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存储和处理而将新事物同已有知识相关联而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图式理论认为阅读实质上是读者利用图式对阅读材料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并拓展学生的图式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研究与应用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很多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从最小的单词短语讲起,然后按语法规则理解句子,最后把句子意思联系起来,构成语篇层次的理解。这种传统的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的词汇量扩大了,语法规则记住了,其阅读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但是这种模式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从而没有达到真正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无法准确地把握文化背景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或者在没有生词的情况下也很难理解长句的意思,这些都是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在起作用。心理学家指出,阅读是读者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读者头脑中固有的图式对文章的理解会产生影响,而图式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构建并拓展自己的图式,以达到准确理解文章的目的。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及其特征
图式理论由德国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康德(Kant)在1781年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康德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纯概念的东西,概念本身没有意义,只有把它们同大脑中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而图式就是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随后,图式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得到发展,现代图式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C.Bartlett,193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提出。巴特利特认为,图示是对过去已有经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an active developing pattern),图式是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总的来说,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存储和处理而将新事物同已有知识相关联而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
Howard(1987)指出,图式不仅有助于人们感知世界,而且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理解。Carrel把图式分为三种: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是读者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积累,读者通过对这些书面文字的感知达到语言理解的目的。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内容的一种熟悉程度。读者应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相关联,去把握语篇深层次的含义。形式模式是指对文章体裁的把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篇章知识,它可以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读者预测文章发展,掌握文章细节。在这三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而形成图式是调用内容的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阅读理解过程被认为有三种信息处理模式。第一种是高夫(Gough)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该模式是由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语篇逐级辨认编码,不断进行信息组合,综合运用一切语言数据,逐步弄懂短语、句子直至段落篇章的意义。第二种是史密斯(Smith)和哥德门(Goodman)的“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这种模式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理解文字信息,而是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根据文字提供的意思,结合自己已有的相关历史和文化知识进行预测,对文章的发展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第三种模式是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柯狄(Coady)和本哈特(Bernhardt)的“对流”模式(Interactive Model),这种模式是以交互补偿论为基础,是视觉信息与读者已有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模式强调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又是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处理过程。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读者运用头脑中存储的图式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通过自下而上阅读对文章的文字信息进行解码,激发读者已有图式,同时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图式从语篇整体出发,利用已激发图式所形成的高层次图式对阅读信息进行预测,并对已获取的阅读信息进行验证。因此这种模式就是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与自下而上阅读模式的综合运用。
二、以图式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
1.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阅读的基础。语言图式是指一定量的词汇、句法知识,这往往是英语学习者最薄弱的环节,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无法识别阅读材料,也就无法调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因此也无法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词汇是语言图式的基础,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应从词汇教学抓起。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猜测疑难单词的意思,这是一种在语境中学习单词的好途径。如何猜测词意呢?(1)以上下文为线索。如: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fishermen were wearing sou’westers,that storm was so heavy that they were wet through.根据wear,某宾语一定是穿着某种东西,而根据fishermen,heavy storm和wet through,则一定为某种防水防雨的东西,这就能引导学生很快猜测出单词的意思。(2)以上下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为线索。(3)以提示词为线索。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理解词和通过构词法猜词,而且要强调一词多解,在不同的上下文与其他词搭配可能产生的新的意义,容易造成误解的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者往往因为句子过长而无法正确理解句意,这就涉及了句子的语法分析。阅读者需要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获得扎实的语法。
2.丰富内容图式
广义的内容图式指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图式知识,狭义的内容图式指的是读者对所读材料的熟悉程度和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背景知识储存在头脑中,在阅读过程中被调用出来与文章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利用多方面的图式知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测、推论等获取意义,理解读物。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知识图式(如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阅读材料的结构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将英美文化的特点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所学语言。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异域文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原著。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异国的风土人情,这样读懂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就不会困难了。
3.区分文章体裁
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就是形式图式。对文章题材的了解也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任何一个作者在撰写文章时,都会考虑如何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织起来。例如记叙文要了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线索;议论文要了解其中心论点、主要论证,以及所做的相关阐述。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框架,对文章的结构越熟悉,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关系,阅读速率和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体裁对文章进行分类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为学生顺利、大量地阅读创造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有关语言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向学生尽可能地多介绍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扩大阅读量,最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Bartlett,E.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Rumelh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in Rand J.S,B.C.Brace
关键词: 图式理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研究与应用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很多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从最小的单词短语讲起,然后按语法规则理解句子,最后把句子意思联系起来,构成语篇层次的理解。这种传统的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的词汇量扩大了,语法规则记住了,其阅读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但是这种模式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从而没有达到真正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无法准确地把握文化背景而导致理解的偏差,或者在没有生词的情况下也很难理解长句的意思,这些都是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在起作用。心理学家指出,阅读是读者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读者头脑中固有的图式对文章的理解会产生影响,而图式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构建并拓展自己的图式,以达到准确理解文章的目的。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及其特征
图式理论由德国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康德(Kant)在1781年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的。康德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纯概念的东西,概念本身没有意义,只有把它们同大脑中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而图式就是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随后,图式理论在心理学领域得到发展,现代图式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C.Bartlett,193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提出。巴特利特认为,图示是对过去已有经验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模式(an active developing pattern),图式是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总的来说,图式是大脑为了便于信息存储和处理而将新事物同已有知识相关联而构成的完整的信息系统。
Howard(1987)指出,图式不仅有助于人们感知世界,而且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理解。Carrel把图式分为三种: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是读者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积累,读者通过对这些书面文字的感知达到语言理解的目的。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内容的一种熟悉程度。读者应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文章所提供的信息相关联,去把握语篇深层次的含义。形式模式是指对文章体裁的把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篇章知识,它可以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读者预测文章发展,掌握文章细节。在这三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而形成图式是调用内容的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阅读理解过程被认为有三种信息处理模式。第一种是高夫(Gough)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该模式是由单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语篇逐级辨认编码,不断进行信息组合,综合运用一切语言数据,逐步弄懂短语、句子直至段落篇章的意义。第二种是史密斯(Smith)和哥德门(Goodman)的“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这种模式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理解文字信息,而是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根据文字提供的意思,结合自己已有的相关历史和文化知识进行预测,对文章的发展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第三种模式是鲁梅尔哈特(Rumelhart)、柯狄(Coady)和本哈特(Bernhardt)的“对流”模式(Interactive Model),这种模式是以交互补偿论为基础,是视觉信息与读者已有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模式强调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又是读者已有背景知识的处理过程。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读者运用头脑中存储的图式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通过自下而上阅读对文章的文字信息进行解码,激发读者已有图式,同时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图式从语篇整体出发,利用已激发图式所形成的高层次图式对阅读信息进行预测,并对已获取的阅读信息进行验证。因此这种模式就是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与自下而上阅读模式的综合运用。
二、以图式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
1.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阅读的基础。语言图式是指一定量的词汇、句法知识,这往往是英语学习者最薄弱的环节,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无法识别阅读材料,也就无法调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因此也无法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词汇是语言图式的基础,因此,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应从词汇教学抓起。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猜测疑难单词的意思,这是一种在语境中学习单词的好途径。如何猜测词意呢?(1)以上下文为线索。如: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 fishermen were wearing sou’westers,that storm was so heavy that they were wet through.根据wear,某宾语一定是穿着某种东西,而根据fishermen,heavy storm和wet through,则一定为某种防水防雨的东西,这就能引导学生很快猜测出单词的意思。(2)以上下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为线索。(3)以提示词为线索。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理解词和通过构词法猜词,而且要强调一词多解,在不同的上下文与其他词搭配可能产生的新的意义,容易造成误解的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阅读者往往因为句子过长而无法正确理解句意,这就涉及了句子的语法分析。阅读者需要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获得扎实的语法。
2.丰富内容图式
广义的内容图式指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图式知识,狭义的内容图式指的是读者对所读材料的熟悉程度和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背景知识储存在头脑中,在阅读过程中被调用出来与文章相互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利用多方面的图式知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测、推论等获取意义,理解读物。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知识图式(如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阅读材料的结构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将英美文化的特点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所学语言。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异域文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原著。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异国的风土人情,这样读懂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就不会困难了。
3.区分文章体裁
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就是形式图式。对文章题材的了解也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任何一个作者在撰写文章时,都会考虑如何将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组织起来。例如记叙文要了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线索;议论文要了解其中心论点、主要论证,以及所做的相关阐述。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和框架,对文章的结构越熟悉,就越能把握思路、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关系,阅读速率和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体裁对文章进行分类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图式理论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为学生顺利、大量地阅读创造条件。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有关语言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向学生尽可能地多介绍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扩大阅读量,最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Bartlett,E.Remember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Rumelhart,D.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in Rand J.S,B.C.B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