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其中实验教学更是在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教学效用。因此,本文以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为主题,着重探讨在生物课堂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实施及强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可行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与理解生物知识,真正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素养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想真正发挥出实验对于生物教学的促进作用,离不开教师对生物实验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从这个思路出发,本文主要围绕创设操作情境、借助信息技术、鼓励别出心裁以及搭建课外平台这几个方向进行具体探讨,以引导学生能够在参与及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新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操作情境,强化细节
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中,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说明。同时,为了确保能够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易产生的错误操作,以此来强化细节,优化效果。
例如,在教学《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内容的时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掌握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我以第二单元的开篇语作为引入,带领学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接着让学生观察书中第35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规范使用显微镜,我提前带领学生从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环节逐一梳理和明确操作细节,比如熟悉显微镜的各部件性能,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等等,等学生明确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效果也会更好。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细节也能决定实验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能够注重和把握实验细节,提前明确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性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合理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尽量避免产生无效实验。
二、借助信息技术,显化抽象
在教学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生物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趣味化,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辅助下深入理解与把握生物知识的本质。其中,当出现实际条件难以满足的实验内容时,借助信息技术演示实验來显化抽象、展示效果的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参考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节内容的时候,我预设的课堂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并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以及掌握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实际上如果能使学生直观看到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学生理解与掌握起来会更加容易,但这在课堂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使用了flash动画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动态性,让学生边观看动画,边总结和描绘细胞分裂的过程。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跟着动画的演示,一步步说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等等。结束播放后,我再出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课堂效果非常好。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呈现形式。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弥补许多现实不足,极大地拓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能让学生观察规范的实验操作和直观的实验现象,这对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鼓励别出心裁,拓展创新
为了保证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与优化创新。同时,教师也要逐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的创意和想法,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检验实验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实验方案,提升实验素养。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这节内容中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生物实验,原本的实验设计是准备三个试管,将等大的新鲜馒头块分为细细碾碎的A、B(模拟牙的咀嚼)和不作处理的C,A为馒头碎屑和2ml唾液,B为馒头碎屑和2ml清水,C为馒头块和2ml唾液。之后再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1-2滴碘液观察各管的颜色变化。但我发现这样的实验所用的器材过多,不好操作,准备时间过长,还有新鲜馒头入手后易碎,这样A和C无法对照,效果不明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们思考改进该实验的可行方式,学生们参与度很高,有的提出可以分组实验,不同的组只完成一个试管的准备,再统一对照,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器材。还有的学生想到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在C中使用干、硬的馒头块,放入水中不会散开,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就这样,我再带领学生重新设计和优化实验方案,再次操作实验,果然实验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以说初中生物实验是比较简单的,我们除了要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习得基本技能以外,还要鼓励学生不断思考改进与创新生物实验的可行方式,比如说如何能使生物实验的成本更低、操作更易、方法更优、成功率更高等等,这样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实验、大胆探索。
四、搭建课外平台,自主探究
结合到生物学科的特性,很多实验需要较长的周期,对实验空间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有限的生物课堂上是很难实现的。那么,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搭建课外实验平台,鼓励对生物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自由组合,开展实践探究,并将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分享给其他同学,以此来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实验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些非常喜欢生物学科的学生,这些学生对生物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学生能够参与课外实验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此,笔者在班级内组建了一个生物兴趣小组,鼓励小组成员在课外空余时间思考和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实验,并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和改进实验方案。同时,还要求兴趣小组要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论与收获,由此来搭建起生物实验的课外互动平台。
由此可见,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形式或内容的针对性改进和创新,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那么,除了文中探讨的创设操作情境、借助信息技术、鼓励别出心裁以及搭建课外平台这几个方向以外,教师还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优化实验教学的更多元的策略与方法,以促进学生能够真正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获得真实的成长与提升。
总而言之,我们之所以要在生物教学中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因为实验不同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兴趣,更为突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自主探究与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不断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法,促使学生能够借助实验的方式来为获取生物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支撑,真正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与含金量。
参考文献:
[1]卢孟俊.浅谈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28).19.
[2]范其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130-131.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素养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想真正发挥出实验对于生物教学的促进作用,离不开教师对生物实验的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从这个思路出发,本文主要围绕创设操作情境、借助信息技术、鼓励别出心裁以及搭建课外平台这几个方向进行具体探讨,以引导学生能够在参与及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新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操作情境,强化细节
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中,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说明。同时,为了确保能够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易产生的错误操作,以此来强化细节,优化效果。
例如,在教学《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内容的时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掌握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我以第二单元的开篇语作为引入,带领学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接着让学生观察书中第35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规范使用显微镜,我提前带领学生从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环节逐一梳理和明确操作细节,比如熟悉显微镜的各部件性能,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等等,等学生明确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效果也会更好。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细节也能决定实验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能够注重和把握实验细节,提前明确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性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合理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尽量避免产生无效实验。
二、借助信息技术,显化抽象
在教学一些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生物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趣味化,这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辅助下深入理解与把握生物知识的本质。其中,当出现实际条件难以满足的实验内容时,借助信息技术演示实验來显化抽象、展示效果的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参考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节内容的时候,我预设的课堂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并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以及掌握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实际上如果能使学生直观看到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学生理解与掌握起来会更加容易,但这在课堂上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使用了flash动画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动态性,让学生边观看动画,边总结和描绘细胞分裂的过程。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跟着动画的演示,一步步说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等等。结束播放后,我再出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课堂效果非常好。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呈现形式。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弥补许多现实不足,极大地拓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能让学生观察规范的实验操作和直观的实验现象,这对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鼓励别出心裁,拓展创新
为了保证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与优化创新。同时,教师也要逐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的创意和想法,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检验实验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实验方案,提升实验素养。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这节内容中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生物实验,原本的实验设计是准备三个试管,将等大的新鲜馒头块分为细细碾碎的A、B(模拟牙的咀嚼)和不作处理的C,A为馒头碎屑和2ml唾液,B为馒头碎屑和2ml清水,C为馒头块和2ml唾液。之后再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1-2滴碘液观察各管的颜色变化。但我发现这样的实验所用的器材过多,不好操作,准备时间过长,还有新鲜馒头入手后易碎,这样A和C无法对照,效果不明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们思考改进该实验的可行方式,学生们参与度很高,有的提出可以分组实验,不同的组只完成一个试管的准备,再统一对照,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器材。还有的学生想到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在C中使用干、硬的馒头块,放入水中不会散开,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就这样,我再带领学生重新设计和优化实验方案,再次操作实验,果然实验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以说初中生物实验是比较简单的,我们除了要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习得基本技能以外,还要鼓励学生不断思考改进与创新生物实验的可行方式,比如说如何能使生物实验的成本更低、操作更易、方法更优、成功率更高等等,这样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实验、大胆探索。
四、搭建课外平台,自主探究
结合到生物学科的特性,很多实验需要较长的周期,对实验空间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有限的生物课堂上是很难实现的。那么,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搭建课外实验平台,鼓励对生物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自由组合,开展实践探究,并将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分享给其他同学,以此来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实验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些非常喜欢生物学科的学生,这些学生对生物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学生能够参与课外实验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此,笔者在班级内组建了一个生物兴趣小组,鼓励小组成员在课外空余时间思考和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实验,并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和改进实验方案。同时,还要求兴趣小组要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论与收获,由此来搭建起生物实验的课外互动平台。
由此可见,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形式或内容的针对性改进和创新,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那么,除了文中探讨的创设操作情境、借助信息技术、鼓励别出心裁以及搭建课外平台这几个方向以外,教师还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优化实验教学的更多元的策略与方法,以促进学生能够真正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获得真实的成长与提升。
总而言之,我们之所以要在生物教学中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因为实验不同于课堂中的理论教学,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兴趣,更为突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自主探究与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不断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法,促使学生能够借助实验的方式来为获取生物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支撑,真正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与含金量。
参考文献:
[1]卢孟俊.浅谈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28).19.
[2]范其昌.重视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 :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