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质课课堂导入活动观察研究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quan_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节英语课中,课堂导入环节仅仅花费几分钟,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做到新旧知识的链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顺利达到教学和学习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英语课堂设计中,课堂导入存在不少问题,导入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基于对2016年全国高中英语优质课集锦中的30个视频中的课堂导入环节进行观察,探索它们的特点和優点,帮助常态课高中英语教师改进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
  关键词:课堂导入;高中英语;课堂观察
  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课堂导入环节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但对整个课堂接下来几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及达到应有的教学和学习目标,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但是在高中英语常态课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不少问题,而全国优质课是经过各地一层层选拔出来的课,是经过各地老师,教学团队,骨干教师等帮助下打磨出来的精品课。本文通过对2016年全国高中英语优质课集锦中30堂优质课的课堂导入部分进行课堂观察,探索它们的特点、优点。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以帮助。
  一、课堂导入
  1.1课堂导入的含义
  关于课堂导入的含义,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概念如下。
  刘丽(2004)认为:“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好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识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
  范建中,高慧仙(2010)则认为:“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遇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和认知准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结合上面研究者的理解,笔者认为课堂导入就是教师或教育者利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通过一定的方式、媒介或手段,创造一定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组织形式。
  1.2导入方法
  关于导入方法,研究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陈力勤(1999)根据导入的内容将导入分为生词导入和话题导入;按照不同的情景将导入分为时事新闻导入,名胜古迹导入,热点新闻导入;根据导入的形式分为直观导入,悬念导入,直接导入,设疑导入,故事导入,事例导入等。陈传光(2012)提出如下的导入方法:联系实际导入、故事导入、直观导入、游戏导入、音乐导入、问题导入、背景知识导入、谈话导入。
  1.3导入的功能
  对于课堂导入功能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宝大(2001)等认为导入的功能在于:导入新内容,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景等等。孙菊如等(2006)认为导入具有如下作用:集中注意;引发思考;画龙点睛,突破重点;新旧衔接,架桥过渡。
  综合以上观点,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课堂导入一般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出上课话题、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创造良好的氛围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功能。
  二、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2.1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的从课堂中搜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出相关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方法。
  但是课堂是变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观察课堂中所有的事情是不现实的,观察要想有预期的结果必修选择合适的观察点。沈毅等指出观察者要根据观察点的品质——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来确定观察点。根据以上观察的条件,本研究确立了导入活动有无、导入活动的时长、导入活动的方法、导入活动的功能四个观察点。
  2.2理论基础
  2.2.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结果。这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遗传和环境决定理论。它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主体和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主客体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只要主体努力就一定能转化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认知主客体之间还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个体主观需要,积极性才能高涨,学习才能有动力,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目标。
  英语课堂导入到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生而言,一节课的前25分钟左右是最佳思维时间,之后的注意力和思维力都会下降,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抓住这一黄金时间段,吸引学生注意注意力,提高注意的有效性,满足学生认知需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合理设置有效情景,注重知识的连续性,注重导入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
  2.2.2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学习而不应该是机械学习,教师应该以一种有意义,有组织的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材组织的越有意义就越能促进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有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新旧知识意义上的同化。他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在新的任务学习之前,向学生呈现一种新旧知识发生关联的引导性材料,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这里的引导过程就是课堂导入活动呈现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合理高效的利用教材内容,精确定位学生认知的起点,选择恰当的导入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联系起旧知识,同时是他们对新知识产生产生期待和动机。
  三、观察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3.1观察对象的选择
  笔者选取第十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案例集中的30节视频案例进行观察。按年纪级划分,30节课包括:(1)7节高一的英语课,分别是内蒙满洲里市第一中学李伟化老师的阅读课、海南海口市琼山中学陈帝来老师的语法课、天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李璐老师的阅读课、新疆库尔勒市第四中学王玉凤老师的阅读课、山东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袁雪芹老师的阅读课、河南洛阳理工附属中学郝婉贞老师的语法课、甘肃西北师大附属中学胡亚玲老师的写作课。(2)23节高二的英语课,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刘娟老师的阅读课、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小明老师的阅读课、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夏恬老师的阅读课、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由玮老师的阅读课、云南昆明市第三中学孙瑾老师的阅读课、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周杰老师的阅读课、辽宁沈阳市第二中学张牧牧老师的阅读课、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聂宏老师的阅读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曹向前老师的阅读课、建设兵团石河子第一中学杨姣老师的阅读课、黑龙江哈尔宾第一学校白金果老师的语法课、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费晨老师的阅读课、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马全新老师的阅读课、西藏拉萨中学涛思仿老师的阅读课、广东深圳中学李温和老师的诗歌课、安徽合肥第一中学徐鑫老师的阅读课、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应晓佳老师的阅读课、湖南湘潭湘乡市第一中学李双老师的阅读课、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罗维老师的阅读课、贵州六盘水市第一中学马圣凯老师的阅读课、福建泉州石狮市第一中学黄瑞贤老师的阅读课、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张晓琪老师 的语法课、山西榆次第二中学武裴老师阅读的课。   3.2观察研究的内容及统计
  笔者通过优质课课堂视频观察法,从导入活动有无,导入活动时长,导入方法,导入功能四个方面的表现研究30位高中老师的课堂实施情况,并据此给高中英语课堂常态课如何进行课堂导入活动提出建议。
  3.2.1课堂导入活动的有无及统计情况分析
  导入活动是指已经开始上课,但还没有开始呈现新内容之前的教学活动。导入活动有无指的是教师是否在本节新课呈现之前实施課堂导入活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直接关系到接下来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本研究以课堂导入有无为优质课课堂观察的观察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优质课中30位老师都设计了课堂导入活动,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在这个三尺讲台上的表演,开头精彩,才能吸引观众目光,激起观众的热情。而且上课开始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为学生良好的输出做铺垫。
  3.2.2课堂导入活动时长及统计情况
  课堂导入活动时长是指教师所采取的课堂导入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课堂导入时长太短,学生可能不能够很好的进入新课情景,时长太长,学生可能会产生疲倦感,不知本节课主题是什么,产生兴趣消退,学习动机感降低。所以时长太长或太短都不会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张文全等认为,导入活动的时长一般掌握在五分钟左右最适宜。所以课堂导入时长成为了本研究的课堂观察点。
  统计发现,在30节高中优质课视频的导入活动中,导入的时长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时段(总时长为35分钟):1-2分钟、2-3分钟、3-4分钟、4-5分钟、5-6分钟、6-7分钟、8-9分钟。其中,导入时长为1-2分钟的优质课8节,占26.6%;导入时长为2-3分钟的优质课5  节,占16.6 %;导入时长为3-4分钟的优质课有6节,占20 %;导入时长为4-5分钟的优质课有5节,占16.6 %;导入时长为5-6分钟的优质课有3节,占10%;导入时长为6-7分钟的优质课有2节,占6.6 %。导入时长为7-8分钟的优质课有1节,占3.3 %。
  根据上文分析,导入活动时长5分钟最适宜,优质课时长为35分钟,那么35分钟的课堂2-4分钟左右最理想,从上文可以看出大部分优质课教师的时间把控能力还是很好的,课堂操控力比较强。为下面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留了充足的时间。
  3.2.3课堂导入方法及统计情况
  课堂导入方法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一定的逻辑结构,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征、学生需求等进行导入活动所采取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那么有趣,如何使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的有趣的动态的画面,考验着授课老师的能力和技巧。学生兴趣饱满,情绪好涨,才能为课堂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学生没有兴趣,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所以,导入方法成为本研究的观察点。
  统计发现,30节高中优质课视频的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导入、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图片导入、设疑导入、旧知识导入、其它等。30节课中导入方法共被使用63 次,问题导入使用了23次,占导入方法的36.5  %;视频导入使用了6 次,占导入方法的 9.5%;故事导入使用了4 次,占导入方法的6.3 %;游戏导入使用了6 次,占导入方法的9.5 %;图片导入使用了17 次,占导入方法的26.9 %;设疑导入使用了1 次,占导入方法的1.5 %;旧知识导入使用了5次,占导入方法的7.9 %;其他导入使用了1 次,占导入方法的1.5 %。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优质课教师的课堂导入活动灵活多样,其中最频繁使用的是问题导入,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其次就是图片导入、视频导入等等,通过视觉感官让学生感知新知识,而且短短几分钟老师能通过集中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新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浙江师范大学附中应晓佳老师的阅读课 。
  3.2.4课堂活动导入功能及统计情况
  本研究中导入的功能是指教师进行导入活动对学生学习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尤指对学生所产生的情绪、情感、知识拓展上的变化。好的导入活动可以使教师学生产生双向互动,教师了解学生的起点,调整教学程序。所以导入功能成为本研究的一个观察点。
  30节高中英语优质课导入互动的功能主要有:(1) 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动机;(2)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3)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期待;(4)联系旧知识,拓展新知识,为新课内容做铺垫(5)强化学生发应,参与教学活动。其中,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期待的活动有18次,占29.5%;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的活动有24次,占39.3%;明确目标,产生学习期待的活动有4次,占6.5%;联系旧知识,拓展新知识  为下文做铺垫的活动有12次,占19.6%;强化学生反应,参与教学活动的活动有3次,占4.9%。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优质课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呈现多元化,即教学活动功能的多元化。这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设计课堂导入形式,实现课堂导入活动效果及效果多样性,例如一种导入活动的开展,不仅可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浅意识地关注话题,还可以为新知识的呈现做铺垫。
  四、课堂导入环节教学建议
  1.关注课堂导入,确保每堂课都有课堂导入,精心合理设计课堂导入活动
  做为一堂课的开始,有导入环节,新知识的呈现才不会显得突兀,才能使学生很自然的接受新知识,激发学生动机,调动学生激情。
  2.合理设置和控制导入的时长
  对于一节45分钟新课,导入活动最佳时间为5分钟,但是由于教授内容难度、类型、学生思维力等方面的影响,要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程序,注意学生的感知体验,和生成效果。
  3.丰富课堂导入形式,注意课堂导入活动的有效性,实现效果的多元化。
  从优质课视频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优质课的课堂导入活动多样,而且活动所要达到的效果很好,不仅仅是问一个问题,而且准备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思考,依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精心设计导入活动及活动环节,提高活动的有效性,为新知识的呈现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 陈传光.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02):66-70
  [2] 陈力勤. 英语导入的理论和实践[J]. 湖南师专学报,1999(4)。
  [3] 范建中, 高慧仙. 微格教学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刘丽 ,戴青.导入[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 孙菊如等。课堂教学艺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王宝大等. 导入技能 结束技能[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马俊姣(1992.0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2019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英语。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景观设计也开始逐渐细化,人们已经将视线由普通大众转向更加细化的特殊人群之中。儿童景观设计旨在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空间设计,满足儿童使用的功能原则。以科学方法设计儿童的专属景观区域,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儿童行为;儿童心理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从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可以看出,我国依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儿童的
期刊
摘要:地理学科是探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及其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新的培养目标,不在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掌握,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核心素养包含的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四个核心素养入手,探究核心素养在高中课堂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实践思考  引言:近年来素质教育逐渐推广,同样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方式,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门的人才的培养要求,围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期间怎样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的思考,从优质的教学环境、实践的教学思想、改革的教学方法与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等多个层面对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促进作用  一、引言  (一)毕业设计是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的最后的一个部分,也是反映学校人才培养思想以及成
期刊
摘要:“互联网+”行动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传统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问题日益显现。从教学资源到学习形式再到教学空间都需要“互联网+”的多方位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学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
期刊
摘要:法语教材是法语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对于法语课程教学的成败以及教学的改革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选取合适的教材以及合理的课程设计来贯彻落实。通过对当今现有的法语教材进行分析和对比,我们发现,针对我国独立学院法语专业来说,没有比较适合的教材,现有的教材没有体现法语职业技能的特点,法语教材的文化底蕴不足,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经过各种教材的对比发现,《你好
期刊
摘要:在现如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对人才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于如何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但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容易,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并没有切实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停留在表明上,这严重阻碍了学生逻辑性和思维的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
期刊
摘要:当前,口头表达能力偏低已经成为我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即使是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表达时也存在磕磕绊绊、语法错误百出等诸多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典型的“中式”错误,而造成这些错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识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对两种语言对比的知识积累。有许多口语表达中常见的“中式错误”,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一分析便一目了然。本文将从英汉语言的对比的角度分析大学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设计作为社会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的发展主要可以体现在生产效率与收入水平的提高上。而经济决定艺术形式与艺术市场,配合设计理念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深入人心。本文将立足于设计史,分析艺术与经济的关系,主要从艺术决定设计,艺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艺术又反作用于经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设计;艺术;经济  一、时
期刊
摘要:新媒体是包含所有数字化媒体形式,它以其前所未有的互动性改变了高校传统单一信息发布的模式。给大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系统的建立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无限可能。新媒体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同频传播,促使高校主动、积极、有效地运用这一特点,改进对艺术类大学生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成为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与特征,其次分析了在初中音乐鉴赏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应用体验式教学,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给音乐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