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眼睛,流动的深情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导语】
  我喜爱湖。湛蓝如玉,波光粼粼,湖是一种美丽;浩渺无际,汹涌澎湃,湖是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湖是一种情意。
  读湖,读湖的美丽;读湖,读湖的情韵;读湖,读湖的境界。
  【选文一】
  迷人的青海湖
  杨 芸
  从西宁向西,穿越惶源峡谷,大约50公里便到达惶源县。这里曾是古代著名的“茶马互市”的市场,当时藏汉贸易往来十分频繁。继续再行一百公里,农庄耕地慢慢消失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茫茫无际的草原,这时便到了青海农耕区和牧区的分水岭。日月山有个叫纳赤台的地方,当年的文成公主从长安走到这里的时候曾在这里停留。因思乡心切,对镜梳妆打扮。她知道过了日月山就正式进入唐蕃夷地了,为了斩断自己回长安的念头,她打碎了铜镜。纳赤台就是传说中埋葬铜镜的地方。在过日月山时,看见山隘上立有刻着“日月山”三个字的青石碑,山顶修有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脚下便是流向独特的倒淌河。
  我们来到青海湖时正是夏季。车窗外,美丽的大草原上绿油油的,远处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像贴在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而近处的牦牛在草地上默默坚定地守着草原旷世的寂寞。
  过了倒淌河不远,就到了目的地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蒙语“库库诺尔”、藏语“错温布”,皆为“青色的海”之意。传说,青海湖是文成公主的泪水汇成的。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进藏和蕃。进入青海地界时,忽见朗朗晴空之上,帝都遥遥可见:桂殿兰宫,碧瓦金顶,街市依见,人流如潮……然而,待他们急催人马走近时,却见群山峥嵘,四野寂寥,满目凄凉。一时,文成公主芳心缱绻,思乡的泪溢满双颊,流成了倒淌河,汇成了浩瀚的青海湖。
  其实,青海湖在数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海退向东方,沧海桑田,在巨大的造山运动中,一个巨大的咸水湖形成了。
  青海湖生物圈的特异性,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多传说。可是无论什么传说,我还是喜欢有关文成公主的传说。
  青海湖是美丽的,它的身姿不知迷倒了多少人,又有多少游人为此流连忘返。春夏季,湖旁,辽阔起伏、一望无际的草原就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湖畔大片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雪山倒映着湖面,碧空如洗,水天一色,当季风掠过时,湖面顿时卷起千层浪。冬季,当寒流到来之时,四周群山和草原變成一片枯黄,在风中摇曳,瑟瑟作响,而掠过的寒风,似弹奏的琴弦,那挺立在风中的枯草此时何尝不是人间最美的花!湖面结冰时,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就像一面宝镜,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青海湖还是一个鸟的天堂,据说那鸟是极富人性的,能和人咫尺同行,却不打扰你。当地一个牧民告诉我,如果不信可以试一试。因为时间关系,我无缘去一试,期盼着下一次再来青海湖。
  (选自《江苏法制报》)
  【解 读】
  本文具体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柔和、含蓄深远。写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犹如一幅幅绝美的图画,令读者“在美中陶醉”。文中还适当地引用历史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环境增添了传奇色彩。青海湖的由来,既有意义深远的故事,又有科学解说。最后写鸟,重点突出它通人性,这样,青海湖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具有了灵性。如此美文,自然引领我们读者欣赏到了青海湖的自然美、灵性美,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选文二】
  禅湖笔意
  许俊文
  披一袭秋雾的袈裟,读湖。
  这是一个遵循减法的季节,几阵秋风,又几阵秋风,那些该黄的草木就黄了,而该落的叶子正在飘落。假如时间再向前挪那么一点,哪怕是一点点,就能够触摸到冬天的雪了。在这删繁就简的季节里,谁想掩藏一些什么,恐怕也是藏不住的。
  可是花亭湖偏偏就藏住了。它不仅藏,而且还藏得像丛林一样深,以至一连数日,我就在它的身边转来转去的,却无缘一睹其真实的姿容。
  因为雾。
  又好像不止于雾。
  这使我想起那些隐秘而美妙的事物。譬如新娘,譬如旧梦,还有那些有年头的酒。她们都是该藏一藏的,或藏于红红的盖头,或藏于幽幽的秘境,或藏于深深的岁月。藏过之后,当她们带着几分羞涩,几分纯净,再从暗处款款走出来时,你就会惊讶于那种尘世少见的美。
  花亭湖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远离喧嚣的湖,花蕊似的,就那么被一层层青山的绿叶与花瓣包裹着,一如少女羞怯的心事,轻易是不愿袒露的。它又是一个空灵圣洁的湖,湖的四周,这里古刹微露一角,那里钟声散落几缕,古道上忽闪着……这一切,恍若不可诠释的禅机,似在有意考验着每一个造访者的智慧和耐心。
  花亭湖的雾,委实就是一顶上苍赐予的盖头,它将一二百平方公里的灵山秀水“盖”在其中。那些庙宇,那些岛屿、湖汊,还有那些花草树木和古朴的村落、果园,都在雾幔中屏声静气,好让你思,让你盼,让你摇着橹,或踏着布满苔痕的幽径去寻访。
  依我看,花亭湖的这方山水,美在三分人文,七分天然。雾即是天然的一部分。有了雾这层天然帷幔,花亭湖才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致,因而才耐看,也耐得品味。我曾邂逅当地的一位老人,他家就住在花亭湖岸边,可谓是看了大半辈子湖了,看得久了,便从中看出一些堂奥来。他对我说,雾是这里的常客,四季不绝,但一季有一季的讲究。比如春天,它像一条浸了水的毛巾,湿漉漉的,随手抓过来,就可以洗脸,还有香气。立了夏,雾就不同了,绡一样薄,小南风的手指轻轻一揭,就破了。这位老人显然不是艺术家,他也不会真的去“揭”雾,但我还是从那雾“破”处,窥见了花亭湖藏匿的美。至于秋雾,老人没有再往下说,此时我就站在白蒙蒙的秋雾之中,不说我也晓得。   花亭湖秋天的雾,是不能以厚薄来状摹的,似乎只能用“空灵”“静谧”这类词。春雾腻,粘在东西上扑都扑不掉;夏雾裹挟着太多的热量,心气有些浮躁;而秋雾则别是一种境界,它酷似闲云野鹤,说来就来了,说去就去了,没有一丝半缕世俗的牵绊。再就是净,是那种出尘如莲的清净。
  我想,倘若你的心灵蒙了一层尘埃,或者有着某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苦恼和愁绪,那就不妨“暂抛红尘去”,置身于花亭湖这片超凡脱俗的山水间,秋雾会为你披一袭袈裟,安安静静地在湖畔坐一坐,山道上走一走,聆听雾里忽远忽近的梵音,眺望雾中若隐若现的青屿,于无声无尘处,悄悄梳理自己紊乱的心情和思想。不知不觉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从你的身上卸掉一些什么,再卸掉一些什么。卸完了后,你的心灵就敞亮了,慧根就接通了,那种圆融通透、身轻欲举的感觉,似仙非仙,爽极了!
  这时你再看山看水,看人生,看来路和去路,肯定是另一种样子了。
  (选自《散文》)
  【解 读】
  言为心声。作者选取一个捕捉禅意的感性视角,在花亭湖寻觅停泊情感的港湾。在层层剥笋的描写中,感悟曲径通幽之美,感受删繁就简的秋意,接受心灵的洗礼,寻找到禅机,发现了出尘如莲的清净。
  移情入境。读花亭湖犹如进入禅境,山遮雾笼,奢华退尽,芳容尽显。禅意来自禅心,心如莲花,在云烟氤氲中,人融于湖中,湖在心中流。和着作者情感的节拍,驰骋想象的思绪,感悟叙述描写的细致,领悟到含蓄蕴藉之美。
  【选文三】
  绿湖清风
  胡爱萍
  我常常向往一片湖。
  我不知道赏湖的最佳季节是什么时候,纵令是春有湖水的温柔,夏有湖上的清风,秋有湖面的涟漪,冬呢,那冰封的湖更有一番深情,我去看湖也只在一个阴沉郁热的夏日午后。
  湖很安静。它出生的时候,也许世人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它就那么一半是土岸、一半是石岸地存在着。我想,人们在建造它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突然终止了这项工程,于是它就略带尴尬地静止在那里了。这当然并不是它最好的站立姿势。
  然而,它并不孤独。湖水被一条泥土小径分开,径边是丛丛芦苇,这时节,芦苇正绿得发亮,风起时,沙沙的响声增添些田园情趣。湖面很平,似一面温绿而不耀眼的巨大玻璃,嵌在一块不很规则的凹地上,四周是一些摇曳生姿的绿色植物。湖中,几只幼鹜悠闲地嬉戏,忽儿潜入水中,激起一片涟漪,曼妙轻柔如拨动的一串音符,正诧异间,不远处却冒出它们小小的黑色的身子。岸边芦苇稀少处,三五老人支起鱼竿,心不在“鱼”地静候着,有的偶尔搓弄一下鱼饵、鱼线,有的则端坐如参禅的佛。我想,他们心中可是各有一片自己的湖水?那湖中盛满的,是一池清心幽情,还是一篓丰盛的鲜味?
  立在湖边,我就这样看着、看着,郁热渐漸离我远去,何况,还有清风呢!这些轻柔的风,冲不进高楼大厦的层层重围,只在这城外小湖上徜徉,将清凉送与湖水,送与芦苇,送与水中野鹜,送与一切能欣赏它向往它的生灵。纵然是天气郁闷,天空阴沉,这清风也能穿过一切,直达你的心灵。
  我想,湖的美丽早已被人定义。西湖美,水光潋滟,山雨空蒙,也都美如西子;太湖美,胜过天下所有的水。历代文人的诗篇是这些湖的桂冠,它们以此可以傲视所有的同类。鄱阳湖,洞庭湖,那是湖中的大家族,只就“气蒸云梦泽”的气势,一般的小湖岂能与之比肩?即使是洪湖,也已载入史册,拥有足以骄人的资本。它们或柔美或大气或沧桑,可是这一片绿湖,你出身何门?你定知天外有天、湖外有湖,你沮丧了吗?你惭愧了吗?
  你就那样存在着,仍是半土半石的岸,仍是绿意围绕的水,仍是温温静静的一片,少有水禽伴你,少有游人扰你,水绿风清,游鱼戏禽,你端正自己的姿态,调整自己的视线,平静地看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也许有一天你会消失,但那些懂你的、知你的、明白你的、爱你的,不会因此而抹去对你的记忆。
  做人,也当如这湖,可以平凡,但决不庸俗;可以低微,但决不卑下;心胸豁达,气定神凝,越深,越是波澜不惊。向往湖,就是向往一种做人的境界。
  湖曰清风,城是东营;城在海滨一隅,湖在小城之东。
  (选自《中国教育报》)
  【解 读】
  本文作者借“向往一片湖”来表达一种做人境界,形象而富有哲理。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迷人的画面,同时又用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做人,也当如这湖,可以平凡,但绝不庸俗;可以低微,但决不卑下;心胸豁达,气定神凝,越深,越是波澜不惊”的道理,使人顿生感悟,令人警醒。文章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由物及人,卒章显志,中心突出,让读者在感受绿湖清风般的心灵美的同时,也感受到心胸豁达的做人的境界。
  [作者通联:山东莱阳市文峰学校]
其他文献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机会,不能返回、不能后悔。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条全新的生命,是空白的,没有受到过污染的。在之后要如何在这张白纸上添加色彩,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书、一部作品,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我一定会按照我自己想做的来做,不会被外界的任何声音所干扰。而这些来自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也可以说是“读者”对我们这部“作品”的看法。  坚定自己,相信自己。来自
期刊
“推开那扇狭小坏朽的门,∕我一个人在花园里徜徉。∕早晨的阳光甜美,明亮,∕露水闪烁,把花朵滋润。∥一切如旧,仿佛时光停止:∕葡萄藤缠绕的棚架和熟悉的∕藤椅……喷泉仍喃喃低语,∕老杨树的声音也依然悲戚。∥玫瑰颤动,恍若昔日;恍若∕昔日,骄傲的百合随风摇曳;∕每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故知。∥甚至,残破的薇莉达雕像∕也仍在走道尽头,消瘦的∕身影,在木犀草的微香中。”(魏尔伦《三年后》)  魏尔伦(1844~
期刊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少文人来到这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许多精美的诗文。诗
期刊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
期刊
看完小仲马《茶花女》,你是女主角,他口中最高尚最冰清玉洁的女人。  我就像是作者,亲耳听到阿尔芒·迪瓦尔所讲述关于你的悲欢离合、戏剧人生。你们因真挚爱情而奋不顾身,却又因为身份而不被长辈们认可,所有人都期望得到你,可他却妄想独占你的心。世俗眼光将你们染上悲剧色彩,其实不然。  作为烟花女子,爱过,便是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剧幕。  他的一见钟情,听不进任何人的劝阻,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他的执着坚定,
期刊
终于在日落之前,登上鳌鱼峰顶。  黄山一直就在那里,一路上,我们牵挂的是云。动车在赣州换向的时候,飘过几滴雨。坐小车由黄山北站疾驰赶往汤口,抬头看,乌云在翻滚。登上缆车,很快就坠入雾中,四周白茫茫一片,缆车的玻璃,沾满细小的水滴,聚集成珠子大,缓缓滴下。抬头看天上的云,一路总有一些失望。便以李白的诗给自己希望,“云霞明灭或可睹”。  云上和云下,是两个世界。缆车上到玉屏楼,迎客松前,即是满眼阳光。
期刊
农民工是指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户籍仍在农村的劳动者。简单地说,就是“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他们为了生计,到处奔波,不管累活还是脏活都抢着干,过着“蚁居”“鼠居”般的艰难日子。据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2亿8171万人,比2015年增加424万人,增幅1.5%。其中,本地农民工1亿1237万人,增幅3.4%;外出农民工1亿6934万人,增幅0.
期刊
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诗触摸自然,深入生活,贴近灵魂,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尤为难得的是,愈到晚年,其诗愈是流光溢彩,闪烁着纯粹的诗艺光芒。写于1961年的《倾听歌唱》便是一首经典之作。  “像一阵风,女人的声音正在 飞行,  似乎是一个黑人在湿漉漉的夜晚,  那些易于触摸的事物——  全都变成了另外一种。  它如洪水泛滥伴随钻石闪耀, 
期刊
1.关 雎  又梦回了三千年前的那一片小洲,风中曳荡着嫩如黄金的柳条,地上绣满了灼灼欲燃的花朵,蚱蜢像酒徒那样吮吸朝露,蝴蝶莫非还在童年么,它们二三结伴,忽东忽西,戏耍正欢。  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又让我心旌摇动。  我来而又去,三千年;我去而复来,一瞬间。太漫长了,也太短暂了。惟有那曼妙的姿影不曾被时间的橡皮擦得模糊,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怀念,那是世间第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女。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
期刊
1914年生于上海的张充和,祖籍合肥,为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最小的充和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充和3岁前就会背唐诗,七八岁学作对子,然后學写诗。考北大前一年的9月,参加姐姐兆和的婚礼到了北平,之后决定留在北平。家人和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