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教学进行反思,目的是改进现行教学的不足,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使教师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且更有成效,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最大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主体性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教学理论的反思研究
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指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认识研究教学因素及其关系。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关系是教师准备教材,教师教授学生,学生学习教材:这就是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李秉德《教学论》在三要素之外,增加了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反馈四个要素,这便是“教学七因素说”,七因素的关系是互相影响而又错综复杂的。在新课程新思维的背景下,教师不在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启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反思这些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研究
在处理课堂教学大量的动态信息时,新课程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行为须注重指导性、灵活性和最优化。教学策略可以看成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重点是教学行为,即“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是教学内容、思路、方法和测评等一系列有助于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总和。比如达成什么目標,如何达成目标,怎样去“面向主流,合理兼顾”,如何根据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构思、制定对策以及行动如何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等课题,很有反思研究的价值。
3、对教学艺术的反思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反思能使自己在后继教学中不再重蹈覆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自我反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归类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病理”分析,能不断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内容广泛,包括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教学板书艺术、教学组织艺术和教态变化艺术等。
4、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类型的反思
⑴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发生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看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目前教师备课现状看,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照抄现成教案,以“他思”代替“我思”,不考虑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二是有经验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这种习惯性思维使他们不注重对自己以往经验的反思,纯粹凭自己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以旧教案“一抵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课前反思中可以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对于容易接受的知识,我们可以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极积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参与面。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⑵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是如何机智处理这些问题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了争议,你将如何处理;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理解你的问题时,你将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充分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⑶课堂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难点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的;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还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这个“亮点”是怎么产生的;假如再让你教这一内容,你的教学方案会怎样调整。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主体性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教学理论的反思研究
对教学理论的反思指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认识研究教学因素及其关系。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关系是教师准备教材,教师教授学生,学生学习教材:这就是传统的“教学论三角形”。李秉德《教学论》在三要素之外,增加了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反馈四个要素,这便是“教学七因素说”,七因素的关系是互相影响而又错综复杂的。在新课程新思维的背景下,教师不在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启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反思这些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研究
在处理课堂教学大量的动态信息时,新课程要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行为须注重指导性、灵活性和最优化。教学策略可以看成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重点是教学行为,即“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是教学内容、思路、方法和测评等一系列有助于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总和。比如达成什么目標,如何达成目标,怎样去“面向主流,合理兼顾”,如何根据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构思、制定对策以及行动如何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等课题,很有反思研究的价值。
3、对教学艺术的反思研究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反思能使自己在后继教学中不再重蹈覆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自我反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归类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病理”分析,能不断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内容广泛,包括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教学板书艺术、教学组织艺术和教态变化艺术等。
4、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类型的反思
⑴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发生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看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目前教师备课现状看,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照抄现成教案,以“他思”代替“我思”,不考虑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二是有经验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这种习惯性思维使他们不注重对自己以往经验的反思,纯粹凭自己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以旧教案“一抵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课前反思中可以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对于容易接受的知识,我们可以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极积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参与面。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⑵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是如何机智处理这些问题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了争议,你将如何处理;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理解你的问题时,你将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充分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⑶课堂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这一类型的反思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某些教学难点出现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的;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还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这个“亮点”是怎么产生的;假如再让你教这一内容,你的教学方案会怎样调整。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