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根据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促进儿童动手操作欲望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数学思考为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但是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才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具体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在教学“数据收集整理”时,笔者就根据小学生喜欢玩具的这一特点,用课前准备好的各种玩具,分发到各个小组,然后要求各个小组按同一种玩具分类,再根据分类统计好各种玩具的件数。通过分类、记录、数据汇报这一过程,学生在不经意的活动中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情境创设不仅要有趣味性,更要有数学味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思考是课程标准之一,也就是要求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能天马行空、漫无目标,为了激趣而激趣,而要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数学教学目标,创设务实、有效的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光头强砍树开商店”的故事,学生一听说“光头强开商店”,兴致一下勾起来了,这时笔者把准备好的学具(标有单价的铅笔、小刀、橡皮擦等)分发到各个小组,让他们做店员和顾客。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这种活动情境的创设既有趣味性,又达到了数学教学目标。
  二、注重指导,合理调控
  1.活动前教师要反复强调活动的目的和活动操作的步骤
  活动前,要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操作,但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要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按照步骤完成操作活动,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活动的情境和数据变化。活动后是整个活动的关键,作为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思考活动中的情境和数据变化规律,最后得出活动结论。比如在教学“合理搭配”时,笔者就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不同颜色的裤子和褂子剪纸模型,让学生随意搭配。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搭配方案,可是大多学生不能把全部搭配方案摆出来。这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先用一种颜色的褂子与不同颜色的裤子搭配,再用另一种颜色的褂子与不同颜色的裤子一一搭配,这样按照一定顺序组合。通过这一指导,学生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又找到了搭配方法。
  2.充分认识到玩是儿童的天性
  数学课堂中的很多操作活动,跟游戏很相似。作为教师,应该把游戏与学习数学知识区分开。虽然我们提倡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愉悦。但是小学生注意力往往不集中,控制力不强。教师应调控好操作的节奏,把控好活动的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而且是研究还不充分的领域之一。”教师就好比一个放鹰人,既要能让鹰在空中翱翔,又能及时把鹰收回。做到放飞自如不是一件易事,教师首先就要有一种对操作活动渴望、期待、跃跃欲试的态度,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进入状态。另外,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不断巡视,不断提醒学生,防止走题跑调。最后,把自主权给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能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记录的让学生记录,能总结的让学生总结。
  三、加强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有效性
  1.小组合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动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话说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活中是这样,学习中也是这样。小学生现阶段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操作随意性强。作为教师,有必要根据现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加强学生小组合作。首先,教师在交流与合作前要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了解操作的步骤,进行有序、有效的操作活动;其次,开展小组合作时,教师一定要吃透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背景,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这样不仅便于对小组成员科学合理分工,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师生合作交流,提高动手操作有效性
  动手操作不仅要有小组的合作,也要有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中,我们有的教师往往认为:只要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探讨即可。实则不然。师生交流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中是不可或缺的,师生交流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一堂课的质量。爱迪生曾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我们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意愿和独立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在合作中,我们只需学会赏识,小组中各个成员掌握的知识不会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操作能力强些,有的学生可能推理分析能力强些。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适度的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不仅让学生能学到数学知识,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的优秀文化,学习古代诗文,感受古代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和内涵美,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感受美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难点  古诗文学习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对识字量不大的小学生来说则难上加难。  首先,古代诗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在当今的教学中,许多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削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真实体验,限制了学生对文字的想象空间。教学应着眼于“关键词”的运用,并以此为突破口组织教学,避免教师教学“满堂讲”“满篇论”的局面,引发学生主动思索、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的一条捷径。  一、聚焦“关键词”,领悟文章主旨  例,薛法根老师所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样揭示课题:  师:看老
让学生轻松学习好语文,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轻松学好语文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把握住兴趣点提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阅读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原来的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从而使得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能更上一个层次。  一、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且每一方面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精神世界却相对的比较贫乏,尤其是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感恩可以使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对于当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缺乏这种感恩的意识,比如父母给予他们关心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仿佛全世界的人对他们好都是应该的。这种心理是十分不利于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在祖国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从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很多教师也都采取了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但与一般性家庭相比,外来民工子女由于地域差异、学历层次、自身理念的不同,主要呈现出兴趣广泛、内容单一、时间较少、能力有限等状况。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外来民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现状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相应的机制,提升课外阅读的整体性质态。  一、关注动力,在拓展中激发兴趣  由于从小受环境影响,
本文主要论述利用激光对筛网尺寸进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测量系统。与传途测量方法相比,它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本文还给出了实验结果。 This paper discusses
数学学习是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取成功体验的过程,“体验学习”是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理解、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体验学习”。  一、依托生活实践,丰富体验素材  学习内容与认知情境的切合度越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会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数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