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说的孩子真的理解吗?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wzc2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妈妈,她的孩子叫娃娃,当时是两岁8个月。娃娃的妈妈那时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娃娃虽然已经可以自己吃饭了,但是有一个坏毛病,她用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不喜欢收拾。比如:午睡起床,妈妈对娃娃说:“娃娃做个乖宝宝,把自己的小被子叠起来好不好?”娃娃通常都会随意地摇摇头,不理妈妈。再比如:玩玩具的时候,如果妈妈说:“娃娃,我们要吃饭了,你把玩具都收回到玩具箱好不好?”娃娃还是会摇摇头,跑来跑去地不理妈妈。
  其实娃娃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语言和大人的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接收方式上完全不同,这导致两者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举例来说,小孩子经常会说一些“童言稚语”,有些让大人开怀大笑,有些让大人摸不到头脑:宝宝在说什么啊?这个时候,大人往往只会关注到孩子可爱的一面,而忽略了自己不理解的这件事。因为,家长并不认为孩子的几句童言稚语是一定要听懂的。那么,我们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家长的想法也一样。家长的很多语言,尽管自己说得很流畅,但是孩子并不一定理解。这是很多家长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比如:家长和孩子说:“你去将玩具‘收拾’好”;“你去把被子‘叠’起来”。家长认为自己表达得非常清楚、流畅,但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在想:收拾?叠?这是什么意思呢?妈妈的样子很凶,我不喜欢妈妈的样子,我还是去玩玩具吧。于是,孩子跑开了,不理家长了。因此,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用能让孩子理解的语言来和孩子沟通、对话。比如:您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可以说:“来,娃娃,我们一起帮助小积木回到自己的小房子吧,积木宝宝们该睡觉了。”这样说,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并且乐于去做这件事了。
  此外,娃娃妈妈还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这也是导致她不能和娃娃很好沟通的重要原因。首先,娃娃妈妈忽视了娃娃成长的阶段特点。家长们应该知道,每个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就是3~5岁的时候,我们称为“宝宝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一些夸张的动作,比如:大叫、大幅度跑跳、突然去做一些声音很大的事情,口头语是“我来、我不、我要”,这些词汇正是自我迅速发展的标志。像娃娃小朋友,其实已经开始有了“宝宝叛逆期”的一些表现了。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和任何时期的孩子一样,都需要理解和尊重,父母千万别以为孩子小就没有心理需要,或者是他们小就可以忽略这种正当的心理需要。只要是人,就希望得到爱、理解和尊重,这种心理需求贯穿人的一生。但是孩子太小,并不知道如何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于是,他们开始排斥命令、指挥。所以有时侯家长会觉得孩子在故意对抗,甚至是故意激怒成人,要知道,他们正是用这种对抗来满足自己潜意识的需要,因为对抗能让孩子觉得心理上舒服一些,他们的小宇宙也会因为感到不自由引起不适,这是他们生平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向成人的世界发出“我要自由,我要平等”的呐喊!
  原因找到了,应对的方法自然也就有了。对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在和他交流时,尽量用“我”开头的句子,而减少使用“你”开头的句子。同样是3岁左右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每个孩子叛逆期也各不相同。虽然理论上来讲,“宝宝叛逆期”是在3~5岁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些孩子会早熟,有些孩子会晚熟。所以,对于同样是3岁左右的孩子,同样的办法,就可能对这个孩子有用,对另一个孩子没有用。
  因此,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不仅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同时还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心理成熟度,这样亲子间才能有良好的交流。
  (杨谨 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
其他文献
嘟嘟在传统幼儿园强制退园后,我一个人带着他到了南山上了华德福幼儿园,那段时间我的感受就是:节奏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以前在广州几乎都是快节奏,快速起床、快速吃饭、快速出门,连走路都是小跑,但那时并没有真正理解节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我的身体也是在这几年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越来越弱!  到了南山的幼儿园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渐让自己慢下来,调整我和儿子一天的生活节奏。因此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每天过的都
期刊
据调查,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200万儿童(4%左右)存在弱视,1%的儿童存在斜视。前不久,上海瑞金医院曾对市区十几所幼儿园近3000名小朋友进行视力抽查,结果发现其中15%的孩子有远视、散光等问题,其中近1/4已经引起弱视。视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远视、近视、散光、弱视、斜视,前三种都可以引起弱视。  及时发现  视力普查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但在视力普查中,医生最担心孩子“偷看”,因为“
期刊
女儿妍妍是个聪明活泼、人见人爱的孩子。但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在娇宠中长大的她不懂得珍惜生活,不知道大人们过日子的辛苦,只知道一味地向大人索取,稍有不顺心就发公主脾气。  宝贝女儿的“娇骄”二气让我非常担忧。孩子终究会长大,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童话里,该让她面对的必须得让她面对。趁着她性格还未定型,让她多历练,对于她将来的成长会有好处。于是为了让她更加懂得生活,懂得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我从做家务劳动
期刊
在网上和各种QQ讨论群中碰到的大多是妈妈。在中国,许多家庭还是多以“男主外、女主内”的形式存在。父亲忙着在外挣钱养家,工作之后有时也不得不参加各种应酬,而妈妈每天除了上班之后,还要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殊不知,在孩子的教育中,父亲的缺失不仅意味着父亲对孩子教育的失责,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失去了和父亲共度美好时光和培养父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机会。  据美国“父亲对儿童健康快乐的影响”的一份报告指出:从
期刊
我在美国生活的两年期间,主要和妹妹一家三口住在纽约以南100多公里外的巴尔地摩市。全美医学院的最高学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坐落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妹妹为了在这所学校里攻读博士后,举家从纽约搬迁到这里。城市和学校的环境优雅宜人,处处感到舒心、方便。其中,最特别的是这里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家园共育。当他们的女儿朱莉快三岁时,我们经过反复比较,最终为朱莉选择了可由家长陪伴的托儿所。这种托儿所主要接收
期刊
周末带儿子去城市广场玩溜板,刚巧旁边一个女人也在陪着两岁的小男孩玩。“宝宝,手不要扶在台阶上。”女人轻言细语,把小男孩的手拿过来,又用湿巾擦了擦。小男孩又去扯旁边花的叶子,女人又急道:“宝宝,植物不能伤害哦。”然后又是擦手。  或许是见我在笑,小男孩走过来抬头看着我,我向他打招呼:“宝贝,你好可爱。”小男孩腆腼地笑了,女人又在旁边教道:“宝宝,叫阿姨,阿——姨!”小男孩的笑脸顿时没了,而且还往女人
期刊
孩子都是喜欢新鲜事物,睿睿也不例外。可是我发现,睿睿喜欢做能轻松完成的、有把握的事情,一旦遇到困难总会选择放弃或绕开。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不知道其他孩子是否也会这样。但猜想,这或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吧!  这个周末,我准备让睿睿爸爸带着睿睿玩一个新鲜的游戏——飞行棋。这次买的这套飞行棋,有一个拼图,看样子质量一般。我先告诉睿睿:“今天要玩一个新游戏,但在玩新游戏前要先闯关,拼一张60
期刊
台湾绘本专家杨茂秀曾说:“绘本像是大地,图是大地上的风景,而文是大地上的路。图或风景会拉住你,仿佛不断轻声提醒你‘慢慢走,好好欣赏,不要急,急躁并不好,再看我一眼,不要急着翻页。’而文是路,路与文仿佛会呼唤你‘快往前走,前面还有许多精彩的东西,翻页,读下去。’”  许多家长在与孩子阅读无字书过程中,总有这样一些困惑:无字书满是画面,一个字都没有,怎么给孩子讲啊?从哪儿开始讲起呢?我的态度是,要慢慢
期刊
我的青蛙王子  我给豆豆读绘本故事《青蛙王子》。故事讲完了,我问女儿“你知道妈妈的青蛙王子是谁吗?”女儿抿嘴一笑,说:“是爸爸啊!他对妈妈说,呱呱呱,呱呱呱,我会给你挣小钱。”我有些惊讶,接着问女儿:“那你将来的青蛙王子是什么样?”“呱呱呱,呱呱呱,我会给你挣大钱。”  让我好感动  我让豆豆去睡觉,自己在客厅里玩iPad。正玩着高兴,豆豆忽然跑了过来,说:“妈妈,熬夜会变老,所以我可不想让你变老
期刊
女儿像个小淘气一样总是一刻不停,永远精力充沛。刚打扫好的房间,转眼玩具满地。我做家务时,她也总是缠着我,给我“帮忙”,使得我事倍功半。还经常出些小状况:“我不小心弄碎了妈妈的杯子。”“妈妈我把你洗好的菜掉在地上了!”真是不让人省心。家长开放日时,从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中受到了启发,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做家务”变成“玩游戏”呢?于是,我开始了如下尝试:  洗衣服  该洗衣服了,我让女儿四处收集衣物,爸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