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就远教七彩梦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周一次的远程教育课堂又如期开课了,安徽省寿县安丰镇石集街道的远教播放室里坐满了前来“取经”的党员群众。人群中有一个纤瘦的身影忙个不停,一边紧盯课件播放进度,一边端茶送水、递纸递笔。她就是街道的大学生村官、党总支第一书记兼站点管理员张传莉。2012年8月,怀着青春的热情和梦想,张传莉来到石集街道任职,从此踏上了用远教服务农民群众的新征程。
  远程教育专业性、技术性强,虽然张传莉操作起电脑来没啥问题,但是涉及到组织学用活动、设备故障排查等具体工作,她也是两眼一抹黑。 “既然当上了管理员,业务水平不过关哪行?”张传莉在心里暗暗发狠——一定要尽快适应角色。她买回来一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方面的辅导书,一有空闲就扎到站点里,边学理论边实践。一段时间钻研下来,她终于甩掉了“门外汉”的帽子,也愈发期待着能有运用这些本领服务群众的机会。机会很快就来了。有一天,养猪大户张昌军急匆匆来到站点,说自己养的五十多头仔猪突然发了病,两天之内先后死掉了四头,想请村里帮着联系县里的专家过来瞧瞧。张传莉一听,说:“专家咱这儿就有,远程教育肯定能救你的急。”说完,她就在键盘上敲打起来,把猪的发病症状上网一搜,没过几分钟,一份详细的“药方”就开出来了。“网上说的能准吗?”张军昌还有些将信将疑。“放心吧,远教给你出的肯定是高招儿。走,我跟你去看看。”那一天,张传莉在张军昌的猪舍里忙活到后半夜,直到确定猪的病情得到控制才回去休息。几天后,张军昌养的仔猪又变得活蹦乱跳的了,喜得他逢人就夸:“小张给我请来的这个‘远教专家’可真管用!”
  在张传莉的身上,总是带着一打“特殊”的名片,正面印着她的名字、身份和联系方式,背面则印着远教工作的内容和意义。走家串户调研时,她都会递上这张“特殊”的名片,竭力向村民推介远程教育。在张传莉煞费苦心的宣传下,村民对远程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远教活动室的人气也旺了起来。张传莉又趁热打铁,把每周三下午定为远程教育集中播放日,播放前通过广播、公开栏把当天的重点内容提前公布,吸引有需求的党员群众集中收看;而平时则作为个性化学习时段,村民随到随学。石集街道群众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但是种植技术比较落后,产量一直上不去,张传莉就结合村民的实际需要从远教平台上搜集了《葡萄科学剪枝》《高产葡萄种植》等课件给大家播放。不光放课件,她还请来农委的专家到地头手把手地教大家技术。这番苦心没有白费,当年石集街道的葡萄获得了大丰收。腰包鼓起来的种植户纷纷感叹:“这远教就是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啊!”
  为了让远程教育发挥的效能最大化,张传莉可谓挖空了心思,而她也总能想出促进工作的新点子。“单一的室内教学模式太受场地局限,能不能让远程教育走出播放室呢?”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张传莉的腿跑得更勤了。她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县文广新局实施的“红色荧屏”工程项目,建立了配备LED电子显示屏的“远教广场”,让远教课堂走到户外。依托“远教广场”的场地优势,她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惠民活动,吸引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她还组建了一支“老年远教鼓乐队”,仅2014年,这支鼓乐队就外出到各村组交流演出二十余次。考虑到农忙时节村民没时间参加远教学习的实际,她又把远教节目音频接入村广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收听到远教节目。张传莉探索出的这条依托“远教广场+远教广播”促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创新之路,赢得当地群众拍手叫好:“有小张书记给咱张罗,往后的日子肯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张传莉也成长为石集街道党总支第一书记。职位虽有变化,她对远教工作的热情却始终如一。在利用远程教育服务农村、帮扶农民的路上,她还将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作者系安徽省寿县县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近来,陕西省延安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了责任考核、工作约谈、巡查督导、队伍建设、运行保障“五项制度”,全面提升了全市远教学用工作水平。  健全落实责任考核制度。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市县两级党建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三级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考核分值由10%提高到15%,由市远程中心考核打分。制定出台《延安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在组
期刊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将远程教育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走出了一条“规范建设,严格管理;拓宽片源,务求实效”的路子,推动远教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打基础与抓示范相结合,建设远教站点。一是完善站点基础设施。2005以年来,先后投入300多万元为各站点更新播放设备、配备网络设施,实现换代升级。二是创建“明星示范站点”。经过自我推荐、抽查验收等环节,评选出19个市级明星示范站点,按照每个站
期刊
新年伊始,微电影《星空》杀青,我也终于松了口气。《星空》原是一篇反映大学生村官生活和梦想的小说,最后却是以微电影的形式为人所知,对我这个小说原作者和剧本编剧来说有一点意外。不过,我却因此走近了微电影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也在一边学习一边尝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也许作品最后仍然显得不够成熟,但经历过创作中无所适从的痛苦和豁然开朗的喜悦,我个人却成熟了不少。  走近草根  也许会有人问,什么是微
期刊
笔者到基层调研时,不少站点管理员反映说,现在远教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很强,需要参考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涉及到具体运用要经常现找资料补课,费时费力。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建议为站点管理员编印远教工作指导手册。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方便管理员工作,设备操作要领、简单故障排查技巧等一查便知。二是有助于学习培训。新同志上岗,工作手册就相当于培训指南;老同志进修,工作手册就相当于学习参考。三是通过明确标准、统
期刊
当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远教进社区工作。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远程教育进社区后也面临着作用难发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阵地建设跟不上。有的社区活动室面积不达标,不能提供党员集中学习的场所;有的社区因“五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雷)不到位,远教设备的维护管理存在纰漏。二是管理员队伍水平受限。社区站点管理员一般由社区干部兼任,他们不精通设备的操作使用,对常见技术故障不懂如何排
期刊
“不与丘陵跨世界,却从空谷摘楼台。”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糯黑村仿佛一片横空出世的空中楼阁,掩映在路南石林绿意葱茏的半空中。背倚叠嶂壁立的石林,抱拥葱茏虬结的古树,坐望头上云雾缥缈的一线天,这片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石头寨至今保持着疏离的姿态,在石林中静静地旁观大千世界。进入当代,如何解决传承与发展的矛盾,让现代文明之风以合理的姿态吹进石头寨,成为当地政府的一个课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此时出
期刊
在党员教育片创作过程中,采访拍摄可以说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环节,其目的就是获取足够的制片素材。那么当拥有了素材之后,该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对党教片素材进行处理,应把握好六个“度”,即要挖掘深度、寻求广度、提升高度、突出亮度、注重锐度、把握力度。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素材得到有效且巧妙的使用。  挖深度  当前一些制片工作者对采访所获得的素材,还停留在“就素材而表现素材”,即素材本身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期刊
创意内容:针对工作中集中播放难组织、学用效果难彰显等问题,设置相应流程,分解为七个步骤分步实施,从而使播放工作有的放矢,使群众学有所用。  三国时“建安七子”中的曹植曾七步成诗,逃过杀身之祸,在文学史上留下佳话。如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远程办也施展胸中锦绣,实施七步教学,打开了工作新局面,不让古人专美于前。  为解难七步作“新诗”  “现在集中学习组织起来真的是太难了。”在2012年的一次站点排查
期刊
井冈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发源地之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扬干群一家亲的旌旗走出了“井冈山道路”。新时期,针对基层党员流动性、分散性和自主性不断增强,党员思想更加活跃的现状,井冈山市委组织部顺应新形势,与电信公司共同研发推出手机版“旌旗在线”党建信息移动平台,探索党员开放式管理新机制,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红色井冈又竖起一面崭新的时代旌旗。  平台优化——变“管理”为“应用” 
期刊
某市启动了远程教育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本以为非公企业对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会太“热情”,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这些企业对于党建工作和远教工作的需求大大超出了组织部门的预期。面对这种“意外”情况,该市组织部门内部就“如何应对”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远教进非公无论是对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还是对企业的自身发展,都是一件好事情,因此组织部门应借此机会迅速拓展远教覆盖面,这样有助于产生更多学用成果;另一种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