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实际,对通信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从总体上构建了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导向、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嵌入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探索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 键 词] 嵌入式;通信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51-01
一、“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嵌入式”人才培养成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从长远来看,“嵌入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很多高校的专业实施了“嵌入式”人才培养,但从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要做到真正的校企“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另外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很多并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通信技术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校企共同把好“入口”关
“嵌入式”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精英人才”,那么是否可以高质量地输出这些人才,“生源”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在招生宣传时应参与其中,与学校共同制定招生宣传内容和计划,并参与到招生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和家长对“嵌入式”培养有个清晰的认识,避免盲目地进行填报。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录取分数来对嵌入式方向的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筛选。此外,在入学后半年,校企要共同对学生进行一个总体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淘汰及激励政策,对评估下来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评估下来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动态淘汰调整。
(二)建立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机制
1.围绕岗位核心能力构建“能力—项目—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通过课程改革、实验课改革、导入企业职素课程、导入企业仿真案例课程、导入企业产业项目实操课程等方式实现。在通信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产业人才用人标准,映射出对应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需求,通过项目经典案例分析、课程讲义更新、课程配套实验创新设计、设计仿真项目实训、引入产业项目实习机会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并利用引入的产业项目用人标准来对口培养学生,有效提高学员就业竞争力,从而构建“能力—项目—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
2.建设一个专兼结合体现职业性要求的“双师双能”专业教学团队
企业根据产业技术应用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结合高校的课程建设和培训需求,定期开设短期专题培训,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及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授课,学校每年推荐1~2名優秀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分阶段、分模块、分层次的培训学习。并且教师要以一名员工的形态,参与到企业真实的产业项目开发和实际运作中,学习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者可取得企业共建专业课程的教师上岗证书,从而培养和提高参训教师的项目开发经验和实践能力,最终回馈到教学中,为相关课程教学、课件开发、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校与企业、校内与校外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将主要利用产学交替的教学方式,主要完成在项目中实操、实训,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熟悉职场环境,掌握相关职业工作方法等。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基地也将开展一系列产业合作,并引入真实产业项目、行业论坛、技术会议、技能大赛等,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
4.保障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
专业根据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综评与考核、学生到课率调查评价、学生的教学质量反馈评价、班级企业导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及教学副院长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几部分。
5.学生课程评价体系建立
学生课程的评价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评价采用定量考核为主,采取开放式考题的形式,考题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商定,且只在评价成绩中占有较小的比例;对在企业期间的评价,可以通过将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学生实习中的同行、客户及学生自己引入教学评价体系,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且在整个学习成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三)校企共同把好“出口”关
通信技术专业“嵌入式”班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让学生明确自己既是“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学生最终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并进入相应企业就业由学分决定,修满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即可拿到“双证”,顺利毕业,对未修满的学生实施弹性学制,不受学年限制。
参考文献:
[1]郭文莉.“共赢共生、融通自为”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宋彩群.“嵌入式”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教育,2013,4(7).
[3]薛曼芳.高职院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机电技术,2014(10).
[关 键 词] 嵌入式;通信技术;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51-01
一、“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嵌入式”人才培养成为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从长远来看,“嵌入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也是必然的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很多高校的专业实施了“嵌入式”人才培养,但从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要做到真正的校企“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另外从人才培养的质量来看,很多并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通信技术专业“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校企共同把好“入口”关
“嵌入式”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精英人才”,那么是否可以高质量地输出这些人才,“生源”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在招生宣传时应参与其中,与学校共同制定招生宣传内容和计划,并参与到招生的过程中来,让学生和家长对“嵌入式”培养有个清晰的认识,避免盲目地进行填报。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录取分数来对嵌入式方向的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筛选。此外,在入学后半年,校企要共同对学生进行一个总体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淘汰及激励政策,对评估下来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对评估下来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动态淘汰调整。
(二)建立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机制
1.围绕岗位核心能力构建“能力—项目—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通过课程改革、实验课改革、导入企业职素课程、导入企业仿真案例课程、导入企业产业项目实操课程等方式实现。在通信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产业人才用人标准,映射出对应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需求,通过项目经典案例分析、课程讲义更新、课程配套实验创新设计、设计仿真项目实训、引入产业项目实习机会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并利用引入的产业项目用人标准来对口培养学生,有效提高学员就业竞争力,从而构建“能力—项目—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
2.建设一个专兼结合体现职业性要求的“双师双能”专业教学团队
企业根据产业技术应用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结合高校的课程建设和培训需求,定期开设短期专题培训,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及经验丰富的讲师进行授课,学校每年推荐1~2名優秀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分阶段、分模块、分层次的培训学习。并且教师要以一名员工的形态,参与到企业真实的产业项目开发和实际运作中,学习培训结束,经考试合格者可取得企业共建专业课程的教师上岗证书,从而培养和提高参训教师的项目开发经验和实践能力,最终回馈到教学中,为相关课程教学、课件开发、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校与企业、校内与校外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将主要利用产学交替的教学方式,主要完成在项目中实操、实训,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熟悉职场环境,掌握相关职业工作方法等。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统一规划,互为补充,基地也将开展一系列产业合作,并引入真实产业项目、行业论坛、技术会议、技能大赛等,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
4.保障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
专业根据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综评与考核、学生到课率调查评价、学生的教学质量反馈评价、班级企业导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及教学副院长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几部分。
5.学生课程评价体系建立
学生课程的评价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对专业理论课程的评价采用定量考核为主,采取开放式考题的形式,考题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商定,且只在评价成绩中占有较小的比例;对在企业期间的评价,可以通过将企业技术指导人员、学生实习中的同行、客户及学生自己引入教学评价体系,共同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且在整个学习成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三)校企共同把好“出口”关
通信技术专业“嵌入式”班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让学生明确自己既是“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学生最终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并进入相应企业就业由学分决定,修满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即可拿到“双证”,顺利毕业,对未修满的学生实施弹性学制,不受学年限制。
参考文献:
[1]郭文莉.“共赢共生、融通自为”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
[2]宋彩群.“嵌入式”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教育,2013,4(7).
[3]薛曼芳.高职院校“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机电技术,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