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职学校中,对于语文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认识语文,使学生愿意接触语文知识,甚至爱上语文课程,教师应该将心理学应用于教学中,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并利用这些需求调节教学方式,以此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心理学知识应该如何运用。
关键词:心理学;中职语文教学;运用
语文课程的高质量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行为品质。然而在当前的中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自身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效果的归因也存在问题,虽然这些心理的阻碍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同样有学习的心理需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应用心理学知识开展高质量的教学。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该理论认为,对于认知活动,主体可以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监控,并进行自我调节。关于元认知理论,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在我国的许多研究者看来,元认知有三种要素,即元认知知识、体验和监控。对于认知活动,主体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够认识到影响活动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这便是元认知知识。在认知活动中,主体拥有了认知,并产生了情感的体验,这便是元认知体验。对于认知活动,主体可以以此为意识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监视,实施控制,并不断调节,这便是元认知监控。
将这种理论用于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职学生普遍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客观的认识,因而长期以来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中职语文课本中《过秦论》这一课,文章中的重点部分需要学生深刻记忆并理解,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穿插相应的历史知识。有些学生记忆力不足,但可能思维较为活跃,联想力丰富,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记忆文章内容的时候联想历史知识记忆。有些学生联想能力可能不足,但能够对深刻记忆部分知识,对于这些学生,联想记忆反而是种负担,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并直接记忆文章内容。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这种学习方式,发挥自身优势[1]。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中,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激励理论,其由马斯洛于上个世纪提出,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即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在当前的社会中,中职学生的食物和衣物等生理需要已得到满足,学生处于学校之中,也没有工作保障的顾虑,因而安全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处于其中,需要交流,需要友谊,因而学生的社会需求正渴望被满足。中职学校中,许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自卑的心理,因而学生渴望被尊重,同样学生也渴望自我实现,只是在实际中力不从心[2]。
对于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利用。例如,教师在教授中职语文课本中《劝学》一课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分工,如果善于速记,可以负责记录,如果善于思考,应积极发表自己看法,激发其他同学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分析文中的语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又比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生分析之后,教师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分析结果。最后教师可以依据文中的这两句话,鼓励学生,使学生不必过于自卑,并告诫学生,学习要坚持不懈。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理论,就是主体通过判断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之后,解释这种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理论,其属于动机理论。这种理论由韦纳提出,他认为人的个性存在差异,成败的经验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影响这个人对事件的归因。这种理论还认为一个人对之前事件归因之后,这个归因的结果会影响其之后的行为,包括对之后成就的期望,之后活动中的情绪,以及之后行为的努力程度。而这些又会影响之后行为的整个过程,包括结果,如此,便容易陷入一个死循环。在归因理论中,韦纳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归因主要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事件的难易程度,还包括运气、身心情况以及其他原因。
中职学校中,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都没有太多的期望,在学习中缺乏积极的心态,并且缺乏努力,依据归因理论来看,这些学生可能对于自己之前学习活动的结果没有正确的归因,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学习质量不高的实际原因。有些学生会将自己学习不好归结为自己笨,也就是能力原因,这种原因是学生不可控的,因而学生变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将自己学习不好归结为知识太难,这对于学生而言也不可控,因此学生学习也缺乏动力[3]。
既然学生对学习存在归因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归因,让学生看到前进的希望。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国论》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古文,对于文中的道理也琢磨不透,感悟不深,对此,很多学生会产生文章太难,不想学习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告诫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困难不是因为真的难,而是因为努力不够,如果随便就放弃,那么就算是朽木也折不断。
四、结语
总体而言,心理学的运用可以使满足学生的一些心理需求,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正确认识学习,正确认识自身,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元认知理论、需求理论、归因理论等心理学理论,依据学生心理,促进课程教学。心理學庞大而复杂,其中还有很多的理论,这就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挖掘,科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完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钰.浅谈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 2017.
[2]张晓.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35):62-63.
[3]雷应景.初探心理学知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魅力中国, 2016, 000(034):57,60.
关键词:心理学;中职语文教学;运用
语文课程的高质量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行为品质。然而在当前的中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自身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效果的归因也存在问题,虽然这些心理的阻碍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同样有学习的心理需求。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应用心理学知识开展高质量的教学。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该理论认为,对于认知活动,主体可以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监控,并进行自我调节。关于元认知理论,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在我国的许多研究者看来,元认知有三种要素,即元认知知识、体验和监控。对于认知活动,主体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够认识到影响活动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这便是元认知知识。在认知活动中,主体拥有了认知,并产生了情感的体验,这便是元认知体验。对于认知活动,主体可以以此为意识对象,在此基础上进行监视,实施控制,并不断调节,这便是元认知监控。
将这种理论用于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依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职学生普遍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客观的认识,因而长期以来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中职语文课本中《过秦论》这一课,文章中的重点部分需要学生深刻记忆并理解,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穿插相应的历史知识。有些学生记忆力不足,但可能思维较为活跃,联想力丰富,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记忆文章内容的时候联想历史知识记忆。有些学生联想能力可能不足,但能够对深刻记忆部分知识,对于这些学生,联想记忆反而是种负担,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并直接记忆文章内容。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这种学习方式,发挥自身优势[1]。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中,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激励理论,其由马斯洛于上个世纪提出,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即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在当前的社会中,中职学生的食物和衣物等生理需要已得到满足,学生处于学校之中,也没有工作保障的顾虑,因而安全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处于其中,需要交流,需要友谊,因而学生的社会需求正渴望被满足。中职学校中,许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自卑的心理,因而学生渴望被尊重,同样学生也渴望自我实现,只是在实际中力不从心[2]。
对于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加以利用。例如,教师在教授中职语文课本中《劝学》一课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分工,如果善于速记,可以负责记录,如果善于思考,应积极发表自己看法,激发其他同学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分析文中的语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又比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生分析之后,教师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分析结果。最后教师可以依据文中的这两句话,鼓励学生,使学生不必过于自卑,并告诫学生,学习要坚持不懈。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同时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归因理论
所谓归因理论,就是主体通过判断别人或者自己的行为之后,解释这种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的一种理论,其属于动机理论。这种理论由韦纳提出,他认为人的个性存在差异,成败的经验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影响这个人对事件的归因。这种理论还认为一个人对之前事件归因之后,这个归因的结果会影响其之后的行为,包括对之后成就的期望,之后活动中的情绪,以及之后行为的努力程度。而这些又会影响之后行为的整个过程,包括结果,如此,便容易陷入一个死循环。在归因理论中,韦纳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归因主要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事件的难易程度,还包括运气、身心情况以及其他原因。
中职学校中,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都没有太多的期望,在学习中缺乏积极的心态,并且缺乏努力,依据归因理论来看,这些学生可能对于自己之前学习活动的结果没有正确的归因,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学习质量不高的实际原因。有些学生会将自己学习不好归结为自己笨,也就是能力原因,这种原因是学生不可控的,因而学生变自暴自弃。有些学生将自己学习不好归结为知识太难,这对于学生而言也不可控,因此学生学习也缺乏动力[3]。
既然学生对学习存在归因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归因,让学生看到前进的希望。例如,教师在教授《六国论》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古文,对于文中的道理也琢磨不透,感悟不深,对此,很多学生会产生文章太难,不想学习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告诫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困难不是因为真的难,而是因为努力不够,如果随便就放弃,那么就算是朽木也折不断。
四、结语
总体而言,心理学的运用可以使满足学生的一些心理需求,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正确认识学习,正确认识自身,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元认知理论、需求理论、归因理论等心理学理论,依据学生心理,促进课程教学。心理學庞大而复杂,其中还有很多的理论,这就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挖掘,科学运用心理学知识完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钰.浅谈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 2017.
[2]张晓.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35):62-63.
[3]雷应景.初探心理学知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魅力中国, 2016, 000(03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