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经深深地受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而信息技术也是高中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两种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学校由于硬件条件和教师队伍还不够完善,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存在较大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前提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1995年5月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项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有重大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他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这个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能培养出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很强的学生。他们认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于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个认识,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端正思想,要有一个崭新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项任务既光荣,又十分艰巨,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先生憧憬着这样一个理想状态,那就是让计算机学习者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步入计算机世界。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妙。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现实问题的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如在讲述《信息及其特征》时让学生观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幻灯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中国将出兵朝鲜”,从而引入信息作为决策重要依据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寓言故事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发掘创造潜能,获得学习乐趣、并转化为学习动机。
三、培养自学能力是保障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学习知识中,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自己探究学习内容,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只盲目完成课时的教学目标,仅仅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述,让学生单方面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因为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很容易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得表面效果也良好似乎看不到缺点,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锻炼把握知识的能力,长时间教学留下的只是一群等待学习的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危言耸听。那么应该怎样让以教学目标为主的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呢?这也就向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思路提出挑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章节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性。本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操作技能,实践性较强。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本班级的成绩表格,让学生对成绩进行处理,建立数据透视图,掌握求和、平均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教师通过列出每个同学的成绩和学号,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每学科的最低分和最高分,计算每位学生的平均分和总分。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自身优势,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四、改进教学方法是重点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实例操作法、吸引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师要坚持“培养学生能力,以用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刻体会到发现、创造、探索与成功的喜悦。
在当前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关系正进一步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得到更大程度的调动,如何让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更能自己的中心地位,“任务驱动”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下面以FrontPage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FrontPage的价值,点明学习方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求学生人人都会用它但不是机械的用,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FrontPage软件只是编辑网页软件较简单的一种,希望学生以后能举一反三,基于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下“三步曲”:
创建——如何建立站点和新网页
编辑——插入文字、图片、表格,如何进行网页排版,如何改变网页属性
链接——如何完成一个网站之间各网页的连接;
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再者在学生享受制作完成基本网页的成就感的同时,让学生去浏览一些大型网站的页面,让学生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页面,再次激发起学习的学习欲望,带着更深层次目标和任务去学习和创新。
总之,加强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提升素养,“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须要常流水”。千万不能以已昏昏,使学生昭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信息技术科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更新观念是前提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1995年5月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项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有重大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他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这个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能培养出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很强的学生。他们认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于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教育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个认识,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端正思想,要有一个崭新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项任务既光荣,又十分艰巨,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先生憧憬着这样一个理想状态,那就是让计算机学习者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步入计算机世界。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奥妙。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准确精练、妙趣典雅的语言进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现实问题的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如在讲述《信息及其特征》时让学生观看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的幻灯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中国将出兵朝鲜”,从而引入信息作为决策重要依据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寓言故事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求知欲望,发掘创造潜能,获得学习乐趣、并转化为学习动机。
三、培养自学能力是保障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学习知识中,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自己探究学习内容,培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自主学习的要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只盲目完成课时的教学目标,仅仅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述,让学生单方面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因为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很容易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得表面效果也良好似乎看不到缺点,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锻炼把握知识的能力,长时间教学留下的只是一群等待学习的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危言耸听。那么应该怎样让以教学目标为主的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呢?这也就向我们信息技术的教学思路提出挑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章节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性。本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操作技能,实践性较强。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本班级的成绩表格,让学生对成绩进行处理,建立数据透视图,掌握求和、平均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教师通过列出每个同学的成绩和学号,让学生利用公式计算每学科的最低分和最高分,计算每位学生的平均分和总分。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自身优势,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四、改进教学方法是重点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实例操作法、吸引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师要坚持“培养学生能力,以用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刻体会到发现、创造、探索与成功的喜悦。
在当前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关系正进一步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得到更大程度的调动,如何让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更能自己的中心地位,“任务驱动”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指导思想,下面以FrontPage教学为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FrontPage的价值,点明学习方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求学生人人都会用它但不是机械的用,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FrontPage软件只是编辑网页软件较简单的一种,希望学生以后能举一反三,基于抓知识脉络,将教学目标任务化,以任务为驱动,教学设计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下“三步曲”:
创建——如何建立站点和新网页
编辑——插入文字、图片、表格,如何进行网页排版,如何改变网页属性
链接——如何完成一个网站之间各网页的连接;
教育实践证明,用两到三个课时,就可完成基于最小知识集,最小技能集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应用设计上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再者在学生享受制作完成基本网页的成就感的同时,让学生去浏览一些大型网站的页面,让学生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页面,再次激发起学习的学习欲望,带着更深层次目标和任务去学习和创新。
总之,加强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提升素养,“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须要常流水”。千万不能以已昏昏,使学生昭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提高信息技术科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