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自治区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古以来,人民调解制度就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实中,该项制度却因立法的缺陷和实践方面的困境,导致其功能的发挥以及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约。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人民调解制度在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建议,从而使该项制度能够更好地运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更有利的作用。
  关键字:人民调解制度 存在问题 建议
  一、西藏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96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调解制度逐步在西藏地区建立和发展,这些年来,西藏地区和全国一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规定,在西藏广大的农牧区广泛地建立起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因为西藏地区特有的风俗文化以及该地区民众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的限制,人民调解指导体制重叠,机构建设薄弱导致指导不力,我国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很多条文在此地无法展开,因此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调解工作的展开;还有就是西藏自治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因为在调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不知该如何表达等语言关问题,导致调解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等等问题。总体而言,西藏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自治能力较弱,人民调解缺乏经费保障。虽然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补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委员的补贴经费,由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解决。”但在实践中,不止是诸如西藏这样西部偏远地区,还有像江苏、上海等这样的东部发达城市,大都存在着调解工作经费短缺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引发的后果就是严重挫伤一线调解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信心。
  (2)人民调解员的能力与社会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社会形势下,对人民调解工作者有“三种素质”、“四种能力”,其中“三种素质”是指,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立场,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四种能力”是处理问题收放自如、熟练自信的能力。基层的人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就有数量大、频繁性等特征,且矛盾内容涉及范围广,因此这就要求人民调解要深入群众,保证及时了解矛盾进展,上下一心,多管齐下,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长久、深入、良好的关系。
  (3)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在《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几部法律法规中对当事人如何从司法角度办理确认调解协议的相关手续以及其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但操作性不强。因为西藏地区特有的风俗文化以及该地区民众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的限制,人民调解指导体制重叠,机构建设薄弱导致指导不力,我国法律法规中规定的很多条文在此地无法展开,因此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调解工作的展开。
  二、对策研究
  近些年来,由于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西藏经济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改革完善西藏人民调解工作的时代机遇,也是实现西藏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对策之一。针对目前西藏人民调解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西藏自治区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应该建立基层组织财政保障制度,提高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多措并举,建立一支与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人民调解员是人民调解制度得以运行的关键,是调解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因此不仅仅是西藏,在全国范围内,都应该建立相关的基层组织财政保障制度,解决人民调解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在人民调解工作者的队伍经常开展“三素四能”业务比拼和学习,保持和加强调解人才队伍的建设。
  其次,应该强化人民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实行“一审终审制”;加快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建设。虽然人民调解制度只是民间的一种调解手段,但是其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因此在平时的调解工作中,应该向百姓宣传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白人民调解所产生的调解结果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有多大,并指明如果不按调解协议办的严重后果,善基层的普法宣传工作等。
  再者,完善对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救济程序,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优势,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前文指出我国目前的司法资源依旧紧张,因此民间的纠纷能“私了”就尽量做到不动用大量的司法资源。在调解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救济程序,这样能使案件的当事人双方甚至多方的矛盾纠纷等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同时也发挥出了人民调解制度方便、快速、准确、有效等基础性优势,适合西藏的经济及人口分布现状,有利于西藏自治区“大调解”格局的形成。
  最后,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立城乡二元化的调解组织和制度,使司法与调节有效连接,从而提高调解结果的权威性。
  人民调解制度在当今时代依旧没有过时,只要我们拿出敢于创新、用于尝试的勇气和魄力对人民调解制度进行各种理论建构和实践尝试,在西藏这片纯洁的土地上进行创新试验,这朵“东方之花”定会更加自信的开放在西藏的雪山之巅 ,焕发出新的活力;只要我们抓住社会转型这一历史机遇,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统筹兼顧,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各项机制,那么一定会让人民调解制度在中国的这片神州大地上更加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巴桑旺堆 欧珠永青 拉巴.《新时期西藏农牧区基层人民调解制度研究》[J].西藏大学政法学院,2009-07-15.
  [2]吴腾辉.《论人民调解工作对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作用》[J].《法制博览旬刊》,2013(2):281-282.
  [3]张伟.《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成因及完善》[J].中国政法大学.2010.
  [4]王俊娥、于晓丽.《和谐社会背景下对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以村级人民调解工作为视角》[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作者简介:格桑拉姆(1996-),女,西藏日喀则人,中央民族大学2014级民族与社会学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從1962年到2017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印两次边界冲突有了不同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从美苏冷战到如今的多极格局,中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与改进本国大战略。基于中国大战略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举措也有所不同,这进一步反映了一国国家战略的演变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边界冲突;中印关系;中国大战略  1962年和2017年中印两次边界冲突是在不同的国际背景下产生的,
期刊
摘要:,近几年,我国每年的就业问题,都是会关注的焦点,但自考生的就业却被社会和政府忽略,提高自考生的就业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自考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自考生就业;困境;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其中自考生的占比较小,得不到重视,而社会上的就业形势给自考生增加了很多压力,指导自考生走出
期刊
摘要: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医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解放思想,深化医院改革,锐意改革,加快发展,紧紧抓住医疗质量这个关键点,以文明创优、优质服务为载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  关键词:医疗单位 文明创建 科学发展  一、抓质量促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医院坚持把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作为优质服务的工作重点,通过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层层分解责任,
期刊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很扎实,但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方面却有很大的不足。本文探索了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将教育的首要目标 “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时代新人  中国高等教育在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却有很长的路要
期刊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此乃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确立了张良作为西汉开国元勋的地位。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登基,西汉正式建立。三个月后,开国皇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规模空前的庆功宴。酒酣耳热之际,刘邦提出:“我,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拥有天下?”要求群臣坦率相告。高起、王陵说,项羽妒忌贤能,陷害功臣,猜疑贤才,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夺得城池不给人好处,这就是项羽失去天下的原
期刊
摘要:新媒体的优势较之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迅速、快捷、传播面广等特点。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力。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报道面临新的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 舆论监督 工匠精神  新时期下,以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报道反观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变得多元,有助
期刊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提升党报温度,坚持关注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党报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打造一张有温度的党报,党报就要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基层,多把视角对准一线,都把版面留给群众,新闻报道才会更有媒体温度,更加亲民爱民,更加吸引人感染人,更加全面深入的体现党的意志,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提升党报温度要关注民生  党报的新闻宣传,既要紧
期刊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技术性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对于教学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意义。网络教育资源的引入,使得大量的在线学习平台在教学中推广使用,教学实践表明其对于教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高职旅游教学的开展实践,首先分析在线学习平台引入的必要性,据此分析如何在旅游教学中引入在线学习平台,为今后高职旅游教学的发展做出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  学习平台; 旅游教学; 意义; 策略  引
期刊
摘要:广州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大本营和策源地,留下众多的红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红色文化遗产具有印证历史、传承文明、教育后人和经济开发重要价值,他们一方面面临严重损毁,另一方面,面临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  一、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  红色文化遗产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普及和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重要内容,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校企合作得到了教育界和实业届的普遍认可。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将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途径与方式。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现有的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出学校其他专业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倡导从知识与技能、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