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发展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坐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历史地解答了社会主义代替或跨越资本主义的问题。但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审场经济有机统一起来,仍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这个难题的实践解答和理论发展,它确认了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由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与和谐人所构成的有机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使命;理论创新
  
  探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优势,因为马克思主义内含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丰富营养,这就是马克恩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中所蕴藏的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行的活动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在结构和历史使命出发,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传承关系,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解读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理论主要是由相辅相成的两部分构成:一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五形态理论”及其特殊表现形式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二是揭示历史发展内在本质的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前者以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为基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经验总结中阐明了五个社会形态先后更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历程。后者则以主体的人的存在状况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互动作为划分的根本标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性中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客观必然性。
  “五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出发,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作的客观概括。在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依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五种社会形态。在1858年1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依据对政治经济学的全面研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了经典论述:“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在马克思看来,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对人类历史演进规律的表达。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后来被斯大林明确固化,1938年,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 “历史上生产关系有五大类型:原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并在论述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之后,下结论说:“这就是人类史上人们生产关系发展的情景”从而真正确立了当今学术界通称的“五形态说”。
  “五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西欧,对整个人类发展史做出的经典概括,但马恩的视野从来就没有局限于西欧。从19世纪50年代起,马克思就曾多次关注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并于晚年提出了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他们的“五形态”理论;这些理论论述主要散见于晚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信件中。其中,1881年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复信初稿,最能表达马克思对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发展特殊性的历史思考。在此信中,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特别是俄国农村公社的大量研究,确认了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得出俄国“它和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虽然基本解答了落后国家能否跨越和怎样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但“跨越论”与“五形态理论”依照的都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逻辑。这种逻辑“它不是按照生产力的水平来排列社会发展顺序,而是把生产关系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轴,按照生产关系来排列社会发展顺序,这就不能不受到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重大影响。因此,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从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手,注重社会经济形态的整体发展,注重人的生存方式。这就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
   “三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从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着眼,从宏观层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的科学抽象。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写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以人自身发展程度为特征的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本质上是不同于经济形式的演进,是经济类型的演变在人自身发展上的反映。因而,在后来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进一步作了论证和发挥,把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表述为“直接的社会关系”、“物化的社会关系”和“自由人联合体”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在马克思看来,三大经济形态的依次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从经济社会形态的整体演进说明了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也证明了,现实社会主义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商品市场经济阶段是不可跨越的。在经济社会的整体演进中,现实社会主义只能是和现代资本主义同处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商品经济形态上。在马克思时代,与商品经济相联的只有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现实社会主义置于市场经济之上,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但是,如何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所必须面临和解答的核心课题。
  
  二、和谐社会构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实践推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当代中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 这一课题,探索一条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与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促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实现三个结合:
  首先,在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市场经济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为实现社会大生产最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此,我们党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规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这一经济制度的关键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当然,在社会主义前提下搞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克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造成的旧观念、旧体制与旧利益格局的束缚,又要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表明,克服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资源浪费、两极分化等消极现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社会公平主义,避免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体现。只要坚持这两点,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
  其次,在政治上实现社会主义基本法治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政治以经济为根据并服务于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巩固和完善的不可缺少的政治保证。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它所要求的是以自由、平等为代表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这种当家作主的权利不仅得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支持,而且还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不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于经验不足,未能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法制的关系,长期存在民主实现不够的阅题,并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因此,实现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关键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就需要破除社会主义不谈民主的“左”的旧观念,确立“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人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具体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又易使人们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造成人对物、资本、金钱神化和崇拜的拜物教意识。因此,积极发扬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面影响,抑制和削弱对人的发展的负面效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关键。为此,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作为现实的人的发展目标,确立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具有正负双重效应的全面性观念,努力克服和防止新的人的异化现象。同时,要大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建立政治动员与利益驱动相结合、思想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思想道德建设机制,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列宁曾指出,“要研究这个有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必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社会良性运行的活动规律的视角创新和发展了这个理论,把人类社会和谐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体。
  
  1 社会主史和谐社会是“和谐经济”的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和谐社会构建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社会关系的调节、社会矛盾的化解、社会分配关系的完善、社会公平水平的提高、社会秩序的维护等也都必须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前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所出现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等富裕而不和谐现象,已经极_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因此,构建一个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经济发展的社会就成为我们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构建和谐桂会就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持续快速地发展和谐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更完善的分配关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也即形成和谐社会。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政治”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政治、经济和文化良性运行的社会。从上层建筑层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在社会转型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党的合法执政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威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体现为党与人民对新时期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探索和建设,积极维护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为核心的新的执政基础。“共同利益”民族利益。也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分化了的不同利益及利益主体的连接纽带,也是党和政府得以团结和凝聚全民族力量继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黏合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以这种“共同利益”为根据,党和政府在整合各种执政资源,增强政治合法性的过程中,也必须以这种“共同利益”为基础。有了“共同利益”,社会才有和谐的可能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就是要培育和整合这种“共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文化的社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然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使文化产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要。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空虚、文化贫乏同样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因而,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_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具有建设更加绚丽多彩的和谐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人”的社会。“和谐人”是和谐社会的深层内涵,亦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和谐人”的内涵,应该从人的心理的和谐状态来理解,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人的和谐发展来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活动成为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与此相适应,“经济人”角色认同日益提高,而对“道德人”、“政治人”的认同程度降低,以至于出现了用“经济人”行为规范来规范人的政治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谐人”的观念的确立,既是对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主体矛盾的纠偏,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马克思的“和谐人共同体”追求的历史承接。在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和谐人共同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这一过度的最高阶段,“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且“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的其体的实践运用。
其他文献
一、教研背景  笔者在学习新西兰的“学习故事”和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充分感知并领略到了“幼儿是积极、主动、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这样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观,于是将教学案例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从儿童出发,围绕儿童展开,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此理念认知下,笔者选择了大班音乐活动“小木匠和油漆匠”作为教学案例的研究样本,希望能够在“一课三研”的教研过程之中,边实践
摘 要:延安时期,在促进党员保持党性纯洁方面,中共建党纪念文本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党中央依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于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针对违反党性的种种表现及其危害,提出了增强党性锻炼的多种具体途径和办法。其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认识结论,是党建史上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认真梳理其中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对于当前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工作,具有十分重
深度学习是个体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方位投入的活动,既注重幼儿的个体经验发展,又注重社会价值与意义的建构。深度学习关注幼儿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与他人的互动,更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提升。“骑小车”游戏是我园幼儿户外体育自主游戏中的新事物,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关注游戏中出现的困难,解读幼儿的内心需要,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场地支持,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经验及
[摘要]近几年,陕南绿色产业的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要加快陕南绿色产业发展,必须适当限制当地工矿业发展,协调处理好绿色产业和工矿业的矛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给绿色产业以较大的发展空间;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挖掘绿色产业发展的潜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发展绿色产业的资金问题;鼓励土地适当集中,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尽快建立健全市场保障
摘要:历史上,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问题上,单从社会主义国家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往往都带有一种“左”的情绪或倾向,它是导致“两制”关系走向决绝对抗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左”的情绪或倾向与忽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理论有很大关系。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三点: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具有时空上的承继性;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不完全是一对在时
摘 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目标不相容是造成政府公信力递减的主要原因。契约理论认为,民主政治模式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包含多个层面的契约关系。如果排除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发展阶段和国际政治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仅从契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政府与公民间的契约是天然的不完全契约,并且存在“目标不相容”、“信息不对称”等委托代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执行机制与激励策略修正政府与公民间的契约
摘要:“生态人”理念是生态伦理学家在整体主义、和谐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生态人”是人在全面发展过程中“量变中的质变”;“生态人”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推动了“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人;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定位;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6-0040-0
[摘要]在一个三重叠加一次转型社会的当今,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作为职业技术教育范畴的高等职业教育,建构什么样的当今教育和未来教育,怎样培养社会需要的当今人才和未来人才,如何使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给予了一个科学解读。高职教育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过程维度上应具有的状态,对我们发展高职教育、确立办学理念和组织运作教育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
摘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突出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历史经验与现实状貌的深刻总结和理性把握,其本质在于倡行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全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信仰大众化,它既是理论大众化的升华,又是实践大众化的动力。“向文而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本原指向,“以理服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主导机制,“以文化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重要资源。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文化品格不是“价值无涉”,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要兼备文化指向、兼循文化逻辑及兼顾文化资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