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农信联社创新服务给力富民强县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野,是全国著名的“戏曲之乡”、“农民绘画之乡”和“武术之乡”,连续5年荣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近年来,巨野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全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今天,巨野县农村信用联社起到了“及时雨”和“助推器”的作用。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巨野农信社下辖营业机构网点39家,其中信用社31家,信用分社8家,从业人员700余人,综合业务系统遍布城乡,已成为该县存贷规模最大、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截止11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57.75亿元,比年初增加10.07亿元,增幅高达21.12%;各项贷款余额为43.56亿元,比年初增加6.39亿元,增幅达到17.19%。
   “巨野自己的银行,老百姓最可信赖的银行,巨野金融的一枝独秀。”巨野农信社用创新和睿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推出百千万富民工程 实实在在支农惠农
  
   从未种过菜的巨野县大义镇吴集村农民张来福,2010年10月投资10万元,建起占地3亩的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如今卖西红柿所得已超过9万元。像他这样搞大棚的,村里还有259户。
   缺资金、少技术却能有如此底气?这源于巨野农信社去年推出的百千万富民工程。即在全县培育百个优秀富民示范村、千个致富带头人、万个专业示范户,,进而实现金融下乡,为巨野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巨野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很难走出去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想上项目缺乏技术支撑,即便是上了项目又很难获得贷款,难以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要让农民致富,得让他们先得“渔”再得“鱼”。为此,联社组织百名村支书,多次到寿光参观蔬菜大棚种植,到江苏参观食用菌、土豆种植;与县政府组成联合宣讲团,在各镇村巡回宣讲;在示范村设立金融服务室,组织农民成立联保体,对农民申报项目评估,合格即发放贷款;按照养殖、种植等门类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成立科技顾问团,采取“菜单式”点课、“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等方式,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将创业风险降至最低。
   “百千万”工程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以田庄镇大李庄村为龙头的林下养殖基地,新增养殖专业户3200多户;太平镇小集子村为龙头的杨木加工基地,新增杨木加工场46家。2010年,巨野农信社支农贷款发放较上年增加40%,创历史新高,达到7.9亿元。
   “百千万”工程也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联社通过向信用村提供优惠利率等措施,引导农民树立信用致富理念,不少村的群众主动催促偿还贷款,有的村干部甚至为欠债户偿还多年呆滞贷款。截至目前,全县共回收不良贷款2000多万元,新增无不良记录信用村95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有效延伸了对“三农”的服务范围,真正实现了政府、农民和信用社三方有机结合,达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发放农户住房抵押贷款 激活农民“沉睡”资本
  
   一栋栋新房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辆辆轿车奔驰在乡间道路上,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巨野县安居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开展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是源头活水。
   巨野农信联社在长期的支农服务工作中,发现农民手中多处住房闲置,因无房产证致使大量住房资本“沉睡”。为此,2009年初该联社经多方调研分析,开发出农户住房抵押贷款新产品,激活了沉睡多年的农民“住房资本”,满足了农民建房、购房、购车、装修、婚嫁等与农民生活消费紧密相关的资金需求,为安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快速融资新途径。
   在贷款申请上,满足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提供抵押登记的农村住房抵押物必须已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二是出具农村住房坐落地所有权单位(村民委员会)作出的土地使用权随住房抵押、抵押权实现时同意处置的书面证明;三是申请农村住房抵押登记的农户,应有富余房屋或其抵押房产变卖处置后仍有安居之地。
   在贷款发放上坚持“两灵活一优惠”。即期限灵活,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农民综合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授信灵活,根据房产评估价值,原则上授信金额不超过抵押物评估值的40%,对效益好、还款能力强、资金需求量大的种养大户,适当增加授信比例;利率优惠,农户住房抵押贷款比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上优惠30%。这样的优惠利率体现了巨野农信联社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和温暖。目前,已累计发放农民住房抵押贷款1.4亿元。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巨野煤田的开发,为巨野经济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煤碳、化工、运输、纺织、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对这些企业,即使处于金融危机期间。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坚强后盾的巨野农信联社仍然一如既往地帮助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困难,共克时艰,做到了既为困难企业雪中送炭,又为经营效益好的企业锦上添花。一是积极推行企业评级授信。以支持中小企业为重点,积极优化信贷投向,实施贷款倾斜政策,推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使用”的原则,积极发展AAA级以上客户,对管理层素质高、产品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企业,重点给予扶持。对于一时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较好的边缘企业,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冷落,积极靠上去了解情况,帮助分析问题,实施贷款倾斜政策。二是进行产品创新。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贷款产品已不能适应客户需要,该联社一方面强化金融服务,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掌握了解中小企业信贷需求;另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加大创新力度,根据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和现实需要,组织业务人员进行贷款新产品研发,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了“架金桥”、“企业联保”、“一抵通”等贷款新产品,针对投资规模、生产类别等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支持方法,切实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三是搞好金融对接。为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促进社企合作,增强抗风险能力,联社变被动为主动,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中小企业发展,主动与县域中小企业联系,多次组织召开社企座谈会,向企业推介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与各企业老板面对面交流,了解各企业资产状况、经营情况、资本金及负债情况、主要产品销售渠道及资金缺口等。社企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为开创社企合作新天地,实现互利共盈奠定基础。针对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联社与经贸委、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局、担保机构等机构联系,建立行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多次组织企业老板到发达地区学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搭建社企合作平台,组建起行业信用联盟和中小企业信用联盟,入盟企业可以联保,进一步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同时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推出“小巨人”培育计划,推行贷款“直通车”服务,实行“一站式 ”、“全代理”等措施,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办贷效率,优化金融服务。据统计,至11月末,中小企业贷款户数已达136家,贷款余额6.17亿元,支持佳农果蔬、绿园纺织等众多企业走出困境,走上正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黑马”。
  
  加速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让农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
  
  
   “以前取钱要跑那么远的路,到了银行还要排队,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俺们是来看看设在俺村金融服务室里的‘农民自助服务终端’,了解一下怎么使用。”11月30日一大早,大义镇吴集村的许多村民就赶到该村金融服务室,见识见识新建的“迷你银行”。为有效发挥“百千万”富民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该联社依托开展“百千万”富民工程逐步建立起的功能完善支农服务网络,在金融服务室大力布设POS机、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自助设备,老百姓可足不出村,就享受到咨询、实时划账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辖区农村地区的电子化结算。截止11月底,共安装ATM机52台,布放POS机524台,发展特约商户452户,特约商户总量稳居县内各金融机构首位,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网点12家,辖内39家营业网点全部接入全国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实现了与全国8万余家农村信用社的联网通汇。同时积极开展网银业务,在前期的内部测试的基础上,于6月份正式为有需要的客户加挂了UK,并通过设置网银体验区等方式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网银业务,现已发展网银用户1369户。通过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农民的支付结算意识明显增强,信用社的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商贸流通发展,实现了政、银、商、农多方共赢。
   从2008年“从严治社,清理内部违规”, 2009年“逮人清收,打击外部诈骗”,到2010年“借力政府,推进百千万”, 再到2011年“打造诚信环境,提升资产质量”,巨野联社亮招频出,一以贯之支农、支企、服务、发展“四轮驱动”的路子, 一环紧扣一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联社发展能力排名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综合实力排名实现了大幅度前移,存贷款市场份额、增量均占到了全县的半壁江山,各项业务指标继续保持了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
  
  (作者单位:巨野农信社联社)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农发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品牌形象逐步树立,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农发行的履职空间也越来越广阔。然而,作为大城市郊区农发行,如何直面竞争、不断适应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优质化金融服务要求?农发行江夏区支行在支持“花山项目”的贷前、贷中、贷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创新管理的新路子,开创了有“花山”特色的营销、服务、支付、风控模式。    突破传统营销思维,  开创“花山营销模式
期刊
走近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正门,你会看到走廊上展示窗内陈列着一套红木书房家具,背景是书法十条屏,屏上行书涓秀淡雅,引人驻足。每条屏长约2米,上书百余字,若非有相当定力与腕力,一气呵成并非易事。这十条屏的书作者,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光华。   自从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后,卢光华似乎过起了“隐逸”生活,除了设计精品、传授技艺,他几乎淡出了公众视野。其实,他并没有闲着,只是多了一样生活内容—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环境以及农村信用社自身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农信社的支农状况一直不够理想。一方面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信社经营十分困难,农户贷款难,信贷支农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农信社支农困局的现状与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农村金融状况进行调查表明,在有借贷需求的农户中,获得借款的农户仅占51.5%;从农户的借款渠道看,非正规渠道借款
期刊
2011年以来,青州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创新是生产力”的理念,在抓好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加大农户信用评定贷款投放的同时,不断加大业务创新和品牌研发力度。在借鉴乡村“2+1”贷款、商户信用联盟和中小企业信用联盟组建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推出农户信用联盟贷款,取得较好效果。截至11月末,该行已在南苑、孙家、冯家等30个村庄组建农户信用联盟33个,授信金额8580万元,发放贷款6000余万元。    
期刊
丹阳农村商业银行福康支行作为城区的农合行,始终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以其独特的经历,不断化解历史包袱,转变经营策略,确立“抓住一切有效的发展机会,争取一切优质客户”的理念,善于把握市场机遇,敢于创新拓展负债和中间业务,做强做优信贷业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未来。  用心寻找发现市场机会   对银行来说,一个客户的周围,往往若明若暗地连接着许多潜在的优质客户,抓住了他
期刊
新时期的农民,既包括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也包括从事农村二三产业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新时期的农业,除传统种养业外,还包括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多种行业;新时期的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镇化和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已经延伸到整个县域。“新三农”、“大三农”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金融服务空间广阔。  农民金融需求更加多元  随着中央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的推出,农民收入持续加快增长,
期刊
近年来,粮油市场形势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自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之后,粮食购销市场化开始居于主导地位。今年以来,国家也多次强调了对粮油收购的调控和支持,农发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支持粮油收购,发展粮油产业上具有特殊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如何更好地提升农发行粮油信贷主导银行地位进行了调研。  一、提升粮油收购信贷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一)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粮油调控的难度增
期刊
近一段时期以来,对银行服务“乱收费”的问题突然成为一个热点,在很多媒体和网站上都有大量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议论文章,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广大社会民众对金融行业服务收费调整的高度敏感性,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市场化改革中的银行业经营模式调整正在加快,以各类服务收费为代表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正在迅速上升,长期以来单一依靠利差收入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因此,银行服务收费调整对各界产生的利弊影响是完全不一致的,需要各方
期刊
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资金是制约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所在,如何进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对解决新农村建设融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农村金融制度存在功能缺陷  随着我国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壮大。但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及网点分布来看,与城市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还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是企业兴旺发达、基业常青的根本保证,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作为金融企业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同样如此。农信社系统,只有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执行力团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改革发展,才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促进整个队伍提升素质、形象和效益。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农信社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是丰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