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技术优势缩小、业绩下滑的形势下,夏普希望能在中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当苹果公司与中国联通之间的iPhone入华协议谈判接近达成时,日本手机大佬夏普株式会社已悄然试水中国3G市场。7月31日,夏普在北京的夏季新品发布会上一举推出5款新品,包括首款针对中国市场的3G手机——支持中国联通WCDMA的SH0902C。在2010年3月本财年结束前,夏普还计划各推出至少1款以上的手机搭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3G网络。
“夏普今年的目标是在中国手机销量达到200万—300万台,实现市场份额排名前十。”这是前任夏普中国通讯业务负责人大昌巳临走前给下属留下的一个目标。去年6月夏普重返中国后,一年内共推出7款中高端手机,总销量在今年3月份进入全国前15位。因表现优异,大昌巳4月1日调回日本升任通信系统事业本部长。
大的信心来自于夏普在液晶屏和拍照等技术方面的优势。被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尽管进入手机领域很晚,但借力液晶技术的绝对地位,连续4年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也是日本唯一一家被5大通信运营商都采用的手机厂家。
其实,中国消费者对夏普手机也并不陌生。2003年夏普就曾进入中国手机市场,但同京瓷、松下、NEC等日系公司一样,均因缺乏灵活有效的市场策略、过分注重技术而忽略品牌宣传和渠道建设等问题不得不中道撤出。随着中国3G市场逐步开启,国内日系手机水货盛行,加之日本市场日渐饱和,去年奥运前夕,夏普做出了重新进军中国手机市场的决定。不过,对于夏普的重返,当时国内基本是质疑声一片。
“根据GFK的统计,夏普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5月份已上升到了第11位。”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兼中国总裁菅野信行对《商务周刊》说。
败兵之将,必当知耻后勇。此前,夏普在渠道建设上从不与卖场联系,只靠经销商铺货。而复归后的夏普先是与迪信通合作,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开始销售,继而陆续在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店及天音、中邮普泰等手机专营店销售。夏普方面透露,截至2009年7月,夏普手机的专柜数已经达到3000家,并计划到2010年3月扩大至5000家。未来夏普在3G市场上将采取运营商定制加市场渠道并行的方式,专柜也将由沿海向内地进一步扩张。
电信研究机构芯未来研究所执行总监沈子信向《商务周刊》表示,尽管一年来夏普手机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仍然存在着卖点单一、平台兼容性欠佳等弊端,“夏普的新机竟然有几款采用MTK(联发科)平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夏普此前推出的7款机型中,确实有3款并没有采用夏普自身的OSE系统,而是搭载了主要为山寨机所采用的MTK平台。沈子信认为,这必然是夏普为了降低成本抢占中低端市场所采用的策略。但夏普方面的解释是,因其战略合作伙伴美国ADI公司与MTK公司合并,为了有效利用ADI与夏普合作研发至今的技术,夏普才与MTK形成合作。
此外,沈子信还指出,夏普等日系手机在日本国内功能很多,包括收发邮件、银行支付等,但进入中国后本地化不足。他提醒道,单纯依靠高清显示屏和靓丽的外形并不能长久吸引大量客户。
夏普方面也注意到了此前日系手机本土化不足的通病。菅野信行表示:“中国有它独特的需求,我们将不断进行研发以满足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了研究中国消费者,夏普在上海设立了生活创意策划中心,在北京则成立了手机运营商业部,以期与中国本地运营商就3G手机发展进行更为本地化的谈判。
7月30日,夏普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报告。受困于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公司当季净亏损252亿日元(约合2.65亿美元)。“夏普目前在液晶电视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沈子信认为,受金融危机及日本本土需求萎缩、日元升值等影响,夏普更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但是,诺基亚及三星、LG等品牌的优势地位,以及中国本土手机厂商的崛起,注定了夏普手机的中国之路不会那么顺畅。
当苹果公司与中国联通之间的iPhone入华协议谈判接近达成时,日本手机大佬夏普株式会社已悄然试水中国3G市场。7月31日,夏普在北京的夏季新品发布会上一举推出5款新品,包括首款针对中国市场的3G手机——支持中国联通WCDMA的SH0902C。在2010年3月本财年结束前,夏普还计划各推出至少1款以上的手机搭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3G网络。
“夏普今年的目标是在中国手机销量达到200万—300万台,实现市场份额排名前十。”这是前任夏普中国通讯业务负责人大昌巳临走前给下属留下的一个目标。去年6月夏普重返中国后,一年内共推出7款中高端手机,总销量在今年3月份进入全国前15位。因表现优异,大昌巳4月1日调回日本升任通信系统事业本部长。
大的信心来自于夏普在液晶屏和拍照等技术方面的优势。被称为“液晶之父”的夏普,尽管进入手机领域很晚,但借力液晶技术的绝对地位,连续4年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也是日本唯一一家被5大通信运营商都采用的手机厂家。
其实,中国消费者对夏普手机也并不陌生。2003年夏普就曾进入中国手机市场,但同京瓷、松下、NEC等日系公司一样,均因缺乏灵活有效的市场策略、过分注重技术而忽略品牌宣传和渠道建设等问题不得不中道撤出。随着中国3G市场逐步开启,国内日系手机水货盛行,加之日本市场日渐饱和,去年奥运前夕,夏普做出了重新进军中国手机市场的决定。不过,对于夏普的重返,当时国内基本是质疑声一片。
“根据GFK的统计,夏普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5月份已上升到了第11位。”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兼中国总裁菅野信行对《商务周刊》说。
败兵之将,必当知耻后勇。此前,夏普在渠道建设上从不与卖场联系,只靠经销商铺货。而复归后的夏普先是与迪信通合作,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开始销售,继而陆续在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店及天音、中邮普泰等手机专营店销售。夏普方面透露,截至2009年7月,夏普手机的专柜数已经达到3000家,并计划到2010年3月扩大至5000家。未来夏普在3G市场上将采取运营商定制加市场渠道并行的方式,专柜也将由沿海向内地进一步扩张。
电信研究机构芯未来研究所执行总监沈子信向《商务周刊》表示,尽管一年来夏普手机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仍然存在着卖点单一、平台兼容性欠佳等弊端,“夏普的新机竟然有几款采用MTK(联发科)平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夏普此前推出的7款机型中,确实有3款并没有采用夏普自身的OSE系统,而是搭载了主要为山寨机所采用的MTK平台。沈子信认为,这必然是夏普为了降低成本抢占中低端市场所采用的策略。但夏普方面的解释是,因其战略合作伙伴美国ADI公司与MTK公司合并,为了有效利用ADI与夏普合作研发至今的技术,夏普才与MTK形成合作。
此外,沈子信还指出,夏普等日系手机在日本国内功能很多,包括收发邮件、银行支付等,但进入中国后本地化不足。他提醒道,单纯依靠高清显示屏和靓丽的外形并不能长久吸引大量客户。
夏普方面也注意到了此前日系手机本土化不足的通病。菅野信行表示:“中国有它独特的需求,我们将不断进行研发以满足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了研究中国消费者,夏普在上海设立了生活创意策划中心,在北京则成立了手机运营商业部,以期与中国本地运营商就3G手机发展进行更为本地化的谈判。
7月30日,夏普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报告。受困于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公司当季净亏损252亿日元(约合2.65亿美元)。“夏普目前在液晶电视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沈子信认为,受金融危机及日本本土需求萎缩、日元升值等影响,夏普更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但是,诺基亚及三星、LG等品牌的优势地位,以及中国本土手机厂商的崛起,注定了夏普手机的中国之路不会那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