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一文的艺术美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下)王鼎钧的《那树》一文,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和鉴赏这篇散文,使它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这篇课文的教学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归属的要求。
  按树的命运,我让学生讨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学生很快就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近期和现在。这时,我对学生因势利导:第三个阶段,人类为了眼前的现代化建设利益,竟然把引颈受戮的老树给毁了,这不免让人愤慨。但从这棵老树本身来看,我们可以读出它的哪些优秀品质?我们可以审视它身上闪现的美是什么?
  1. 是自然之美 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大树生长在特殊环境中: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败、荒凉景象。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面香,成为人们心理的慰藉;炎热的夏天,送来阴凉和清静;朦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总之,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2. 是临死之美 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3. 是悲壮之美 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如“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渲染了悲剧的色彩, 创设庄严、悲壮的气氛。
  总结:那树所具有的自然之美,临死之美,悲壮之美,正是这篇散文托物寓意的目的所在——表达坚忍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高尚品质。
  收稿日期:2009-05-21
其他文献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够创造性思索问题的解法。”依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教改探索实验,我逐渐摸索总结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运用“知识整体结构直观图示教学法”。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来看,既提高了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基本做法  “知识整体结构直观图示教学法”就是在授课时
期刊
国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又是最枯燥无味的内容,是最调动不起兴趣的内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心病。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突现思品课的时代性和德育性,让课堂“缤纷美丽”
期刊
【摘要】某些数学问题若用常规方法解,过程相当复杂,有时根本无法解决,此时需转换成非常规方法解决。本文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就解数学题的几种非常规转换策略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解数学题;非常规转换;解法  Solves the mathematics problems the non-convention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Zhuang Xuefang  【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同样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的确反映了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中,要不断的捕捉时机,因势利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行类比、推广、探究、质疑等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
期刊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因此,要提高合唱水平,必须进行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渐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发声训练合唱队在发声练习时要求要以姿势口形呼吸发声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
期刊
教学内容:负数(课本2-4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了解它们的读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塑造心灵的学科。它们共同打动人心灵的东西便是“情”。语文教师应是“性情中人”应是“多情善感”的人。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他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充满磁性与感动,由此会使语文教师本身光彩照人、鲜亮无比。  我曾听过一堂很感人的课,那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它感人的情怀不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陈词,而是如忧怨的笛声般弥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委婉叙述怎样给予孩
期刊
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的核心场所。能够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认真,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一堂课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教师再辛苦也是做无用功,同样的,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一定的发展,这节课也是无效或低效的。那么,我们
期刊
【摘要】电影《千与千寻》在虚幻的世界里为我们呈现了小女孩千寻成长的过程:由最初的胆小、怯懦变得勇敢、坚强。本文引用人类学名词“启悟仪式”,并结合影片中的三个意象(隧道、火车、桥)和影片中的众多角色人物,对千寻的成长进行浅要分析,揭示千寻成长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千与千寻》;启悟仪式;意象    宫崎骏大师的电影《千与千寻》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在电影虚构的世界里人们似乎找到了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某些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生活中有趣味、有价值的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际应用 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