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谙中国国情的“老外”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有一类公文式的全民写作会发展成为一项十分可观的“产业”,那就是“年终总结”。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目前通过网络“挂牌标价”代写年终总结的“枪手”达27万多个,价钱每千字由60元到200元不等,据说应者不在少数。
相信每个中国人从会掌握基本写作开始就与年终总结有不解之缘。学生时代要写,参加工作要写,当上领导干部也要写;有个人的、班组的、部门的、单位的,一直到整个部委行业的,人人要交,层层要有。于是乎一到年底,写总结报告就成为上上下下的首要任务。要是光个人总结还好对付,如果谁文字功夫上有“两把刷子”,既要搞个人,还得负责班组、部门、单位的,那真叫苦不堪言。于是,能够花点钱找个写手,也就不失为摆脱痛苦减少劳累的路子。这两年来,完全南辕北撤的单位在网上竟可以出现几乎一模一样的总结报告,实在不足为怪。
年终到底重不重要?当然很重要。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来学习工作的收获,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来年发扬成绩、吸取教训、再创佳绩,有着广泛的意义。
正由于意义广泛,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为每年学习与工作的任务都不一样,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做一次全面总结也是理所当然。而如今大家对年终总结厌倦有加,问题不在于总结本身,而在于其已经形成的固有套路与评价标准。
年终总结,本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能将一年做的事情说清楚就行了。但你要真这么写,保险通不过,会被认为是“流水账”,态度不端正。那么,端正的态度是什么?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或程式:首先开场白得戴上一堆“帽子”,诸如在什么东风鼓舞下,什么方针政策指引下,什么上级正确领导下等等;然后第一部分进行了多少的深入学习,思想又有了怎样的提高;第二部分才开始总结当年的工作,一般必须有若干小标题,小标题下又分若干小点;第三部分是成绩取得的原因与不足。此部分至关重要,从每一级领导到基层每一个工作环节,从党政工团到行政后勤,从机关部门到直属单位都必须点到,决不能遗漏,还有按分量轻重严格掌控给予的字数以示区别;最后才到“不足”,主要为点缀性的,个人不足一般为学习抓得不紧,有时有急燥情绪;集体的不足主要是对职工关心不够,如再深刻一点则是胆子还不够大,思维还不够超前。如此这般,才能过关。
尽管“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对于很多单位与岗位来讲,“不同”也多是“小异”,因而每年的年终总结对许多单位和个人来讲是越来越头疼的事情,实在是难以出新。勤快一点的,挖空心思在一些段落上、语序上进行些调整;懒一些的,干脆就在上年的基础上将数字、具体工作搞个填空补白。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年终总结的各类“摹本”。一些枪手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开发为新的产业,一条龙生产。
既然有“摹本”,那自己比葫芦画瓢不就得了,何必还要花冤枉钱?这就涉及一个年终总结的“质量”问题。一年下来工作干得怎么样,上级领导怎么看,总结报告写得到不到位至关重要。枪手掌握的摹本多,有利于东挪西拼,显得“与旧不同”,花这样一笔钱还是划算的。
只是,这样的年终总结哪里还有多少真装实料,成了典型的搞文牍、走形式。所谓文牍主义,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原本作为管理手段的文牍案卷掩饰、遮蔽工作目的本身,惟烦琐、因循的程式化、形式化文书、表格为上,不务实际、不求实效的管理作风(源自百度百科)。已成文牍之气的年终总结,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当今发展到雇写手来捉刀,不经意间的大量机关和企业信息外露,不知形成多大的连环损失。
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八条规定”兴起的求真务实之风,深得党心,深服民心。切实转变党风、作风、文风、社会之风,能从手底下做起、身边做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责任编辑 华南
相信每个中国人从会掌握基本写作开始就与年终总结有不解之缘。学生时代要写,参加工作要写,当上领导干部也要写;有个人的、班组的、部门的、单位的,一直到整个部委行业的,人人要交,层层要有。于是乎一到年底,写总结报告就成为上上下下的首要任务。要是光个人总结还好对付,如果谁文字功夫上有“两把刷子”,既要搞个人,还得负责班组、部门、单位的,那真叫苦不堪言。于是,能够花点钱找个写手,也就不失为摆脱痛苦减少劳累的路子。这两年来,完全南辕北撤的单位在网上竟可以出现几乎一模一样的总结报告,实在不足为怪。
年终到底重不重要?当然很重要。辞旧迎新之际,回顾一年来学习工作的收获,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来年发扬成绩、吸取教训、再创佳绩,有着广泛的意义。
正由于意义广泛,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为每年学习与工作的任务都不一样,以年度为时间单位做一次全面总结也是理所当然。而如今大家对年终总结厌倦有加,问题不在于总结本身,而在于其已经形成的固有套路与评价标准。
年终总结,本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能将一年做的事情说清楚就行了。但你要真这么写,保险通不过,会被认为是“流水账”,态度不端正。那么,端正的态度是什么?必须符合一定的规格或程式:首先开场白得戴上一堆“帽子”,诸如在什么东风鼓舞下,什么方针政策指引下,什么上级正确领导下等等;然后第一部分进行了多少的深入学习,思想又有了怎样的提高;第二部分才开始总结当年的工作,一般必须有若干小标题,小标题下又分若干小点;第三部分是成绩取得的原因与不足。此部分至关重要,从每一级领导到基层每一个工作环节,从党政工团到行政后勤,从机关部门到直属单位都必须点到,决不能遗漏,还有按分量轻重严格掌控给予的字数以示区别;最后才到“不足”,主要为点缀性的,个人不足一般为学习抓得不紧,有时有急燥情绪;集体的不足主要是对职工关心不够,如再深刻一点则是胆子还不够大,思维还不够超前。如此这般,才能过关。
尽管“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对于很多单位与岗位来讲,“不同”也多是“小异”,因而每年的年终总结对许多单位和个人来讲是越来越头疼的事情,实在是难以出新。勤快一点的,挖空心思在一些段落上、语序上进行些调整;懒一些的,干脆就在上年的基础上将数字、具体工作搞个填空补白。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年终总结的各类“摹本”。一些枪手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开发为新的产业,一条龙生产。
既然有“摹本”,那自己比葫芦画瓢不就得了,何必还要花冤枉钱?这就涉及一个年终总结的“质量”问题。一年下来工作干得怎么样,上级领导怎么看,总结报告写得到不到位至关重要。枪手掌握的摹本多,有利于东挪西拼,显得“与旧不同”,花这样一笔钱还是划算的。
只是,这样的年终总结哪里还有多少真装实料,成了典型的搞文牍、走形式。所谓文牍主义,其主要特点就是以原本作为管理手段的文牍案卷掩饰、遮蔽工作目的本身,惟烦琐、因循的程式化、形式化文书、表格为上,不务实际、不求实效的管理作风(源自百度百科)。已成文牍之气的年终总结,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当今发展到雇写手来捉刀,不经意间的大量机关和企业信息外露,不知形成多大的连环损失。
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八条规定”兴起的求真务实之风,深得党心,深服民心。切实转变党风、作风、文风、社会之风,能从手底下做起、身边做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