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作为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性化设计应具有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一些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与尊重,它是自由平等、充满人文关怀的。本文通过对人性化设计的进一步剖析,对使用人群的进行归类,提出了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的几点设计原则。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关怀;人性化设计
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提供设计服务之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弱点、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使设计尽可能的满足并适应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活动,从而使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舒适、满足、愉悦之感。同时,在所提供的设施环境的潜移默化中,修正行为,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作为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思想,也应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指导思想。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应以人为中心,在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同时,让人们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获得安全、舒适、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使得人们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人与设施、人与环境、设施与环境之间所涉及的深层次的问题。
2.人群分析
“人性化设计”,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健康人群提供设计,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以此真正的实现“人性化”。
2.1老年人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无论是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脱离社会,信息相对闭塞,与年轻人之间观念不同易产生代沟,因而,老年人的内心极易产生孤寂感;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反应、视力、听力等生理器官的功能开始下降,开始不适应年轻人提供的环境。面对老年人的一系列变化,也对我们当今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例如,老年人喜欢热闹,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功能的健身娱乐场所,以供老年人聊天、下棋、健身娱乐等活动,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感;同时,根据老年人的记忆力、视力和听力等方面减退的特点,可以设置一些颜色反差较大的标志和加粗的字体等,以便为老年人指引方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方向还很多,总之,我们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让他们操作安全、方便、舒适的公共设施。
2.2残障人士
残障人士由于先天或是后天的某种原因,造成肢体或是精神方面的某些能力不健全,但他们拥有平等参与、享受社会活动的机会和强烈的愿望。作为一个需要人们更多关怀的特殊人群,人性化设施设计则成为帮助残障人士实现更好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体验社会的有效途径。人性化设施设计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在盲人经常出入的地方设置盲道(盲道不易过于弯曲),同时在十字路口的位置设置语音分辨设备,以便盲人分辨方向等;对于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可在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开辟轮椅通道,以方便残障人士的出入。
2.3儿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怎样为儿童提供一个适于他们成长的健康环境,使得儿童的个性、品质、情操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的同时又能为儿童提供多样趣味的活动机会,,是一个值得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儿童设施的设计在儿童成长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相关特点,在进行儿童设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例如,儿童对于艳丽的色彩较为敏感,对于儿童娱乐设施的设计,色彩应尽量鲜艳,造型应丰富多样,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儿童娱乐设施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避免器材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3.设计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和前提保障,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特征。
在功能方面,任何设施不仅要考虑一般人,更要考虑到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儿童在内的不同人群的安全需求,尽量做到适合不同人群的需要,达到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在情感方面,情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心体验,在进行设施设计时,要充分研究设计对人可能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各种情绪,无论是在造型上、色彩上还是材料上,都应充分考量,避免给使用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
3.2识别性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的可识别性同样决定着它的使用效果,识别性强的公共设施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的操作和使用。一方面,在方便使用者的同时,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率,从而达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缩小了公共设施维护的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
3.3舒适性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为“人”提供服务,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同时,引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对人性的理解和关爱,创造了一种人与人、人与设施、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努力为市民们营造安全、轻松、自由、舒适、平等、和谐、适宜人居的城市公共生活环境,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
3.4和谐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和谐性包括三层含义:公共设施本身造型要素的和谐、公共设施之间的和谐、公共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首先,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和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獨特属性,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体现设施的自我属性。其次,处于同一环境的公共设施,即使其使用目的、功能和使用人群等方面各不相同,也应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尽量寻找契合点,做到和谐统一。最后。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质感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到与环境的有机统一,为整体环境增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4.结语
设计只有以人为根本,才会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一个人性化的城市,意味着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真正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建设出真正属于全体“人”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人性化设计,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添上绚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张帆.日本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 0(2).
[2]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
[3] 张东初.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 J] .城市问题, 2003 ,(3).
[4] 张凯华.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J] .中外建筑, 2003,(3).
[5]布林.浅议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
[6]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0.
[7] 李文博.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8] 张凯华.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J] .中外建筑, 2003,(3).
[9] 钱占元.呼和浩特史话[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
[10] 张东初.创造性设计学[ 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关怀;人性化设计
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顾名思义是指在提供设计服务之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弱点、以及个体的差异性,使设计尽可能的满足并适应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活动,从而使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舒适、满足、愉悦之感。同时,在所提供的设施环境的潜移默化中,修正行为,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作为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思想,也应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指导思想。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应以人为中心,在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同时,让人们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获得安全、舒适、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使得人们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人与设施、人与环境、设施与环境之间所涉及的深层次的问题。
2.人群分析
“人性化设计”,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健康人群提供设计,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以此真正的实现“人性化”。
2.1老年人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无论是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脱离社会,信息相对闭塞,与年轻人之间观念不同易产生代沟,因而,老年人的内心极易产生孤寂感;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反应、视力、听力等生理器官的功能开始下降,开始不适应年轻人提供的环境。面对老年人的一系列变化,也对我们当今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例如,老年人喜欢热闹,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功能的健身娱乐场所,以供老年人聊天、下棋、健身娱乐等活动,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感;同时,根据老年人的记忆力、视力和听力等方面减退的特点,可以设置一些颜色反差较大的标志和加粗的字体等,以便为老年人指引方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方向还很多,总之,我们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出让他们操作安全、方便、舒适的公共设施。
2.2残障人士
残障人士由于先天或是后天的某种原因,造成肢体或是精神方面的某些能力不健全,但他们拥有平等参与、享受社会活动的机会和强烈的愿望。作为一个需要人们更多关怀的特殊人群,人性化设施设计则成为帮助残障人士实现更好的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体验社会的有效途径。人性化设施设计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很多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在盲人经常出入的地方设置盲道(盲道不易过于弯曲),同时在十字路口的位置设置语音分辨设备,以便盲人分辨方向等;对于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可在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开辟轮椅通道,以方便残障人士的出入。
2.3儿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怎样为儿童提供一个适于他们成长的健康环境,使得儿童的个性、品质、情操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的同时又能为儿童提供多样趣味的活动机会,,是一个值得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儿童设施的设计在儿童成长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相关特点,在进行儿童设施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例如,儿童对于艳丽的色彩较为敏感,对于儿童娱乐设施的设计,色彩应尽量鲜艳,造型应丰富多样,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儿童娱乐设施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避免器材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3.设计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和前提保障,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上其他方面的特征。
在功能方面,任何设施不仅要考虑一般人,更要考虑到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儿童在内的不同人群的安全需求,尽量做到适合不同人群的需要,达到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在情感方面,情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心体验,在进行设施设计时,要充分研究设计对人可能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各种情绪,无论是在造型上、色彩上还是材料上,都应充分考量,避免给使用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
3.2识别性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的可识别性同样决定着它的使用效果,识别性强的公共设施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的操作和使用。一方面,在方便使用者的同时,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率,从而达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减少了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缩小了公共设施维护的成本,延长其使用寿命。
3.3舒适性原则
城市公共设施为“人”提供服务,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同时,引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对人性的理解和关爱,创造了一种人与人、人与设施、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努力为市民们营造安全、轻松、自由、舒适、平等、和谐、适宜人居的城市公共生活环境,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
3.4和谐性原则
这里所说的和谐性包括三层含义:公共设施本身造型要素的和谐、公共设施之间的和谐、公共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首先,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和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獨特属性,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体现设施的自我属性。其次,处于同一环境的公共设施,即使其使用目的、功能和使用人群等方面各不相同,也应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尽量寻找契合点,做到和谐统一。最后。公共设施的造型、色彩、质感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到与环境的有机统一,为整体环境增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4.结语
设计只有以人为根本,才会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一个人性化的城市,意味着方便所有人的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真正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建设出真正属于全体“人”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随着时间的推进,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今天,人性化设计,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添上绚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张帆.日本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 0(2).
[2]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
[3] 张东初.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 J] .城市问题, 2003 ,(3).
[4] 张凯华.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J] .中外建筑, 2003,(3).
[5]布林.浅议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
[6]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0.
[7] 李文博.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8] 张凯华.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J] .中外建筑, 2003,(3).
[9] 钱占元.呼和浩特史话[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
[10] 张东初.创造性设计学[ 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