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为例,分析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应通过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营造适合个人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实施“一对一”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和激励机制、注重科研能力提升、善于搭建展示平台、探索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修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师风 教育教学 “互融”“互促” 常态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06-03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作为教育的主体—— 教师,其师德师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道德素质决定着学生道德教育的效率,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又能够进一步强化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探索了一条师德师风建设道路,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互融”“互促”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常态化发展。
一、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知不到位。部分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岗位作为谋求生活的一种手段,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缺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长远规划,理想不坚定、信念薄弱、急功近利、浮躁、唯利是图,遇到挫折就轻易否定教师的角色,也没能结合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重新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职业生涯,价值观、人生观扭曲,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到位,更谈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职业态度有偏差。在当今社会的普遍观念中,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处于应试分流制度的末端。因此,部分教师并不重视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研究者刘超良等的调查数据显示,38.8% 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上课时有接听手机现象,但是在教室外接听;而 23% 的被调查学生则反映教师上课时接听手机且是在教室内接听;41.9% 的学生反映个别教师并没有备课;23.6% 的学生更是直接反映某些教师的授课是敷衍了事。而喻永红等的调查也显示,部分学生反映教师不“遵循教育规律”。受到环境、文化价值、学校传统以及教师个人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教学的本职工作不积极,热衷于本职以外的易于获取利益的其他工作。由此可见,在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真对待教学,没有将教学当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教书育人欠全面。部分教师只重视教书,却忽视了育人。他们认为只要做好教书、授业解惑的工作就好,忽视了自身师德师风修养的提高。为人师表,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然而,有的教师不重视自身的德育修养,没有将育人融入教学过程当中,不注重个人仪表、行为举止不端、上课接打手机等,没有用良好的言行影响、教育学生,甚至还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教师不当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四)爱生之心不明显。部分教师对中职学生不尊重、不关心,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视而不见,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持敷衍的态度,遇到学生考试考不好,总是把原因归结于学生基础差,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部分教师甚至挖苦讽刺、歧视侮辱学生,从来不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五)个人发展欠规划。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教学岗位,往往对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但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不曾到生产的企事业单位锻炼过,而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此外,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专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教学技能不熟悉,在备课、上课方面欠缺经验。这些教师既缺乏实践技能,又缺乏教学技能,很难给中职学生的专业教育做出示范,起不到一个教師应有的作用,甚至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抓住问题的根源,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常态化建设措施。
(一)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进行培育,对教师的理想信念进行引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学风和学术教育,培育教师正确的道德责任,引导教师向往讲求职业道德的生活。
(二)营造适合个人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教师在优质环境里健康成长。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先进评选,报纸、电视、广播、媒体、网络等媒体,对师德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借助各种载体表彰师德师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师重教的校园风尚,让教师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感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此外,广播室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播报美文欣赏、环境卫生、安全教育、个人先进事迹报道等内容,向学生征稿、选拔学生播音员、培训播音员等举措,既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同时也让德育得到有效开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施“一对一”培养工程,助推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在指导教师帮助下,青年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书,明确自身 3—5 年的职业发展目标。指导教师通过课堂听课、课后反馈等,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班级管理、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同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及敬业精神。这样不仅能使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且同时使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推动队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师德师风的建设。部分教师把精力转投到副业以改善自身生活,进而导致师德下滑。要解决道德下滑的现象就要抓住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生活问题,提高福利待遇,使他们能有所保障,心无旁骛地投身到职业教育当中,进而减少师德下滑现象。教师素质提高,将会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对教师加强技能的培训外,也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师德师风在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统一起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人格。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可爱教师评选、优秀教师事迹和先进师德人物进校园等多种途径肯定和激励教师的工作,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建立示范机制,倡导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大力开展新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一辈师德典范感化、影响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到精湛的教学技能和崇高的师德风范。此外,还可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激发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师德师风建设从他律到自律。 (五)注重科研能力提升,打造青年教师全面成长的通道。科研既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途径,又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载体,科研过程就是青年教师自我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应注重以科研为载体培养青年教师,激发他们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以往科研由于只考虑如何结题和晋升,所以都看重配备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参与,忽略对青年教师的帮带,使科研成为青年教师的奢望,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我们在科研立项中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相应地安排几位青年教师参与其中,并由相应几位有经验的教师帮带,有针对性地分工指导,使青年教师在其中真正担当角色,以得到锻炼成长。
(六)善于搭建展示平台,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活动和展示才华的热情。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应在业务上努力提升自己,同时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所以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切入点,在技能活动平台中,设计两类活动,以教师积极参与度来反映教师的敬业精神。一是教师自身参加的活动;二是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的活动,同时分类搭建,既有公共活动,也有针对性安排的活动。有的根据年龄段划分,有的根据工作年限划分。有指导性的,也有参与性的。根据参与度及效果,评定教师的敬业精神,同时也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下一步的有针对性的调整计划及指导。总之,平台既是检验成果,也是反馈矫正,为进一步提升作准备。
(七)探索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考核评价既是对成果的检验,又是找出不足,加以矫正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对于好的方面,大力推广,形成良好风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标准,将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督导等纳入考评的权重范围内,进行指标量化和标准化,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组织教师参与实施,进行量化考评和学分制考评。把年度评优与师德师风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以及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切实落实师德师风的考评方案,形成师德师风考核的长效机制。
三、思考
在促进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融合提升中,环境文化建设及培训学习是基础,目标平台是关键,评价考核是激励。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部门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教师心情和情绪与教学管理服务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新学期开学前,各职能部门应以教学为中心,做好服务工作,应逐项检查好教学常用教具、多媒体等,同时检查好相关教学设备,让师生感受到服务的体贴和温馨。
(二)考核评价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灵活应用。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校外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并进行科学考核。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奖励先进,使教师学有典范,赶有目标,激发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注重个人素质及责任心的提高。新教师上岗前要举行入师宣誓仪式,并做好岗前培训,培养他们的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廉洁从教,树立教师公仆精神;新教师上岗后,要指定德才兼备的教师帮带;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的职务培训中去。
【参考文献】
[1]闫云侠.师德师风建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郭明俊.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探索[J].科教文汇,2015(20)
[3]马斌.中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忧思与对策[J].职业,2014(2)
[4]刘超良,唐东阳.高校教师师德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6)
[5]喻永红,汪庆春.大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6]郑辉.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0(4)
[7]王玉洁.浅谈中等職业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J].职业,2015(20)
[8]陈洪福.浅谈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0)
[9]田爱丽.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责编 刘 影)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师风 教育教学 “互融”“互促” 常态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06-03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作为教育的主体—— 教师,其师德师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道德素质决定着学生道德教育的效率,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又能够进一步强化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探索了一条师德师风建设道路,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互融”“互促”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常态化发展。
一、中职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知不到位。部分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岗位作为谋求生活的一种手段,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缺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长远规划,理想不坚定、信念薄弱、急功近利、浮躁、唯利是图,遇到挫折就轻易否定教师的角色,也没能结合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重新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职业生涯,价值观、人生观扭曲,对教师职业认识不到位,更谈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职业态度有偏差。在当今社会的普遍观念中,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处于应试分流制度的末端。因此,部分教师并不重视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研究者刘超良等的调查数据显示,38.8% 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上课时有接听手机现象,但是在教室外接听;而 23% 的被调查学生则反映教师上课时接听手机且是在教室内接听;41.9% 的学生反映个别教师并没有备课;23.6% 的学生更是直接反映某些教师的授课是敷衍了事。而喻永红等的调查也显示,部分学生反映教师不“遵循教育规律”。受到环境、文化价值、学校传统以及教师个人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教学的本职工作不积极,热衷于本职以外的易于获取利益的其他工作。由此可见,在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真对待教学,没有将教学当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教书育人欠全面。部分教师只重视教书,却忽视了育人。他们认为只要做好教书、授业解惑的工作就好,忽视了自身师德师风修养的提高。为人师表,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然而,有的教师不重视自身的德育修养,没有将育人融入教学过程当中,不注重个人仪表、行为举止不端、上课接打手机等,没有用良好的言行影响、教育学生,甚至还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教师不当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四)爱生之心不明显。部分教师对中职学生不尊重、不关心,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视而不见,对学生的教育往往持敷衍的态度,遇到学生考试考不好,总是把原因归结于学生基础差,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部分教师甚至挖苦讽刺、歧视侮辱学生,从来不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五)个人发展欠规划。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教学岗位,往往对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但是大多数青年教师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不曾到生产的企事业单位锻炼过,而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此外,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专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教学技能不熟悉,在备课、上课方面欠缺经验。这些教师既缺乏实践技能,又缺乏教学技能,很难给中职学生的专业教育做出示范,起不到一个教師应有的作用,甚至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二、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抓住问题的根源,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常态化建设措施。
(一)开展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进行培育,对教师的理想信念进行引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学风和学术教育,培育教师正确的道德责任,引导教师向往讲求职业道德的生活。
(二)营造适合个人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教师在优质环境里健康成长。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条件,通过先进评选,报纸、电视、广播、媒体、网络等媒体,对师德事迹进行宣传,同时借助各种载体表彰师德师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师重教的校园风尚,让教师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感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此外,广播室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播报美文欣赏、环境卫生、安全教育、个人先进事迹报道等内容,向学生征稿、选拔学生播音员、培训播音员等举措,既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同时也让德育得到有效开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施“一对一”培养工程,助推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在指导教师帮助下,青年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书,明确自身 3—5 年的职业发展目标。指导教师通过课堂听课、课后反馈等,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班级管理、教学方法、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同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及敬业精神。这样不仅能使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而且同时使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得到进一步提高,由此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推动队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师德师风的建设。部分教师把精力转投到副业以改善自身生活,进而导致师德下滑。要解决道德下滑的现象就要抓住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生活问题,提高福利待遇,使他们能有所保障,心无旁骛地投身到职业教育当中,进而减少师德下滑现象。教师素质提高,将会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对教师加强技能的培训外,也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师德师风在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把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统一起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人格。学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可爱教师评选、优秀教师事迹和先进师德人物进校园等多种途径肯定和激励教师的工作,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建立示范机制,倡导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大力开展新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一辈师德典范感化、影响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到精湛的教学技能和崇高的师德风范。此外,还可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激发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师德师风建设从他律到自律。 (五)注重科研能力提升,打造青年教师全面成长的通道。科研既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途径,又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载体,科研过程就是青年教师自我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应注重以科研为载体培养青年教师,激发他们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以往科研由于只考虑如何结题和晋升,所以都看重配备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参与,忽略对青年教师的帮带,使科研成为青年教师的奢望,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我们在科研立项中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相应地安排几位青年教师参与其中,并由相应几位有经验的教师帮带,有针对性地分工指导,使青年教师在其中真正担当角色,以得到锻炼成长。
(六)善于搭建展示平台,激发青年教师参与活动和展示才华的热情。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应在业务上努力提升自己,同时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所以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切入点,在技能活动平台中,设计两类活动,以教师积极参与度来反映教师的敬业精神。一是教师自身参加的活动;二是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参加的活动,同时分类搭建,既有公共活动,也有针对性安排的活动。有的根据年龄段划分,有的根据工作年限划分。有指导性的,也有参与性的。根据参与度及效果,评定教师的敬业精神,同时也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下一步的有针对性的调整计划及指导。总之,平台既是检验成果,也是反馈矫正,为进一步提升作准备。
(七)探索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考核评价既是对成果的检验,又是找出不足,加以矫正的办法。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对于好的方面,大力推广,形成良好风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标准,将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督导等纳入考评的权重范围内,进行指标量化和标准化,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组织教师参与实施,进行量化考评和学分制考评。把年度评优与师德师风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以及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切实落实师德师风的考评方案,形成师德师风考核的长效机制。
三、思考
在促进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融合提升中,环境文化建设及培训学习是基础,目标平台是关键,评价考核是激励。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管理部门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教师心情和情绪与教学管理服务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新学期开学前,各职能部门应以教学为中心,做好服务工作,应逐项检查好教学常用教具、多媒体等,同时检查好相关教学设备,让师生感受到服务的体贴和温馨。
(二)考核评价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灵活应用。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校外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并进行科学考核。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奖励先进,使教师学有典范,赶有目标,激发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注重个人素质及责任心的提高。新教师上岗前要举行入师宣誓仪式,并做好岗前培训,培养他们的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廉洁从教,树立教师公仆精神;新教师上岗后,要指定德才兼备的教师帮带;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的职务培训中去。
【参考文献】
[1]闫云侠.师德师风建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郭明俊.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探索[J].科教文汇,2015(20)
[3]马斌.中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忧思与对策[J].职业,2014(2)
[4]刘超良,唐东阳.高校教师师德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6)
[5]喻永红,汪庆春.大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6]郑辉.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0(4)
[7]王玉洁.浅谈中等職业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J].职业,2015(20)
[8]陈洪福.浅谈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0)
[9]田爱丽.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