖。  道路两边银杏树枝繁叶茂,喜鹊在枝头跳来跳去。宋清步履轻快,遇见熟人,他点头微笑先打招呼。这跟他从事的职业有关,每天迎来送往,街上熟悉的、不熟悉的、慕名而来的,大家光顾他的店,无疑是对他食品的认可。  那一年,企业改制,他下岗了。在工厂干了二十
期刊
红牡丹、绿牡丹,这两个唱阳戏的女人,真的乖得像牡丹。  庸城有两个阳戏班,一个在文庙,一个在武庙。庸城人喜欢看阳戏,庸城的戏精团防局长更是文庙武庙轮着看。红牡丹唱了一出《二度梅》,一下唱红了文庙那个阳戏班。后来,武庙的绿牡丹唱了一出《桃花装疯》,唱完,武庙的阳戏班也红了,绿牡丹却疯了。  乱世,看戏的人散的散,跑的跑,阳戏班便也解散。庸城团防局长娶了红牡丹做四姨太。疯了的绿牡丹被南门口撑船的侯三二
期刊
民國时期的江汉平原,有一种农村基层官职,叫“保长”。村民公推,政府任命的保长,是负责税赋收缴、抓丁拉夫的地方军政长官。性格强势的保长,可以专横跋扈,可以趾高气扬,还可以杀人不偿命……但是,也有例外。  民国二十六年夏季,江汉平原南部大旱。原水村河道干涸,庄稼半死。村民吃水也要到五里路外的一眼水井里去挑,还得付钱。  原水村保长左崇之找到结拜兄弟樊乡长诉苦:“屋漏偏遭连阴雨。本来天旱,政府为了增加军
期刊
梅方是出了名的愛梅花,屋前屋后植满了梅花。他画的梅花也好,提笔运墨,一眨眼间,一幅梅花图就画好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梅方以做私塾先生度日,日子过得挺惬意的,但这人一出名,就不一样了。  这不,有忽远忽近的友人们登门来求画,梅方拿起画笔,刷刷几笔下去,成了。  友人前脚刚走,邻居带着亲戚后脚就来了,梅方拿起画笔,刷刷几笔,成了。  知府大人的公子赵青云也带着一帮文人来串门。赵青云不是外人,是梅方从
期刊
“夏日,最是饮酒时。”这是杨炯的话,长安城妇孺皆知。  “夏日,体内燥而体表湿,一碗酒饮下,体热体汗喷薄尽出,故而通体透彻清凉。夏日于我,乃天赐至美也!”长安城最大的酒店朱雀楼上,杨炯端坐正席,峨冠兀兀,风采熠熠。  “杨大人请。”掌声一停,东道主就捧起一碗酒,“听杨大人之言,体内燥热也骤然一空。”  杨炯瞟一眼东道主:“恕子炯健忘,东家贵姓?何处高就?”  “免贵,姓秦,京兆府四品少尹。”东道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