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当今世界,教育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和教育质量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主要靠教育,立德树人,教育为本。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党和国家敏锐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水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学生抓起,在我国中小学设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部《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自2016年秋季起,七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于是“法治”二字首先出现在我国义务教育教材的课程中。教材中道德和法治互相融合,法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新课程教材之中。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由浅到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新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和民族精神去陶冶学生心灵和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树立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统编教材将优美文字和文化融入到每一课每一框题中,可读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材在正文之外,穿插了大量的反映真实场景的图片、生活气息、创意、美感。用表格、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社会,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新教材不仅在知识点的整理和分布上做了很大调整,而且在教学栏目的编排上也做了很大的修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是以初中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以青春生命,和与他人、国家、集体、社会的关系为线索,探讨学生成长的规律为主线,以相关知识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为目标,体现了初中阶段新教材的学习主题和立德树人的课程理念。
《道德与法治》教材不光是单独的“法治”教育理论,而且是一门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生活为基础,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基本要求。而且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与思想融为一体,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
“立德树人,教育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也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为了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背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肤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授课人改变当前教育方法,尝试找到适应新教材、新课堂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授课人,我大概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熟悉教材
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对于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因此需要每个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理解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批改学生作业;虚心学习倾听与本学科相关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建立师生平等开放的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改变简单的对与错,改变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开展平等开放的交流与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价值观的学习和思考中去。其次,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教师还要通过教学设计,使青少年的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在体验、探究、分享、反思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再次,教师既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现代化教学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将其联系到相关的知识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单一教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如:小组讨论、演讲比赛、阅读分析等,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的参与学习;其次,政治课教师还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教学思维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讨论的话题,扩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再次,鼓励优生的榜样带头示范作用,指出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建立“帮扶”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最后,以“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教学设计来推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拓展思维的空间”,使教材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让课堂走出教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国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在教室里,新课程改革中,“活”起来的道德与法治,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是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教师的授课地点不仅仅在教室,可能在操场,可能在某个街道。如在讲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学校,将学校周围的白色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让学生自己感受身边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得真知,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保护环境的原因、重要性,然后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轻松自然地就在实践中获得了理论知识,并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优化了教学效果。
针对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绩我会继续保持下去,并且还要善于钻研教材,不断改進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脚步,是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使之课堂越来越有生命力,对于缺陷方面,积极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把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品行的人作为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推出虽然没有先例,但是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授课人,我发现这门课程与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轨迹更为契合,也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更为贴合,相信通过更长时间的摸索,一定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民族中学校)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由浅到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指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新教材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和民族精神去陶冶学生心灵和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树立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统编教材将优美文字和文化融入到每一课每一框题中,可读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材在正文之外,穿插了大量的反映真实场景的图片、生活气息、创意、美感。用表格、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社会,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新教材不仅在知识点的整理和分布上做了很大调整,而且在教学栏目的编排上也做了很大的修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是以初中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以青春生命,和与他人、国家、集体、社会的关系为线索,探讨学生成长的规律为主线,以相关知识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为目标,体现了初中阶段新教材的学习主题和立德树人的课程理念。
《道德与法治》教材不光是单独的“法治”教育理论,而且是一门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生活为基础,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基本要求。而且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与思想融为一体,体现了教材的时代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
“立德树人,教育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也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为了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背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肤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授课人改变当前教育方法,尝试找到适应新教材、新课堂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授课人,我大概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熟悉教材
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对于我们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因此需要每个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理解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批改学生作业;虚心学习倾听与本学科相关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建立师生平等开放的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改变简单的对与错,改变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开展平等开放的交流与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价值观的学习和思考中去。其次,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的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教师还要通过教学设计,使青少年的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在体验、探究、分享、反思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再次,教师既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克服害怕的心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现代化教学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将其联系到相关的知识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单一教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如:小组讨论、演讲比赛、阅读分析等,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的参与学习;其次,政治课教师还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教学思维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讨论的话题,扩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再次,鼓励优生的榜样带头示范作用,指出缺点和不足,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建立“帮扶”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最后,以“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教学设计来推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拓展思维的空间”,使教材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让课堂走出教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国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在教室里,新课程改革中,“活”起来的道德与法治,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是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教师的授课地点不仅仅在教室,可能在操场,可能在某个街道。如在讲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学校,将学校周围的白色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让学生自己感受身边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得真知,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保护环境的原因、重要性,然后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轻松自然地就在实践中获得了理论知识,并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优化了教学效果。
针对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绩我会继续保持下去,并且还要善于钻研教材,不断改進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脚步,是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使之课堂越来越有生命力,对于缺陷方面,积极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把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品行的人作为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推出虽然没有先例,但是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授课人,我发现这门课程与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轨迹更为契合,也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更为贴合,相信通过更长时间的摸索,一定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民族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