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段“日积月累”板块的“语用”策略(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机械化地教学不在少数,认为对知识的积累重在抄抄,读读,背背,写写,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语言。笔者认为,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语用”现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日积月累”板块的素材能够真正被理解、积累、运用,使学生能得意、得言、得法,进而厚积薄发,灵活地将语言文字运用到口语及习作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理解;积累;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小学语文的“日积月累”板块,就是很好的语用材料。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教材编排者的最终用意。能够用好材料,并以此为教学契机,让学生真正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有些教师只关注简单地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默一默就止步不前了,殊不知這样机械化的教法并没有真正发挥“日积月累”这一板块的教学作用,学生也没能真正理解掌握学到的语言文字,更不会将之迁移运用。
  案例1:四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你会填吗?
  正月( ),二月( ),三月( )
  五月( ),六月( ),九月( )
  案例2:六年级第八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独具( )心 响( )行云 雅俗共( )
  美不( )收 脍( )人口 ( )梁画栋
  曲高和( ) ( )走龙蛇
  这家剧院虽是木质结构,但不用一根铁钉,这样的设计真可谓( )。不仅如此,剧院内( ),装修得富丽堂皇。坐在这样的剧院里,美美地欣赏着( )的戏曲,真是( )。
  下面是对四年级四个班的198名学生和六年级四个班的200名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为:
  四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句子填写正确的人数为185人,正确率为93.4%;
  六年级第八单元单元卷“日积月累”板块:成语填写正确的人数为190人,正确率为95%;选词填句正确的人数为39人,正确率为19.5%。
  仔细分析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句子或者成语填写正确率非常高,分别为93.4%和95.0%。可见基础知识背默这一环节的教学非常扎实,默写对于学生已经不是难事了。但是“选词填空”这个环节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错误率高达80.5%。可见当下的教学教归教,背归背,理解归理解,却忽视了“语用”教学。因而,教学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关注“语用”现象,使“日积月累”板块教学在“语用”的理念下更好地开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积累、运用,即得意、得言、得法,进而厚积薄发,真正提升其语文素养,学好语文,更用好语文。
  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可见理解是教学的第一步。“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最基本的就是理解语言,也就是“得意”,知其义,得其用。没有理解,只靠死记硬背积累的语言,积累得再多也不能灵活运用。要想让“日积月累”板块教学更有效,就要关注“语用”的源头,也就是要理解语言。笔者认为,不同的“日积月累”板块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小学高段“日积月累”板块的类别有很多:成语、古诗、对联、名言警句、名人名言、诗歌、谚语、歇后语、宣传标语……
  这么多的类别,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对每一类“日积月累”理解到位,才能为其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基础。
  (一)成语类教学——渐进式理解
  成语类的“日积月累”有的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表情,有的描写人物意志,有的描写动物,等等。这么多的类别,如何引导学生去有效理解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渐进式理解,即成语类教学应该一步一步地分析理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之所以采用渐进式理解,是因为成语通常比较难理解,如果采用渐进式理解成语,由易到难,对于词义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理解学习起来也就更加扎实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
  1.厘清类别
  如教学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中的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等词语时,教师可以先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物外貌,第二类是神态,第三类是动作,第四类是说话情态。教学六年级第五单元“日积月累”板块时也可以分类,如分成描写人物意志的词语:百炼成钢、坚持不懈等;表示创新的词语:独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再如四年级第四单元的词语都和动物有关: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等。这样将所学成语分类,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方便,也为其后续积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辨析异同
  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词语比较,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就更加到位了。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虎背熊腰,身强力壮”都是形容人的身体强健的成语,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接着,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虎背熊腰”是形容身体魁梧健壮,从视觉就能显现出来;而“身强力壮”是形容身体强壮有力,一般体现在行为动作上。如此一比较,两个词语的不同和相同就比较清楚了,同学们对于词语的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
  3.文本对接
  教师如果能重视词语在文中的价值,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文本对接来解读,那么理解词语也就水到渠成了。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原先托德以为“我”是一个流浪汉,但当他看见百万钞票时,(目瞪口呆)。老板见过钞票后,立即招呼“我”,为“我”穿衣,对“我”(点头哈腰)。将词语与文本对接,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积累词语。
  4.理解测试
  教师可以适当出一些题目,以此考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成语意思。仍旧以五年级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板块为例,比如:①根据意思写成语。教师说意思,学生说成语。如: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质彬彬)②选词填空。创设情境,让学生选择。如:小明今天考试得了60分,因而一整天都(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③造句:小明( ),很受长辈的喜欢。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渐进式教学,学生就能对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待续)
  【作者单位:浙江海盐县向阳小学】
其他文献
学生作文看多了,就会发现同学们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写难忘的事一般就是妈妈带着去看病,或者学骑自行车,再不就是钓鱼,很难看到点新鲜内容。不会选材,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问题之一。细想也不能全怪学生,现在的学生整天被各种作业包围着,课后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即使生活中有些“小浪花”也没有心思去领略它的美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精彩,更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增加生活体验,让他们有话可说,
期刊
三、坚守“生态德育”  (一)什么是“生態德育”  “生态德育”是指引入生态价值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这群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和谐、持续地发展,自信、快乐地成长;同时需要调动校园德育体系的各种要素,使之产生和谐有序的共振效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模式和特色。这也是对我校办学理念“尽性化育,自然天成”的继承与创新,其核心是“
期刊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的教学模式,我在“线上教学”中不断成长,忧喜相伴。  早期“线上教学”,我极不情愿,手忙脚乱,牢骚满腹,面对电脑和手机,无法直观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上课状态,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更加缺少了师生之间的随机互动,且学生层次不同,对知识的吸收掌握不同,教学效果受影响。加上学生家长配合不到位,嗓子喊哑,个别学生就是不进直播群,更有家长怕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和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以《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
期刊
【案例背景】  岁寒阳春之际,疫情的突然来临,一切有序的准备顷刻间被打乱。在国家的倡导下,居家隔离以及停产停工停学等措施的顺利实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诸多感人的画面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从前线的医护人员到后勤保障人员,在疫情面前,他们奋力出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彰显新时代下中国的魅力。终于在中国人民的不断努力下,社会各行各业逐渐复工。  【案例描述】  现阶段我国的疫
期刊
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如何提升逻辑思维,应是语文课堂亟待思考的问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中指出:作文的发展等级“深刻”,就是指透过现象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深刻”,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前提。同样,能够熟练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才能读准
期刊
记叙文主题的升华是指在原来叙述的基础上,借用一定的手段,使文章主题再往大处、深处、广处拓展一层,使文章主题更具有穿透力,更能反映社会的本质,从而收到意蕴深远的效果。  一、由表象上升为本质  作者在叙述的基础上,挖掘提炼,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内在的深层含义,就如同在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在贝壳里发现晶莹的珍珠,催人感悟,发人深思。这是升华主题最常见的方式。  如习作《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主要写母亲
期刊
3.情感式支架,发表见解  每篇文章都饱含情感,读者阅读时也会产生共鸣。《乌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同龄孩子的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乌塔》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以“乌塔的做法是否对”为话题,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独特的读后感,接着全班交流,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解决了“单元作文”中“《读想到的》”的难点。  4.写法式支架,
期刊
笔者认为,只教几篇课文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需求,激发不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而写作心理若未达到亢奋就写不出好的文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写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写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一句话,作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发诸真情,如此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感人。如何在向40分钟课堂时间要质量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
期刊
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比璀璨的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比如古典诗词、戏曲、书法、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灵魂,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当前,学生在课业负担较重的成长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认识缺失,重视不够,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备的基础学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