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国家强调和要求的,但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农村与城镇经济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期,区域内农村城镇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促进教育发展,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我们教学研究者也必须尽可能创新教育方法,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差距,不断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让农村课堂也能焕发活力。
【关键词】农村教育 小学低年级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58-02
农村学校一般都地处偏僻,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学校环境较为封闭,学生可借鉴和参考的学习资料相对较少。加上农村孩子大多很少去大城市,知识视野也比较狭隘,要想短时间内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几乎不太可能,但也绝非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这件事。本文就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探讨如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农村资源优势来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1.深入挖掘文章内涵,落实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刻解读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调整自身教学观念,转变自身教学行为,摒弃“为分数”主义意识,真正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等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之中,以此来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只有学生全面发展了,农村教育事业才能长足发展、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培育出真正的人才。
笔者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战、士、面”等生字,书写“吃、叫、主、江、住、没、以”等汉字之外,还重点强调了这篇课文的深刻寓意:以军民鱼水深情来启发学生懂得回馈和感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教学等多样化形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爱之情以及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想念之情。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文中的意思时,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真正让学生懂得感谢、感恩。
2.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农村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个体差异大,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个体差异的最关键因素,有的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高,有的则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祖辈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不善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品行培养。这也加重了农村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性。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突破农村低效率教学困境,我们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农村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语文知识掌握能力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此保证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例如教学《村居》、《咏柳》、《静夜思》等古诗词时,笔者会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会重点要求他们理解记忆古诗词,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词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老师的重点则在于让他们理解诗词中关键字词的意思,从读通→读熟→诵读一步一步着手。
3.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彰显教学特色
农村学校虽然地处偏僻,没有高大的教学楼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甚至师资力量也不及城镇学校,但农村也有自己的特色,农村有城市不具备的环境。我们要想真正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利用好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活动,开辟特色化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从而提高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农村语文教学的发展。
例如教学《田家四季歌》后,学生认识了“春夏秋冬”几个汉字,但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认识这几个汉字在生活中具体的“模样”。针对此,本人建议可以春天带着学生去春游,看一看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之景;夏天可以带学生去赏荷,看一看荷花盛开、听一听蝉鸣蛙声;秋天则可以带着学生去田间走走,瞧一瞧农民伯伯丰收的繁忙和喜悦;冬天则可以带着学生去林间散步,感受一年四季冬来的情形,真正体会一年四季的变化,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象,以此亦可以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农村旅游推广活动。借助农村地区的优美景色,利用学生对自然风景和家乡的了解,展开一次“话说家乡”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并且组织演讲稿,为城市学生推荐自己本地的风俗习惯、自然景色及特产等。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设备虽有限,但是农村资源却是各具特色的。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開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秀出农村教育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杨廷峰.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教学[J].青海教育,2016(Z2):49.
【关键词】农村教育 小学低年级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58-02
农村学校一般都地处偏僻,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学校环境较为封闭,学生可借鉴和参考的学习资料相对较少。加上农村孩子大多很少去大城市,知识视野也比较狭隘,要想短时间内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几乎不太可能,但也绝非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这件事。本文就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探讨如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农村资源优势来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1.深入挖掘文章内涵,落实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刻解读素质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调整自身教学观念,转变自身教学行为,摒弃“为分数”主义意识,真正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等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之中,以此来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只有学生全面发展了,农村教育事业才能长足发展、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培育出真正的人才。
笔者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战、士、面”等生字,书写“吃、叫、主、江、住、没、以”等汉字之外,还重点强调了这篇课文的深刻寓意:以军民鱼水深情来启发学生懂得回馈和感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教学等多样化形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爱之情以及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想念之情。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文中的意思时,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真正让学生懂得感谢、感恩。
2.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农村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个体差异大,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个体差异的最关键因素,有的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高,有的则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祖辈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不善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品行培养。这也加重了农村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性。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突破农村低效率教学困境,我们教师就必须要关注农村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语文知识掌握能力来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此保证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例如教学《村居》、《咏柳》、《静夜思》等古诗词时,笔者会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会重点要求他们理解记忆古诗词,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词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老师的重点则在于让他们理解诗词中关键字词的意思,从读通→读熟→诵读一步一步着手。
3.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彰显教学特色
农村学校虽然地处偏僻,没有高大的教学楼和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甚至师资力量也不及城镇学校,但农村也有自己的特色,农村有城市不具备的环境。我们要想真正在农村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利用好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展开教学活动,开辟特色化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新颖,从而提高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农村语文教学的发展。
例如教学《田家四季歌》后,学生认识了“春夏秋冬”几个汉字,但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认识这几个汉字在生活中具体的“模样”。针对此,本人建议可以春天带着学生去春游,看一看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之景;夏天可以带学生去赏荷,看一看荷花盛开、听一听蝉鸣蛙声;秋天则可以带着学生去田间走走,瞧一瞧农民伯伯丰收的繁忙和喜悦;冬天则可以带着学生去林间散步,感受一年四季冬来的情形,真正体会一年四季的变化,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象,以此亦可以唤醒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农村旅游推广活动。借助农村地区的优美景色,利用学生对自然风景和家乡的了解,展开一次“话说家乡”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并且组织演讲稿,为城市学生推荐自己本地的风俗习惯、自然景色及特产等。
小结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设备虽有限,但是农村资源却是各具特色的。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要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開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秀出农村教育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杨廷峰.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教学[J].青海教育,2016(Z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