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回访演出单位自“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尚无先例。本文提出该论点源自《太行奶娘》在各大高校成功上演所带来的震撼与反思。笔者将从回访演出单位的必要性,回访目的及回访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雅艺术进校园;公共艺术教育;太行奶娘
一、总论
(一)论点提出背景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要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进一步落实这项文件,教育部从2005年起陆续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大部分高校学生通过该活动接受了高雅艺术的熏陶。随着接受度和认可度的提高,高雅艺术在高校内完成了从“曲高和寡”到“高朋满足”的华丽转身。
而高校回访艺术单位自“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尚无先例。本文之所以提出该论点,主要源于2014年5月26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第二场演出——山西左权“开花调”艺术团大型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成功上演所带来的震撼与反思。
(二)《太行奶娘》带来的思考
《太行奶娘》是取材自山西革命老区的真实事迹,通过左权当地方言演绎,结合“开花调”艺术形式改编而成的大型花戏歌舞剧。剧组90多位演职人员,倾其心血与智慧,创作出这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佳作。通过艺术作品塑造了“太行奶娘”这一不可磨灭的英雄妇女群体,并提醒当代大学生应牢记中华民族忧患历史,不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太行奶娘》以高雅艺术的形式,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以更贴近学生接受心理的传播途径灌输到他们的思想行为体系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实现了无缝对接。也为今后的“红色题材”艺术作品指明了创作方向。
(三)回访《太行奶娘》剧组的意义
回访《太行奶娘》剧组,一是表达对中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们的感谢与尊重,二是表达对革命老区人民以及太行革命精神的感动与敬仰。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可以缔结一切文明力量的不朽之物——传统民间艺术。而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年轮中,“左权开花调”以其“万物可开花”的“比兴歌体”独树一帜,被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民间音乐类第一项,成为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这一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民歌形式,以其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流淌出不可复制的艺术感染力,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堪称一绝,上下呼应的两个乐句曲调婉转,沁人心脾,活灵活现的讲述着生活在太行山区的老百姓在田野、山间、地头劳作的生活场景,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彰显出宝贵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太行奶娘”剧组的回访,我们可以深入太行山革命老区,实地感受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太行精神,学习这种建立在本地民俗基础之上的艺术创作方法,学习他们在保留山西民歌原汁原味的同时能够建立与观众的无障碍交流,并把本民族的优秀艺术精品介绍给更多观众了解的艺术传播理念。
二、回访演出单位的必要性分析
相对于左权“开花调”和“太行精神”而言,陕西拥有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有着大陕西博大沉厚、开拓奋进的艺术精神,有着关中平原造就的雄强刚健、质朴自然的艺术品格,有着闻名全国的“信天游”和红色延安革命圣地。然而,却缺少一个像《太行奶娘》一样,能够把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融入对本地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貌的颂扬当中的典型艺术精品。
而作为一个西电人,尤其是承担着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使命艺术教育中心,这个问题的确留给我们思考和进步的空间。西电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也是历史上最早的红军无线电学校,毛泽东曾先后两次为我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朴素”。作为这样一个有着光辉历史和红色背景的高校,除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外,我们更应该使这种精神走出西电,走出陕西,让更多的同胞知道西电的历史,了解陕西的文化。
一个文化贫弱的民族是不会赢得世界尊重的,同样也难以想象一个文化落后的地区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坐拥着陕西这样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西电这样光辉荣耀的发展背景,在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践行陕西文化强省战略、促进西安文化大都市建设重大举措的关键时刻,把大陕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黄土情怀“传出去”,使陕西独具风采的艺术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借此形成全民族艺术文化事业相互交融,彼此学习,共同进步的繁荣场面,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是具有多样性的,通过艺术团体与高校之间的互动,通过双方积极主动的沟通,可以更好的以互相学习的促进形式,一方面使艺术团体更准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以此帮助他们创造出更适合“走进高校”的艺术精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校学子的艺术对话交流;同时,可以使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得以相互借鉴,使我们的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发展的更加丰富多彩。
三、回访的设想及目的
(一)回访的设想
A. 走进艺术作品的发源地,切实体会该作品的诞生源泉,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以及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深入理解艺术作品所传递出的创作理念,学习其创作思维,并运用到本土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
B. 实地接触考察不同文化背景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艺术种类,为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提供交流切磋的机会与平台;
C. 把本地具有民俗特色的艺术精品通过回访形式介绍给外地同胞,通过“迎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改革开放以来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成果不受地域局限,得以广泛传播。 (二)回访的目的
启动“高校回访演出团体”的活动,是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各演出单位、各位艺术家精心排演,不辞辛劳赶赴各地高校进行慰问演出的肯定与感谢;是对他们创作的艺术精品带给我们艺术审美享受的尊重与理解;是本着交流与学习的态度,希望通过回访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沟通,实地考察艺术作品诞生的土壤,学习艺术作品创作的思维,掌握艺术作品传播的途径,借以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进步。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扩大他们的知识层面,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国家推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把艺术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其提升到对学生思想施以人文关怀的认识高度。通过“高雅艺术”的熏陶,扭转当前文化产业低俗化的倾向,并对拉动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具有积极意义,是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艺术团体单方面走进高校往往面临着高校接待态度冷热不均的尴尬处境。由于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沟通,传播渠道和运作方式过于单一。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艺术团体通常是按照上级安排直接联系学校进行演出,而学校方面作为接待方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可能会因为对演出节目的不了解而导致宣传力度减弱,最后直接影响传播效果,也达不到对学生广泛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在于提高演出单位与高校的沟通交流。高校应尝试改变目前被动接受的处境,主动走出去了解演出单位的表演现状,引进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作品,建立长期友好合作的艺术交流关系。并适当营造高雅艺术的营销理念,创新艺术传播的运作机制,提升演出单位与高校双方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度,借此来提升艺术教育的最终效果。
四、回访意义分析
(一)切实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高等教育而言,它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能力,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着眼于同时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艺术素养,促进双方审美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在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外,还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以及艺术研究思维的培养,通过组织艺术团体来校慰问演出,并组织高校教师回访,建立平等、和谐、严谨、互助的高水平艺术交流平台,进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
(二)响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
本论点的提出正是响应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响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丰富陕西文化艺术内涵,提升陕西本土民俗艺术特色的推广而出力。
“高校回访演出单位”是为了满足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与多元化民俗艺术文化的交流需要,是提升陕西地域特色文化与艺术精品知名度的,和响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有益尝试。符合十八大后国家提出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满足和谐社会的需求。
本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振兴陕西文化艺术事业,创建“迎进来,走出去”的友好型艺术交流模式,为艺术家与高校艺术工作者搭建一个集交流、采风、创作、艺术品展示及高峰论坛为一体的良好学术环境。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汇聚,实现艺术精品推广与研究相结合的目的。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优势,用“迎进来”的艺术精品提升高校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用“走出去”的艺术作品推介完成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促进文化交流 建设和谐社会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了以优秀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明成果的文化发展格局。我们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加强全国各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沟通,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种族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着重要贡献。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人类世界的精神生活精彩纷呈、充满生机与活力,也让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更加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不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结论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教育推向了一个至高的起点,而高校对演出单位的回访是对艺术文化创作理念的探索与交流,对艺术作品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起到积极意义,并且有助于促进陕西乃至全国艺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回访演出单位计划的提出符合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需要,对建立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该计划公共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于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推进全社会艺术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回访艺术团体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作者简介:韩薇(1986-),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创作,传媒理论研究。
【关键词】高雅艺术进校园;公共艺术教育;太行奶娘
一、总论
(一)论点提出背景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要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进一步落实这项文件,教育部从2005年起陆续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大部分高校学生通过该活动接受了高雅艺术的熏陶。随着接受度和认可度的提高,高雅艺术在高校内完成了从“曲高和寡”到“高朋满足”的华丽转身。
而高校回访艺术单位自“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尚无先例。本文之所以提出该论点,主要源于2014年5月26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第二场演出——山西左权“开花调”艺术团大型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成功上演所带来的震撼与反思。
(二)《太行奶娘》带来的思考
《太行奶娘》是取材自山西革命老区的真实事迹,通过左权当地方言演绎,结合“开花调”艺术形式改编而成的大型花戏歌舞剧。剧组90多位演职人员,倾其心血与智慧,创作出这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佳作。通过艺术作品塑造了“太行奶娘”这一不可磨灭的英雄妇女群体,并提醒当代大学生应牢记中华民族忧患历史,不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太行奶娘》以高雅艺术的形式,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以更贴近学生接受心理的传播途径灌输到他们的思想行为体系当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实现了无缝对接。也为今后的“红色题材”艺术作品指明了创作方向。
(三)回访《太行奶娘》剧组的意义
回访《太行奶娘》剧组,一是表达对中国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们的感谢与尊重,二是表达对革命老区人民以及太行革命精神的感动与敬仰。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可以缔结一切文明力量的不朽之物——传统民间艺术。而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年轮中,“左权开花调”以其“万物可开花”的“比兴歌体”独树一帜,被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民间音乐类第一项,成为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这一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的民歌形式,以其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流淌出不可复制的艺术感染力,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构成的衬词衬句堪称一绝,上下呼应的两个乐句曲调婉转,沁人心脾,活灵活现的讲述着生活在太行山区的老百姓在田野、山间、地头劳作的生活场景,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彰显出宝贵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太行奶娘”剧组的回访,我们可以深入太行山革命老区,实地感受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太行精神,学习这种建立在本地民俗基础之上的艺术创作方法,学习他们在保留山西民歌原汁原味的同时能够建立与观众的无障碍交流,并把本民族的优秀艺术精品介绍给更多观众了解的艺术传播理念。
二、回访演出单位的必要性分析
相对于左权“开花调”和“太行精神”而言,陕西拥有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有着大陕西博大沉厚、开拓奋进的艺术精神,有着关中平原造就的雄强刚健、质朴自然的艺术品格,有着闻名全国的“信天游”和红色延安革命圣地。然而,却缺少一个像《太行奶娘》一样,能够把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融入对本地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貌的颂扬当中的典型艺术精品。
而作为一个西电人,尤其是承担着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使命艺术教育中心,这个问题的确留给我们思考和进步的空间。西电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也是历史上最早的红军无线电学校,毛泽东曾先后两次为我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朴素”。作为这样一个有着光辉历史和红色背景的高校,除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外,我们更应该使这种精神走出西电,走出陕西,让更多的同胞知道西电的历史,了解陕西的文化。
一个文化贫弱的民族是不会赢得世界尊重的,同样也难以想象一个文化落后的地区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坐拥着陕西这样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西电这样光辉荣耀的发展背景,在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践行陕西文化强省战略、促进西安文化大都市建设重大举措的关键时刻,把大陕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黄土情怀“传出去”,使陕西独具风采的艺术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借此形成全民族艺术文化事业相互交融,彼此学习,共同进步的繁荣场面,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艺术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是具有多样性的,通过艺术团体与高校之间的互动,通过双方积极主动的沟通,可以更好的以互相学习的促进形式,一方面使艺术团体更准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以此帮助他们创造出更适合“走进高校”的艺术精品;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校学子的艺术对话交流;同时,可以使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得以相互借鉴,使我们的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发展的更加丰富多彩。
三、回访的设想及目的
(一)回访的设想
A. 走进艺术作品的发源地,切实体会该作品的诞生源泉,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以及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深入理解艺术作品所传递出的创作理念,学习其创作思维,并运用到本土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
B. 实地接触考察不同文化背景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艺术种类,为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提供交流切磋的机会与平台;
C. 把本地具有民俗特色的艺术精品通过回访形式介绍给外地同胞,通过“迎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改革开放以来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成果不受地域局限,得以广泛传播。 (二)回访的目的
启动“高校回访演出团体”的活动,是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各演出单位、各位艺术家精心排演,不辞辛劳赶赴各地高校进行慰问演出的肯定与感谢;是对他们创作的艺术精品带给我们艺术审美享受的尊重与理解;是本着交流与学习的态度,希望通过回访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沟通,实地考察艺术作品诞生的土壤,学习艺术作品创作的思维,掌握艺术作品传播的途径,借以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进步。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扩大他们的知识层面,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国家推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把艺术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其提升到对学生思想施以人文关怀的认识高度。通过“高雅艺术”的熏陶,扭转当前文化产业低俗化的倾向,并对拉动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具有积极意义,是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艺术团体单方面走进高校往往面临着高校接待态度冷热不均的尴尬处境。由于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沟通,传播渠道和运作方式过于单一。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艺术团体通常是按照上级安排直接联系学校进行演出,而学校方面作为接待方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可能会因为对演出节目的不了解而导致宣传力度减弱,最后直接影响传播效果,也达不到对学生广泛进行艺术教育的目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在于提高演出单位与高校的沟通交流。高校应尝试改变目前被动接受的处境,主动走出去了解演出单位的表演现状,引进具有积极意义的艺术作品,建立长期友好合作的艺术交流关系。并适当营造高雅艺术的营销理念,创新艺术传播的运作机制,提升演出单位与高校双方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度,借此来提升艺术教育的最终效果。
四、回访意义分析
(一)切实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高等教育而言,它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培养能力,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着眼于同时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艺术素养,促进双方审美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在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外,还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以及艺术研究思维的培养,通过组织艺术团体来校慰问演出,并组织高校教师回访,建立平等、和谐、严谨、互助的高水平艺术交流平台,进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
(二)响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
本论点的提出正是响应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响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为丰富陕西文化艺术内涵,提升陕西本土民俗艺术特色的推广而出力。
“高校回访演出单位”是为了满足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与多元化民俗艺术文化的交流需要,是提升陕西地域特色文化与艺术精品知名度的,和响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有益尝试。符合十八大后国家提出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满足和谐社会的需求。
本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振兴陕西文化艺术事业,创建“迎进来,走出去”的友好型艺术交流模式,为艺术家与高校艺术工作者搭建一个集交流、采风、创作、艺术品展示及高峰论坛为一体的良好学术环境。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汇聚,实现艺术精品推广与研究相结合的目的。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优势,用“迎进来”的艺术精品提升高校文化艺术教育水平,用“走出去”的艺术作品推介完成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促进文化交流 建设和谐社会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了以优秀民族文化为基础、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明成果的文化发展格局。我们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加强全国各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沟通,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为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种族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着重要贡献。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使人类世界的精神生活精彩纷呈、充满生机与活力,也让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们更加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不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结论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教育推向了一个至高的起点,而高校对演出单位的回访是对艺术文化创作理念的探索与交流,对艺术作品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起到积极意义,并且有助于促进陕西乃至全国艺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回访演出单位计划的提出符合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需要,对建立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该计划公共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于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推进全社会艺术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回访艺术团体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
作者简介:韩薇(1986-),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创作,传媒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