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张喜报的作用,让我重新审视当前农村家校合作的诸多问题,激起从扩充农村家校沟通渠道方面,促进家校合作的愿望。在实践中发现巧妙的运用传统的小奖励、合理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更新旧有的家长会方式和内容,能有效的、多渠道的解决家校沟通的问题,很好地促进了家校密切的合作。
关键词:扩充渠道;促进合作
月测之后,我都要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适当的发一些喜报。如:双科在95分以上的,成绩上有进步的,卷面清楚的,认真答卷的等。在第二次月測之后,我又是以同样的方法,给一部分学生发了喜报。因为强强这次的成绩进步非常明显,由原来的80几分,都升到了90几分,他就得到了一张进步的喜报。没想到的是,一张小小的喜报竞使他家如此的高兴,就像过年一样。看,这是浩伯的奶奶写给我的一封回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您知道吗?那天晚上我家里的欢欣气氛很是难以形容的:从不敢动酒的爷爷(糖尿病)喝了酒,强强还主动为小姐姐(小保姆)倒了一杯可乐。以前饭桌上的强强一向都是没有话说的,总是吃完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里。可那天饭后,他滔滔不绝地告诉爷爷班里有谁谁考得比他还好,可是没得喜报等。看孩子开心的样子,让我们老两口倍加感激罗老师的教育方法,喜报对孩子的鼓励真是太大了。”强强的奶奶还告诉我,在教育方法上她通常会有“你真笨”、“你不行”,甚至加以武力。在这次喜报的教育举措面前,让她感到很内疚,她准备下决心不再向孩子发火,改变教育方法,争取让孩子即有压力又有快乐地健康成长。
一张小小的喜报竟然发挥了这样大的作用!不仅激励了一个孩子,而且向一个60多岁的老奶奶传递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张喜报不经意间沟通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让我重新审视我们农村地区所面临家校合作的种种问题。
1. 教师问题
教师虽然也知道家校形成合力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帮助,但总是因为地处农村,家长们的理念滞后,家校合作总不能达到预期等等原因,产生放弃家校合作的念头,更谈不上认真研究过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与策略。当家长向教师寻求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方面的方法帮助时,教师的计策又捉襟见肘了。并且当碰到不理解、不配合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家长行为时,缺少耐心细致的沟通,往往是用“眼不见心不烦”对待。这些都导致家校沟通的内容和深度不够,致使沟通的只是孩子的课上表现和学习成绩,没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2.家长问题
由于地处农村,家长们的教育观念落后。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责任,家长负责的是接送和温饱问题。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一般是初中或中专,所以家教的知识相对贫乏。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父亲是在北京开出租,母亲独自在家照看孩子,教育方法难免单调和溺爱。甚至不少是由隔代亲属照顾孩子,家长文化程度接近文盲,他们常常用教育自己子女的方法对待孩子,不能做到对孩子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常常与教师的要求产生矛盾。
3.家校沟通渠道问题
我们农村地区现在与家长的沟通的渠道比较单一,仅限于家长会和电话,没有计划没有保障。沟通时大部分都是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告状居多),很少给家长交流的机会。这些都造成了家校沟通没有广度和深度,减弱了合作的有效性。
苏霍姆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我们只有在家庭、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班主任的工作才能一路顺风,才能绽放美丽的色彩。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要尝试通过扩充家校沟通渠道的方法,更新家长的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促进家校的沟通,努力使家校合作作用最大化。
一、巧使小奖励,发挥大作用
虽然地处农村,家长们对孩子的关注度也很高。很多家长每天都会问孩子在校的表现,受表扬了吗?挨批评了吗?作为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小奖励可能会影响孩子和家长一天的心情。而那份喜报的作用,让我认识奖励的另一个层次的激励作用。家长和学生一样需要激励,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从精神上或物质上给予一点小奖励,能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从而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所以在这以后我的喜报、奖状、奖品不仅仅是奖励和激励孩子,更重要的向家长传递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和肯定。小小的奖励在我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家校的合作更轻松和愉悦。
二、妙用现代技术,扫清沟通诸障碍
人们都能比较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但当别人当中指出来时就不那么坦然了。家长们很清楚自己孩子的问题,但如果教师毫不客气的摆出来,他们还是不太容易接受的。所以与家长的交流也要讲究艺术。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村家庭都买了电脑,手机也能上网,所以我将我的电子邮箱和QQ号告诉了家长,并且建立班级微信圈。利用空余时间和家长互发邮件或通过QQ、微信聊天,谈论有关孩子教育的话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班级里的新情况;听取家长对教育的要求和建议;向各家长告知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每次考试情况,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各项情况等等。交流时我一般多鼓励,少批评,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达到共识,实现合作的最大化。
以前班内有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他是一个典型的胆小孩子,他上课基本不回答问题,有时点他回答问题,他也是低着头半天挤不出几个字,同学们一到他回答总要忍不住七嘴八舌的教他,结果是他的声音更小了。他的数学学习存在很大问题,简单的2能分成几和几,他也要伸出手摆一摆、数一数;他的成绩很糟糕,一年级第一次测试只得了16分。孩子的父母只有明明一个孩子,除了疼爱之外,更多的是殷切的希望。每天晚上妈妈都会陪着孩子学习,但总以打骂告终。所有的这些无时不在打击着他,他不与同学交流,不敢与老师接触,最后竟发展到一发现老师走到身边就脸变红身子发抖。他的妈妈也因为自己的孩子成绩差羞于见我,每次想当面和她谈几句,她都表现出不好意思。在认真分析了孩子、家长和教师的原因之后,我利用微信平台和家长进行了长期的指导和交流,基本的策略就是“不让关爱成压力”。期间与家长分析了交流明明的情况,进行家教辅导的方法的建议,一是告诫家长不要心急,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孩子比,最大限度的减轻孩子内心的压力和自卑;二是告诉家长辅导学习要掌握方法,比如要抓基础抓重点辅导,不要弄得太复杂,三是请家长配合做好预习工作,教师会在第二天课堂上给机会表现,家校共同配合引导孩子走出胆小自卑的阴影。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和努力下,明明地学习不是那么惧怕了,期末考试有了一个飞跃,取得了60多分的成绩。虽然成绩与别的孩子相比还相差甚远,但明明和家长一起收获了快乐和自信。
关键词:扩充渠道;促进合作
月测之后,我都要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适当的发一些喜报。如:双科在95分以上的,成绩上有进步的,卷面清楚的,认真答卷的等。在第二次月測之后,我又是以同样的方法,给一部分学生发了喜报。因为强强这次的成绩进步非常明显,由原来的80几分,都升到了90几分,他就得到了一张进步的喜报。没想到的是,一张小小的喜报竞使他家如此的高兴,就像过年一样。看,这是浩伯的奶奶写给我的一封回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您知道吗?那天晚上我家里的欢欣气氛很是难以形容的:从不敢动酒的爷爷(糖尿病)喝了酒,强强还主动为小姐姐(小保姆)倒了一杯可乐。以前饭桌上的强强一向都是没有话说的,总是吃完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里。可那天饭后,他滔滔不绝地告诉爷爷班里有谁谁考得比他还好,可是没得喜报等。看孩子开心的样子,让我们老两口倍加感激罗老师的教育方法,喜报对孩子的鼓励真是太大了。”强强的奶奶还告诉我,在教育方法上她通常会有“你真笨”、“你不行”,甚至加以武力。在这次喜报的教育举措面前,让她感到很内疚,她准备下决心不再向孩子发火,改变教育方法,争取让孩子即有压力又有快乐地健康成长。
一张小小的喜报竟然发挥了这样大的作用!不仅激励了一个孩子,而且向一个60多岁的老奶奶传递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张喜报不经意间沟通了家长和学校的联系,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让我重新审视我们农村地区所面临家校合作的种种问题。
1. 教师问题
教师虽然也知道家校形成合力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帮助,但总是因为地处农村,家长们的理念滞后,家校合作总不能达到预期等等原因,产生放弃家校合作的念头,更谈不上认真研究过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与策略。当家长向教师寻求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方面的方法帮助时,教师的计策又捉襟见肘了。并且当碰到不理解、不配合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家长行为时,缺少耐心细致的沟通,往往是用“眼不见心不烦”对待。这些都导致家校沟通的内容和深度不够,致使沟通的只是孩子的课上表现和学习成绩,没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2.家长问题
由于地处农村,家长们的教育观念落后。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责任,家长负责的是接送和温饱问题。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一般是初中或中专,所以家教的知识相对贫乏。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父亲是在北京开出租,母亲独自在家照看孩子,教育方法难免单调和溺爱。甚至不少是由隔代亲属照顾孩子,家长文化程度接近文盲,他们常常用教育自己子女的方法对待孩子,不能做到对孩子各方面的严格要求,常常与教师的要求产生矛盾。
3.家校沟通渠道问题
我们农村地区现在与家长的沟通的渠道比较单一,仅限于家长会和电话,没有计划没有保障。沟通时大部分都是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告状居多),很少给家长交流的机会。这些都造成了家校沟通没有广度和深度,减弱了合作的有效性。
苏霍姆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所以我们只有在家庭、学校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班主任的工作才能一路顺风,才能绽放美丽的色彩。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要尝试通过扩充家校沟通渠道的方法,更新家长的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促进家校的沟通,努力使家校合作作用最大化。
一、巧使小奖励,发挥大作用
虽然地处农村,家长们对孩子的关注度也很高。很多家长每天都会问孩子在校的表现,受表扬了吗?挨批评了吗?作为我们的一句话、一个小奖励可能会影响孩子和家长一天的心情。而那份喜报的作用,让我认识奖励的另一个层次的激励作用。家长和学生一样需要激励,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从精神上或物质上给予一点小奖励,能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从而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所以在这以后我的喜报、奖状、奖品不仅仅是奖励和激励孩子,更重要的向家长传递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和肯定。小小的奖励在我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家校的合作更轻松和愉悦。
二、妙用现代技术,扫清沟通诸障碍
人们都能比较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但当别人当中指出来时就不那么坦然了。家长们很清楚自己孩子的问题,但如果教师毫不客气的摆出来,他们还是不太容易接受的。所以与家长的交流也要讲究艺术。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农村家庭都买了电脑,手机也能上网,所以我将我的电子邮箱和QQ号告诉了家长,并且建立班级微信圈。利用空余时间和家长互发邮件或通过QQ、微信聊天,谈论有关孩子教育的话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班级里的新情况;听取家长对教育的要求和建议;向各家长告知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每次考试情况,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各项情况等等。交流时我一般多鼓励,少批评,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达到共识,实现合作的最大化。
以前班内有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他是一个典型的胆小孩子,他上课基本不回答问题,有时点他回答问题,他也是低着头半天挤不出几个字,同学们一到他回答总要忍不住七嘴八舌的教他,结果是他的声音更小了。他的数学学习存在很大问题,简单的2能分成几和几,他也要伸出手摆一摆、数一数;他的成绩很糟糕,一年级第一次测试只得了16分。孩子的父母只有明明一个孩子,除了疼爱之外,更多的是殷切的希望。每天晚上妈妈都会陪着孩子学习,但总以打骂告终。所有的这些无时不在打击着他,他不与同学交流,不敢与老师接触,最后竟发展到一发现老师走到身边就脸变红身子发抖。他的妈妈也因为自己的孩子成绩差羞于见我,每次想当面和她谈几句,她都表现出不好意思。在认真分析了孩子、家长和教师的原因之后,我利用微信平台和家长进行了长期的指导和交流,基本的策略就是“不让关爱成压力”。期间与家长分析了交流明明的情况,进行家教辅导的方法的建议,一是告诫家长不要心急,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孩子比,最大限度的减轻孩子内心的压力和自卑;二是告诉家长辅导学习要掌握方法,比如要抓基础抓重点辅导,不要弄得太复杂,三是请家长配合做好预习工作,教师会在第二天课堂上给机会表现,家校共同配合引导孩子走出胆小自卑的阴影。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和努力下,明明地学习不是那么惧怕了,期末考试有了一个飞跃,取得了60多分的成绩。虽然成绩与别的孩子相比还相差甚远,但明明和家长一起收获了快乐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