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作者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gjie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华芳
  笔名艾兰、艾童、芳草凄凄。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宁波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太阳花绘本馆馆长,太阳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办人。著有《左手赏识,右手挫折》、《好妈妈不妨“懒”一点》、《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赏识孩子的55个细节》、《父母是最好的早教老师》等。
  作者自述:与《孩子》结缘于2005年,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编写育儿图书的编辑,初次接触《孩子》杂志,就觉得内容丰富,极富参考价值。于是,我主动给《孩子》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篇稿子《有个叔叔露着小鸡鸡》刊登于2007年1月刊,从此,我的稿子就经常出现在《孩子》上。感谢《孩子》给我一个平台,让我把育儿生活及教育感悟传播给更多的读者,当然,《孩子》杂志也成为我汲取育儿经验,提高育儿素养的优秀刊物。
  
  醉梅
  本名练丽丹,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图书《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常务副主编,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家庭教育网亲子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发表100多篇家教文章,最新出版个人著作《好父母,会游戏》。
  作者自述:自从在《孩子》发表第一篇文章《寓教寓乐——生活小景处处美》起,我就和《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孩子》里的文章,编排上总是那么精巧,内容上总是那么朴实,方法上总是那么实用,《孩子》杂志办刊主旨简单又明确: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需要提升教育素养,需要与孩子一起成长。所以我格外地喜爱《孩子》, 读《孩子》就像与一位有涵养、有气质的人交往,总能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感谢编辑们的关爱,我和你们一样,一切,都源于爱孩子!爱《孩子》!
  
  豆豆爸
  新浪育儿博客总管理员、新浪幼儿教育博客圈(新浪最大育儿博客圈)圈主,幼儿教育圈微群(新浪第一大家庭亲子类微群)群主、2009年度新浪亲子博客十大优秀博主,新浪育儿名博、新浪认证微博。豆豆爸的博客记录了孩子的点滴成长及育儿路上的思考总结,坚持写博初衷:“定位好自己的博客,养育好自己的孩子”。
  作者自述:经过朋友推荐,认识了《孩子》杂志的编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表了近10篇文章,感谢编辑的厚爱与支持!希望《孩子》杂志越办越红火,给全国各地的年轻父母更多更权威的育儿指南。
  
  林国华
  主任医师,针灸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一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一套以传统经络学说与现代神经病学为基础,辨证、辨经取穴,“飞”“候”结合的独特针法,运用不同的特种针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同时对儿童病症的临床治疗有独到心得。
  作者自述:我和《孩子》结缘于2010年,因为增加了“健康宝贝”版块,编辑特地找到我,希望我能在杂志上开了一个专栏,我欣然答应了。我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小妙招,并且都经过临床验证,具有相当的治疗效果。我知道家长在孩子生病时有多着急,希望这些小妙招能缓解孩子的病情,减轻家长的烦恼。
  
  华明玥玥
  江苏无锡人,目前定居南京。1990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曾任中学化学教师,现为某报文化部编辑。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涉及散文、随笔、时尚评论。1996年以来出版《温馨的家》、《无缘长裙》、《洞透情感》,《家事一箩筐》等作品。
  作者自述:《孩子》创刊时,我的女儿7岁,刚上小学二年级,她刚经历的幼儿园生活,给了我最绚烂的回忆,怎样教育好她,我有很多的经验和困惑,那时既没有BBS又没有QQ群,给《孩子》写稿是自我反省,及与其他妈妈分享的机会。这十年,我写遍了《孩子》所有的栏目,从教育到养育,从关注到海外,在此过程中,我也跟《孩子》的四任骨干编辑甘琦、蔡葵芳、赵玲玲和麦葳结下深厚友谊,这里就像我的娘家一样,让我在教养孩子方面不再孤立无援。今秋,我女儿17岁,将上高三,她说,若能考上中山大学,就可以来到《孩子》编辑部,看看她爱读的《孩子》,是经历了怎样的一个神奇过程,来到我们面前。
  
  韩静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已公开出版文学作品二十多部。有儿童文学长篇系列如《小河马卡拉》系列、《罗比这样长大》系列、《神秘女生》系列;单本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如《M4青春事》、《十五岁才见到父亲的女孩》、《从延安到莫斯科》、《黑色证据》;长篇童话《笨小孩合子和小水人们》等。 作品曾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等荣誉。
  作者自述:从2002年就在《孩子》杂志发表作品,比如长篇《河马卡拉和他的一家》,这部作品里的小主人公卡拉深受全国小读者们的追捧和欢迎,作品在现代教育出版社出书后,今年又被磨铁公司以《小河马卡拉》之名连续再版,掀起了新一轮的卡拉热潮。
  
  王小衡
  现任湖南省郴州市儿科学会常务委员,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共撰写专业论文三十多篇,近十年来在全国3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医学科普作品1400多篇,约100万字。
  作者自述:因为一个熟悉的编辑向我约稿,年初我第一次看到《孩子》杂志,当时就被杂志的内容吸引了,在这里,我看到很多优秀同行的文章,也看到了“孩子诊室”里家长的紧张与烦恼,我经常会根据季节变化或者高发病护理写一些文章,希望能够通过《孩子》杂志让更多的家长看到,祝愿《孩子》杂志越办越好。
  
  刘丹莹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漫画专业画家,漫画功力深厚,长期为报社、出版社、杂志等供稿插画。同时为越秀区少年宫主力外聘教师,专职负责少儿美术的电脑、漫画教学工作。自2005年起很荣幸地成为《孩子》插画作者之一。直至今天,每一次为《孩子》插画,仿佛是在蔚蓝的天空下放声歌唱,其路漫漫,和《孩子》一起风雨同路是我最美好的心愿。
  
  王绯
  出生于浙江丽水,现定居上海。毕业后一直从事绘本漫画插画的工作。如今不仅是一名插画绘本画家,同时也是一名动画场景设计师。插画作品曾获得乐绘乐生活,第四届Wacom创意绘画大赛专业组银奖;漫画《小猪菲菲》获得2004亚洲作品大赛最佳情节奖。
  曾出版的绘本有:《买一桶勇气》《有朋友真好》《马桶屁股》《自私的木匠》《没什么大不了》《海豚吉尼》《吉吉一丁》《蜘蛛派对》《折飞机》《古古拉的梦》《咖啡糖》《老鼠艾米和冰豆》《土豆汤》《兔子菲比》等。
  刚开始跟《孩子》杂志合作的那个女孩,如今也马上会是一个妈妈了,将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还好有多年《孩子》杂志里学到的各种育儿经,我不会手足无措,而是可以很自信地去接任这个新角色。
  祝《孩子》杂志10岁生日快乐!
  
  CC
  广州人,曾任美术教师、美术编辑,擅长儿童插画、版式设计、FLASH动画背景制作、色彩调配,现在是自由职业者。
  CC很享受现在SOHO生活,工作之余收集了不少古怪或可爱的玩具,还有儿童图书。有时间就会去旅游,喜欢摄影,喜欢拍下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喜欢烹饪,热衷于学习和研究各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喜欢种点小花小草,每天照料一下它们,看着它们茁壮成长。喜欢跳舞,这样才健康。喜欢跟朋友们嘻嘻哈哈……
  2002年开始为《孩子》杂志小刊配儿童插图,卡拉栏目开辟了之后,一直为卡拉的故事配图至今。卡拉是个可爱的小朋友,CC也很喜欢卡拉哟!
  
  糖果
  我是谁?
  2003年的夏天,我和《孩子》结缘,介绍的那个人叫CC。刚开始的时候我叫“唐戈”,后来慢慢就变成大家的“糖果”了。不管叫什么,都是喜欢画画的我!看着自己这些年在《孩子》上的那些画,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欢笑。
  我不是80后,更不是90后,我是不折不扣的70后,不过我的心境绝对是00后。以后自己还会努力成为10后、20后……的老顽童!
  因为有着孩子般的心,才能画出孩子的世界。
其他文献
孩子特别容易患口腔溃疡,这是因为他们的口腔粘膜薄而嫩,易被过热食物烫伤、过硬食物擦伤或进食时咬伤继而发生感染导致口腔溃疡。有的幼儿在急性感染、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或维生素B、C 缺乏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会发生口腔溃疡。一旦溃疡形成,所进食物的某些成分就会对溃疡面产生刺激而引起创面疼痛,此时小儿会表现出拒食、烦躁甚至发热的症状,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  临床上多采用消炎、营养支持、增加免疫力等对症治
同同快2岁了,最近特别喜欢玩贴纸。贴纸能促进孩子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也经济实惠。于是我给同同买了好多贴纸,自此,同同的贴纸游戏全面展开。给孩子玩贴纸的初衷,我想的就是让孩子锻炼手指,发展精细动作,另外就是能提高认知,让孩子懂得分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知识,最好还能锻炼一下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装饰孩子眼中的世界  自从有了贴纸,家里就成了同同的创作舞台,特别是纯色底的物品更是她的至爱。同
朱德庸 台湾著名漫画家,《醋溜族》专栏连载十年,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之最。其漫画作品《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在内地拥有大批忠实读者。    《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绝对小孩》久红不衰,在别人眼里的朱德庸,功成名就,春风得意,但朱德庸说:“我的求学过程非常悲惨!学习障碍、自闭、自卑,只有画画使我快乐。”  因为有着轻微的自闭症、阅读障碍和识字困难,读书时期的朱德庸过得非常
人们常说,数学好的孩子比较聪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对超常儿童的特征描述时,抽象思维能力强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而对数的认知则是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关注。  数量和计算  数量包括数数、计数。数数是说1、2、3……计数是孩子能查清到底有几个物品。最初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帮助孩子认识数量,家里买来苹果,洗完后让孩子一个一个数
孩子出生后,我就患上了强迫性洁癖症,总觉得这世界没来由地脏,孩子放哪儿都不安全。她的尿布、衣褥要消毒,奶瓶、水杯要用沸水煮,爱玩的玩具要擦上三遍。我还不允许别人随便抱她,除非确认了对方没感冒,双手洗净。我甚至幻想若能有一个真空地带,将她保护起来就好了。  等女儿会爬会走后,情况就有点失控了。每每看她乱走乱摸,我的尖叫声就会刺耳地响起:“不许动!”“别摸那里,脏!”可是,孩子哪会管我说了什么,她依然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尽管没有人愿意面对,却无人能够避免。当孩子遭遇失去亲人,朋友,甚至宠物的时刻,父母发现,帮助孩子排解痛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个性差异,对死亡的认识有所不同。大多数孩子会感到愤怒,担心,伤心,甚至恐惧。毕竟丧失生命中给自己带来稳定和安全感的亲人,孩子表现出愤怒的感情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因此,孩子可能用疯玩、易怒、做噩梦来表现这种愤怒的感受,所以,有
乡下亲戚来做客,捎来一只自家养的小公鸡,说是让我抽空宰了炒了给儿子吃。小公鸡暂时无处安放,只好用绳子绑在楼下的小树上。  不一会儿,忽然听到楼下的小公鸡喳喳地惊叫起来。  我隔着窗户向下看,只见儿子拿了一根木棍,不断地抽打绑在树上的小公鸡。每抽打一次,小公鸡就痛得喳喳叫。小公鸡的叫声似乎让儿子抽打的劲头越来越足,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以虐待小动物为乐,这不明显是缺乏爱心的表现吗?  我立马制止儿子,他
家长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出生的孩子(0~6个月)一般不容易生病,但6个月后到学龄前(特别是断奶前后)的孩子体质似乎都不太好,容易受到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侵袭。这是由于孩子特殊的免疫生理特征决定的。  孩子出生后,由于各系统的发育还未完全,其免疫系统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被真正激活而发挥作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相当低,很容易被病原体乘虚而入。但母乳喂养的孩子极少生病,这是因为母体的
美国孩子的零花钱有很多来源:生日礼物、平日帮邻居洗车割草挣的钱、摆地摊卖点柠檬水饼干……我家女儿的零花钱我们称为allowance,按周发放。  女儿是家庭的成员,要为这个家庭做一定的贡献,换个词说,就是家务。有的家庭给孩子列出每项家务的价钱,我认为不妥。我们家里实行的是:如果每天保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说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自觉去上武术课,不无故旷课……就不扣钱。这之后,如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
故事  一天傍晚,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一回到家,就见家里乱成一团麻。斯维特洛夫的母亲正在电话里向医院求救,妻子满脸慌张却不知所措,而小儿子却坐在一旁若无其事。原来,这小家伙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喝了半瓶墨水。斯维特洛夫知道原委后,不由松了一口气。因为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用不着惊慌。  “小家伙,你真的喝了墨水?”斯维特洛夫笑着问道。  儿子嬉皮笑脸,伸出带墨水的舌头,做出怪相。  斯维特洛夫一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