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紧密联系于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分析生活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并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提出运用策略。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高中英语教学 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
一﹑高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四大教育理论之一。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分别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生活教育包含的主要精神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其二,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其三,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其四,“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而新一轮课改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知识回归“自然”,用生活铺垫知识,用知识陶冶“生活”,使知识服务终身;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英语教师明白,英语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由此可见新课改的理念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结合生活教育理论英语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建构高中英语课堂。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日常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构生活化的高中英语课堂。
1.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把生活中的事件“直接引入”课堂。
“直接引入”是直接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与英语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英语课堂教学在社会生活真实情境下进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语言交际性质。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语言体验。这种“语言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以笔者目前所使用的译林牛津教材模块三第一单元为例,在导入部分讨论残疾人的社会价值时,笔者选取了桑兰、阳光、刘赛等公众人物,让学生有话可说,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
2.改变教学观念促进英语课堂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际参与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点拨指导学生的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用英语。因而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做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正确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灌输语言的人。以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课为例,笔者在处理阅读材料时,侧重于通过设置阅读任务,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特征,同时给予学生适时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与时俱进的阅读材料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利用阅读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间接引入”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在生活中的功能。
“间接引入”就是根据语言交际的功能需求,在英语课堂中模拟出一种语言交际环境,使英语课堂交际变成语言交际,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要求,掌握语言的作用,其目标是使学习者介入实际活动,进行分享和交流,达到课程的交际目的。简言之,就是在教学中把课堂创设成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完成某个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笔者在处理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Project部分内容时,总是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通过阅读材料帮助解决实际任务。以模块一的第一单元为例,笔者让学生扮演动物爱好者协会成员,通过阅读材料、做访谈搜集与动物感官相关信息,最终以书面形式完成一篇报告,实践证明间接语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多种语言技能得到了训练。
当然,由于笔者教学经验有限,对英语课堂生活化的感悟也是有限的。但笔者坚信“教育的共同趋势是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学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学生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获得自我满足。所以,使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生活化教学大量实施了实践活动,通过现实生活或模拟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了时空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评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2]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出版社.
[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读本.华中师大出版社.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 高中英语教学 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
一﹑高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四大教育理论之一。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分别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生活教育包含的主要精神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其二,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其三,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其四,“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而新一轮课改就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知识回归“自然”,用生活铺垫知识,用知识陶冶“生活”,使知识服务终身;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英语教师明白,英语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由此可见新课改的理念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结合生活教育理论英语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从生活的角度建构高中英语课堂。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日常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构生活化的高中英语课堂。
1.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把生活中的事件“直接引入”课堂。
“直接引入”是直接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与英语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使英语课堂教学在社会生活真实情境下进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语言交际性质。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语言体验。这种“语言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以笔者目前所使用的译林牛津教材模块三第一单元为例,在导入部分讨论残疾人的社会价值时,笔者选取了桑兰、阳光、刘赛等公众人物,让学生有话可说,实践证明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
2.改变教学观念促进英语课堂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际参与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点拨指导学生的作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用英语。因而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做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正确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灌输语言的人。以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课为例,笔者在处理阅读材料时,侧重于通过设置阅读任务,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特征,同时给予学生适时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与时俱进的阅读材料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利用阅读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间接引入”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在生活中的功能。
“间接引入”就是根据语言交际的功能需求,在英语课堂中模拟出一种语言交际环境,使英语课堂交际变成语言交际,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要求,掌握语言的作用,其目标是使学习者介入实际活动,进行分享和交流,达到课程的交际目的。简言之,就是在教学中把课堂创设成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或角色。完成某个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笔者在处理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Project部分内容时,总是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通过阅读材料帮助解决实际任务。以模块一的第一单元为例,笔者让学生扮演动物爱好者协会成员,通过阅读材料、做访谈搜集与动物感官相关信息,最终以书面形式完成一篇报告,实践证明间接语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多种语言技能得到了训练。
当然,由于笔者教学经验有限,对英语课堂生活化的感悟也是有限的。但笔者坚信“教育的共同趋势是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学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学生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获得自我满足。所以,使学生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生活化教学大量实施了实践活动,通过现实生活或模拟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运用英语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了时空的限制,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评传.安徽教育出版社.
[2]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出版社.
[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读本.华中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