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语文高考在万众瞩目之下如期而至,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又有多处尝试与突破。但一切皆在考纲之内,形式的灵活代表了出题者的智慧与艺术,能力考察点依旧锁定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本文将针对一般论述类文章,尝试总结2017年高考这一题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嗅觉灵敏,打破思维惯性
(一)相较于近3年全国高考卷,2017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有两大创新。
其一,题干设置略施陷阱
这是近三年课标全国I卷该题目三道选择题的设问: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三年的稳固性带给我们安全感,也助长了我们的思维定式,这似乎暗示着2017年的语文高考全国I卷该题目的设题方向:三道选择题,全部是基于文本信息之上的筛选、理解与分析,思维点在挑错。但是2017年该题目的设问稍加变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第一题竟然要求选正确的,答案为D。如果平时做题已经形成思维惯性,又没有细读题干,圈点关键词“正确”,一批学生会想当然的挑选错误答案,A选项错误明显,大笔一挥便进入第二道题目。
其二,考察能力难度升级
上文谈的是题干设问明显的陷阱,但仔细比对,会发现2017年对考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考察考生对文本信息的转述能力,基于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推断能力,更对学生对文本结构框架的梳理能力及主题的提炼能力进行了考核。第一题将以往的1、2题融合在一起,第三题保持原貌,我们仔细看一下第二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该题目要求考生梳理文章的层次与脉络。文本共四段文字,第一段交代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二、三段分别从空间、时间维度对其进行深入解说,时间维度从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第四段总结上文并提出气候正义的内涵。A选项要明确2、3段落哪一方笔者用力更多,B选项要明确“立论前提”的专业内涵,C选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思考作者的立场倾向是否为“立足未来”,D选项是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梳理。如果考生依据原来套路,匆匆读文,锁定答题区域简单比对便草率作答,是没有办法驾驭这道题目的。
(二)对策——高度警惕,随机应变
上文我们谈论的是打破思维定式,但何为保持嗅觉灵敏呢?其实,所有的细微变化本质虽都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核,但形式可能是丰富灵活的。在其他省份的高考试卷中,相关题目的考核呈现了多样化的特性,这也有可能成为全国卷的借鉴或创新方向。如2014年安徽卷该题目的第二道选择题:
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 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 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 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2014、2015年山东卷该题目的第一道选择题均是: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全国I卷该题目第二道选择题是山东卷与安徽卷的融合,他摒弃了安徽卷对文章内容梳理的细致化而取其层次意识,并融入了山东卷对文章主旨这一基于文本整体把握与提炼的更高能力层级的考察角度。可以说,该题目在融会贯通之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因此,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局限于所考的那套高考语文试卷,所有的高考试卷甚至各地模拟试卷中的有创新的地方,我们都要高度警觉,深入分析,融入实战。如2014年重庆卷共三道题目:
5.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
C. 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
D. 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
6.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 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 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 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 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7. 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享受到數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5分)
三道题目的设置与全国卷差别很大,但也别具匠心。第5题考察的是对文章核心词“科学美”定义的理解;第6题考察的是文本观点与事例的匹配度,重在说理的严密性与逻辑性;第7题则以主观题的方式呈现,考核信息筛选能力。谁能说,2018年全国卷的出题者不会受此启发呢? 二、从长计议,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一般论述类文章,《考纲说明》明确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对此,我们有两点思考:
其一,培养阅读此类文章的兴趣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考试的强行规定,一般高中生的阅读取向不会落脚在“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我们来看看最近三年全国I卷考察的篇目,2015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2016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2017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这些文章专业性很强,文字即使通俗易懂,但是较之小说趣味性也稍逊风骚。例如《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这篇文章,包含了大量专有名词,单是文章第二段就区分了“信用形式”中“借贷、质、押、典、 赊”及“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的不同,稍不留神,错过了某一信息就一片恍惚,更别提对其做细致区分,知识含量巨大,且趣味性不高。
再者,这一类文章的位置也独特,高考第一场为语文,其又是试卷的第一道题目。想想寒窗苦读,坐在考场那一刻心潮澎湃,所以语文是很容易出现纰漏的学科。刚一上手,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要啃,除了极少数打乱做题顺序的同学,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从头开始,面对这样的文章必须沉着、冷静,他影响的可能不只是整场语文考试,甚至会将某种情绪带入以下的三场,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说,考试是一种修行。
对策——从长计议,提早下手
写到这,想起刘瑜《谈读书:从经典到经验》中的一段感受:“我至今仍然记得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的是普兰查斯的《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中译本,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大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在那坐两个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很多同学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可能也会有杀人的心思啊。
既然必须面对,与其痛苦挣扎,不如慢慢热爱。唯一的方式就是培养自身对此类文章的好感,先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不贪多,信手随意读,循序渐进,慢慢生发感情。例如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来自《光明日报》,现在网络发达,我们不妨经常网上浏览《光明日报》的相关专栏,也许真的与高考不期而遇了呢,那才叫惊喜。如果可以,建议从长计议,最好从高一开始,一路读下来,收获的也许不只是高考,还有专业素养的提升。
其二,培养阅读此类文章的习惯
其实,《考纲》的说明清晰准确,“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述类文章常见四种句子类型,观点句,阐述句,事例句,过渡句。观点句即本文或本段陈述观点的句子,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阐述句一般是對观点句的拓展说明,可以有多个层次或角度。事例句就是证明观点的事例部分。过渡句即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多在句首。明确句子类型后,要养成划“关键词”、“层次”的意识。我曾反复强调,语文试卷不用参加卫生评比,必要的勾画首先可以方便你快速找到答题区域,而高水平的勾画能让你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提炼文本核心观点。我们可以使用圆圈和//两种符号,圆圈勾画观点句和阐述句中“陈述对象”、“特征”、“角度”等关键词,//区分四种句子类型及阐述句中的层次。
对策——稳扎稳打,贵在坚持
如此做法刚开始可能会有勾画不准确、阅读速度下降等困惑,所以说要从长计议,贵在坚持,孰能生巧。尤其在当下,高考选做题的取消使整个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加大,而信息的筛选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这一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以2017课标全国I卷论述文的一段文字为例,来展示如何划分层次,抓关键词(限于WORD文档,用代替圆圈)。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这段文字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句部分关键词为“空间维度”,共有“国际公平”、“国内公平”两个小层次,阐述了“每个人”的范围。第二层次为观点句,核心观点是“公平原则要求每个人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第三层次为事例句,重点解析“合理范围”的内涵。这种做法可以从一段文字拓展到全篇,如果长期坚持下来养成习惯,不仅阅读速度会稳步提升,更重要在于高考设题,纵使他有七十二变,我也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实,说到根本,无外乎扎扎实实提升阅读素养,沉着应考,切记掉以轻心,凭感觉草率答题。所以,请保持你嗅觉的灵敏度,在稳扎稳打的坚持中定会感受到水到渠成的美妙时刻。
责任编辑 廖宇红
一、嗅觉灵敏,打破思维惯性
(一)相较于近3年全国高考卷,2017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有两大创新。
其一,题干设置略施陷阱
这是近三年课标全国I卷该题目三道选择题的设问: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三年的稳固性带给我们安全感,也助长了我们的思维定式,这似乎暗示着2017年的语文高考全国I卷该题目的设题方向:三道选择题,全部是基于文本信息之上的筛选、理解与分析,思维点在挑错。但是2017年该题目的设问稍加变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第一题竟然要求选正确的,答案为D。如果平时做题已经形成思维惯性,又没有细读题干,圈点关键词“正确”,一批学生会想当然的挑选错误答案,A选项错误明显,大笔一挥便进入第二道题目。
其二,考察能力难度升级
上文谈的是题干设问明显的陷阱,但仔细比对,会发现2017年对考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考察考生对文本信息的转述能力,基于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分析、推断能力,更对学生对文本结构框架的梳理能力及主题的提炼能力进行了考核。第一题将以往的1、2题融合在一起,第三题保持原貌,我们仔细看一下第二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 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该题目要求考生梳理文章的层次与脉络。文本共四段文字,第一段交代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二、三段分别从空间、时间维度对其进行深入解说,时间维度从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第四段总结上文并提出气候正义的内涵。A选项要明确2、3段落哪一方笔者用力更多,B选项要明确“立论前提”的专业内涵,C选项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思考作者的立场倾向是否为“立足未来”,D选项是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梳理。如果考生依据原来套路,匆匆读文,锁定答题区域简单比对便草率作答,是没有办法驾驭这道题目的。
(二)对策——高度警惕,随机应变
上文我们谈论的是打破思维定式,但何为保持嗅觉灵敏呢?其实,所有的细微变化本质虽都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核,但形式可能是丰富灵活的。在其他省份的高考试卷中,相关题目的考核呈现了多样化的特性,这也有可能成为全国卷的借鉴或创新方向。如2014年安徽卷该题目的第二道选择题:
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 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 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 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2014、2015年山东卷该题目的第一道选择题均是: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全国I卷该题目第二道选择题是山东卷与安徽卷的融合,他摒弃了安徽卷对文章内容梳理的细致化而取其层次意识,并融入了山东卷对文章主旨这一基于文本整体把握与提炼的更高能力层级的考察角度。可以说,该题目在融会贯通之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因此,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局限于所考的那套高考语文试卷,所有的高考试卷甚至各地模拟试卷中的有创新的地方,我们都要高度警觉,深入分析,融入实战。如2014年重庆卷共三道题目:
5.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
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
C. 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
D. 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
6.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科学成果的表述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
A. 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B. 欧几里德的数学专著《几何原本》具有音乐般的美妙品格。
C. 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D. 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7. 作者说,学习数学时机械的题海战术很难让人享受到數学的韵律之美。你赞同吗?结合原文提供的信息说明理由。(5分)
三道题目的设置与全国卷差别很大,但也别具匠心。第5题考察的是对文章核心词“科学美”定义的理解;第6题考察的是文本观点与事例的匹配度,重在说理的严密性与逻辑性;第7题则以主观题的方式呈现,考核信息筛选能力。谁能说,2018年全国卷的出题者不会受此启发呢? 二、从长计议,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一般论述类文章,《考纲说明》明确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对此,我们有两点思考:
其一,培养阅读此类文章的兴趣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考试的强行规定,一般高中生的阅读取向不会落脚在“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我们来看看最近三年全国I卷考察的篇目,2015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2016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2017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这些文章专业性很强,文字即使通俗易懂,但是较之小说趣味性也稍逊风骚。例如《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这篇文章,包含了大量专有名词,单是文章第二段就区分了“信用形式”中“借贷、质、押、典、 赊”及“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的不同,稍不留神,错过了某一信息就一片恍惚,更别提对其做细致区分,知识含量巨大,且趣味性不高。
再者,这一类文章的位置也独特,高考第一场为语文,其又是试卷的第一道题目。想想寒窗苦读,坐在考场那一刻心潮澎湃,所以语文是很容易出现纰漏的学科。刚一上手,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要啃,除了极少数打乱做题顺序的同学,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从头开始,面对这样的文章必须沉着、冷静,他影响的可能不只是整场语文考试,甚至会将某种情绪带入以下的三场,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说,考试是一种修行。
对策——从长计议,提早下手
写到这,想起刘瑜《谈读书:从经典到经验》中的一段感受:“我至今仍然记得98年左右的一次阅读噩梦。当时我在读的是普兰查斯的《政治权力和社会阶级》中译本,社科出版社1982年版。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作者本人文笔极晦涩,总之阅读的感觉就是四个字:寸步难行。大多时候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偶尔似懂非懂又觉得作者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有时候在那坐两个小时只能翻四页,速度相当于从沼泽里往外拽一辆马车。等读到第三个小时的时候,就杀人的心都有了。”很多同学面对一般论述类文章,可能也会有杀人的心思啊。
既然必须面对,与其痛苦挣扎,不如慢慢热爱。唯一的方式就是培养自身对此类文章的好感,先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话题,不贪多,信手随意读,循序渐进,慢慢生发感情。例如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来自《光明日报》,现在网络发达,我们不妨经常网上浏览《光明日报》的相关专栏,也许真的与高考不期而遇了呢,那才叫惊喜。如果可以,建议从长计议,最好从高一开始,一路读下来,收获的也许不只是高考,还有专业素养的提升。
其二,培养阅读此类文章的习惯
其实,《考纲》的说明清晰准确,“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述类文章常见四种句子类型,观点句,阐述句,事例句,过渡句。观点句即本文或本段陈述观点的句子,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阐述句一般是對观点句的拓展说明,可以有多个层次或角度。事例句就是证明观点的事例部分。过渡句即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多在句首。明确句子类型后,要养成划“关键词”、“层次”的意识。我曾反复强调,语文试卷不用参加卫生评比,必要的勾画首先可以方便你快速找到答题区域,而高水平的勾画能让你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提炼文本核心观点。我们可以使用圆圈和//两种符号,圆圈勾画观点句和阐述句中“陈述对象”、“特征”、“角度”等关键词,//区分四种句子类型及阐述句中的层次。
对策——稳扎稳打,贵在坚持
如此做法刚开始可能会有勾画不准确、阅读速度下降等困惑,所以说要从长计议,贵在坚持,孰能生巧。尤其在当下,高考选做题的取消使整个语文试卷的阅读量加大,而信息的筛选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这一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以2017课标全国I卷论述文的一段文字为例,来展示如何划分层次,抓关键词(限于WORD文档,用代替圆圈)。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这段文字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句部分关键词为“空间维度”,共有“国际公平”、“国内公平”两个小层次,阐述了“每个人”的范围。第二层次为观点句,核心观点是“公平原则要求每个人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第三层次为事例句,重点解析“合理范围”的内涵。这种做法可以从一段文字拓展到全篇,如果长期坚持下来养成习惯,不仅阅读速度会稳步提升,更重要在于高考设题,纵使他有七十二变,我也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实,说到根本,无外乎扎扎实实提升阅读素养,沉着应考,切记掉以轻心,凭感觉草率答题。所以,请保持你嗅觉的灵敏度,在稳扎稳打的坚持中定会感受到水到渠成的美妙时刻。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