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实验方法,然而多年的课堂观摩中,发现不少教师走进了误区,本文就常见的几种误区作一简单分析,并发表点小对策以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失误 课堂教学
演示实验属于直观教学中的一种,在实践中,演示实验的作用在于让学生观察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原理,掌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学会用实验来对未知进行验证、分析和总结。演示实验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对打造有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在应用演示实验时存在误区,不仅削弱了演示实验的教育功效,更对学生形成误导作用。对此,本文首先剖析了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常见失误,繼而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拟定了对策,旨在给予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建议和参考。
一、演示实验存在的误区
1、简单的实验框架。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过于简单,具体做法为:①介绍实验,包括实验内容、方法和目的;②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③实验结束后分析总结。从整体来看,这种演示实验的框架过于简单,那么,它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呢?首先,结构和框架简单的实验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不会仔细的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其次,结构和框架简单的实验会导致知识高度集中,快“集”又快“消”,难以使学生形成记忆表象,从而难以理解和吸收知识;此外,结构和框架简单的实验也不利于有效课堂的形成,实验等于实践,而一堂课中的实践少,势必会导致理论多,从而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2、侧重“演示”而轻“互动”。通常情况下,演示实验全程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但实验本身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知识产生,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因此,即便是演示实验,在整个过程中也需要学生的参与。然而调研显示,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过于侧重个人演示,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在实验中的表现为不断向学生介绍某个环节或某些实验材料,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教师来示范和讲解,学生成为了听众,如此,则严重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升演示实验质量的有效对策
1、丰富实验内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是最简单的实验,也能够优化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简单的实验框架却降低了演示实验的价值和作用,为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应对传统的演示实验进行改革,优化方法,丰富内容,以此来提升实验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其一是演示实验,由笔者来进行;其二是探索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前,首先为学生们布置预习任务:①预习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②在课堂上利用实验来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过程;③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来设计课堂实验;③寻找与实验相关的材料。鉴于学生们的思路不同,条件不一,因此个体预习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鉴于此,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如家庭住址、学习能力等等,将学生们分成了四个小组,让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预习。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的实验材料主要包括弹簧、直尺、弹簧秤和钩码;向学生展示笔者的实验材料之后,笔者发现各小组找到的实验材料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橡皮筋、弹簧、电线、测力计和细木条等等。如此,当学生们在课前寻找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过程时,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实验内容,优化了知识的产生。
2、加强师生互动。针对演示实验缺乏师生互动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师可将演示实验与问题结合起来,摒弃“介绍式”的实验方法,转而将介绍转化为提问,以此来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演示实验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感官体验,而要落实这一功能,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让他们不但要看,还要学会看什么,怎样看,如整个演示实验中某个现象之所以会发生的条件、过程和特征,这都是着重观察的内容。刚刚接触演示实验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不知道“眼往哪儿看”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引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如在进行摩擦起电的演示实验时就可以提示学生应该对以下几点进行注意观察:①玻璃棒经丝绸摩擦后会对纸屑产生怎样的作用?(注意观察纸屑被吸起的现象)②两根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接近时,会产生什么?(注意观察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的现象)③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注意观察两个物体会出现相互靠近的现象)。从上述三个“点”中去仔细观察,学生们会获得比较准确的表象认知。通过这些表象认知再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如冬天脱毛衣时头发会被“吸”起来等),引发他们的“经验碰撞”,他们自己就能够得出结论:“物体经摩擦后带电,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总之,于物理演示实验对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表象认知,从而引发他们认知与实践之间的“思维碰撞”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努力消除演示实验存在的弊病,对演示实验进行优化改革,以此来让学生积累起丰富的表象储备,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为他们未来的物理探究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失误 课堂教学
演示实验属于直观教学中的一种,在实践中,演示实验的作用在于让学生观察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原理,掌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学会用实验来对未知进行验证、分析和总结。演示实验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对打造有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在应用演示实验时存在误区,不仅削弱了演示实验的教育功效,更对学生形成误导作用。对此,本文首先剖析了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常见失误,繼而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拟定了对策,旨在给予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建议和参考。
一、演示实验存在的误区
1、简单的实验框架。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过于简单,具体做法为:①介绍实验,包括实验内容、方法和目的;②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③实验结束后分析总结。从整体来看,这种演示实验的框架过于简单,那么,它会导致哪些不良后果呢?首先,结构和框架简单的实验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不会仔细的观察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其次,结构和框架简单的实验会导致知识高度集中,快“集”又快“消”,难以使学生形成记忆表象,从而难以理解和吸收知识;此外,结构和框架简单的实验也不利于有效课堂的形成,实验等于实践,而一堂课中的实践少,势必会导致理论多,从而降低课堂教学质量。
2、侧重“演示”而轻“互动”。通常情况下,演示实验全程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但实验本身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知识产生,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因此,即便是演示实验,在整个过程中也需要学生的参与。然而调研显示,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过于侧重个人演示,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在实验中的表现为不断向学生介绍某个环节或某些实验材料,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教师来示范和讲解,学生成为了听众,如此,则严重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升演示实验质量的有效对策
1、丰富实验内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即便是最简单的实验,也能够优化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简单的实验框架却降低了演示实验的价值和作用,为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应对传统的演示实验进行改革,优化方法,丰富内容,以此来提升实验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课,在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其一是演示实验,由笔者来进行;其二是探索实验,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前,首先为学生们布置预习任务:①预习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②在课堂上利用实验来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过程;③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来设计课堂实验;③寻找与实验相关的材料。鉴于学生们的思路不同,条件不一,因此个体预习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鉴于此,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如家庭住址、学习能力等等,将学生们分成了四个小组,让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预习。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的实验材料主要包括弹簧、直尺、弹簧秤和钩码;向学生展示笔者的实验材料之后,笔者发现各小组找到的实验材料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橡皮筋、弹簧、电线、测力计和细木条等等。如此,当学生们在课前寻找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过程时,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实验内容,优化了知识的产生。
2、加强师生互动。针对演示实验缺乏师生互动的现象,初中物理教师可将演示实验与问题结合起来,摒弃“介绍式”的实验方法,转而将介绍转化为提问,以此来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演示实验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感官体验,而要落实这一功能,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让他们不但要看,还要学会看什么,怎样看,如整个演示实验中某个现象之所以会发生的条件、过程和特征,这都是着重观察的内容。刚刚接触演示实验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不知道“眼往哪儿看”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引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如在进行摩擦起电的演示实验时就可以提示学生应该对以下几点进行注意观察:①玻璃棒经丝绸摩擦后会对纸屑产生怎样的作用?(注意观察纸屑被吸起的现象)②两根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接近时,会产生什么?(注意观察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的现象)③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注意观察两个物体会出现相互靠近的现象)。从上述三个“点”中去仔细观察,学生们会获得比较准确的表象认知。通过这些表象认知再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如冬天脱毛衣时头发会被“吸”起来等),引发他们的“经验碰撞”,他们自己就能够得出结论:“物体经摩擦后带电,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总之,于物理演示实验对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表象认知,从而引发他们认知与实践之间的“思维碰撞”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努力消除演示实验存在的弊病,对演示实验进行优化改革,以此来让学生积累起丰富的表象储备,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为他们未来的物理探究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