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机械化地教学不在少数,认为对知识的积累重在抄抄,读读,背背,写写,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语言。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语用”现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日积月累”板块的素材能够真正被理解、积累、运用,使学生能得意、得言、得法,进而厚积薄发,灵活地将语言文字运用到口语及习作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理解;积累;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小学语文的“日积月累”板块,就是很好的语用材料。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教材编排者的最终用意。能够用好材料,并以此为教学契机,让学生真正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只关注简单地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默一默就止步不前了,殊不知這样机械化的教法并没有真正发挥“日积月累”这一板块的教学作用,学生也没能真正理解掌握学到的语言文字,更不会将之迁移运用。
案例1:四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你会填吗?
正月( ),二月( ),三月( )
五月( ),六月( ),九月( )
案例2:六年级第八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独具( )心 响( )行云 雅俗共( )
美不( )收 脍( )人口 ( )梁画栋
曲高和( ) ( )走龙蛇
这家剧院虽是木质结构,但不用一根铁钉,这样的设计真可谓( )。不仅如此,剧院内( ),装修得富丽堂皇。坐在这样的剧院里,美美地欣赏着( )的戏曲,真是( )。
下面是对四年级四个班的198名学生和六年级四个班的200名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为:
四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句子填写正确的人数为185人,正确率为93.4%;
六年级第八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成语填写正确的人数为190人,正确率为95%;选词填句正确的人数为39人,正确率为19.5%。
仔细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句子或者成语填写正确率非常高,分别为93.4%和95.0%。可见基础知识背默这一环节的教学非常扎实,默写对于学生已经不是难事了。但是“选词填空”这个环节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错误率高达80.5%。可见当下的教学教归教,背归背,理解归理解,却忽视了“语用”教学。因而,教学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关注“语用”现象,使“日积月累”板块教学在“语用”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积累、运用,即得意、得言、得法,进而厚积薄发,真正提升其语文素养,学好语文,更用好语文。
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可见理解是教学的第一步。“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最基本的就是理解语言,也就是“得意”,知其义,得其用。没有理解,只靠死记硬背积累的语言,积累得再多也不能灵活运用。要想让“日积月累”板块教学更有效,就要关注“语用”的源头,也就是要理解语言。笔者认为,不同的“日积月累”板块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小学高段“日积月累”板块的类别有很多:成语、古诗、对联、名言警句、名人名言、诗歌、谚语、歇后语、宣传标语……
这么多的类别,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对每一类“日积月累”理解到位,才能为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基础。
(一)成语类教学——渐进式理解
成语类的“日积月累”有的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表情,有的描写人物意志,有的描写动物,等等。这么多的类别,如何引导学生去有效理解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渐进式理解,即成语类教学应该一步一步地分析理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之所以采用渐进式理解,是因为成语通常比较难理解,如果采用渐进式理解成语,由易到难,对于词义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理解学习起来也就更加扎实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
1.厘清类别
如教学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中的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等词语时,教师可以先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物外貌,第二类是神态,第三类是动作,第四类是说话情态。教学六年级第五单元“日积月累”板块时也可以分类,如分成描写人物意志的词语:百炼成钢、坚持不懈等;表示创新的词语:独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再如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词语都和动物有关: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等。这样将所学成语分类,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也为其后续积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辨析异同
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词语比较,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就更加到位了。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形容人的身体强健的成语,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接着,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虎背熊腰”是形容身体魁梧健壮,从视觉就能显现出来;而“身强力壮”是形容身体强壮有力,一般体现在行为动作上。如此一比较,两个词语的不同和相同就比较清楚了,同学们对于词语的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3.文本对接
教师如果能重视词语在文中的价值,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文本对接来解读,那么理解词语也就水到渠成了。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原先托德以为“我”是一个流浪汉,但当他看见百万钞票时,(目瞪口呆)。老板见过钞票后,立即招呼“我”,为“我”穿衣,对“我”(点头哈腰)。将词语与文本对接,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
4.理解测试
教师可以适当出一些题目,以此考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成语意思。仍旧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比如:①根据意思写成语。教师说意思,学生说成语。如: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质彬彬)②选词填空。创设情境,让学生选择。如:小明今天考试得了60分,因而一整天都(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③造句:小明( ),很受长辈的喜欢。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渐进式教学,学生就能对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待续)
【作者单位:浙江海盐县向阳小学】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理解;积累;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小学语文的“日积月累”板块,就是很好的语用材料。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教材编排者的最终用意。能够用好材料,并以此为教学契机,让学生真正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只关注简单地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默一默就止步不前了,殊不知這样机械化的教法并没有真正发挥“日积月累”这一板块的教学作用,学生也没能真正理解掌握学到的语言文字,更不会将之迁移运用。
案例1:四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你会填吗?
正月( ),二月( ),三月( )
五月( ),六月( ),九月( )
案例2:六年级第八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独具( )心 响( )行云 雅俗共( )
美不( )收 脍( )人口 ( )梁画栋
曲高和( ) ( )走龙蛇
这家剧院虽是木质结构,但不用一根铁钉,这样的设计真可谓( )。不仅如此,剧院内( ),装修得富丽堂皇。坐在这样的剧院里,美美地欣赏着( )的戏曲,真是( )。
下面是对四年级四个班的198名学生和六年级四个班的200名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为:
四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句子填写正确的人数为185人,正确率为93.4%;
六年级第八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成语填写正确的人数为190人,正确率为95%;选词填句正确的人数为39人,正确率为19.5%。
仔细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句子或者成语填写正确率非常高,分别为93.4%和95.0%。可见基础知识背默这一环节的教学非常扎实,默写对于学生已经不是难事了。但是“选词填空”这个环节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错误率高达80.5%。可见当下的教学教归教,背归背,理解归理解,却忽视了“语用”教学。因而,教学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关注“语用”现象,使“日积月累”板块教学在“语用”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积累、运用,即得意、得言、得法,进而厚积薄发,真正提升其语文素养,学好语文,更用好语文。
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可见理解是教学的第一步。“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最基本的就是理解语言,也就是“得意”,知其义,得其用。没有理解,只靠死记硬背积累的语言,积累得再多也不能灵活运用。要想让“日积月累”板块教学更有效,就要关注“语用”的源头,也就是要理解语言。笔者认为,不同的“日积月累”板块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小学高段“日积月累”板块的类别有很多:成语、古诗、对联、名言警句、名人名言、诗歌、谚语、歇后语、宣传标语……
这么多的类别,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对每一类“日积月累”理解到位,才能为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基础。
(一)成语类教学——渐进式理解
成语类的“日积月累”有的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表情,有的描写人物意志,有的描写动物,等等。这么多的类别,如何引导学生去有效理解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渐进式理解,即成语类教学应该一步一步地分析理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之所以采用渐进式理解,是因为成语通常比较难理解,如果采用渐进式理解成语,由易到难,对于词义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理解学习起来也就更加扎实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
1.厘清类别
如教学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中的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等词语时,教师可以先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物外貌,第二类是神态,第三类是动作,第四类是说话情态。教学六年级第五单元“日积月累”板块时也可以分类,如分成描写人物意志的词语:百炼成钢、坚持不懈等;表示创新的词语:独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再如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词语都和动物有关: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等。这样将所学成语分类,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也为其后续积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辨析异同
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词语比较,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就更加到位了。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形容人的身体强健的成语,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接着,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虎背熊腰”是形容身体魁梧健壮,从视觉就能显现出来;而“身强力壮”是形容身体强壮有力,一般体现在行为动作上。如此一比较,两个词语的不同和相同就比较清楚了,同学们对于词语的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3.文本对接
教师如果能重视词语在文中的价值,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文本对接来解读,那么理解词语也就水到渠成了。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原先托德以为“我”是一个流浪汉,但当他看见百万钞票时,(目瞪口呆)。老板见过钞票后,立即招呼“我”,为“我”穿衣,对“我”(点头哈腰)。将词语与文本对接,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
4.理解测试
教师可以适当出一些题目,以此考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成语意思。仍旧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比如:①根据意思写成语。教师说意思,学生说成语。如: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质彬彬)②选词填空。创设情境,让学生选择。如:小明今天考试得了60分,因而一整天都(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③造句:小明( ),很受长辈的喜欢。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渐进式教学,学生就能对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待续)
【作者单位:浙江海盐县向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