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人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愿与各位老师共同商讨。
一、情境,增强课堂引入的艺术性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識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实际操作中的误区就是:创设情境时,很多教师认为情境就是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于是,在数学教学中,刻意加上去很多生活化背景。致使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一头雾水,不能很快进入实质的数学问题。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率,成为学生学习的陷阱。
数学要把繁的东西化简单,不是把简单的弄复杂。在运用时可遵循以下原则:①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入。比如:在学弧度制这节课时,可以直接引入“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有很多-----厘米、分米、米等,那么角度的单位也不唯一,初中学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弧度””再比如在学函数单调性的时候可用前面学习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函数图像引出要学习的课题。这样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的接受单调性这一新概念。毕竟,随着学生多年数学的学习,认识力逐步提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创设情境时着眼于生活化的同时,还应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一定什么情境都要生活化、应用化。②适量选用游戏。比如:在学二分法这节课时,可模仿“幸运52”中猜价格的游戏,从游戏中体会缩小范围的原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接受了二分法的原理。③恰当运用多媒体。比如:学习三棱锥体积公式时可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三棱柱被切割成三个三棱锥,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的体积相等,这样就可对三棱锥的体积提出猜想。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丁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如讲到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的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习题 2.4 中求 y= (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 x ≤0 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 y 值时,就不是一个 x 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上课提问时,应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漏洞所在,不严密的回答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同结果。如有的学生在回答“三垂线定理”时说:“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就存在问题。因为他没有说这条直线是否在射影所在的那个平面α内,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见图 1)。正确的应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通过以上这些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慢慢地达到理解深刻和思维缜密。对于学生上黑板做的练习题,要及时地评讲,指出其基本知识以及思想方法上的欠缺,这不但对做题者,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是一次提高。
三、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新思维的环境
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为此,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型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既要学习和实践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学习方法,又要吸收传统的教学学习方法,针对具体探索问题的特征,将其综合应用,灵活恰当应用。
充分应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素材,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创新能力常常是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习得的,靠背诵和记忆是学不到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让学生调查统计本校学生周体育锻炼时间的分布情况,本班同学家中每月用水情况。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道德。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学过的,也有些内容是没有学过的。为了适应教学,我们首先要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的开放,要求我们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中的运用等。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一、情境,增强课堂引入的艺术性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識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实际操作中的误区就是:创设情境时,很多教师认为情境就是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于是,在数学教学中,刻意加上去很多生活化背景。致使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一头雾水,不能很快进入实质的数学问题。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率,成为学生学习的陷阱。
数学要把繁的东西化简单,不是把简单的弄复杂。在运用时可遵循以下原则:①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入。比如:在学弧度制这节课时,可以直接引入“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有很多-----厘米、分米、米等,那么角度的单位也不唯一,初中学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弧度””再比如在学函数单调性的时候可用前面学习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函数图像引出要学习的课题。这样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的接受单调性这一新概念。毕竟,随着学生多年数学的学习,认识力逐步提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创设情境时着眼于生活化的同时,还应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一定什么情境都要生活化、应用化。②适量选用游戏。比如:在学二分法这节课时,可模仿“幸运52”中猜价格的游戏,从游戏中体会缩小范围的原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接受了二分法的原理。③恰当运用多媒体。比如:学习三棱锥体积公式时可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三棱柱被切割成三个三棱锥,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的体积相等,这样就可对三棱锥的体积提出猜想。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丁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如讲到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的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习题 2.4 中求 y= (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 x ≤0 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 y 值时,就不是一个 x 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上课提问时,应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漏洞所在,不严密的回答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同结果。如有的学生在回答“三垂线定理”时说:“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就存在问题。因为他没有说这条直线是否在射影所在的那个平面α内,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见图 1)。正确的应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通过以上这些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慢慢地达到理解深刻和思维缜密。对于学生上黑板做的练习题,要及时地评讲,指出其基本知识以及思想方法上的欠缺,这不但对做题者,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是一次提高。
三、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新思维的环境
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为此,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型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既要学习和实践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学习方法,又要吸收传统的教学学习方法,针对具体探索问题的特征,将其综合应用,灵活恰当应用。
充分应用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素材,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创新能力常常是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习得的,靠背诵和记忆是学不到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让学生调查统计本校学生周体育锻炼时间的分布情况,本班同学家中每月用水情况。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道德。
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增加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学过的,也有些内容是没有学过的。为了适应教学,我们首先要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的开放,要求我们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中的运用等。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