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和县是甘肃省陇南市的一个山区县,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委县政府充分依靠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探索和实践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实力
西和县咬住“农业县念农业经”,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县上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思路,稳定发展种植业,突出发展养殖业,着力促进加工业,努力加快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长道、十里、西高山三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实施“4个10万亩工程”,把马铃薯、林果、中药材、草畜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和主渠道。
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南椒北果加核桃”的林果发展格局。先后建成长道镇万亩名优新特果品示范基地,西高山、石峡乡万亩地埂经济林示范基地,大桥乡仇池山万亩花椒示范基地,西高山乡核桃基地等一批精品工程。特别在地埂经济林建设上,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优质林果、优质牧草、中药材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的地埂经济发展模式。全县已发展地埂经济林3.8万亩。高渭、阳山等村发展不同模式的地埂经济,为全县发展地埂经济林建设发挥了典型引路作用。西高山、石峡两乡镇实现了地埂经济林网化。
二是以培育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为重点,加快发展草畜业。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方法,重视品种改良。目前已发展专业养殖村24个,规模养殖户1010户,建成长道镇良种羊繁育、何坝镇工厂化养牛、石峡乡高河村和西高山乡秦山村良种猪繁育、石堡乡李山村和姜席乡张山村养羊等六个养殖示范基地,全县畜牧养殖业年产值7186万元。
三是以特色优势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他们以国家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为契机,加快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对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进行科技攻关,正在实施的半夏种茎组织培育无土化栽培和工厂化育苗项目,在全国半夏生产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全县半夏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值1.2亿元。积极发展红芪、柴胡、甘草、党参等中药材种植,建设各类中药材种植基地26处,种植面积7万亩。2005年特色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
四是以优良品种繁育为主,加快马铃薯产业开发。他们把马铃薯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品种改良入手,狠抓了马铃薯生产规模的扩大、销售和加工。建成马铃薯新良原种扩繁基地39处3500亩,全县优质马铃薯播种面积25万亩。
二、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一是打造有序劳务输出的平台。他们与北京“老兵驿站”合作,在北京创建了西和县劳务工作站,成为省内唯一的贫困县在首都有一席之地,不但推介了西和县的优势,利于争取项目和资金,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劳务输出渠道,为提供信息、加强培训、农民工维权有了可靠的保证。目前,县上已在北京、天津、兰州等大城市建立和健全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
二是打造一批品牌劳务。政府组织输出和社会组织输出相结合,不断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效益。同时,在劳务输出中,注重强化品牌意识,以西和农民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打工业绩好来塑造品牌,靠品牌推动劳务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三是打造一批农民工企业家。县上把“输出”与“回归”相结合,把输出劳动力看作是劳务经济的初级阶段,带回生产力才是劳务经济的最终目标。县上在发展劳务经济的基础上注重抓“回归”工程,把它作为培育农村内生经济增长的新机制和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全县已有200多个农民通过劳务打工回乡创业,成为当地致富能手和企业家。
三、顺应“两个趋势”,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拉力
西和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牢记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两个趋势”,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使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拉动力。如在县城建设中,以城区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城区道路、管网建设为重点,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改造中,先后完成了徐西公路祁西段的改造,拓宽改造县乡公路186公里,油路120公里,新修乡村公路686.7公里。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长道至西和三回输电,洛峪至大桥35千伏输电等工程先后建成投用, 100%的村实现了同网同价。县城旧城区的改造,不但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使县城人口聚集,在9.2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居住人口达到10万人,占全县的1/4。在完成旧城改造的基础上,他们拓宽市政设施建设范围,采用大手笔、大战略、大动作编制完成了“一湖两山一带”的建设蓝图,开发建设了晚霞湖旅游度假区、观山植物园、隍城森林公园和漾水河滨河休闲带。去年,投资270万元,由县上领导亲自督阵指挥,在很短时间内建成了观山公路、隍城公路,创造了公路建设上的“西和速度之最”,从而加快了东西“两山”的植物园和森林公园的建设。同时,整合各类资源,使晚霞湖旅游度假区和滨河休闲带形成雏型,为开发以“仇池山”为主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把旅游纳入天水、陇南大旅游网络奠定了基础,为周边农村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拉动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同时,坚持“以工促农”的举措。
一是新建和改造一批工业企业。着力二次创业和二次革命,狠抓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经营管理机制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是工业企业涉入农业领域开发。恒安工矿贸易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000万元,在赵家山兴建3万亩造林基地,这一创举,坚定了广大农民“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的观念,带动了全县农村“投资造林,兴林富民”的热潮,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万亩以上造林工程达13处,现有林木保存面积75.5万亩,其中,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32万亩,经济林3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1%,比全省高30个百分点。全县林业产值达6200万元,农民从林业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0%,25%的农民靠林果业摆脱了贫困。
三是鼓励企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尖崖沟铅锌矿在抓科学开采,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降低成本,增强效益的同时,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他们垫资2000万元,支持建设和开发县城外过境公路和漾水河滨河休闲带。这一项目顺利启动,为周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资投劳,利用闲置的机械设备,拉砂石填沟壑,砌河沟整治环境,投入长道镇川口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推力
西和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推动力。教育以“两基”攻坚为突破口,投入资金7229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条件。医疗卫生以推进农村医疗试点改革为动力,投资350万元,新建、改扩建基层卫生院20所,县疾控中心等一些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即将建成。计划生育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入手,投入615.8万元,修建了20个高规格的计生服务所,建立了计划生育信息平台。科技工作从增加投入和提高科技推广能力入手,加大了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十一五”规划中,县上加大公用事业的投入,从5个方面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危房校舍改造,认真落实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政策。
二是加快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到“十一五”末,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对农村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大力降低地方病发病率。
四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村庄全面治理,加大“一池三改”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村庄建设。
五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设施全面到位。改善广播、电视接收条件,完善乡镇文化馆(站)、村图书室等设施。到“十一五”末,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综合文化室的目标。
五、提高思想认识,从编制建设规划入手,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西和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提高认识,消除思想上的误区,坚持把握工作重点。
一是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20字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既要加强经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能单纯把搞好新村庄建设等同于新农村建设,以防出现不顾现实、不分轻重缓急的大拆大建和顾此失彼,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
二是不盲目攀比,急于求成。县上教育干部和群众树立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是贫困县,扶贫开发难度大,新农村建设基础差,底子簿,必须树立“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
三是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县上要求全面、超前、高起点编制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的原则,对交通沿线有产业优势的“实力型”,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成长型”,生产生活“贫困型”的农村,规划蓝图起点有差别、进度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方式有不同。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任务,确定具体操作步骤,梯次推进,分步实施。不搞齐头并进和“一刀切”,坚决杜绝盲目攀比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四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者系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实力
西和县咬住“农业县念农业经”,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县上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思路,稳定发展种植业,突出发展养殖业,着力促进加工业,努力加快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长道、十里、西高山三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实施“4个10万亩工程”,把马铃薯、林果、中药材、草畜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和主渠道。
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南椒北果加核桃”的林果发展格局。先后建成长道镇万亩名优新特果品示范基地,西高山、石峡乡万亩地埂经济林示范基地,大桥乡仇池山万亩花椒示范基地,西高山乡核桃基地等一批精品工程。特别在地埂经济林建设上,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优质林果、优质牧草、中药材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的地埂经济发展模式。全县已发展地埂经济林3.8万亩。高渭、阳山等村发展不同模式的地埂经济,为全县发展地埂经济林建设发挥了典型引路作用。西高山、石峡两乡镇实现了地埂经济林网化。
二是以培育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为重点,加快发展草畜业。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方法,重视品种改良。目前已发展专业养殖村24个,规模养殖户1010户,建成长道镇良种羊繁育、何坝镇工厂化养牛、石峡乡高河村和西高山乡秦山村良种猪繁育、石堡乡李山村和姜席乡张山村养羊等六个养殖示范基地,全县畜牧养殖业年产值7186万元。
三是以特色优势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他们以国家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为契机,加快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对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进行科技攻关,正在实施的半夏种茎组织培育无土化栽培和工厂化育苗项目,在全国半夏生产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全县半夏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值1.2亿元。积极发展红芪、柴胡、甘草、党参等中药材种植,建设各类中药材种植基地26处,种植面积7万亩。2005年特色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
四是以优良品种繁育为主,加快马铃薯产业开发。他们把马铃薯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品种改良入手,狠抓了马铃薯生产规模的扩大、销售和加工。建成马铃薯新良原种扩繁基地39处3500亩,全县优质马铃薯播种面积25万亩。
二、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动力
一是打造有序劳务输出的平台。他们与北京“老兵驿站”合作,在北京创建了西和县劳务工作站,成为省内唯一的贫困县在首都有一席之地,不但推介了西和县的优势,利于争取项目和资金,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劳务输出渠道,为提供信息、加强培训、农民工维权有了可靠的保证。目前,县上已在北京、天津、兰州等大城市建立和健全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
二是打造一批品牌劳务。政府组织输出和社会组织输出相结合,不断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效益。同时,在劳务输出中,注重强化品牌意识,以西和农民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打工业绩好来塑造品牌,靠品牌推动劳务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三是打造一批农民工企业家。县上把“输出”与“回归”相结合,把输出劳动力看作是劳务经济的初级阶段,带回生产力才是劳务经济的最终目标。县上在发展劳务经济的基础上注重抓“回归”工程,把它作为培育农村内生经济增长的新机制和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全县已有200多个农民通过劳务打工回乡创业,成为当地致富能手和企业家。
三、顺应“两个趋势”,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拉力
西和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牢记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两个趋势”,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使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拉动力。如在县城建设中,以城区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城区道路、管网建设为重点,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改造中,先后完成了徐西公路祁西段的改造,拓宽改造县乡公路186公里,油路120公里,新修乡村公路686.7公里。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长道至西和三回输电,洛峪至大桥35千伏输电等工程先后建成投用, 100%的村实现了同网同价。县城旧城区的改造,不但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使县城人口聚集,在9.2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居住人口达到10万人,占全县的1/4。在完成旧城改造的基础上,他们拓宽市政设施建设范围,采用大手笔、大战略、大动作编制完成了“一湖两山一带”的建设蓝图,开发建设了晚霞湖旅游度假区、观山植物园、隍城森林公园和漾水河滨河休闲带。去年,投资270万元,由县上领导亲自督阵指挥,在很短时间内建成了观山公路、隍城公路,创造了公路建设上的“西和速度之最”,从而加快了东西“两山”的植物园和森林公园的建设。同时,整合各类资源,使晚霞湖旅游度假区和滨河休闲带形成雏型,为开发以“仇池山”为主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把旅游纳入天水、陇南大旅游网络奠定了基础,为周边农村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拉动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同时,坚持“以工促农”的举措。
一是新建和改造一批工业企业。着力二次创业和二次革命,狠抓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经营管理机制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是工业企业涉入农业领域开发。恒安工矿贸易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000万元,在赵家山兴建3万亩造林基地,这一创举,坚定了广大农民“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的观念,带动了全县农村“投资造林,兴林富民”的热潮,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万亩以上造林工程达13处,现有林木保存面积75.5万亩,其中,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32万亩,经济林3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1%,比全省高30个百分点。全县林业产值达6200万元,农民从林业中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0%,25%的农民靠林果业摆脱了贫困。
三是鼓励企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尖崖沟铅锌矿在抓科学开采,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降低成本,增强效益的同时,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他们垫资2000万元,支持建设和开发县城外过境公路和漾水河滨河休闲带。这一项目顺利启动,为周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资投劳,利用闲置的机械设备,拉砂石填沟壑,砌河沟整治环境,投入长道镇川口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推力
西和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推动力。教育以“两基”攻坚为突破口,投入资金7229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条件。医疗卫生以推进农村医疗试点改革为动力,投资350万元,新建、改扩建基层卫生院20所,县疾控中心等一些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即将建成。计划生育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入手,投入615.8万元,修建了20个高规格的计生服务所,建立了计划生育信息平台。科技工作从增加投入和提高科技推广能力入手,加大了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十一五”规划中,县上加大公用事业的投入,从5个方面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危房校舍改造,认真落实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的政策。
二是加快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到“十一五”末,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对农村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大力降低地方病发病率。
四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村庄全面治理,加大“一池三改”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村庄建设。
五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设施全面到位。改善广播、电视接收条件,完善乡镇文化馆(站)、村图书室等设施。到“十一五”末,实现所有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综合文化室的目标。
五、提高思想认识,从编制建设规划入手,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西和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提高认识,消除思想上的误区,坚持把握工作重点。
一是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20字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既要加强经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能单纯把搞好新村庄建设等同于新农村建设,以防出现不顾现实、不分轻重缓急的大拆大建和顾此失彼,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
二是不盲目攀比,急于求成。县上教育干部和群众树立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是贫困县,扶贫开发难度大,新农村建设基础差,底子簿,必须树立“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
三是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县上要求全面、超前、高起点编制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的原则,对交通沿线有产业优势的“实力型”,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成长型”,生产生活“贫困型”的农村,规划蓝图起点有差别、进度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方式有不同。明确建设内容和目标任务,确定具体操作步骤,梯次推进,分步实施。不搞齐头并进和“一刀切”,坚决杜绝盲目攀比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四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者系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