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调查性报道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历史,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现如今的新媒体,无论其物质载体发生何种变化,调查性报道这一深度报道形式始终为新闻业界和学界所推崇。论文以调查性报道的起源为切入,以其媒介的变化为线索,对调查性报道的发展沿革做了系统的梳理,详细地阐述了调查性报道地位的确立过程。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知识作为理论依据,深入剖析了调查性报道与报纸、电视和新媒体相结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查性报道今后发展的趋向。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扒粪者;王克勤;穹顶之下
一、引言
调查,investigation,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把它解释为一种探究事实的方法。然而在新闻界,学者们对于究竟什么才是调查性报道却一直争论不休。在我国,曾经出现过“调查性报道从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表现方式还是一种新闻样式”的争论。王克勤在梳理调查性报道基本概念时认为,“调查性报道概念不是类似消息、特写、新闻评论之类的新闻样式,而是与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表现方式同属一个范畴层面,是深度报道形式下的一个分支报道形式。”[1]
二、调查性报道的概念界定
(一)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内涵
作为世界新闻研究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关于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在西方最具代表性。
关于调查性报道最早的论断出自美国学者大卫·安德森和皮特·本杰明。他们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对那些出于各种目的而被掩盖起来的信息进行严格谨慎地调查”。美国埃默里父子在其专著《美国新闻史》中更是直接把调查性新闻记者说成“挖掘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卡车司机工会、犯罪集团和腐败活动的”[]人。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新闻学界普遍把披露被隐藏的内幕看作调查性报道的第一要务及根本职能。这使得媒介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家的“第四权力机构”。记者作为“无冕之王”,头戴“舆论先锋”的光环,手擎“为民请命”的利剑,直击时弊,鞭策民主。成为推动政治改革,维护社会公平的无形利器。人类现代民主制度之所以可以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调查性报道的守望监督作用功不可没。
(二)国内有关调查性报道界定的分歧
在我国,对调查性报道概念的解读,大致可划分成两个层面:
一种是趋同美国学者的定义。把调查性报道的报道内容作为界定其性质的根本依据。前任《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曾经对调查性报道所应该具备的要件进行过总结。他认为判断一种报道是否属于调查性报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首先要看它是否把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与活动作为其调查的对象;其次是这样的行为或活动是否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刻意掩饰;最后要看该报道是否为记者独立调查并完成,而不是利用他人的调查结果。
另一种观点是从调查性报道的调查形式来区分的。该观点认为调查性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区别在于记者是否亲自参与了新闻事件的调查。他们认为西方关于调查性报道定义过于狭隘,因而严重限制了调查性报道的选题。中央电视台记者孙玉胜就提到调查性报道的核心在于它对事件原貌的深度展示,选题融重要性、事件性、探秘性于一身,对于新闻事件的叙述则主要以记者的亲身调查的为主,调查性报道更加注重记者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三、调查性报道在电视媒介上的的运用
(一)电视新闻语言的传播符号
人大版《电视新闻编辑教程》按照人接收信息的感官形式的不同把电视新闻语言的传播符号概括为视觉性语言符号和听觉性语言符号两种。“视觉性语言符号包括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画面、字幕、图表、图形、动画、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等。而听觉性语言符号则包括电视新闻中的人物同期声、环境效果声、旁白解说和音乐。”[1]
电视独特的声音和图像双通道传播模式,使得电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更加真实、迅速、直观。电视强大的情景再现功能让信息从来不曾像如今这么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二)电视新闻语言在调查性报道节目里的运用
1、画面在调查性报道中的运用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有图有真相”。的确,再精彩的文字描述也不可能完全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一段现场的画面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必须充分发挥画面的重要性,让画面代替文字说话。在报道中要用镜头去寻找最能反映新闻本质的关键画面,让观看者心照不宣,让当事人无处置辩。
如果说客观性报道是向读者告知发生了什么新闻的话,那么调查性报道就更侧重于向读者揭示该新闻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就要求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主持人不能仅仅在演播室里向观众讲述,而应当更像一名调查记者深入现场。
2、同期声在调查性报道中的作用
“同期声”原本是一个电影术语,指直接采用摄像师在拍摄现场采集的现场声音,而不是后期再进行人为配音。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中直接引用人物同期声要比转述当事者的话更具真实性和权威性,通过陈述者的语气跟腔调,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态度。毕竟,“彼时彼地的气氛、人物情绪是任何高水平的解说也无法表现的。”调查性报道自从加入了环境同期声的元素便不再仅仅是一个容纳新闻的真空罐头,而是变成了一枚孕育着生命的卵壳,里面活力无比,给人带来无限希冀。
四、調查性报道与新媒体
(一)阻碍与挑战
一位BBC资深记者曾经在汇报总中结出过BBC之所以会放弃调查性报道的六点原因。客观来看还是相当中肯的:
1、BBC员工对调查性报道的重视减少
2、调查性报道难度很大
3、BBC内部人员的意见分歧
4、BBC报道原则与调查性报道格格不入
5、BBC立场影响调查性报道
6、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瓜分了BBC新闻报道目标受众 他所分析的虽然是英国广播公司,可这何尝不是当今整个世界调查性报道所共同面临的尴尬局面?总体来看,全球的调查性报道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国家都从来不缺少优秀的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和探究真相的精神,在阻碍调查性报道发展的各种因素里,除了新闻工作者急功近利,缺乏吃苦精神,迷失于权色这类主观原因之外,像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报道原则这样的客观制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创新与尝试
自媒体初露锋芒便向广大受众展示了其自身所具备着的炮制话题和舆论引導的强大力量,加之网络强大的信息交互性和扩散性,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公共话题将会愈加超脱于现有媒体机构的限制在虚拟领域提前引爆。调查性报道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呈现所谓“全民参与,全民调查”的新趋势。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传统媒体仍旧是调查性报道依存的最为重要的载体。
崔永元与柴静这样优秀的自由媒体人在中国的当下毕竟只是个案,但他们所做的调查性报道无疑是成功的,他们关于调查性报道与新媒体的有效尝试是值得未来网络调查性报道借鉴与研究的。
五、结语
自调查性报道出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苦心孤诣,奔波劳苦,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危险和寂寞。许多优秀的新闻记者甚至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必然会面临重重阻力,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就对调查性报道唱奏“悲歌”。因为一成不变即意味着死亡,社会无论发展到任何一个时候都需要这么一群人来为民众伸张正义,提醒我们社会还有待改进。与其和鸵鸟一般把眼睛埋入沙中,自欺欺人地无视事实真相,倒不如直面问题,利用一切条件加以弥补。一味逃避只能自取灭亡,“亡羊补牢”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抉择?
注释:
[1]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47
参考文献:
[1]穆冰.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J].军事记者,2003(10):12
[2]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48
作者简介:
江泽燕(1992-),女,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市,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扒粪者;王克勤;穹顶之下
一、引言
调查,investigation,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把它解释为一种探究事实的方法。然而在新闻界,学者们对于究竟什么才是调查性报道却一直争论不休。在我国,曾经出现过“调查性报道从本质上是属于一种表现方式还是一种新闻样式”的争论。王克勤在梳理调查性报道基本概念时认为,“调查性报道概念不是类似消息、特写、新闻评论之类的新闻样式,而是与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表现方式同属一个范畴层面,是深度报道形式下的一个分支报道形式。”[1]
二、调查性报道的概念界定
(一)西方调查性报道的内涵
作为世界新闻研究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关于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在西方最具代表性。
关于调查性报道最早的论断出自美国学者大卫·安德森和皮特·本杰明。他们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对那些出于各种目的而被掩盖起来的信息进行严格谨慎地调查”。美国埃默里父子在其专著《美国新闻史》中更是直接把调查性新闻记者说成“挖掘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卡车司机工会、犯罪集团和腐败活动的”[]人。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新闻学界普遍把披露被隐藏的内幕看作调查性报道的第一要务及根本职能。这使得媒介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家的“第四权力机构”。记者作为“无冕之王”,头戴“舆论先锋”的光环,手擎“为民请命”的利剑,直击时弊,鞭策民主。成为推动政治改革,维护社会公平的无形利器。人类现代民主制度之所以可以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调查性报道的守望监督作用功不可没。
(二)国内有关调查性报道界定的分歧
在我国,对调查性报道概念的解读,大致可划分成两个层面:
一种是趋同美国学者的定义。把调查性报道的报道内容作为界定其性质的根本依据。前任《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曾经对调查性报道所应该具备的要件进行过总结。他认为判断一种报道是否属于调查性报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首先要看它是否把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与活动作为其调查的对象;其次是这样的行为或活动是否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刻意掩饰;最后要看该报道是否为记者独立调查并完成,而不是利用他人的调查结果。
另一种观点是从调查性报道的调查形式来区分的。该观点认为调查性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区别在于记者是否亲自参与了新闻事件的调查。他们认为西方关于调查性报道定义过于狭隘,因而严重限制了调查性报道的选题。中央电视台记者孙玉胜就提到调查性报道的核心在于它对事件原貌的深度展示,选题融重要性、事件性、探秘性于一身,对于新闻事件的叙述则主要以记者的亲身调查的为主,调查性报道更加注重记者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三、调查性报道在电视媒介上的的运用
(一)电视新闻语言的传播符号
人大版《电视新闻编辑教程》按照人接收信息的感官形式的不同把电视新闻语言的传播符号概括为视觉性语言符号和听觉性语言符号两种。“视觉性语言符号包括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画面、字幕、图表、图形、动画、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等。而听觉性语言符号则包括电视新闻中的人物同期声、环境效果声、旁白解说和音乐。”[1]
电视独特的声音和图像双通道传播模式,使得电视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更加真实、迅速、直观。电视强大的情景再现功能让信息从来不曾像如今这么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二)电视新闻语言在调查性报道节目里的运用
1、画面在调查性报道中的运用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有图有真相”。的确,再精彩的文字描述也不可能完全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一段现场的画面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必须充分发挥画面的重要性,让画面代替文字说话。在报道中要用镜头去寻找最能反映新闻本质的关键画面,让观看者心照不宣,让当事人无处置辩。
如果说客观性报道是向读者告知发生了什么新闻的话,那么调查性报道就更侧重于向读者揭示该新闻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就要求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主持人不能仅仅在演播室里向观众讲述,而应当更像一名调查记者深入现场。
2、同期声在调查性报道中的作用
“同期声”原本是一个电影术语,指直接采用摄像师在拍摄现场采集的现场声音,而不是后期再进行人为配音。电视调查性报道节目中直接引用人物同期声要比转述当事者的话更具真实性和权威性,通过陈述者的语气跟腔调,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态度。毕竟,“彼时彼地的气氛、人物情绪是任何高水平的解说也无法表现的。”调查性报道自从加入了环境同期声的元素便不再仅仅是一个容纳新闻的真空罐头,而是变成了一枚孕育着生命的卵壳,里面活力无比,给人带来无限希冀。
四、調查性报道与新媒体
(一)阻碍与挑战
一位BBC资深记者曾经在汇报总中结出过BBC之所以会放弃调查性报道的六点原因。客观来看还是相当中肯的:
1、BBC员工对调查性报道的重视减少
2、调查性报道难度很大
3、BBC内部人员的意见分歧
4、BBC报道原则与调查性报道格格不入
5、BBC立场影响调查性报道
6、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瓜分了BBC新闻报道目标受众 他所分析的虽然是英国广播公司,可这何尝不是当今整个世界调查性报道所共同面临的尴尬局面?总体来看,全球的调查性报道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国家都从来不缺少优秀的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和探究真相的精神,在阻碍调查性报道发展的各种因素里,除了新闻工作者急功近利,缺乏吃苦精神,迷失于权色这类主观原因之外,像媒介的政治立场和报道原则这样的客观制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创新与尝试
自媒体初露锋芒便向广大受众展示了其自身所具备着的炮制话题和舆论引導的强大力量,加之网络强大的信息交互性和扩散性,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公共话题将会愈加超脱于现有媒体机构的限制在虚拟领域提前引爆。调查性报道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呈现所谓“全民参与,全民调查”的新趋势。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传统媒体仍旧是调查性报道依存的最为重要的载体。
崔永元与柴静这样优秀的自由媒体人在中国的当下毕竟只是个案,但他们所做的调查性报道无疑是成功的,他们关于调查性报道与新媒体的有效尝试是值得未来网络调查性报道借鉴与研究的。
五、结语
自调查性报道出现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苦心孤诣,奔波劳苦,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危险和寂寞。许多优秀的新闻记者甚至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必然会面临重重阻力,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就对调查性报道唱奏“悲歌”。因为一成不变即意味着死亡,社会无论发展到任何一个时候都需要这么一群人来为民众伸张正义,提醒我们社会还有待改进。与其和鸵鸟一般把眼睛埋入沙中,自欺欺人地无视事实真相,倒不如直面问题,利用一切条件加以弥补。一味逃避只能自取灭亡,“亡羊补牢”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抉择?
注释:
[1]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47
参考文献:
[1]穆冰.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J].军事记者,2003(10):12
[2]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48
作者简介:
江泽燕(1992-),女,汉族,籍贯:山西省长治市,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