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还应把握编者的文化视角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种种原因,编者在编写小学教材的过程中,对选入的文章作必要的修改是常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发现,除了部分古诗词等特定文学形式基本忠实于原文外,大部分文章在选入教材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动。一般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目光定位于入选教材的选文,很少追溯原作。事实上,将选文与原作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编者改编的原因和动机,学生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涵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对文本的独特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来谈一谈教学过程中选文与原作对照阅读的部分教学环节,揭示这一过程的价值所在。
  一、课题与原题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著名作家章武的作品,原文题目为《扫径翁》,选入教材时更换了题目。看似无关紧要的换题,其实折射出编者深刻的用意。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大家或许不知道,这篇课文原来的题目不叫《天游峰的扫路人》,叫《扫径翁》。比较这两个题目,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好,因为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扫路人工作的地点在天游峰,比较具体,“扫径翁”表达得不确切。
  生:我也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好,一看“天游峰”这个名字就想到是座高山,能在这座山上扫路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这个题目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而“扫径翁”就显得很一般,很普通。
  生:“扫径翁”就是扫路的老头,题目看不出扫什么路,还有,“径”和“翁”是古人说的话,我们小孩子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就是基于以上的考虑,编者在选编课文时把题目改成了“天游峰的扫路人”。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好文章,题目的拟定至关重要。好的课题不但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耐人寻味,引人入胜,这是课题在课文教学中独特的价值体现。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题和原题作了比较分析,以此探讨课题蕴含的丰富内涵,这也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拟题的过程。
  二、课文与原文
  原文在选入教材时,编者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了增补、删改、修饰、整合等。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天游峰的扫路人》与原文《扫径翁》正文部分有多个不同之处。
  1.景色描写——舍之有据
  原文的第4自然段有一百多字的关于天游峰傍晚景色的描写。
  举头仰望,只见白天里温柔娇媚的群峰全都披上黑色的斗篷,变得严峻起来,甚至还威含着一股逼人的气势。夜雾从幽谷中氤氲升腾。不知名的白色野花在昏暗中斑驳闪光。九曲溪在脚下潺潺作响。溪畔的“伏虎矶”后,蹲着一座小小的平房,可是门窗禁闭,不见灯火。一切,都显得朦胧而又神秘。
  对于编者舍弃的这段文字,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以上是原文关于天游峰景色的描写,在选入教材时编者作了删除。你认为该不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删除。从前两段文字可以得知,天游峰最大的特点是险和高,为展示扫路人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铺垫。至于天游峰的景色到底怎样,并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生:不该删除。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天游峰傍晚时的景色,而扫路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
  生:我觉得还是删除的好。一是因为这里的景色描写无关紧要;二是这段文字理解起来有难度。再说,课文已经很长了,再加上这些文字,读起来很费力,所以还是删除的好。
  师:同学们分析得头头是道,快成文学评论家了。老师也认为这段文字应该删除,删除以后,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中心也更加明确了。
  仅就这段天游峰景色描写的语句来说,如果入选的是中学课本,本着忠实原文的旨意,完全可以保留。现在入选的是小学课本,由于字词教学、篇幅、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段文字还是删除为好。由此可见,编者在这段文字的处理上作了更为周全的思考。这样的对比阅读,从小学生的学情和阅读视野出发,考量了他们对文本的感知需要和能力。
  2.对话描写——弃之有道
  对话描写是本文的传神之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作者与老人的第一次对话只有两句: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这两句对话基本忠实于原文。而原文在此之前还有四句:
  “请问老同志贵姓?”
  “不敢,免贵姓屈,屈原的屈,河南商丘人。”
  “您老在这儿很久了吧?”
  “不算久,不算久,文革十年,这里人迹罕见,荒山野岭,何须我来扫路呢!”
  关于这段删掉的对话,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从课文里我们并不知道老人姓什么,哪里人,为什么来这里。从原文里我们可以得到这些信息,编者为什么要删除这几句对话呢?
  生:姓什么、哪里人不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可以舍弃。
  生:我从“这里人迹罕见,荒山野岭,何须我来扫路呢”读出了老人对这样的生活不太满意,有抱怨的味道。这与后面的“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相违背,所以还是删除的好。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思考得也很深入,说得都有道理。
  在选入课本之前,我们阅读的文本只能算是“一般性阅读材料”,而入选课文,其角色即转变为“教材文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意味着规范和权威,它是一种文化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教材将扫路人的精神品质作了艺术的提升,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3.道出原委——改之有理
  在课文作者与扫路人的第二次对话中,老人说出了不愿退休的原因,原文和课文是稍有区别的。
  【原文】 照说,我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吃的是公家的大米和自家种的青菜,空气好,又有茶喝,白天花鸟作伴,夜晚九曲弹琴,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神仙过的日子,能走吗!
  【课文】 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这段文字,笔者在对照阅读时作了如下设计。
  师:这两段文字,你觉得哪段更好一些?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原文好。因为“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病无灾”这几个ABAC式的词组用得好,体现老人生活很自由。
  生:我认为课文好。对比一下,原文和课文的区别“吃的是公家的大米和自家种的青菜”与“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体现老人自食其力、自强不息。
  生:我也认为课文好。原文和课文都能看出老人对生活很满足,不想走,但原文老人的生活是国家给的,而课文老人的生活是自己争取的。所以课文里的老人更加坚强,他的人生态度更加乐观。
  师: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改动,同学们看出了那么多深刻的道理,了不起!
  这段对话根本的区别在于吃的大米是“公家的”还是“自己种的”。或许“公家的”更符合事实,“自己种的”有编者人为的、理想化的色彩。文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作为教科书里的文学作品,承载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这段文字的改动,不仅揭开了老人不愿退休的原因,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鲜明个性和人格魅力跃然纸上。
  三、作者与读者
  综观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科书,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小学阶段的课文改动尤为普遍。这里涉及作者的写作与读者的阅读两个层面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人生阅历不够丰富,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入选教材的课文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主旨与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作必要的改编。作者章武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心境决定了他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而读者与作者角色的差异,决定了两者不可能有相同的身心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所以,在作者与读者之间,需要编者这一桥梁角色,将两者联系起来。
  从《扫径翁》到《天游峰的扫路人》,不仅是题目的更改,从1333字到754字,不仅是字数的删减,更是从材料选择、言语表达、主旨深化等角度作了脱胎换骨的改编,从而把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素材上升为文质兼美的教材。课堂上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原文对照阅读,可以让学生从编者的文化视野领悟教材独特的文本价值,经历一篇好教材如何产生的过程。语文教师不妨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只要勤于比较,善于观察,精心设计,课堂上引导学生咀嚼文本,揣摩语言,一定能在课文与原文之间发现更有营养价值的东西。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闸中心小学 214000)
其他文献
家里“老虎"对儿子关心满满,有求必应。记得在儿子前年生日时,给他买了手提电脑;去年生日时,买了一个品牌篮球;圣诞节时给儿子买了电视游戏机软件,电脑加电视,两套“游戏班子”让儿子“沉迷"于玩乐中。这还不算完,为了得到一个iPad,儿子自己自创统计表格,表现好时,在左侧画杠,表现差时在右侧画杠,到3月底总结出,如果表现好的左侧杠数超过右侧杠数的50%,Daddy就同意为儿子买一个iPad。这要变成“三
【摘 要】第一学段的古诗词教学,重在聚焦语文元素,促进学生语言发育和文化成长,让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古诗词中隐含的文化意象、历史元素实现“柔性对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语言环境出发,揭示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引入特有的文化意象,帮助学生与古诗相融相合,从而体会传统语言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教学;文化播种;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语言文字的初级阶段,
【摘 要】组诗教学围绕一个研究主题,让学习范围从一首诗拓展到多首同类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它采用“重组”的方法,遵循认知规律,让古诗意境与学生生活场景美好相遇;运用“比较”思维,在异同对比中,让学生沉浸于古诗意象的玄妙。组诗教学提高了学生学诗、研诗的能力,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播下了“诗意”文化的种子。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象;比较  统编教材选入大量古诗,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摘 要】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包含了丰富的语文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情,了解学生的起点和需求,体会编者的意图,对课后练习进行解读、梳理和创编,将其与课堂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做到自觉关注、自主开发,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课后练习;语文要素;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把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毋庸置疑,采用识字与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是综观现在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普遍存在识字与阅读相分离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没有把握好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认为边学文边识字容易把课文割裂得支离破碎,会造成字也没识好、文也没学好的局面。  现结合《天鹅、大虾和梭鱼》(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谈
一、改对联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但在散文和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  有一次,有个很有学问的人来找苏东坡舞文弄墨。他看到苏东坡的学生,就趁机想给苏东坡找点难堪。他对苏东坡说:“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你的学生也一定不错,我出上联,让你的学生对下联,行吗?”  苏东坡只好答应。  于是那个人指着路边的一座宝塔说道:“一塔尖尖七重八叠。”  他
【摘 要】科普童话较之一般文本,更注重知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文本特点,以关键词为抓手,将故事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融合,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会共生并进,引领学生以心入境,感受语言的温度,使课堂在言语的情味与意蕴的理解中走向融合。  【关键词】文本特色 科普童话 言意共生  《在牛肚子里旅行》(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讲述了小蟋蟀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一起玩耍的青頭运
从小,我就喜欢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仰望星空,数着星星。此时,我总会想象着自己的未来,并用稚嫩的声音问妈妈:“妈妈,以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呢?”  寻 梦  6岁时,不知道什么是梦想,总单纯地以为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只要我呼唤爸爸妈妈,那些东西都可以飞来,出现在我面前。可是时间老人让我渐渐地长大了,也似乎在慢慢地向我解释我心中的“为什么”,慢慢地将梦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现在的梦比以前真实了许多,知道梦想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上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包诗”,文是诗头,诗在文中,学文是为了理解诗的含义及其表达的主旨。在这篇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两次不同的教学,笔者进行了两种不同的设计。  第一次教学:“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言行之中读出别情  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外在的语言和动作,都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晴  大家的名字都是家长取的,取名字时,大家都没有做过主吧?今天课堂上,我们为自己改了名,可有趣了!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赵老师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同学们,从第一组开始,轮流报出自己的名字。”  咦,赵老师,您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要报名字呢?都在一起相处四年了,难道还不认识我们吗?  报完名字,赵老师问我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同学们纷纷议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