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要求,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着纵深化发展,逐步实现着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深刻的变革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对以往课程结构的改造与完善,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
定义
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它除了包括构成的“部分”(即因素)之外,还包括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种种“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关系”)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广义的课程结构,不仅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即宏观课程结构,而且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即微观课程结构。
宏观课程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中,应该处理好课程结构各要素之间相互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相互结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
微观课程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学习者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进一步涉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订。
狭义地说,人们通常把前者称为课程结构,而把后者称为学科结构或教材结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过对各种文献的研究,我们对课程结构的理解是,主要应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其所涵盖的内容,并且它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或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思想的体现。课程结构就是课程的所有内容应有机地融为一体,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和谐一致的教育。
实际上,构建课程本身并不是目的,课程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段,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的目标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为获得未来应履行的社会角色所需要的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目标取决于社会对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既有知识的、技能的、态度的,也有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要求。事实上,课程就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设立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
新的课程观建立在对传统“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并且强调课程的整合。新的课程观具有下列基本内涵:
学生发展是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是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立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该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又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既要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强调课程的整合 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注上,而不仅仅只是关注认知性目标。而之前,像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关乎“人的整体发展”的目标曾被严重忽视。新的课程观体现出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强调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等种目标的有机整合。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而提出的,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依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需求以及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在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中以何种方式和怎样的程度体现课程综合化的课程发展趋势。例如,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这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增设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学科结构中体现与相关学科、与本学科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系统内各阶段内容的综合。
因此,总体上讲,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如何体现均衡性与综合性,就是要突破时空局限,依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学科群和知识群,调整课程结构,形成立体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做到各范畴内的课程类型结构能够搭配合理、相互支撑、体现特色。应该看到,随着知识不断增长和信息量的扩大,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必将发展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不断生成发展的系统。
背景
前面我们已经就课程结构的概念提出了我们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或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思想的体现。它的目的就是使课程的所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和谐一致的教育。基于这种认识,作为从事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正确把握和运用“课程结构”,会对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以唯知识论为特征的课程思想在我国长期以来占据核心和主体地位,过分重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科体系整体的综合功能;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没有把学生能力增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又由于课程设计中门类过多,且强调学科本位,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教材内容缺乏实践的依据,过于繁杂的知识体系有时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派上用场,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新理念下课程目标,应该是立足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正确理解新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课程结构的原则与策略,将本学科与其它学科以及学科内各知识体系之间有机整合,会对达到新课标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各维度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受陈旧的教学观念支配,教师更多的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教师过于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且教师也是仅就所教内容及学习活动进行备课,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知识成了中心,而真正的工作对象——学生却被排在教育的边缘地带。新课程要求教育应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变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从这一目标出发,在新课程中,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具有更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一是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具体体现如横跨多个学科的知识及各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具体体现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变得更全面;三是要有更强的教学整合能力,具体体现如冲破教材知识条块的限制,实际需要对各知识点、各知识体系的整合。四是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临一系列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且没有前人的研究可以借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增强改革的意识,积极尝试运用课程结构的原则与策略,将会加速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旧的课程结构分割过细,较多的强调知识专精化和窄化,注重学科体系的形式化。其主要表现为:从概念定义出发,着眼于逻辑上的严密,重视形成演绎推理系统,忽视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这样将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而且也造成了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如语文教学中一篇范文学习约两到三课时,几乎每篇范文都要进行写作背景、段落大意、好词佳句以及归纳中心思想等基本程序,耗时、费力且有的无用。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现代课程思想指导下,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将学科知识体系中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进行必要的归类,将会节省不必要的课时浪费,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同时,有助于学习者能够更为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般模式
构建课程自身并不是目的。课程只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学习者为获得未来应履行的社会角色所需要的能力,进而开发自身潜能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目标取决于社会对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既有知识的、技能的、态度的,也有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要求。为此,在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就应对完成上述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做出明确规定。“课程结构”策略的实施包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活动及评价工具等的设计与规划,它的操作程序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立足“学情”,进行科学分析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习者的“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在开始设计新课之前,通过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包括智力水平、方法掌握等)、学习风格、学习适应水平等,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首先要分析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并通过查阅学习成绩记录、作业、课堂提问、考试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接新班时则有必要通过量表测量、问卷调查、观察以及访谈(与学习者、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风格、学习适应性方面的情况。以上分析既包括对每个学生个体的了解,也包括对班级整体状况的把握,从而使课程结构的设计既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习任务的不同,需对与学习者学习特定任务有关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初始能力等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例如,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所侧重的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规划内容、设计活动。
依据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合理规划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基础教育的课程质量直接关涉到教育的未来,关涉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新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各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师应牢固树立新课程的理念,努力使自己冲破传统学科思想的束缚,达到教学结构的和谐统一。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即本内容与其它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接下来应根据事先进行的学习者分析,并结合课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尝试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如一位老师讲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改变了传统的方式,不是就这首词而论这首词,而是从“意象”入手,抓住其中“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建立一个网页,将许多涉及这些意象的诗词进行超链接。与“风”有关的例如李清照《如梦令》、刘禹锡《秋风引》、游次公《卜算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勃《咏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雁”有关的如钱起《归雁》、秦观《阮郎归》、周邦彦《关河令》、李益《春夜闻笛》、韦应物《闻雁》、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清照《孤雁儿》等。通过一个纽带把众多诗词串联起来,可以对同一个词所表达出的不同意境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也通过比较对意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形成的知识是综合的,焕发的情感是丰满的。因此,合理规划课程的内容十分有利于有意义的学习。
选择和确定相关教学策略,设计相关活动 现代课程论认为,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综合的方式、策略和过程,把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从而使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
例如,北京市一零九中学林翔宇老师上的一节心理课《生命价值拍卖会》,她在设计中多方面整合了心理学的知识,并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情境的体验中,轻松、愉悦地形成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并改变自己原来对于生命价值不正确看法和态度,获得心理的成长,在认知、言语表达、思维的锻炼等方面也获得发展。
实施有效评价,及时开展调控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课程内容得到充分的综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效果。所以,此时切忌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整合,而忽视了质量的保证,那样就可能事与愿违。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通过科学、恰当的评价手段实施适当、适时的调控、调节、控制,及时调控学习进程,使教学过程能够“放而有控,活而有序”,使之保持最佳状态。如在设计时尽管教师对内容的整合时,方式、策略的选择都是经过充分分析和思考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设计是否可行,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检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及时的信息反馈,看学生是否感兴趣,教学的每个目标是否落实,避免成为“夹生饭”,在教学进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案或行动。
定义
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它除了包括构成的“部分”(即因素)之外,还包括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种种“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关系”)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广义的课程结构,不仅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即宏观课程结构,而且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即微观课程结构。
宏观课程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中,应该处理好课程结构各要素之间相互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相互结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
微观课程结构:要解决的问题是,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学习者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进一步涉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订。
狭义地说,人们通常把前者称为课程结构,而把后者称为学科结构或教材结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过对各种文献的研究,我们对课程结构的理解是,主要应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其所涵盖的内容,并且它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或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思想的体现。课程结构就是课程的所有内容应有机地融为一体,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和谐一致的教育。
实际上,构建课程本身并不是目的,课程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段,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的目标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为获得未来应履行的社会角色所需要的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目标取决于社会对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既有知识的、技能的、态度的,也有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要求。事实上,课程就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设立的。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能否贯彻课程目标的意图,将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
新的课程观建立在对传统“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并且强调课程的整合。新的课程观具有下列基本内涵:
学生发展是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是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立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又应该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又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既要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又要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强调课程的整合 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注上,而不仅仅只是关注认知性目标。而之前,像智力、能力、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关乎“人的整体发展”的目标曾被严重忽视。新的课程观体现出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强调课程目标由单一的认知性目标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等种目标的有机整合。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依据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而提出的,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依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需求以及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在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中以何种方式和怎样的程度体现课程综合化的课程发展趋势。例如,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这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增设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学科结构中体现与相关学科、与本学科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系统内各阶段内容的综合。
因此,总体上讲,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如何体现均衡性与综合性,就是要突破时空局限,依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学科群和知识群,调整课程结构,形成立体的发展性课程结构体系,做到各范畴内的课程类型结构能够搭配合理、相互支撑、体现特色。应该看到,随着知识不断增长和信息量的扩大,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必将发展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不断生成发展的系统。
背景
前面我们已经就课程结构的概念提出了我们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形式或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思想的体现。它的目的就是使课程的所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和谐一致的教育。基于这种认识,作为从事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正确把握和运用“课程结构”,会对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以唯知识论为特征的课程思想在我国长期以来占据核心和主体地位,过分重视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科体系整体的综合功能;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没有把学生能力增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又由于课程设计中门类过多,且强调学科本位,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教材内容缺乏实践的依据,过于繁杂的知识体系有时却很难在实际生活中派上用场,这些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新理念下课程目标,应该是立足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正确理解新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课程结构的原则与策略,将本学科与其它学科以及学科内各知识体系之间有机整合,会对达到新课标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各维度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受陈旧的教学观念支配,教师更多的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教师过于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且教师也是仅就所教内容及学习活动进行备课,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知识成了中心,而真正的工作对象——学生却被排在教育的边缘地带。新课程要求教育应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变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从这一目标出发,在新课程中,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具有更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一是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具体体现如横跨多个学科的知识及各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具体体现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变得更全面;三是要有更强的教学整合能力,具体体现如冲破教材知识条块的限制,实际需要对各知识点、各知识体系的整合。四是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临一系列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且没有前人的研究可以借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增强改革的意识,积极尝试运用课程结构的原则与策略,将会加速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旧的课程结构分割过细,较多的强调知识专精化和窄化,注重学科体系的形式化。其主要表现为:从概念定义出发,着眼于逻辑上的严密,重视形成演绎推理系统,忽视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这样将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而且也造成了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如语文教学中一篇范文学习约两到三课时,几乎每篇范文都要进行写作背景、段落大意、好词佳句以及归纳中心思想等基本程序,耗时、费力且有的无用。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现代课程思想指导下,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将学科知识体系中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进行必要的归类,将会节省不必要的课时浪费,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同时,有助于学习者能够更为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般模式
构建课程自身并不是目的。课程只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学习者为获得未来应履行的社会角色所需要的能力,进而开发自身潜能而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目标取决于社会对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既有知识的、技能的、态度的,也有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要求。为此,在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就应对完成上述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做出明确规定。“课程结构”策略的实施包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活动及评价工具等的设计与规划,它的操作程序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立足“学情”,进行科学分析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学习者的“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在开始设计新课之前,通过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包括智力水平、方法掌握等)、学习风格、学习适应水平等,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首先要分析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并通过查阅学习成绩记录、作业、课堂提问、考试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接新班时则有必要通过量表测量、问卷调查、观察以及访谈(与学习者、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风格、学习适应性方面的情况。以上分析既包括对每个学生个体的了解,也包括对班级整体状况的把握,从而使课程结构的设计既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习任务的不同,需对与学习者学习特定任务有关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初始能力等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例如,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所侧重的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规划内容、设计活动。
依据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合理规划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基础教育的课程质量直接关涉到教育的未来,关涉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新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各知识内容之间的相互渗透。教师应牢固树立新课程的理念,努力使自己冲破传统学科思想的束缚,达到教学结构的和谐统一。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分析,即本内容与其它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接下来应根据事先进行的学习者分析,并结合课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尝试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如一位老师讲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改变了传统的方式,不是就这首词而论这首词,而是从“意象”入手,抓住其中“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建立一个网页,将许多涉及这些意象的诗词进行超链接。与“风”有关的例如李清照《如梦令》、刘禹锡《秋风引》、游次公《卜算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勃《咏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雁”有关的如钱起《归雁》、秦观《阮郎归》、周邦彦《关河令》、李益《春夜闻笛》、韦应物《闻雁》、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清照《孤雁儿》等。通过一个纽带把众多诗词串联起来,可以对同一个词所表达出的不同意境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也通过比较对意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形成的知识是综合的,焕发的情感是丰满的。因此,合理规划课程的内容十分有利于有意义的学习。
选择和确定相关教学策略,设计相关活动 现代课程论认为,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综合的方式、策略和过程,把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从而使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
例如,北京市一零九中学林翔宇老师上的一节心理课《生命价值拍卖会》,她在设计中多方面整合了心理学的知识,并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情境的体验中,轻松、愉悦地形成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并改变自己原来对于生命价值不正确看法和态度,获得心理的成长,在认知、言语表达、思维的锻炼等方面也获得发展。
实施有效评价,及时开展调控 运用“课程结构”的策略,课程内容得到充分的综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提高教学的效果。所以,此时切忌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整合,而忽视了质量的保证,那样就可能事与愿违。在课程进行过程中,通过科学、恰当的评价手段实施适当、适时的调控、调节、控制,及时调控学习进程,使教学过程能够“放而有控,活而有序”,使之保持最佳状态。如在设计时尽管教师对内容的整合时,方式、策略的选择都是经过充分分析和思考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设计是否可行,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检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及时的信息反馈,看学生是否感兴趣,教学的每个目标是否落实,避免成为“夹生饭”,在教学进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案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