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落到实处呢?我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追问。 第一问:为什么选三年级上册“习作一”追问? 这是我要解释的第一个问题。一、二年级都是写话,暑假一过,学生就要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落到实处呢?我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追问。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 引言:乘法分配律怎么证明?有什么用? 在一次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研讨课上,两个学生的偶然提问引起了笔者和在座众多听课教师的思考和讨论。 这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乘法分配律”的新授课。教师让学生从一个等式“(4+2)×25=4×25+2×25”出发,得到一个数学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它还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一课,一个重要目标是要让学生在设计打电话方案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打电话问题中,“让知道消息的人都去通知”,是这一课所提出的问题的本质所在。
一、寻找信息,有序梳理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田园看一看。(出示教材情境图)瞧,多热闹! 师:你看到哪些动物? 生:小鸟、鹅、羊。 师:这些动物在哪儿呢? 生:小鸟有的在……有的在…… 师:它们分别有几只呢?你想提醒大家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按顺序数,一边数一边做记号。 学生独立数,填写信息,汇报。 (评析:获取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大量杂乱的信息中
陕西省总工会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课题组 [摘 要]当前一些企业内部劳动条件恶劣、劳资关系紧张等问题,巳不仅影响剩本行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工会和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劳动标准体系,依法改善企业内都劳动关系,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都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o [关键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 [中田分类号]F9e9.
贯穿小学六年的精确计算的教学内容,当学生走出校园后,留在他头脑中的是什么?仅仅是用标准的竖式书写格式、又快又正确地计算出答案吗?在计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个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的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创作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下面笔者就以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实践“变教为学”的过程与思考。 计算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最简单、最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它对及时巩固、发展思维、提高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练习课如何设计?教师对此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特别碰到计算的练习课,对练习的设计往往会感到机械重复、枯燥无味,调动不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最近笔者针对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节练习课进行了研究,通过思考,笔者觉得其中的一些做法对计算的练习课设计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学过程与评析】 一、基本练习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笔者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多数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在逐年降低,特别是在初中高年级和高中各年级,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出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应该怎么学的“师本位”教育观念仍然广泛存在,具体表现在不少教师忽略学生的学习需求,想当然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完成“规定动作”,而学生
新课的导入是指教师在新课的起始阶段,为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实质是为学生在课堂中有意义的学习创造条件,为新的学习提供认知的源头。那么如何进行新课导入的设计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多次的内容学生仍不明白;课上做过的题目,课后学生仍不会做。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发教师的思考:一节课中,我们能了解多少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又如何延伸到课外?为此,笔者尝试在所执教的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以“说”代“做”的口头作业,将低年级的课外作业形式延续到中年级,改变原来中年级侧重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在“说”作业的过程中理清思路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运算的意义总复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起点还原”“知识梳理”“巩固应用”的复习过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理解及关系把握。 2.随着复习活动的逐步展开,帮助学生积累梳理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的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素养的稳步提升。 【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深度理解;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梳理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