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路径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ESP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提高教学开展在内容和范围上的针对性,符合职业院校的实际,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ESP视角对高职英语教师团队的培养和转型进行分析,旨在分析ESP视角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并且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存在的概念理解问题、职业定位问题以及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只有从提高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参与实践三方面入手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转型工作探寻有效的转变路径,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ESP视角;高职英语;双师型教师;转型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31-02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现代教育环境下对各个等级院校教师团队培养和素质提升提出的重点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而言,提高课程教学的专业性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课程学习质量,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团队向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更强的“双师型”方向转变。
  一、E S P的概念以及应用必要性
  (一)基本概念
  ESP是一种英语课程教学的理念,强调提升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水平,为英语在特定的专业和职业环境中的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基于ESP视角,扩展到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包括经济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商务英语。所谓的ESP视角,是以英语专业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升和培养教师的专业英语教学素质水平,最终实现教师的“双师型”转型。
  (二)引入E S P理念开展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ESP理念和教学要求的提出与宏观上的人才需求和教育政策要求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包括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两部分内容[1]。为了保障这两部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对接工作。第一,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第二,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第三,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这与ESP理念强调的专业人才的英语化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国家最新颁布的针对职业教育实施改革的相关方案也明确指出,在专业教育中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ESP理念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这一理念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融合符合现阶段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的宏观要求。
  其次,ESP理念的引入符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无论其未来的求职方向如何,专业英语能力对其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的选择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现代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水平需要逐步提升,尤其是不同职业的专业化英语水平,这更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阶段提高个人在职场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中,部分课程的学习过程也会涉及一部分专业英语知识的内容,或者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英语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也就是说,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人未来职业发展和规划来说,还是从其学校教育阶段的需求上来讲,ESP理念与学生这两方面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匹配性。
  二、E S P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师团队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缺乏对E S P理念内涵的认识
  在重视提高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水平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普遍存在对这种教育理念缺乏合理认知的情况。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对ESP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缺乏正确认知,在具体课程比例安排上也存在无法合理规划ESP课程与专业英语占比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教师实践ESP理念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专业教育英语化的推进进程。
  (二)教师对个人的职业定位不够明确
  “双师型”培养目标对于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不仅包括其教育教学能力,更包括其个人在职业层面上的发展潜力和规划能力。在ESP视角下,从事这部分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并没有对个人的职业能力提升方向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3]。其对于个人教学工作的意义也没有充分的认知,单一地将这部分英语课程看成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辅助性课程,高职院校方面也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门具有专业性的独立课程进行设置。这对于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教育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
  在ESP视角下,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中应当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但大部分教师倾向于选用阅读与内容翻译结合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不能适应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先进且具有适宜性的教学方法缺乏组织和掌握的能力,并不能做到结合不同的专业需求灵活运用ESP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这也是教师自身向“双师型”教师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阻力。
  三、基于E S P背景实现“双师型”教师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ESP背景下,教师要想解决现阶段教学开展以及个人能力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通过专业学习储备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为优化教育效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个人职业能力资格的获取提供帮助。具体来说,教师应当针对ESP英语教学的要求以及个人的英语专业能力水平状态进行分析,找出现阶段个人在能力素质上存在的不足,通過系统夯实理论基础的方式为个人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不断努力[4]。另外,“双师型”教师的转型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资格也有一定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能力素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也是证明其个人专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想实现“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从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资格入手,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关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学习进修平台以及实践教学经验的交流学习平台等,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教师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   (二)转变思想观念,丰富教学形式
  ESP理念本身就属于一种具有先进性特征的理念。从事这方面教育的英语专业教师也需要注意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运用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方面,教师应当认清学生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找准个人在不同专业英语教学开展中的辅助和指导定位,结合不同专业的英语课程结构特点,依托词汇、术语、句型的基本顺序做好教学规划,并且结合口语交际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将微课视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同时,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翻转课堂为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帮助。另外,从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和丰富的角度来说,还应当努力适应现阶段信息化、网络化的工作环境和发展趋势的要求,针对个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重点提升,力求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提升个人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技能。这也是“双师型”教师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的专业能力[5]。
  (三)重视实践学习,加大实践力度
  虽然已经成为专业教师,但在不同的专业背景下,英语教师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掌握能力相对有限,真正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应当认识到个人的实践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用实践学习指导和验证个人的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为实践的开展提供依据。具体来讲,高职院校方面应当积极为ESP英语教师团队的素质提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支持[6]。依托校企联合的实践培训教育方式,结合不同专业教师的实际需求提供有利于提升个人实践学习能力的实践学习机会,实现教师实践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培养出同步具备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教师。从教师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说,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发挥教师指导开展英語课程教学的作用,对教师个人的专业能力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ESP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基于“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要求,目前高职院校方面应当结合现阶段思想意识层面、职业素质层面以及实践能力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并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提升教师团队的思想意识层次、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水平,力求达到“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要求,为取得更好的职业教育效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基于岗位能力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08):76-81.
  [2]易楠.基于评价激励理论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20(02):304-304.
  [3]刘海宏.教师专业化理论视角下的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02):70-72.
  [4]张晓玲,罗秋兰.“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68-70.
  [5]杨永明.三维视角下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9(02):75-77.
  [6]汪娜.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9(08):64-67.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高校应加强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借此来更好地服务大学的文化育人建设工作.对此需要
民办本科高校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而与其最有直接关系的就是教师。在此背景下,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立足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造一支既能传授基础日语理论知识,又能培养日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日语教师队伍,成为日语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该校日语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并对建设双师型日语专业教师队伍作出初步定位,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以期对今后日语专业发展及日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辅导员要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就需要以责任、担当为己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拓宽视野,从书本中学习,向有经验的
摘要:为应对工业4.0时代对工科人才的新要求,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满足当代产业发展需求、面向未来发展需求。面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进行一番新的思考。各地方工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对院校的相关课程进行完善和创新,旨在以新工科为指引方向,培育更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对各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策略
摘要:建设高等院校教师聘任机制,不只是构建现代化大学制度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然而,从目前改革实施状况来看,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高校忽略培养与聘任的关系、改革力度较弱、思想认识出现偏差。现有的人事机制及决策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应主动迎合现代化大学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教师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及流动机制。本文
摘 要:随着社会审美的提高和需求的增加,社会对高素质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逐步向综合能力素质培养过渡。然而,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观念普遍落后,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本文基于OBE概念,分析其在高职艺术通识教育中的适用性。此外,还指出了高职艺术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等。最后,从课程目标、教学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社会进入发展新常态,高校在育人模式上也在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的基本模式及实施方式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上,应将党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保证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更为重视.这不仅是基于职业院校的特征,更是现阶段社会人才需求的主要趋势.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
高职院校学生支部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学生党员以及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此,本文提出成立必修、
摘 要: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所编制的职业兴趣测评工具,包括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测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兴趣与适合职业,促使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探索,为教师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视域下,提出了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前提,四年系统进阶路线为主干道,职业规划教育动力闭环为保障机制的高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新模式,形成一个系统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