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也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更持久、更内在的教育价值,但在教师人格养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影响着教师人格的养成和其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人格魅力 教育价值 影响因素
高校青年教师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现
1.满怀教育教学的激情
对于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而言,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激情四溢,这些词语也许最能表达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态度。一个满怀教育教学激情的教师,一定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的激情会点燃学生。他和学生拥有共同的舞台——课堂,这是他们展示自我,体验人生的舞臺。在这里,他们分享教与学的喜悦,他们共担风与雨的人生。他们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当他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他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的是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2.尽显教育主体的个性
教师实现主体化的过程也是他彰显个性魅力的过程。不人云亦云,不拘泥于教材甚至权威,珍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和个性,才能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加自信地进行教学,更加得体与感激地接受来自学生和同行赞美,更加坚持过一种定见在胸、表里如一的生活。
3.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还不够丰富,知识间逻辑体系的构建和把握更欠科学和成熟。基于以上的自我认识,青年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拓展他们的教育能力。另外,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现实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才不会落伍。
4.追求高品位的审美修养
高品位的审美修养其实质是高尚审美人格的构建。一个有着高品位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具有高尚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因为教师的审美意识也反映了教师的人生态度、精神世界与生活方式。教师人格的美,表现为高尚而丰富的情感,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通过情感传递对学生宣扬良知、正义等,激发的是学生高尚的情操。教师应该深深地懂得:美,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形成的潜教育价值。
青年教师人格魅力的教育价值
1.对学生人格养成的熏染价值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品行怎样,生活态度如何,教学是否严谨,讲课是否认真,对学生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诸如此类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这便是教师人格的熏染价值。
2.对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价值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俘获”学生的心,有利于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支持,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教师的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3.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价值
当学生来到集体之中,亲身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亲切的气氛,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获取知识当然也就能够比较迅速和有效。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人格养成的几对矛盾
1.外部评价与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
教师是一个受社会普遍尊重的职业,尤其是高校教师,在外界看来更是意味着无限的光鲜:高级知识分子、工作轻松、职业稳定、收入丰厚,受尊重程度更高,好像当了大学老师就一定是教授了。但事实上,这些只是部分教授、副教授的生活状态,对于绝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而言,要真正与外部对这一职业的评价相吻合,还需要很长一段艰苦、清贫的道路要走。因此,就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更需要定力。如果外力的存在强大地超越了自己,那么失去了安全感的内心就必然会接受他人观点的主宰,从而忘记自己是谁,分裂自己,导致自己与教学中的“我”产生隔膜。
2.大班教学与人格渗透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师资(尤其是优秀师资)和生源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大班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共理论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在很多大学里都是以合班上大课的方式进行的。于是,教育成了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在这条流水线上,不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无从展现,教师也只能做“满堂灌”的填鸭者,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心灵的碰撞难以企及,人格的渗透失去了根基。一学期下来,没有几个教师能叫得上几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只是老师点名簿上的符号而已!他们都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也难以留下一丝感动!
3.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也不例外,许多高校在引进、考核教师和教师晋升职务职称时,不断地向高学历、高职称倾斜,注重论文和科研成果、课题等显性成就,没有处理好学历、职称、成果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对不同高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是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心底永远的痛”。一方而,这些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需要在教学中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行政化和管理机制又要求教师不断地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师能力与水平的一个硬指标。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得到一个协调与解决,势必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容易滋生学术腐败,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也将失去肥沃的土壤。
对一个专业教师而言,人格魅力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亚于一个博士学位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和感染力。而且,人格魅力对一个教师来说也是第一位的,一个教师,可以没有教授职称,可以没有博士学位,但不能没有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 人格魅力 教育价值 影响因素
高校青年教师人格魅力的主要表现
1.满怀教育教学的激情
对于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而言,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激情四溢,这些词语也许最能表达他们对于教育教学的态度。一个满怀教育教学激情的教师,一定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的激情会点燃学生。他和学生拥有共同的舞台——课堂,这是他们展示自我,体验人生的舞臺。在这里,他们分享教与学的喜悦,他们共担风与雨的人生。他们共同探索未知领域,当他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他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的是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2.尽显教育主体的个性
教师实现主体化的过程也是他彰显个性魅力的过程。不人云亦云,不拘泥于教材甚至权威,珍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和个性,才能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加自信地进行教学,更加得体与感激地接受来自学生和同行赞美,更加坚持过一种定见在胸、表里如一的生活。
3.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和积累还不够丰富,知识间逻辑体系的构建和把握更欠科学和成熟。基于以上的自我认识,青年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拓展他们的教育能力。另外,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现实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才不会落伍。
4.追求高品位的审美修养
高品位的审美修养其实质是高尚审美人格的构建。一个有着高品位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具有高尚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因为教师的审美意识也反映了教师的人生态度、精神世界与生活方式。教师人格的美,表现为高尚而丰富的情感,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通过情感传递对学生宣扬良知、正义等,激发的是学生高尚的情操。教师应该深深地懂得:美,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形成的潜教育价值。
青年教师人格魅力的教育价值
1.对学生人格养成的熏染价值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品行怎样,生活态度如何,教学是否严谨,讲课是否认真,对学生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诸如此类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影响。这便是教师人格的熏染价值。
2.对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价值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俘获”学生的心,有利于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能进一步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支持,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教师的教育目的也更容易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也会进一步增强。
3.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价值
当学生来到集体之中,亲身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亲切的气氛,就会保持积极的情绪,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获取知识当然也就能够比较迅速和有效。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人格养成的几对矛盾
1.外部评价与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
教师是一个受社会普遍尊重的职业,尤其是高校教师,在外界看来更是意味着无限的光鲜:高级知识分子、工作轻松、职业稳定、收入丰厚,受尊重程度更高,好像当了大学老师就一定是教授了。但事实上,这些只是部分教授、副教授的生活状态,对于绝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而言,要真正与外部对这一职业的评价相吻合,还需要很长一段艰苦、清贫的道路要走。因此,就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更需要定力。如果外力的存在强大地超越了自己,那么失去了安全感的内心就必然会接受他人观点的主宰,从而忘记自己是谁,分裂自己,导致自己与教学中的“我”产生隔膜。
2.大班教学与人格渗透之间的矛盾
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师资(尤其是优秀师资)和生源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大班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共理论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在很多大学里都是以合班上大课的方式进行的。于是,教育成了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在这条流水线上,不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无从展现,教师也只能做“满堂灌”的填鸭者,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心灵的碰撞难以企及,人格的渗透失去了根基。一学期下来,没有几个教师能叫得上几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只是老师点名簿上的符号而已!他们都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也难以留下一丝感动!
3.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也不例外,许多高校在引进、考核教师和教师晋升职务职称时,不断地向高学历、高职称倾斜,注重论文和科研成果、课题等显性成就,没有处理好学历、职称、成果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对不同高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是很多高校青年教师“心底永远的痛”。一方而,这些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需要在教学中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行政化和管理机制又要求教师不断地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师能力与水平的一个硬指标。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得到一个协调与解决,势必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容易滋生学术腐败,教师人格魅力的养成,也将失去肥沃的土壤。
对一个专业教师而言,人格魅力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它不亚于一个博士学位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和感染力。而且,人格魅力对一个教师来说也是第一位的,一个教师,可以没有教授职称,可以没有博士学位,但不能没有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赵国忠,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