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再把自己看作是知识权威。为此,语文教师需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民主意识。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过:“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要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二是人本意识。学生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是装满知识的花瓶,我们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这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我们一样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知识共建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我们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感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更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改变了过去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状况。教学也由单一的传授型、控制型变成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互惠型新型教学关系。
但是,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是观摩众多的示范课、研究课等的演示过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为了追求语文教学形式的新颖、独到而绞尽脑汁,但往往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片面地理解所谓的“素质教育”,一味关注课堂气氛的高涨活跃,而忽视对课本的挖掘与体悟。
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中来。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课程标准理解得不是十分到位,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活动,煞费苦心地安排了演讲、辩论、小品、采访、课本剧、即兴提问等活动,形式新颖多变,构思独树一帜。于是,只见学生将课本搁置一边,跃跃欲试、畅所欲言,才艺表演淋漓尽致,课堂似乎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喧哗与热闹,不见课本的挖掘与体悟。许多学生下课后只沉浸在课堂的精彩表演中,对于课本重点难点仍茫然无知。
我在《鸿门宴》的教学中讲到鸿门宴中之高潮部分时,本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在没有事先布置的情况下,让学生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樊哙闯帐”部分改编为课本剧,当场加以表演,设想十分合理恰当,但是没有想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效果可能不会尽如人意。我让四名男生分别饰演刘邦、项庄、项伯、樊哙。只见“项庄”的木剑舞来舞去,“项伯”张开双臂闪来闪去,学生群情高涨,叫好声响彻教室;“樊哙”大口喝水大块吃面包的夸张动作逗得全体同学捧腹大笑。整个活动持续了四十分钟,此节课在学生的哄笑声中宣告结束。这节课的具体效果可想而知。这种只关注课堂气氛的高涨热烈,忽视对课文本身的关注与挖掘,无异于在做一种“无益之功”,空有花架子而无实质内容。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服务者,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教师要由学生成绩的裁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激励者、促进者,即经由改革和创新评价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在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值得重视。
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的新时尚。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教学,让学生合作、讨论,且运用相当频繁。从表面是上看,气氛相当活跃,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仅仅是给自己课堂贴上“学生为主体”、“研究性教学”等时髦的标签,根本没有达到所要要求的质量和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中,我们只看到了“讨论”、“表演”等形式,而看不到其必要性、针对性、实效性。其实质就是给学生捧上了“新瓶”,而实际上是给学生装的“旧酒”,并不能很好地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观赏性,但对学生无太大的益处。
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讲出“美”字来,悟出“巧”字来,点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要思考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将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道理?学会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我们在课堂上是否尽量做到“美、巧、活、实”?《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散文,是游记的典范之作,结构条理很清楚。我在教学时,先放了一段关于阿里山的视频后,直接进入课文的结构、总特征的分析,其实学生学习的要点都没有掌握,哪能理解透彻?结果可想而知。
再如,在新课程下,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也仅仅限于“辅助”,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课文的魅力在于语言本身,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必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体会。如果不将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很好的整合,过多使用多媒体,滥用多媒体,不将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所用,就会无形中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语言的感悟、思维的发展。黑板不着一字,学生哪能“尽得风流”?再说,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我们运用多媒体应该辅助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对应于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多媒体的运用,绝对不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应该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以起到启发、点拨、开窍的功用,追求一种点石成金的境界。
究其根本,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这个问题,最终要学生回到文本上去,回到与文本的“语言交流”中去,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不断地超越,我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才会在超越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更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改变了过去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状况。教学也由单一的传授型、控制型变成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互惠型新型教学关系。
但是,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是观摩众多的示范课、研究课等的演示过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为了追求语文教学形式的新颖、独到而绞尽脑汁,但往往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片面地理解所谓的“素质教育”,一味关注课堂气氛的高涨活跃,而忽视对课本的挖掘与体悟。
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中来。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课程标准理解得不是十分到位,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活动,煞费苦心地安排了演讲、辩论、小品、采访、课本剧、即兴提问等活动,形式新颖多变,构思独树一帜。于是,只见学生将课本搁置一边,跃跃欲试、畅所欲言,才艺表演淋漓尽致,课堂似乎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喧哗与热闹,不见课本的挖掘与体悟。许多学生下课后只沉浸在课堂的精彩表演中,对于课本重点难点仍茫然无知。
我在《鸿门宴》的教学中讲到鸿门宴中之高潮部分时,本想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在没有事先布置的情况下,让学生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樊哙闯帐”部分改编为课本剧,当场加以表演,设想十分合理恰当,但是没有想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效果可能不会尽如人意。我让四名男生分别饰演刘邦、项庄、项伯、樊哙。只见“项庄”的木剑舞来舞去,“项伯”张开双臂闪来闪去,学生群情高涨,叫好声响彻教室;“樊哙”大口喝水大块吃面包的夸张动作逗得全体同学捧腹大笑。整个活动持续了四十分钟,此节课在学生的哄笑声中宣告结束。这节课的具体效果可想而知。这种只关注课堂气氛的高涨热烈,忽视对课文本身的关注与挖掘,无异于在做一种“无益之功”,空有花架子而无实质内容。
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服务者,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教师要由学生成绩的裁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激励者、促进者,即经由改革和创新评价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在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值得重视。
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的新时尚。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教学,让学生合作、讨论,且运用相当频繁。从表面是上看,气氛相当活跃,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仅仅是给自己课堂贴上“学生为主体”、“研究性教学”等时髦的标签,根本没有达到所要要求的质量和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中,我们只看到了“讨论”、“表演”等形式,而看不到其必要性、针对性、实效性。其实质就是给学生捧上了“新瓶”,而实际上是给学生装的“旧酒”,并不能很好地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观赏性,但对学生无太大的益处。
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曾说过,语文教学要讲出“美”字来,悟出“巧”字来,点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要思考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将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道理?学会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我们在课堂上是否尽量做到“美、巧、活、实”?《阿里山纪行》是一篇散文,是游记的典范之作,结构条理很清楚。我在教学时,先放了一段关于阿里山的视频后,直接进入课文的结构、总特征的分析,其实学生学习的要点都没有掌握,哪能理解透彻?结果可想而知。
再如,在新课程下,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也仅仅限于“辅助”,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课文的魅力在于语言本身,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必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体会。如果不将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很好的整合,过多使用多媒体,滥用多媒体,不将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所用,就会无形中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语言的感悟、思维的发展。黑板不着一字,学生哪能“尽得风流”?再说,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我们运用多媒体应该辅助在哪里呢?我认为应该对应于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多媒体的运用,绝对不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应该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以起到启发、点拨、开窍的功用,追求一种点石成金的境界。
究其根本,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这个问题,最终要学生回到文本上去,回到与文本的“语言交流”中去,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不断地超越,我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才会在超越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